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顶流,带不动一个冯小刚
冯小刚新作彻底扑了。
《非诚勿扰3》上映5天,豆瓣评分6.1,票房6000万。
评论人把这部电影戏称为怀旧档,“《非诚勿扰3》是秦奋的告别”的讨论无疑在说明,电影宣传确实想走一波情怀路线。
但首日票房2500万,大部分观众观影后都在批评这部电影“爹味”“老套”。
图源:剧照
究竟是《非诚勿扰》无人在意了,还是冯小刚彻底过时了?
《非诚勿扰3》的冷遇早有预兆。
作为冯小刚《非诚勿扰》系列电影的收官之作,这部云集了葛优、舒淇等一众演技派大咖的电影从开拍之初就并未引起大众太多关注。
直到电影开始前期宣传,大众讨论得最多的,依旧不是电影本身,而是第三部才加入的龙套角色——虞书欣。
在电影的发布会上,因为虞书欣的夹子音和同台演员的表情,《非诚勿扰3》属实赢得了些讨论热度。
然而,这些热度与电影本身并无关系。大众对《非诚勿扰3》的好奇心,甚至还不如对虞书欣的声音“能不能一直夹住”的好奇心大。
这种关注的偏离持续到了电影上映后。
在《非诚勿扰3》的电影相关热搜中,尽管也有“非诚勿扰3是秦奋的一场梦”“非诚勿扰3是一场告别”的内容讨论,但讨论度最高的,依旧是“虞书欣背说明书三分钟片段被删”。
宣传热度低,电影上映后也并收获太多好评。
70岁的秦奋在与笑笑结婚后,常年两地分居,于是朋友就给他秦奋定制了一款“笑笑”机器人缓解秦奋的“相思之情”。再后来真笑笑回来了,真笑笑、假笑笑与秦奋之间发生的故事,就是《非诚勿扰3》讲述的主要内容。
定制机器满足个人需求的小品,早在1996年的春晚上,冯小刚就写过。这个由蔡明和郭达表演的《机器人趣话》至今仍然是不少人心中的经典小品。
但《非诚勿扰3》所呈现出的感觉,和当年小品的喜剧效果完全不同。要观众看66岁的葛优和47岁的舒淇在爱海里沉浮并非不可能,但至少要两个人的感情在观众心中成立。
但事实是,电影似乎并未打算做这件事,而试图以式简单的网络笑点、冯氏金句的传播,直接达到让观众买单的效果。
加上前两部的老片段穿插其中,有走情怀路线的野心,却似乎少了点该有的诚意。
而更严峻的问题是,葛优扮演的秦奋所展现出的“一往情深”,更像是一种角色设定,电影表现出的内容,都是秦奋如何利用机器人满足个人需求。
笑笑的内心世界怎么样,似乎并不重要。
这个故事是属于秦奋的,这套爱情观的呈现在一个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中十分突兀。仿佛这几年网络上对两性的各种讨论风潮,完全没吹到电影里。
这是更好的未来,还是保守的过去?
想当年《非诚勿扰》系列虽然不算是冯小刚口碑最好的电影,却也是讨论度颇高,当年也引发过大规模讨论,《非诚勿扰3》却似乎完全落后于当下的时代。
那如今的“差评如潮”,是不是意料之中?
葛优和冯小刚的黄金搭档,从《甲方乙方》开始,已经26年了。
最初的冯小刚是小导演,《甲方乙方》里的葛优也是小人物。
葛优饰演的姚远算是个自由职业者,和几个朋友开办了“好梦一日游”业务,工作重点是帮助消费者过一天好梦成真的瘾。
《不见不散》里,葛优是在国外打拼的刘元,也没什么正经工作,干的活儿也杂。直到邂逅了刚到美国为人临时看管房子的北京姑娘李清,两人兜兜转转,最后才走到一起。
后来到《没完没了》里,葛优又成了追着老板要包车钱的韩东,他铤而走险对老板的女朋友实施绑架,为的是给植物人的姐姐交住院费。
发现没有?把冯小刚捧起来的是观众。而让观众看得开心愿意捧的,是他电影里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那些人都没什么钱,生活也是一地鸡毛,但日子也不是全无希望,就像我们每个正在努力生活的普通人。当时冯小刚的电影没大场面,但看完后会觉得生活还有那么点幸福的意思,还有那么点值得期盼的东西。
换句话说,他记录的是当时普通人生活的美好。
而随着这一部部关于普通人电影的火了,冯小刚也“火”了。冯氏喜剧开创了贺岁档,成为千禧年那十年观众最爱的喜剧电影类型。之后他也尝试过很多电影题材,制作成本也上去了。
《夜宴》《集结号》《唐山大地震》《1942》,看得出冯小刚也想有更多的个人突破。但比起这些背景强设置的故事,观众提起他,讨论得依旧是那些描写我们日常的电影。
冯小刚变成了大导演,与观众的距离也在一点点拉远。
他赚得多了,视角也就变了,再不会聚焦到普通人身上,葛优的身份也在冯小刚的电影里,一点点水涨船高。
2003年的《手机》里,他是著名主持人;2008年的《非诚勿扰》里,他是靠卖产品概念,实现财富自由的成功人士。
2013年的《私人订制》里,虽然依旧是帮人解决问题,但葛优拥有的再不是当年《甲方乙方》的草台班子,而是大制作超豪华,一看就不缺钱的造梦团队。
脱离了普通人生活的冯氏喜剧,也没有了普通生活中简单的笑点。冯小刚开始被一些观众批评“忘了初心”,《私人订制》恶评如潮,甚至被评为当年金扫帚奖的最令人失望影片。
其实之前至少冯小刚对观众的态度还是友好的。在电影《一九四二》遭遇批评时,他还在表达自己拍电影是给大家带来愉悦感,自己和观众是平等的关系。
而到了《私人订制》时期,面对恶评,冯小刚变得很刚。他曾在微博上连发7条微博,炮轰那些批评《私人订制》的影评人。
冯小刚面对影评的态度不言而喻,这也许与他的电影再得不到大众认可有关。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观众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2017年,在一个电影论坛上,冯小刚公开表示“中国电影现在这么让观众吐槽垃圾遍地,一定是和大批的垃圾观众有关系。”
那会儿冯小刚的电影《老炮儿》已经上映了。这部电影显然聚焦的也是“普通人阶层”,只是身份更为特殊,是北京的老混混儿。当时就有观众说,这是冯小刚拍的他心中的“江湖”。
《老炮儿》应该算是冯小刚走进观众的又一次尝试,他启用了两位在当时炙手可热,现在已经查无此人的小鲜肉,电影最终也的确拿下了九亿票房。
只是在这部电影还不错的票房背后,冯小刚在性别问题上脱离时代,“格格不入”的更加明显。不少人都批判“老炮儿”是个直男癌,六爷也直接被妇女报评论文章称为“直男癌患者”。
而如果说《老炮儿》只是让人觉得冯小刚过时了,真正让他老派、保守、陈旧的个人形象更加根深蒂固的,是2018年的一段视频。
那段视频显然是一个私人聚会,冯小刚钦点让新人演员苗苗给陈道明伴舞,而即使在陈道明的拒绝下,苗苗最终还是脱下高跟鞋,光着脚跳了一段又一段才得以罢休。
其实在那儿之后,冯小刚在互联网的讨论度就明显少了很多。加上他也一改往日“小刚炮”的犀利变得低调,虽然还有作品产出,但讨论度并不高。
直到《非诚勿扰3》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让观众真正意识到——
冯小刚老了,他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非诚勿扰》拍摄于2008年,社会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人们渴望看到新的东西,了解新的东西。
《非诚勿扰》的爱情桥段,虽然如今看来没什么稀奇,但深陷不伦恋的“笑笑”和秦奋追求的过程,依旧给了观众新鲜的爱情讨论。
更何况当时的《非诚勿扰》里,还有不同的情感群体展现,电影的调侃也是点到为止。
换句话说,在《非诚勿扰》最初上映的社会环境里,它并不过时。尽量跨越了阶层,至少在电影中,冯小刚依旧拍出了那个时候人们想看的“感情”。
但《非诚勿扰3》呢?
当年有一段对冯小刚的评价,关于电影的,来自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
那些年,冯小刚尝试不同的电影题材,电影制作成本越来越高,大家都说,冯小刚是想酿酒的。
但最终,他连拍出新鲜葡萄的能力也没有了。
冯小刚变了吗?也许吧,但他的变是关注群体的变化,是从《甲方乙方》到《私人订制》的资本叠加的变化。
冯小刚想从电影中传达的东西,似乎并没有更深入。就像从《非诚勿扰》到《非诚勿扰3》,16年过去了,电影想表达的内容,秦奋这个人经历这么多年,他的思考和生活状态,本质没有任何不同。
观众始终是局外人,却也是最能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变与不变”的人,所以冯小刚的电影越拍越“大”,口碑质疑却也越来越多。
观众可以意识到,冯小刚从来没变过。
所以,一个最有趣的现象是,作为有成功电影傍身的大导演,作为奠定了“冯氏喜剧”这种概念的人,相比于其他导演,观众对冯小刚似乎总没那么“尊重”。
在讨论现在的冯小刚时,大家习惯叫他“冯裤子”。
不算是爱称,倒像是一种心照不宣。
他还是那个冯裤子。
其实观众需要“葡萄酒”,也喜欢“葡萄”,这原本就不用完全对立起来。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电影是娱乐产品,只要能满足观众需要就够了。
冯小刚的电影中原本有惹人喜爱的普通人,有朴实快乐的生活,有大众对日常美好的向往。他本可以随着观察时代与时俱进的。
如今却逐渐变成了对生活景观式的呈现、标签堆积。看似有话题、有内容,内核却老旧不堪。
好像《非诚勿扰3》,仿真机器人都已经进化成与真人无异,电影却用它来上演“两女争一夫”的戏码。
爽到谁了?反正不是观众。
观众真的关心秦奋和笑笑的结局吗?我们甚至都不记得他们经历了什么。
我们可能更好奇,姚远的婚姻生活怎么样;更关心韩东的姐姐醒了没有?
但冯小刚还拍的出来吗?
10 / Jan / 2024
监制:视觉志
编辑:小飚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