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练》如何干掉《黑道家族》? | 商论书评
“嘘,没事儿。”弗兰克·安德伍德(Frank Underwood,凯文·史派西饰演)轻抚着一只刚被车撞伤的狗,低声说道。狗在呜咽,他安抚着它——然后,他抬头直视着观众的眼睛,拧断了狗的脖子。
这是奈飞(Netflix)2013年开播的《纸牌屋》开头的一幕,而就在那之前不久,这样的画面还没法在美国的电视上播出。广播电视公司一方面受到联邦法令的限制,不得随意播出粗俗或淫秽的内容,一方面又受到广告主的胁迫,被要求刻画正义英雄并安排圆满结局。但是到了21世纪,反派却大行其道。比如后来成为总统的无德国会议员安德伍德、《黑道家族》中的暴徒托尼·索普拉诺(Tony Soprano)、《毒枭》(Narcos)中走私可卡因的巴勃罗·埃斯科瓦尔(Pablo Escobar),以及《继承之战》中不可一世的媒体大亨洛根·罗伊(Logan Roy)等,他们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剧评人则誉之为电视的黄金时代。随着观众从传统广播电视转移到有线电视,再到流媒体,剧集变得越发暗黑和大胆。
然而今天,电视业再次处于变化之中——而它的产出的内容亦是如此。此前异军突起的流媒体已经站稳脚跟,成为了春风得意的在位者。大型科技公司正使用流媒体来推广自己的其他产品。其结果是,21世纪初那些以大胆冒险、打破常规为特色的剧集正在让位于原创度不高的大众化节目——彼得·比斯金德(Peter Biskind)在他让人欲罢不能的关于电视业的《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一书中指出。
电影公司在困难时期依赖系列作品并不奇怪:这是保险的做法,沃尔特·希基(Walt Hickey)在《人如其观》(You Are What You Watch)一书中指出,该书使用大量图表来展现影视娱乐业。希基是新闻网站Insider的数据记者,据他计算,自1980年以来,电影续集的平均票房收入是其预算的4.2倍,而原创作品则是2.8倍。... ...【想要继续阅读付费文章?】欢迎订阅《经济学人·商论》继续读完本文双语版。
《经济学人·商论》2023-08-12
Confronting the dangers of ultra-processed food
一袋薯片和一盘羽衣甘蓝沙拉,哪个更健康? 这很容易回答。那么,一个现做披萨和一个使用相同的基本原料、包含同样多的卡路里的速冻预制比萨,哪个更健康?
许多关心饮食健康的人会本能地选择前者。他们也许会说,听说“加工食品”总归不大好。加工食品通常都很美味。(笔者就对咸香薯片尤其没有抵抗力。)而有廉价又丰富的卡路里很值得庆贺——毕竟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两点都不可得。但是,正如克里斯·范图尔肯(Chris van Tulleken)的新书《深加工人类》(Ultra-Processed People)所解释的那样,这种廉价和丰富都是有代价的。
医生兼电视主持人范图尔肯把“深加工食品”和“加工食品”做了区分。人们食用的东西几乎都经过某种形式的加工,比如稻米要经过收割和脱壳,动物要经过宰杀。他引用了食品科学家卡洛斯·蒙特罗(Carlos Monteiro)提出的定义,将深加工食品描述为“由各种成分配比而来,其中大多数成分仅用于工业生产,并要经过一系列工业过程,许多过程都要需要用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现做的披萨只含有经基本加工的材料(小麦加工成面粉,西红柿做成酱,牛奶变成奶酪)。而速冻披萨含有硫胺素硝酸盐和磷酸钠,属于深加工食品。... ...
【付费文章】打开商论App,订阅后可获取全文中英双语版
齐克·福克斯(Zeke Faux)在他关于加密货币的新书《疯狂的虚拟货币》(Number Go Up)中对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的着笔毫不客气。2022年4月,写过《大空头》(The Big Short)的刘易斯在巴哈马上台采访了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据传他当时正在写一本关于这位加密货币亿万富翁的书。“三年前,没人知道你,”刘易斯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而现在,你登上了杂志封面,成了超级富豪,你的公司是全球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这让当时坐在观众席上的彭博社撰稿人福克斯感到不适,因为“这位作者所提的问题太谄媚了”。他开始怀疑刘易斯是真的在写书还是在给班克曼-弗里德做托。
这本名为《走向无限》(Going Infinite)的传记现已面世,恰好是在班克曼-弗里德在纽约受审的那天出版。他被控多项欺诈和挪用客户资金的罪名,但他拒不认罪。在2022年至 2023年初,刘易斯和他口中的“山姆”(其他人都管班克曼-弗里德叫SBF)过从甚密。在此期间,班克曼-弗里德从30岁以下世界首富沦为加密货币时代最大诈骗案的嫌疑主犯。
过去,刘易斯一直专注书写闷声做大事的无名人物。这次,他的主角却声名狼藉。可能有读者会像福克斯一样担心:刘易斯与班克曼-弗里德走得太近,以致不再客观。... ...【想要继续阅读商论付费文章?】欢迎打开《经济学人·商论》App,订阅后搜索“书评”获取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学人·商论》2023-09-30
Messiah, menace or both?
这位亿万富翁对人类有着崇高的愿景,并有非同寻常的决心要去实现它【《埃隆·马斯克传》书评】
马斯克到底在搞什么名堂?爱琢磨这个问题的曾经只有科技迷。但鉴于他在航空发射服务、卫星互联网接入、电动汽车和社交媒体方面是如此举足轻重,这位世界首富令人难以捉摸的行为现在带有全球性后果。他掌控着特朗普的推特使用权限、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互联网连接以及美国把人送入太空的能力。他改变了多个行业的发展轨迹。他还有一种识别什么在未来能成大气候的本领(因此他在大脑芯片和类人机器人上的附加赌注可能值得关注)。难怪现在有这么多人想知道马斯克的所作所为背后的缘由。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试图在这本不乏私人秘辛的传记中回答这个问题。曾是史蒂夫·乔布斯的传记作者的他跟随马斯克两年,接触了他的家人和至交密友,为他刻画出一幅精细的心理肖像。
马斯克出生于1971年,在南非度过了一个动荡的童年。他先后在一个苦苦挣扎的单身母亲和一个虐待成性的父亲的抚养下长大。在学校遭受暴力霸凌后,马斯克躲进了白日梦和科幻小说的世界中。到了青年时期,他移居国外,先是加拿大,接着到了美国。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热潮中赚到了他的第一个一百万美元:先是与人共同创建了一个在线商户名录;接着是一家在线银行,和另一家公司合并后成了PayPal。再后来,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要把智人变成一个能够在地球灭绝后存活下来的“多行星物种”。... ...
【付费文章】打开商论App,订阅后可获取全文中英双语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