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恶萝莉回归,但是……电影2022-09-05 09:092009年,恐怖片《孤儿怨》一举封神。天使面孔恶女心的小萝莉伊斯特,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成为很多观众的噩梦。影片结尾处揭露的秘密更让人惊掉下巴——独立特行的小萝莉骨龄30岁,因腺体疾病永远停留在了十来岁的样子。这个骇人的设定,在童星伊莎贝拉·弗尔曼出神入化的演绎下让人信服。当年,她只有12岁,但演出了30岁的灵魂。十三年后,经典IP重启,前传《孤儿怨:首杀》上映。但口碑却不尽人意,和前作差异巨大,只能算是狗尾续貂。《首杀》的时间线在《孤儿怨》之前,讲述了恶童伊斯特如何辗转来到孤儿院的前史。她原名为丽娜,本被关在爱沙尼亚的精神病院里接受治疗和观察,是头号危险分子。她接连杀害医护人员和心理医生后,顺利脱逃,恢复自由身。此后,她摇身一变,假扮为美国某中产阶层家庭失踪的女儿,大摇大摆地以伊斯特的身份“回归”家庭。这个看似完美的家庭,有温柔的母亲、慈祥的父亲和可亲的哥哥。热爱绘画的伊斯特尤其依恋艺术家父亲,她原本打算洗劫钱财就消失,但出于对父亲的畸恋暂时留了下来。通过比对指纹,当地警长发现此伊斯特非彼伊斯特。但他还没来得及公开消息,就被伊斯特干掉了。她没想到的是,母亲竟然帮她击杀了警察。原来,母亲早就知道伊斯特是假冒的,因为真伊斯特并未失踪,而是早已死亡,凶手正是哥哥。母子二人瞒着男主人,掩埋了真伊斯特的尸体,并上报了失踪。伊斯特和这对疯狂的母子成为了一条绳上的蚂蚱,他们维持着这个谎言,只有父亲一人蒙在鼓里。母亲不是吃素的,伊斯特也绝非可控的棋子,她们各怀鬼胎,粉饰着太平,也争夺着男主人的爱。《首杀》的最大败笔,便是启用了原演员伊莎贝拉·弗尔曼。在岁月的侵蚀下,情怀是一张不再奏效的牌。12岁的伊莎贝拉可以扮演9岁的伊斯特,但25岁的伊莎贝拉演不好8岁的伊斯特。女演员的面部骨骼已趋向成熟,一瞥即知是成年人。可导演偏偏让她打扮成孩童的样子,找来了儿童演员当她的远景替身。为配合身高差,令所有其他演员穿近20cm的增高鞋。如果说以前的观感是早熟萝莉,那么现在则像是装嫩侏儒,眼神里还带有遮掩不住的疲态。《孤儿怨》成功的主要因素,都归功于伊莎贝拉·弗尔曼。但在《首杀》中,她已不再满足孩童面孔的条件,影片可信度急剧下降。其次,《首杀》的剧本设置也很敷衍,童女入侵家庭作恶的故事基本和《孤儿怨》如出一辙。伊斯特永远在恋父,永远渴望与成熟男性的肌肤之亲。《孤儿怨》前期铺垫的诡异氛围,只为引出可怕的真相——黑萝莉竟是成年女性。相信未看过剧透的观众不会联想到这个恐怖的结局,只会往常规套路上揣测。但《首杀》中,悬念已不成悬念,所有观众都知道伊斯特的真实身份,那么看她一路砍杀也少了很多惊喜,观影乐趣急剧下降。《首杀》是一部平庸至极的恐怖片,直接把经典IP拉下神坛,也让人质疑一战封神的伊莎贝拉·弗尔曼是否已成“伤仲永”。借这部炒冷饭续集的机会,我们不妨来聊一聊恶童电影(Creepy Kids Film)。文艺作品中,不缺乏恶童叙事。社会大众对儿童的期待是做一个天真的安琪儿,但总有些“坏孩子”打破期待,撕碎与成人和平相处的契约。恶童通常带着天真的伪装,他们扮演成社会期许的理性形象,麻痹众人的神经,再于不经意间作奸犯科。作恶的根源,勾连起“性恶论”问题:他们到底是天生坏种还是后期养成。有的儿童在后天的模仿中学习恶,或受了环境的刺激由被害者变为加害者。《伊甸湖》中以折磨人为乐趣的孩童视恶为寻常之物,他们虐待意外闯入的情侣。待女子好不容易逃脱后,却撞见了和孩童一般毫无同理心的父母,他们便是恶童之根源。和《伊甸园》相似的还有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美国田园下的罪恶》,酗酒成性又一事无成的单亲妈妈发动子女和邻居家小孩对寄养在此的姐妹花进行惨无人道的虐待折磨。《魔女嘉莉》中化身为杀戮女神的嘉莉则是校园暴力受害者,最终在隐忍中爆发。这部青少年恐怖片把恶之根源指向了青少年霸凌事件。《约书亚》中的小男孩把安宁之家搅得鸡犬不宁,其根本原因是初降人世的妹妹夺走了家中大人的所有关注,他的恶作剧既是示威,也是博取关注。也有不少恶童电影,展现了更令人胆寒的没有由来之恶。《坏种》拍了两版,两个小女孩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黑心萝莉,不同的是:1956版萝莉有些歇斯底里,并不算很讨喜,2018版萝莉则甜美有余,更具有蒙蔽性。有时候,导演会把没有根源的恶解释为灵异事件,是未知的神秘力量所致。《魔童村》里的小镇女人们在某天同时怀孕,继而生下了长相相似、智商奇高、优雅诡异的孩子们。这些叛逆歹毒的孩子,其实是外星人“借肚生子”的后代,亦是他们投放于地球的实验品。《凶兆》中的大使儿子,生来富贵却总是阴郁压抑,他的低气压似乎可以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非死即伤。他其实是撒旦之子,拥有颠覆世界格局的野心。这一桥段过于经典,还被前两年的喜剧佳作《好兆头》颠覆致敬。在诸多恶童电影中,经常以恋父形象出现的坏萝莉有些耐人寻味。《坏种》(1956)中的克里斯汀嫉妒母亲,无限眷念父亲的爱护。《孤儿怨》系列的伊斯特,总在寻找成熟男性的怀抱,并热衷于和“养母们”争夺男性的身体。《尤伦卡》中的尤伦卡痴迷于寻觅溏心爹地,她心仪的男人最好既是父亲,又是情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女童的恋父仇母情结有迹可循。当女童开始认识到两性性器官之差异时,会对和自己不一样的父亲产生崇拜依恋,从而不自觉地将母亲视为竞争者。厄勒克特拉情结往极端发展,的确会产生弑母意图。但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电影中的女恶童和《洛丽塔》有着微妙的同源关系,她们拥有纯洁的面孔以及早熟的性特征,均可视为男性凝视下的产物。而女恶童们一路杀伐果决,却总对亦父亦夫的男性怀有几分柔情,这也许折射出了部分男性创作者的旖旎心思。恶童片是经久不衰的类型电影,或许在未来,它能突破逐渐僵化的既有模式,让坏孩子们杀出个新黎明。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