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2024年了,各国造飞机还要靠老师傅手搓公众号新闻2024-01-25 05:01飞机至今不能自动化生产?说起现在的飞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的制造,在你脑子里肯定会是下面这样: 要不就是下面这样: 反正就应该搞的是自动化流水线,全厂见不到几个人,各种机器人、机械手在上下翻腾,然后一架架标准化的飞机就出炉了。 要是军武菌说,其实现在大飞机的装配其实还是主要靠人,甚至有个航空巨头本来用上了自动化机器,结果又返回人工装配,这你能信不? 1 2013年,库卡系统公司北美分部在美国阿纳科特斯的波音研发设施内,秘密进行了一项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测试和制造成熟度提升工作。 作为全球世界四大机器人厂商之一的库卡,那年在美国可以说是风头无两,他们的“集成装配线”被运用在美国空军F-35战斗机中机身的装配工作,其中大量应用了机器人、激光测量、无人导向车(AGV)、射频识别(RFID)、平板操作等先进的技术。 ▲库卡的F-35 进气道双机器人协同装配单元那时的波音已经在787项目上通过运用一系列自动化技术,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缩减了交付周期,而且减少了错误返工,降低了质量成本。 于是,波音决定把F-35项目上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用在777系列飞机的制造上,这其中就包括在中机身前后段装配上大量应用机器人,改进传统依靠人工的工艺流程。传统的中机身前后段装配流程中,机身被安装在一个大芯轴上,装配下半部分时必须把机身翻个底朝天,然后等装配上半部分时再翻回去。 这个过程中,机身蒙皮壁板需要由人工钻孔、锪孔并安装紧固件,波音计划的就是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完成这个流程,这样也就省得翻转机身了。 波音把新的装配流程叫作“机身自动直立建造”工艺(FAUB),在安装紧固件时,桶形的机身不在装在轴上,而是固定在一个大托架中,也不需要人工装配那样的刚性工装夹持。 然后由四台机器人负责钻孔任务, 并安装6万多个紧固件,其中,每一对机器人为一组,分别在机身内外负责钻孔和紧固,一组在机身上半部分工作,另一组在下半部分。 机器人的多功能末端执行器上安装有小型摄像头,可以把实时图像传输到监测电脑,从而控制机器人移动并进行诊断。 2015年,这套系统开始在波音埃弗里特的777系列总装厂部署,对于这项技术革新,全厂上下都难掩兴奋之情。 机械师表示以前重复的人工钻孔和紧固实在是太累了,整个后背带着肩膀和手臂都承受巨大压力,有了这个系统,就不用再亲自干这些又累又乏味的活儿了。 中机身结构团队负责人表示,用上机器人不但工伤减少了40%,而且他还能从每天繁重的打螺丝工作中解脱出来,顺便学点新技能。 777生产工程总师也兴致勃勃地说,机械师可以使用AGV小车移动机器人和机身大部件,这个系统可以制造所有777型别,包括777X,简直方便极了。 ▲正在装配波音777X整体翼梁的库卡机器人 故事讲到这儿,应该算是个科技带来美好生活的完美案例,可问题是天并不遂人愿,刚到2016年,FAUB就变成了机械师口中的“可怕的失败”和“噩梦”...... 机械师的救星怎么变成可怕的失败了?为什么最后还是需要老师傅手工打造?飞机制造和安装的难点到底是什么?点击下方名片,进入军武次位面回复“飞机”查看全文▼除了为何手工制造大飞机,你还能在【军武次位面】看到很多中国的产业发展和崛起历程。比如,将中国研制氢弹的计算速度从40小时缩短到20秒,中美日三国超级计算机几十年的算力较量。▲长按关注【军武次位面】回复「计算机」查看还有,从被冷眼嘲笑到全球第一,一块中国屏幕的逆袭史。讲述中国显示屏是如何从依赖进口做到如今世界第一的。▲长按关注【军武次位面】回复「屏幕」查看还有军武次位面全新打造的系列栏目《万国图志》,其灵感来源于中国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大明光禄寺少卿李之藻合作编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图中汇聚了当时中西方对世界地理的全部探索成果。此图深受明神宗喜爱,下诏摹绘12份传于现世,影响极为深远。经过数百年的变化,如今世界已今非昔比,《万国图志》每一期将会在全世界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挑选其一,从历史、地理、人文、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来科普,让你一篇文章搞懂一个国家。▲长按关注【军武次位面】回复「菲律宾」查看【军武次位面】致力于打造男人最爱看的内容,优质的内容已经吸引了近600万粉丝。军事、历史、科技等都是他们的内容方向。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军武次位面】了解更多有价值的思考与知识相信你会喜欢的!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