从一战成名到持续创新,总台《鲜生史(第二季)》赋能美食新IP
主编温静导读:十一期间,总台央视纪录频道上新了饮食文化类纪录片《鲜生史(第二季)》,依旧高品质在线、创新点鲜明,特别是在内容选取、主题组织、逻辑主线、纪实美学、视听语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升级与突破,而这对于当下文化主题纪录片创新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林夕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已然成为当下文艺作品最核心的创新要义。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立足文化自信、精耕文化传统,特别是在大众颇为喜爱的美食文化纪录片领域,持续输出一批代表性的精品佳作。但同时,这也让其成为了当下最卷的内容赛道,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十一期间,总台央视纪录频道上新了饮食文化类纪录片《鲜生史(第二季)》,相较于去年的珠玉在前,本季仍实现了给大众带来持续性的惊喜感和高能点。这一次新请来的四大先生分别是汪曾祺、袁枚、李渔、陆游,他们不仅文学著作等身,还是六边形战士,天然地让本季内容拓展了更多的新空间和可能性。
小而美、巧而精、垂而优的《鲜生史(第一季)》,以不走寻常路的创新方式,释放出巨大能量,收获一致认可。此次回归的《鲜生史(第二季)》,依旧高品质在线、创新点鲜明,特别是在内容选取、主题组织、逻辑主线、纪实美学、视听语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升级与突破,而这对于当下文化主题纪录片创新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文学与美食的双向嵌扣
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集体记忆
可能眨眼一看《鲜生史(第二季)》,外形很像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但如果将一季内容串联下来,你会发现,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可以持续创新、不断突围,是因为它“抛弃”了做单一美食视角的叙事,通过构建味觉和视觉的双重审美独特性,并以美食与人文精神的双向嵌扣,拓展了视觉影像的意义空间,将美食背后蕴含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名人故事、风俗习惯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相较于第一季,《鲜生史(第二季)》又实现了哪些鲜明变化?通过详细拉片整季内容后,笔者发现至少有三大创新落点:
从人物选择上,精心采取了“大小结合”的双选模式。纵观《鲜生史(第二季)》中的四位先生,其中既有与美食、文学紧密相关的大家,诸如汪曾祺、袁枚,同时还挖掘到相对小众但却和美食有着千丝万缕神奇关联的李渔、陆游等。不得不说,如此“大与小”、“众与独”的双向组合,不仅让这四位“先生”成为了表达“鲜生”的新代码,还建构出文学家美食的新画像,让人不禁感叹一句,这群极具烟火气又真实的“老可爱”们可太有生活了。
被称为“最后一个士大夫”的剧作家、文学家的汪曾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同时,他颇爱美食,也喜做美食,妥妥的吃货一枚。诗人、散文家的袁枚,竟写出了清朝餐饮行业巨著《随园食单》。李渔的《闲情偶寄》,被誉为“中国文人生活艺术指南”。卷王诗人陆游,现存诗歌9300多首,但大家鲜少知道他另一重神秘身份美食家。
在叙事架构方面,以“全知全能”为主视角,采用时空大范围的场景转换,轻快化、故事化的剪辑方式,同时以总分总的格局框架,再辅之从美食和人物两条平行逻辑线推进叙事,不仅巧妙实现了时空的多变性与发展性,更全面化与立体化地展示出四位先生及其美食文化。
具体来说,《鲜生史(第二季)》单期时长从过去的15分钟增加到25分钟,从播出效果来说,其在解构长线故事方面,实力不俗,不仅单期承载了更多的信息量,还尝试更有新意的转场镜头,时空变化、隐喻连接、多景别构图等,同时保留了标志性的画外音叙述风格,并增加不同时期同一美食的发展描述,给观众留下了更大的理解空间。
从创新原则可见,基本不做照本宣科的复原菜。通过梳理两季《鲜生史》的完整内容,笔者有了一个特别的发现:在所有正片中,基本上不曾出现一道复刻先生当时的菜品。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基于该片纪实美学风格的创作原则,客观记录以“先生和食物”为中心所发生的一切,借助各种视听手段,全方位却同时不失精练的真实展示,但绝不会做人为式干预建议,因而成就了这档美食IP的独特之处。
一部受年轻观众喜爱的纪录片
势必需要很多小细节来完成搭建
根据《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内容青年选择调研结果》的数据,青年人在对最喜爱的网络纪录片的票选中,前20名中有7部是美食类纪录片,是上榜率最高的一个类型。
不过,一部美食作品,如果想要赢得年轻观众的喜爱和认可,除了好的创意支撑外,好的内容也会因为细节而更有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作品成败的阈值点。在8集《鲜生史(第二季)》里,每一个细节,无不是成就这档优质纪录片的关键密钥。
第一,笨功夫做好内容。实际上,《鲜生史(第二季)》整个项目是以年为周期进行操作,前期选定先生的筹备过程,大概就花费了5、6个月时间,从上百位先生候选人中,最终敲定本季的这四位先生。此外,在保证内容严谨性与逻辑性上,《鲜生史(第二季)》制作团队至少做到了自己的极致,诸如正片中以先生真实经历而进行的故事化演绎,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相关史料基础上的逻辑改编与场景再现,绝不是天马行空式地编剧化展示。
第二,细节控与逻辑控。连续两季的《鲜生史》,之所以品质一直在线,大体是因为背后有一群“不疯魔不成活”的创作者们,更是对细节和逻辑进行精准把控。一方面,邀请不同垂直专业的学者专家,既有历史研究领域,也有美食研究范畴,最大程度保证内容上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像做学术研究一样做片子。通过两季的内容,整个主创团队俨然已成为了半个美食专家,从前期筹划开始,就是以一种学术型方式来进行内容推进。
第三,精益求精,保证内容上的精细化与极致化综合展现。为了保证每期内容上的新鲜度和颗粒感,《鲜生史(第二季)》的废片比占比很大,据主创团队介绍,这一季至少有11道菜的相关内容,并没有在正片中得以呈现。所以,你会发现片子中的每一个镜头语言,或自带信息量,或展现艺术美学,亦或是巧妙点题,几乎都运用的恰到好处、点睛之笔。
强强联合才能出品佳作
背后肩负更大的使命感
纵观总台此次推出的优质纪录片《鲜生史(第二季)》,完满地契合了平台的整体调性、价值体系、内容生态,也让大众感知到“国家队”在创作年轻人喜爱的优质内容上,依旧能量巨大、潜力无限。
看似说的是先生与美食,品的却是文化内涵,所以说《鲜生史(第二季)》持续实现了由娱乐属性向文化属性的价值转变,特别是对当下年轻观众而言,影响颇深。“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汪曾祺先生的大智慧,让人受益匪浅。
将中国美食文化巧妙地涵化在“文学吃货”上,涵化在“古今对话”的流程工艺上,涵化在百姓日常的饮食生活上,《鲜生史》不仅持续地为大众带来好的内容,更是秉承“以人为本”的叙事思想,让文学与美食关联,让古代与现代交融,让古人与今人对话,处处释放出文化生命力与“以人为本”的存在价值,更重要的是,彰显出作为纪录片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