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讲述:如果人生能重来,我不会选择读北大
看点 如果让孩子放弃一切,换取入读名校的机会,这值得吗?下文的作者,就是一位曾拼尽全力,考上北大的学生。不过,考入名校、入职大厂后,她却带着孩子告别上海,远走一座四线小城。在她看来,考入名校并不意味人生的成功,相反,正是当时对成绩的渴望和过度的竞争,让自己离幸福越来越遥远……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 (ID: tongshuchubanmama)
文丨子弹 编丨Lulu
“经常有人问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考北大吗?”
好学校才能出好成绩,好成绩才能上好大学,好大学才能有好人生……这是多少人相信的人生链条。
子弹就从千军万马的拼杀中上走上了这个链条。小学和初中,她的成绩从没跌出年级前五名,高考更是被中国最好的大学录取。
这不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嘛!然而有一天,她亲手撕掉了身上的光鲜标签,从链条上“脱轨”了。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考北大吗?”
*以下是子弹的自述。
小学和初中我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我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自幼儿园开始,我妈妈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人家已经会100以内加减法了,你怎么10以内都搞不清。”
“大家都是100分,有什么好开心的,一点志气都没有。”
“你怎么只会说谁谁谁比你差,你怎么不和比你好的人比?”
“射击得奖有什么用啦?有本事你考试也考到全市第四呀?”
“年级第一有什么啦,你以后要和全上海的学生比嘞,你知道人家XX学校多厉害吗?区区一个年级第一你就满足啦?”
在我妈的心里,对我的成长她有根深蒂固的标准,或者说她对于自己如何是一个好妈妈有个根深蒂固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她的孩子要做到同龄人里的最好”。
于是,为了获得妈妈的肯定和爱,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做得更好,拼命想要成为让她满意的孩子。成绩、奖状、证书,这些才是能证明我的价值、获得妈妈认可的东西。所以,小学和初中,我从没跌出年级前5,在标准化选拔考试里,我一直是胜利者。
三好学生,大队委员,各种象征荣誉的符号不断向我袭来。尝到这些符号的甜头后,我把优秀等同于读书好加听妈妈老师的话,而我,就是要成为一个父母老师眼中优秀的人。即使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来没有从高要求的妈妈嘴里,得到过任何肯定。
高中时期我是一个习惯掐自己的少年
中考后我毫无悬念地进入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然而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下,第一次摸底考,我是年级328人里第285名。是的,285名!
我到现在都记得非常清楚这个数字。因为这个数字,一下子将我自己那个“优秀”的标签撕得粉碎。我无法接受,在我的脑子里,我只能是年级名列前茅的那个,优秀,就是我人生的目标,不然,别人会怎么看我。
为了达到这个优秀的标准,高中三年,周一到周五住校,我每天都是凌晨3~4点就起床念书。周末也会偷偷在自己房间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因为睡眠严重不足导致内分泌紊乱,高中有2年半时间,我的大姨妈都没来。
高中下课时间,除了上厕所喝水,我的头绝对是埋在卷子里的;去食堂打饭我是用跑的,从不看有什么菜,只看哪条队伍最短就在那里打;上厕所我也至少会带个本子去背几个单词;旅行什么的,更是整个高中都没有考虑过的事情。一切,都是为了把时间留给学习。
高中三年,任何学过的东西我都习惯性强迫自己不断重复复习,哪怕我知道自己已经滚瓜烂熟了,但不再复习一遍我会产生强烈不安。一旦结果不满意,就把自己往死里掐,直到把自己掐出眼泪才罢休。比如背课文,我晚上7点背完一篇课文,8点会强迫自己再背一遍,9点又会强迫自己背一遍,如果中间有任何停顿,我会掐自己,作为对自己怎么这么糟的惩罚。
高中三年,我常因为焦虑而失眠或莫名流泪。考试前夜,我总会在因满脑踢不掉的单词或公式而无法入睡,但又知道不睡明天更考不好的挣扎中急得直流眼泪;看到老师拿着考卷进教室,我常会感觉所有的公式单词古诗词开始在脑袋里乱成一锅粥,额头不断冒汗,需要靠不断深呼吸来平息自己;只要老师叫我进办公室,我就会双腿不自觉哆嗦,总感觉老师用异样的眼光在看着我,在暗示我又考得很糟糕;甚至看到同学说话,我都会感觉他们在讨论我这个那个做得不够好。
高中三年,我的心态还有那么点不道德。我觉得周围所有同学都是对手。为了成为那个符合外部优秀标准的人,我就是要战胜他们。当我看到身边同学在做任何非学习的事情,我会偷着乐,就好像从地上捡到了一个大皮夹子一般,因为我觉得赚到了比他们更多的学习时间,我就多了赢她们的可能。下课、午休、晚餐前自由活动,我都希望其他人多出去玩一会儿。只要看到他们离开座位,我心一下子就像卸下千斤担,浑身舒畅。
因为真的投入了超额的时间在学习上,我的成绩不断提升,从高三开学起,回到了年级前列,也有了后来的高考成功。
进入中国最好的大学我
成了那个不知道
到底要做什么的青年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压根没想过我喜欢什么,我要读什么专业,为什么我想选择这个专业。我只知道,中国最好的大学就是我的目标,进去就行,专业无所谓,因为那所大学,是符合优秀标准的选择。
最终,我达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是没有达到第一志愿的分数线,被调剂去了压根没想过的信息技术学院。
进入大学课堂的那一刻,我仿佛又一次回到了刚进高中时期的暴击。全国最厉害的同学汇聚一堂,不断击垮我对自己能力的认知。
对这个专业,我完全提不起兴趣。大部分专业课教科书的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我就是个文盲;老师上课连问题我都听不懂;作业只能靠抄或者抱学神们的大腿;考试只能靠要到去年的试卷提前背答案。
我每天在课堂里看着黑板上各种白色的数字符号交织在一起,脑子里一遍遍问自己,我到底在干吗?
因为已经考上了这所大学,外界对我也不再有更多所谓优秀的标准了。似乎进入了这所大学,人生就注定会成功。经历了高中三年的痛苦,我明显感觉到大学我已经累了,连拼一下的冲动都没有了,身体和大脑好像被直接挖空了一样。
大一大二,我只求不要挂科能在这活下来,所有的选课不管什么课,只要老师给分松给分高,我没有任何追求了。这样的选择也让我懈怠下来,对自己没有了要求,也赢来了大把过往没有过的闲暇,在宿舍追偶像剧追到眼泪鼻涕一大把,是我大学前两年的常态。
不下100门对所有学生开放的大师通识课,内容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至少每月一次百年大讲堂的开放活动,包括各领域学术研讨,企业家分享,艺术展,艺术剧目,名家作品发布会等;全国排名第一的高校图书馆,近800万册藏书量。这些,我没有哪怕一刻好好享受过。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大三,毕业要走哪条路的选择摆在了我们每个人面前。看着出国需要的各种申请材料,看着保研需要的各种GPA和实验室经验,看着求职需要的各种社团实习经历,紧张感从脚底一直往上蹿,让我全身肌肉都僵硬了。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我只知道我不想再继续学习这个专业了。于是我决定选择一条逃避学习的路——就业。
要做什么工作呢?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呢?我想要实现些什么呢?这些问题我想都没想过要问自己。既然要就业,我就要去大家认为好的公司,当时最好的就是外资企业,名气大,工资高,福利好,据说出差都坐公务舱住五星级酒店。
我再一次把外界认为的好置于自己的头上,于是为了达成这个求职目标,我在BBS搜刮了哪些实习是这些公司最喜欢的,然后不断申请这些实习。不管做什么,不管干得开不开心,目标只有一个,为自己的简历增加胜算。
工作后我的内心开始反击
很幸运,我又成功了。
找工作时,我投的简历没有任何一次石沉大海,只有因为面试时间冲突我选择了更好的一家公司而放弃另一家的面试。在群面中也会因为学校背景得到来自其他面试者羡慕崇拜的眼神,往往被推荐做群面组长,很容易在面试中出彩,最后也拿了好几家offer,我进了大厂。
不过,学历背景给我带来好处,短暂且有副作用。
说短暂是因为学历基本只在第一和第二份工作上起作用,再往后的职业晋升,看的都是过往的工作成果和个人素质,没有人再来聊学历了。说有副作用是因为当人们因为学历对我建立起了先入为主的“厉害”印象,我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别人对这个形象的期待,这只会在做事时徒增负担。
大厂的工作不需要自己动脑筋,公司会把你的KPI设置好好的,你只要就这些KPI去做,就不会出错。最初那些达成KPI后的表彰、涨薪、企业奖项还能给我打鸡血,但两年后,我彻底不知道我在这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作为职业经理人,一般在一个岗位2~3年,公司基于KPI决定你是否能晋升,因此我们不需要考虑基业长青,这也导致了在完成KPI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损害他人利益甚至为后来来到这个位置的人埋下大地雷的事.
作为大企业的基层员工,下级收到的KPI本身,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生意良性发展,而是为了让上级去完成KPI,这个KPI本身就无法带来意义感。
那个时候,我开始每天问自己:我这么做的意义什么?数字游戏和价格技巧,这些东西本身并不让我快乐,我到底想要什么?
这个困惑伴随着我整整一年,最终因为找不到答案,我提出了离职。不然,在25岁,我就已经死了。
孩子的到来
给了我一次重新发现自己的机会
离开公司没多久,我怀孕了。在体内孕育一个新生命是很神奇的体验,我想要学习怎么做父母,于是,开始通过大量阅读。
这些直至今日还让我印象深刻的书籍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图书,华德福教育系列图书,《园丁与木匠》,《孩子是怎样学习的》,《夏山学校》,《窗边的小豆豆》等。
我惊讶地发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书一拿起,我就放不下。这些书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发现了我人生困境产生的底层原因。
过往的每一步、我所在的环境,都在教我如何不断满足外界对我的要求。至于为什么要达到这些要求?这些要求是合理的吗?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表面标准背后的本质,更没有思考过我想要什么,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人内在的力量没有生长出来,他就永远只能被外部标准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人生是别人的,不是他自己的。养育孩子,让我重新反思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
我看到,一些所谓的教育,还在用外部标准束缚和打压孩子,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样的教育,是在育人,还是在毁人?
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年里,我清晰感知到,在那所学校,孩子们不是以个体存在于校园,而是在以下几个类别里被标准所标签化了的存在:
所以一年以后,我和孩子决定离开了。他并没有不适应公立学校,但是当我们去看了一所以孩子内在生命成长为重的学校之后,不约而同做出了选择,从上海来到了一座四线小城。
一直有人问我,去了这样的学校,还打算给孩子参加中考高考吗?讲真话,我没想过。对孩子,我能现在所做的就是不对他的未来有任何构想,因为那是属于他的人生,我要把这一切交给他。是中考,还是走其他路线,他是要做选择的那个人,也要承担选择后相应的后果。
你可能会继续说,考不上好的大学,连求职的敲门砖都没有,还谈什么后面的发展。退一万步讲,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现做自己想做事情的机会,工作甚至都不用找,自己就是自己的老板,这并不需要学历。
能否取得成就,除了天时之外,更多的是一个人有没有自己的热爱与擅长,有没有做事的方法,有没有持续研究不断精进的毅力,有没有接纳失败越挫越勇的韧劲。这些底层的素养,不是一纸学历能解决的。
对于孩子来说,认识我是谁,找到我想做的事,寻得我能做这些事的能力,然后去做上一把,这样的人生足矣。而我能做的,就是在背后给他托个底,万一他被选择伤了,能在我这里获得一个拥抱,喝上一口热汤,说上一句没事,然后择良时再出发。
如果时间倒流,
还会在学生时代做同样的选择吗?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考北大吗?”
我会斩钉截铁告诉他,一定不会!
学生时代的经历给我日后的人生带来巨大影响。
首先是亲密关系的缺失。
那时我眼中没有朋友,我用礼节性的微笑和问候来面对所有人,从未真正体验过与一个人交心的快乐。在我的眼里,所有人都是一把尺子,我的目标就是比她们做得更好。对当时的我而言,没有朋友,只有对手。
进入社会后,这样的思维让我在工作中无法为同伴出色表现而欢呼,极容易产生强烈的嫉妒并要证明我能做得比她还好。
在婚姻中,我也不愿意暴露软弱给对方,让自己在家庭和工作中都是一个女超人形象,这样的紧张感,恰恰让我们失去了婚姻中最重要的依赖与支持。对方感受不到与我在一起的价值。最终我们分开了。
另外,我对自己的接纳始终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
活得非常累,也不断错失机会。
这些都严重影响我生活的幸福感。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会舍弃名校的光鲜,来换取以下这些:
虽然时光不能倒流,这些年,我不断通过阅读,冥想,刻意练习来做出改变,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生命中的热爱、做真实的自己,是我未来要完成的人生功课。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