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物业是地产链的幸存者

物业是地产链的幸存者

财经

物业板块曾经市场的热门板块,19-21年,物企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快速提升,地产公司给旗下物业公司喂项目,行业高速增长。资本热捧,融资轻松,物企争相上市。规模成为头部物企发展的第一要义,一边并购扩大规模,另一边市场估值继续抬升。

         

市场集中度也因此不断提升,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19-22 年管理面积前 100 物企市场份额由38.39%提升至46.13%。行业并购交易金额于21年达到顶峰,共65起,涉及总金额约341.9亿元。

         

但好景不长,2022 年,受地产下行和疫情影响,关联公司没法持续给于物业公司新项目,行业热度衰退,于是在管规模扩张开始放缓,甚至有不少退盘。加上疫情影响,社区增值服务开展受限还得付出额外费用,上市物企营业收入增速收窄。

         

而随着整个行业的深度调整后,之前为了快速规模扩张,不断收并购的弊端也暴露出来: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增加、收并购不及预期出现商誉减值等。

         

各种原因综合,物企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是急转直下,一直跌到现在,行业整体的估值也跌到了历史低位。

         

物业杀完了吗?

         

物业依旧是好的商业模式

         

物业行业是一个潜力不错的行业,尤其是人口众多的中国。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物业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好的物业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可以给房产起到一定保值的作用。

         

很多人在挑选住宅的时候,物业也成了其中一项重要的考查要素。

         

2022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在管面积达到49.34亿平,同比增长19%,行业还算处于较快发展的阶段。

         

物业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费通常由业主按月缴纳。物业管理费的收取率与物业公司在管面积和收缴率密切相关。因此,物业公司的成长需要不断拓展在管面积和提高收缴率,以提高收入。过去因为有关联方的加持,物业企业的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市场热度也因此较高。物业公司的主要成本是人力成本、外包成本和设备成本。其中人力成本是大头。

         

物业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轻资产:物业管理公司的主要资产是服务团队,因此具有较低的资产投入。

2、现金流稳定持续:物业服务费通常是按月收取,最差也是按年收取,具有较好的现金流。即使不扩张,巩固原有项目,也能稳定收钱。

3、低负债:物业的发展扩张一般不需要大额的投入,较少情况需要举债。债务大多是应收款。

4、受经济周期影响小:大多情况下,无论经济如何,只要房子有归属,物业费还是得交,不太受经济周期影响。

         

这些特点使得物业行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前几年物业板块热度较高的情况下,物业被当作一种稳定的永续现金流的模式,并随着规模扩张,预期未来现金流越大,从而不断抬升估值。但是当行业热度褪去之后,物业本身模式的优点其实并没有发生变化。只看到不断下跌的话,多少有些恐惧过度。

         

市场因为地产行业的问题,对于物业行业过于看衰。但和绝大多数地产产业链企业不同的是,物业服务公司实际上业务不依赖于开发活动景气而存在。即使开发活动明显降温,物业公司的基本盘也异常稳固,物业费照收不误。只是在行业规模扩张上,具备一定的景气影响。

         

此外,规模扩张只是物业发展的第一阶段,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物业行业的服务内容也不断拓展,从基础的物业管理服务延伸到增值服务等,同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是物业在内生增长的发展逻辑。

         

与生活消费联系,让住户更加便利舒适,物业其实有不少的发挥空间。

         

         

海外市场对于物业的商业模式也是认可的。

         

美国的物业服务企业龙头 First Service(FSV)没有关联开发商,但渗透了物业服务+资产服务全场景的产业链条,公司自 2013 年至 2022 年,业绩复合增速达到 26.5%,上市以来PE中位数达到 57x,平均数达到 60x。


         

不过相较而言,国内物业同质化严重,竞争的品牌较多,需要一段时间沉淀。从服务品质、模式、种类、效率等跑出品牌自己的竞争力。

         

环境边际变化,行业转向质量发展

         

现在物业行业进入了一个反省和调整期。

         

过去几年物业过于强调规模,以至于竞争起来有点上头。

         

规模增长虽然也重要,但是一味上规模是不理智的。在市场火热的时候,投市场所好有钱兜底,现在被市场抛弃,就得靠自己。之前有母公司给业务,现在物业告别“关联公司喂饭”的高速增长时代,逐渐转向自食其力。需要扩张好项目,清退差项目,夯实基础,能赚到钱才是关键。

         

根据申港证券的整理,类似碧桂园服务表示22年公司主动退出亏损或收缴率低的项目,总退出合约管理面积约8400万方;金科服务也在22年就主动收缩了部分账期较长、现金流较差的项目;招商积余则表示,物管行业正从重视规模扩张转向重视投后管理;绿城服务也指出,公司将停止与第三方中小开发商合作,战略性放弃部分收费单价较低、甲方资金不健康的项目以及年营收200万以下、非战略客户的项目。

         

前期受到收并购项目的影响,企业已经在持续消化。

         

低谷期总是容易让人冷静,无论是对经营者还是投资者。

         

不过随着风险的释放同时也孕育着机会,除了行业自身的调整,环境上,政策不断刺激地产市场,至少对于地产悲观的政策底已经过去。

         

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以来,各部委和地方城市出台各项政策,降准降息,置换利率,认房不认贷,放松限购限售,降低首付比例,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等。政策的态度一直在持续地小幅出政策托底,等待市场的自我调节,直到地产市场走向常态化。当前政策工具箱政策储备仍然较为丰富,还可以从交易流程、信贷支持、税收安排等多个角度发力。

         

此外,去年疫情防控对物业公司的影响基本褪去,成本端的压力较去年同比会有所缓解。

         

物业股的选择

         

可以说以物业目前的历史最低估值,行业上的问题基本已经反应,剩下的大多是企业自身运作和对过去激进行为的消化进度问题。

         


但是在行业低谷期,不容易融资给于企业较小的容错率,所以在挑选的时候,谨慎起见可能要从几方面考虑。

         

1、财务干净

         

负债端:物业的商业模式导致物业不需要太大的投入,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有多少有息负债。大多数物企的负债主要来源于应付款、预收款或合同负债等项目,只要比例不是过分高,属于风险可控部分。但有一些企业过去通过举债激进并购导致有息高负债,影响利润水平是需要关注甚至排除。

         

资产端:物业的资产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应收款、商誉。

         

物业应收款主要是物业费,物业费通常是按月计,但是缴纳周期并不固定,但大都不会超过一年。并且之前由于规模扩张的竞争,物业公司为了争取项目,可能会延长回款周期,导致行业应收款占比较高。这方面商管表现较好。

         

如果企业的应收款占比过高、边际上没有好转、超过一年的部分较多,都是需要注意或者回避的。其中如果有其他应收款较多的公司,可能是借钱给了关联房企,需要谨慎。


         

商誉部分,尽管并购降温,但仍需警惕历史并购形成的大额商誉减值风险。

         


此外,公司最好具备较好的现金条件,除了覆盖负债部分,还能有助于企业在行业周期低位进行有益的并购扩张。



2、估值够低,最好同时有股息保底或者公司回购

         

虽然行业大部分公司估值已经到了历史低位,但是并不是所有公司的问题都消化完毕。并且在港股当前流动性的情况下,只要不够低估股价依旧是有可能往下的,纯粹的PE、PB是难以托底的。

         

不过在资产负债情况健康,有较好的现金情况,具备一定的股息率,或者有回购意向和动作的物企,通过真金白银给股东创造回报,是有底部可言的。可以在高息股里挑选财务情况较好的企业,以保证股息可以持续。


         

3、竞争力持续

         

由于地产行业的问题,地产公司不能再给物业“喂饭”,市场对物业的成长是抱有疑虑的。

         

因为发展就需要竞争,而国内物业的问题就在于同质化严重。

         

如果还要成长,可选择的即能继续抱大腿的央国企或者外拓能力强的民企,它们的竞争力还能持续。

         

整体来说,央国企的增长要更稳健,受到的行业周期冲击小,依旧不错不错的增速。主要受益于关联房企的稳健表现、市拓的品牌与资源优势、资金优势等。


         

来自第三方的外拓水平,是衡量物企市场化的竞争力指标。今年上半年国央企、民企物管公司第三方在管面积占比分别为 56%、62%,差距逐渐缩小。根据中指研究院,TOP50物业服务企业第三方市场拓展面积共计78939万平方米,均值为1579万平方米。



在挑选第三方外拓能力强的公司时,依旧需要注意防止过去因为注重规模扩张而造成对财务侵蚀的情况。

         

          

整体思路上,当前市场阶段,建议在安全的基础上再考虑增长的部分。



丫丫商务合作微信:wushuxi_
(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合作事项)
丫丫内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美债飙升背后的真凶
日本人的内幕交易是如何的?
港股流动性危机下,大股东以不分红威胁私有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家距世贸10分钟路程 911幸存者吸进烟尘一身病、妈罹癌信息时代2023价值地产年会 | 房地产行业首个大模型主题论坛受业界好评!2023第十三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成功举行幸存者的意义墨尔本最先进全新办公物业投资项目! 核心地点, 顶级物业设施, 绝佳投资机遇夏威夷“毁了”,古镇化为灰烬!96人罹难,居民跳太平洋逃生,幸存者曝光细节:没有警报,没有救援...蒙市舞厅枪案捐款百万,幸存者未分到感觉“不公正”加拿大突爆大规模抗议! 数千人上街围堵;幸存者泪忆: 人被炸飞 下秒碎成片 尸肉堆成山突爆大规模抗议! 数千人上街围堵;幸存者泪忆: 人被炸飞 下秒碎成片 尸肉堆成山澳洲30年大型地产公司, 专注幼儿园、养老院和住宅类物业投资买卖!红色日记 10.21-31七绝 立秋日后院突发! 至少35死 车祸变地狱 残骸堆叠 人活活烧死 幸存者尖叫!恐惧逃命!寻亲!广西突发5死15伤车祸:惊悚画面曝光,幸存者披露一诡异细节Linda Jaivin\'s book, \'The Shortest History of China,\'转发 | 11.25流动信箱:从世界各地,为家暴幸存者写一封明信片911事件幸存者:人生不一定有明天纽约紧急通知!华人爱吃的多种海鲜导致三人死亡 幸存者截肢纪录电影《二十二》日本上映:在册“慰安妇”受害幸存者只剩10人「专题速递」数字人直播带货、传统行业数字化升级、远程协作中的低延时视频、地产物业中的通讯终端4死6伤,鲜血淋淋!加州突发致命枪击案,幸存者亲眼看到朋友倒下美国奢侈品消费暴跌16% 独角兽幸存者Revolve收入盈利持续下滑【便民】物业维修一键解决,维修资金一键查询!“上海物业”小程序上新啦→突发:加沙公路上数十名妇女儿童惨遭射杀,幸存者骑膜拜单车震撼|死亡人数达93人,大火中的那些幸存者和遇难者不速之客跑进生产链,Woolworths菠菜惊现整支青蛙!14位癌症患者得新冠后奇迹自愈,是幸存者偏差吗?一身白衣一生只爱一个人/高晓松 李健/ 两个人一互望暗号就对上了 ♀一位VR创业幸存者:去年进账20亿你不是受害者,你是幸存者【深度】折扣零售,活成了电商幸存者突发!超95人死伤!残骸堆叠!人遭活活烧死!一场车祸高速公路变地狱!幸存者恐惧逃命,尖叫寻亲!“恐怖分子”血洗民宅!10月娃藏密室奇迹幸存 | 纽约18岁妹子躲进楼梯间中幸存太惨|婚礼突发大火:死伤恐超400人!视频流出!幸存者惊恐讲述:很多人全家都没了!已致93死!幸存者曝光细节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