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去学子不自由历史2022-09-10 06:09八十年代初的中专相当于今天什么档次的大学呢?八十年代初的普通本科相当于今天什么档次的大学呢?八十年代初的重点本科又相当于今天什么档次的大学呢?这是几个很好的问题。不绕弯子,先说笔者个人的理解:仅从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八十年代初的中专大致相当于今天中游985院校(20/39);八十年代初的普通本科大致相当于今天顶尖985院校(7/39);八十年代初的重点本科今天未有其比。有些年轻的朋友可能不服气了。根据统计数据,1977~1982基本是每年录取30万大学生(78年录取了40万),而当下39所985院校一年才录取不到20万人。另一方面,从大学数量上看,八十年代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共88所,数量级上大致相当于今天的211(116所)。两相对比下来,怎么看今天的985大学毕业生都可以顶个八十年代初的本科吧!那为什么说中游985院校才相当于个中专呢,又为什么说当年的重点本科未有其比呢?因为账不是这样算的。决定人才缺口和就业市场情况的大要素其实有两个:1、新增人才数量2、新增数量占总存量的比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各行各业人才都极度短缺,每一个新鲜血液都是大家争抢的对象。可当时间走到2022年,在经济大环境偏保守的情况下,存量人才们的饭碗还成问题呢,更不要提初入职场的小萌新们。换成你来当老板、当领导,也愿意去成熟就业市场上找一个即插即用的人才。前些天跟几个朋友聊天,大家都感慨现在企业招聘挑得狠呢,不少小圈里里的企业一打听应聘者是被裁掉再来找工作的,会直接拒绝。当下除了领到政治任务的公务员招录和国有企业招聘外,愿意等待培养新人的机构和企业并不多。职场逐渐NBA化——变成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不是成长的舞台。时也,运也。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近处不谈,聊点历史。在1977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地方上的师范、中专招生也重新开始。经过短暂的调整,至八十年代中期教育系统大致形成以下两种模式:初中→高中→大学→就业初中→中专→就业中专院校大都存在于县区一级,仅就小地方的视角看,其就业渠道非常好,都是政府、事业单位、教育等公家领域。18岁毕业直接送你个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编制,就这一点,2022年的普通985院校能比得了吗?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吃国家粮”“国家包分配”和“毕业成为国家干部”对广大农村学子们的诱惑。尤其是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一般,急需工作赚钱的孩子来说,中专是一条捷径。因此八九十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师范和中专的分数线是要高过大多数高中的。即他们一代的中专文凭含金量很高,大量优秀毕业生被地方截流了。这批学生进入中国广大县市的政治、教育领域后大放异彩,混成区县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的不在少数,给县城政治和教育烙上深深的时代特色。当时县区一级的政府机关经常去辖区内中专里选拔秘书人员,不少学生18、19岁便踏上仕途,之后再通过函授的方式不停进修——其晋升空间远不是今天地市选调生们能比的。除一少部分进入政府机构工作外,大部分的中专毕业生投身到了教育等公共事业领域。1990至2000年初经历过县城教育的朋友们会有印象,那会儿县城学校老师的水平非常高,丝毫不逊色今天某某师范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创造了一代县乡教育的奇迹,而这种奇迹未来很难被复制。与职业生涯被局限在区县及以下的中专不同,八十年代初的本科毕业生舞台极其宽广。那时没有985、211、一本、二本等区分,只有88所重点本科和若干普通本科。重点本科部分名录如下,北京等排名前几的省市占了大多数,很多内陆省份只有个一所两所。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内共有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和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等三所重点本科,其他诸如青岛大学等高校都是普通本科。重点本科→省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普通本科→市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中专→县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这样一梳理是不是就清晰了?八九十年代的信息和人员流通不像今天这样发达,每个省、每个市都有自己的后备干部选拔学校。省以重点本科为主,市以普通本科为主。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汉东省,它的后备干部学校便是汉东大学,汉东省中级领导这个群体里很多都是汉大毕业的。这种定位甚至能细化到院系。剧中提到过一个“汉大帮”的概念,便是因为汉大政法系培养了以公安厅长祁同伟为代表的大批汉东省公检法机关干部。不止学生,八十年代高校老师走出来从政的也很多,堪称高校群体在政坛的“黄金岁月”。那个年代师生之谊是了不得的关系。因此“祁同伟们”在老师高育良的带领下,就逐渐形成了小团体势力,沦为官场大忌。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几年间,大学毕业生基本都被分配到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一个萝卜一个坑。当时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是招不到大学生的,正因如此,个别从体制内辞职下海的大学生便成了香饽饽,十分抢手。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大学毕业包分配的制度才被取消。政策的变动预示着体制内吸引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已日趋饱和,市场经济下的民营企业开始成为用人用工主体。不过稍显可惜的是,大学教育的转变却并没有很快跟随上这一趋势。无论专业设置、专业课程还是课程本身等方面,不少大学的培养模式仍保留着七八十年代、甚至五六十年代那种为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的思路。学生们学得很辛苦,可学到的却只是一些“屠龙之技”。防失联,欢迎关注“织造短评”——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