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现在已经是是处在“恐慌”和“踩踏”式的情绪包裹当中。其中,也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融资盘爆仓,触发了一系列杠杆强制平仓,形成连锁反应,雪崩了,多杀多踩踏。这里需要说到一个词,先说个词“雪球结构”,可能最近不太懂“投资”的小伙伴也听过这个词。是因为前一段流传的一个截图:一位“汤总”被告知其在2022年1月13日参与的存续期为24个月的中证500指数雪球产品在产品到期日(2024年1月15日)时的指数跌幅为-26.83%,而由于该合约保证金为25%,因此200万的本金和票息均变为0。也就是说,这个产品是放了4倍杠杆的。这里提到的“雪球结构”“雪球产品”是一种障碍期权结构。是指挂钩一个标的指数或者个股的涨跌情况进行收益判断。一般给标的设置了上下两个收益率边界,敲出价和敲入价。碰到上方的障碍价称为敲出,雪球期权自动在第二个交易日提前终止。碰到下方那个障碍价称为敲入,雪球期权自动激活收益失效这个结构的好处在于,在波动不大不大的震荡市中往往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雪球最适用于长期跟踪挂钩标的资产并且对价格底部有一定判断的客户,或者长期持有标的资产但判断后市上涨空间不大的客户。从极端条件来看,客户最希望买入雪球后资产价格波动为0,这样在产品到期后客户一定会拿到票息收益。(对了,补充一句,“雪球产品”,和那个app雪球没有关系)雪球结构的产品要被平仓,被迫卖出。
市场其他投资人担心踩踏,纷纷抢跑。
应该说,这一波,大概就快触及所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了。”因为这一波下跌,和基本面、估值啥的都没有关系。甚至看今天资金流向,甚至和外资关系都不是直接关系。有点像古代两军对垒,一方士气低迷,对方还没怎么真的进攻,只是把战鼓敲起来,自己前营就慌了,阵型就乱掉了。虽然中军还没乱,但是前营冲后营,互相踩踏造成的损失就很大。为什么说中军还没乱,因为再往下跌一点,如果二融和股权质押出现了问题,那时才是大问题的爆发。这些,是不是困难,当然是困难。但是这些困难会不会真的压垮我们?我觉得也不会。我个人是在九、十月份开始建仓的,当时说的逻辑就是,三个月分批进,然后持有三年的。(写于2023.8月底,希望大家2026.8月底来验证哈)
现在账户当然是亏的哈,不过从一开始就相信一点,在不加杠杆的前提下,3000点以下中长期看,是没有什么致命的风险的。
这两天看沪深300指数的指标,10倍左右市盈率、3.5%左右股息率。处在历史最低的10%的区间,从这个角度思考,考虑到三年的持有周期,想想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市盈率和股息率就是股票估值的最重要地球引力。不管资本魔术怎么变化,市场预期怎么炒作,终究还是要均值回归的。
最近一直说,GJD不断买入沪深300和上证50ETF是在护盘。有没有可能在这个历史地位,这就是一个建仓的过程呢?当然,肯定有小伙伴说,这事在给自己心理安慰,在为自己做心理按摩。或许也有,但是更为关键的是,能否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本身就是这个人是否适合投资的一个评判标准。其实所有的股市,反应的即是对未来的预期,也是对过去的总结。正如中央的建设资金传递到农民工手里,据统计需要18个月。而所有的政策传递都有周期,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这半年的困难情况,其实是在为一年多以前的封闭政策买单。而从去年中美会晤之后不断释放的开放和利好,真正传导到市场信心层面,大概也是需要半年的时间。所以,其实每一个做长期价值投资的伙伴着实不用焦虑。我们只需要思考这三个问题:一、中国的产品竞争力未来三年是会更强大,还是更弱?
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未来三年是会更开放,还是封闭?
三、中国这么多奋斗者在未来三年是会奋斗,还是躺平?
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前者,其实并不用太纠结于一时的波动。(当然,前提是不要加杠杆)我始终相信,在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面前:
困难面前有我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