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需要放弃人人百万年薪幻想了
点击上方「Financial小伙伴」,关注->星标->置顶,不错过每日最新热点~
提及股市,总有些熊市的味道。好比过去两年的新冠,一听见就心生警惕。记得最严重的时候,老百姓担忧的无非是生命健康,甚至有的人直接被隔离在了医院。相比之下,股市虽不致命,却也让人毛骨悚然。
好在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战胜了这场疫情,保护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然而股市却没能挺住,竟直线下挫,回到了15年前的2006年。我们打败了疫情,却发现经济增长率跌回到建国初期。
不能否认,股票市场对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重要性。就算它的实际作用可能被高估了,但多年来它在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被频繁提及的直接融资比例,已使其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窗口和晴雨表。
奇怪的是,各行各业当前的形势,并没有那么惨淡。下沉的餐饮、旅游、文娱业,状态肯定也没比疫情中更差。除了房地产和教育行业受相关政策影响外,其他许多产业还算平稳,顶多是在原地踏步,很难说是明显恶化。
以光伏产业为例,大多数上市企业今年的订单、收入和利润较往年没有显著下滑,有个别企业甚至实现了逆势增长。但光伏概念股已经成了“过街老鼠”,持有者无不哀嚎不已。这就出现了一种脱节,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何金融从业者要比实业界更加悲观和敏感呢?
这种群体,不仅限于机构投资者,也包括散户。虽然政策制定部门一再表示,市场基本面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但是这些人却在用自己的方式投下了“不信任票”,所以大盘指数才会持续走低。
到底是不是过于悲观了呢?也许吧。但过去大盘强势的时候,经济数据也未见明显改善。
我认为预测市场几乎是徒劳的,除非你将此作为谋生手段,利用他人的盲从来赚钱。就好像钓鱼者为兜售工具,在根本不了解这里是否有鱼的情况下,故意吆喝称“这儿鱼多好钓”。
为什么金融圈的惨淡程度要远超其他行业?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加以解释。
假设某金融机构高管,过惯了千万级年薪的日子。可就在这时,他的收入被砍到了500万。瞬间他察觉到了天崩地裂的感觉,彷佛世界末日。因为在他看来,像自己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怎么可能只拿这点钱度日!
他可不管实体企业老板们的收入是多少,也不关心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薪酬水平。更不会注意到,就算降到500万,仍远远高出普通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他肯定不会联想到那些外卖员、快递员的辛劳,来获得微薄的劳动报酬。
2000万的超高收入,主要是因为运气好,变现手段厉害。单就能力和贡献而言,金融圈高层的500万甚至100万,就已经非常丰厚了。
当然,这只是个比方。金融圈的确平均收入高于社会平均值,个别证券公司的平均薪酬甚至接近百万。在这里,年薪百万算是及格线了。而除了鼎盛时期的地产商和互联网大厂,其他行业的年薪很难达到这个级别。
即便好的时候有几十万,差点的时候可能只有十来万,跌落的幅度也远没有金融圈那么惊人。所以他们不会有世界崩塌的感觉。
这么说来,监管部门提出的“破除金融精英论”,其实是一个非常精准的诊断。这就像足球运动,恒大等地产商高度介入的时候,队伍实力达到过最鼎盛,甚至夺得过亚冠冠军。
但后果是中国足球整体实力持续下滑,过去有“恐韩症”,现在连与日韩较量的勇气都丧失殆尽,只能指望打败周边的较弱队伍。
当然,金融圈也有许多默默奉献的普通员工,他们是这场风波中的无辜群体。就像教育和房地产领域,也有很多脚踏实地的老师和建筑设计师。但是当泥沙俱下时,谁还有心思仔细甄别呢?
归根结底,问题在于某些金融精英获得财富的途径过于容易,好比一些依靠关系进国足的球员。在国外很难获得上场机会,到中国却可以轻松获得天价薪酬。这让他们失去与世界顶级水准较量的动力和决心,转而鼓捣各种关系和变现手段。
类似地,如果金融关键岗位被这类人充斥,那么创造真实价值的空间势必被挤压殆尽,因为金融体系的功能被严重歪曲了。
金融圈需要实现根据贡献获取报酬的共识。如果能形成这层认知,曙光和希望就在前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