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女婿清华学霸杀了妻,这是打了谁的脸?
前些天就一直有人让我写清华学霸硅谷杀妻案,还在后台发了很多别人的观点给我看。
很多自媒体讲,你看,现实中那些丈母娘丢人现眼了吧,按照网络标准择到的最佳女婿,清华电子的学生,留美,毕业后在硅谷大厂工作,年薪几十万美金,没几年就买200万美金的别墅,活脱脱小说中的剧情。
结果呢?结果杀妻。
这种写法的重点是结论么?不,是流量。
用术语讲,这叫做男频。
这种文章是有定向客户的,他们是写给指定人群看的。
同一家自媒体公司,就是这类文章出品的工作室,他们同时也有女频频道。
那帮人提供的是什么视角?
是鼓励女性,择偶就要按照这个清华学霸的样子去找,千万不要找低于自己的男人,否则,那不是婚姻,那是扶贫。
你可以看到,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可以是同一个工作室出品的。
很多时候,就是出自同一个人。
今天需要你写男频,你就得写男频视角,明天需要你写女频,你就得写女频视角。
这是他们的工作。
所以当你们拿这种观点来问我的时候,我觉得没啥好回答。
生意呀。
生意有什么对错可言呢,你需要是什么,就可以是什么。你是客户你说了算。
你需要情感,就是那句话,学历可以过滤学渣,但无法过滤人渣。
很耳熟对吧?
这句话的原始版本明代就出现了,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网络上曾经有种说法,说文科生就是舔。
其实舔这事儿不分文理,高级的工作都需要舔,就像高级的食材往往采用最原始的加工。
但是文科生,主要的工作是提供情绪价值,这一点没跑。
我本人也不建议读者学文科,主要原因在于情绪价值谁都可以提供,这玩意儿没门槛。
其实你不需要读书,你都能学会提供情绪价值,你看过去那种大家族的媳妇,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她识不了几个字的,一样很会来事儿。
所以当你可以不基于数据的前提下,实际上上嘴皮翻下嘴皮,怎么说都随你。
你想男频就男频,你想女频就女频,可奶可狼,可甜可咸。
等到我们读者中的丈母娘真的要择婿的时候,来问我,我还是那句话。
如果没有真爱的前提下,优选硬条件,而非软条件。
真爱的意思是梁祝,如果你们都要化蝶了,就不需要来问这些。
俗称你知道你要什么,你也知道你愿意放弃什么,对于一个清楚的人来讲,祝福就够了。
无论你们是富贵还是贫穷,无论你们是健康还是疾病,求仁得仁,反正都是你想清楚的。
但是,对于没有真爱的人而言,硬条件肯定是要大于软条件的。
因为硬条件没有那么容易突破,明白不?
你千万不要相信有人告诉你,别看他今天是个穷秀才,他朝若遂凌云志,如何如何。
都扯淡的。
你自己去数学建模一把,用点大数据分析的常识,马上就会知道,他今天是个穷秀才,大概率明天是个老一点的穷秀才。
就像周星驰搓牌,这是一张A丝,搓了半天之后,是什么?是一张揉皱了的A丝。
我不是看扁谁,我只是告诉你,成功率是很低的,突破硬条件是很难的,不会超过1%的。
我们之所以总会倾向于相信那句话,那是因为生活习惯,生活习惯让我们把目光始终盯着那1%的幸存者。
也就是说,其余99%说过同样话的穷秀才,到老,也依然只是穷秀才,只是被我们遗忘了。
这就叫幸存者偏差。
反过来,我们看性格。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性格彪呼呼的,喜欢讲什么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时不时还拿锤子砸人个冰箱,在街头和人打个架什么的。
等他人到中年之后,有几个还能继续梗着脖子?继续保留自己飞扬跋扈的性格?
你以为个个都是老罗?
大多数人只是闰土。
闰土年轻的时候也是少年英雄,眼睛里也有过光,也喜欢彪呼呼得拿个三叉戟,装得跟海神波塞冬一样,人到中年之后,只会讷讷地喊一声老爷。
所以人的性格,保持一辈子不改,那个概率也没有你想得那么大。
起码,不会超过50%,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100%。
那你现在想想看,两个男人,一个有硬条件,一个有软条件,你如果选择了后者,大概率是什么?
不要讲情感,我前面已经排除了真爱,你看,我果然是程序员出身,我讲话和编程没区别,一个case一个case给你讲下去的。
当没有真爱的前提下,你选择那个软条件,他只有不到1%的概率会拥有那个硬条件。
而你选择那个硬条件,他有50%的概率,会具备后者的软条件。
基于数学期望,你告诉我怎么选?
如果数学基础实在不好,听不懂上面这段描述,你想想一个生活场景。
生活中有多少女人抱怨,当初因为这个男人嘴甜选了他,本想着他将来会有钱又嘴甜,没想到婚后几十年,他是没钱,嘴也不甜了.......
这句话很熟悉吧?
就是上面那段概率推导的结果呀。
数学早已告诉你答案。
我们回到这起案件,这件事本身和择偶无关,但是,对于有儿子的父母,倒是敲响了一个警钟。
学会教自己的儿子,否则害人害己。你害了别人家闺女的同时,也害了自己。
这个杀人犯,导致他杀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是他到了美国之后,作为东方男性,在西方女人的评价体系里,本就不占优势。
反过来,东方女性在西方男性的评价体系里,是占优势的。
再加上他的媳妇,同样是清华的学生,而且相貌身材都很优秀,工作也比他优秀,人际关系也比他好,更加被上司器重,各种因素的叠加,使得他愈发紧张。
他紧张,就开始控制妻子,要求对方和自己同一家公司,甚至每天都盯牢。
并且开始相信关于妻子的一些风言风语。
女方受不了,提出离婚,一时间,自尊与愤怒交叠,他动手了,就酿成了这场悲剧。
所以父母重点要教给孩子什么?是防止大男子主义,是这些么?
不,这些只是标,不是本。
本是什么?本是认清这个世界的现实。
很多优秀的人,因为长期进行目标训练,会渐渐迷失心神,把标签误以为是自己。
我是清华的,我是高薪的,我有漂亮的太太,所以我成功,他把这些外在的标签当作了真我。
实际上,那都是马场主驯养赛马用的胡萝卜。
你做得再优秀,也只是唐顿庄园里的第一男仆,明白不?
这个赛道就决定了,一匹马在跑的时候,它会不由自主地盯着身边的马,我是不是比它跑得快。
于是谁笑了?马场主笑了,他的目的达到了。
当你认定了自己只是一匹马的时候,你就会产生各种情绪,比如都考上清华了,还嫉妒同学的成绩高于你。
你想要从根子上去掉这种分别心,就要让他看到更广阔的人生空间。
马主的一生。
你见过马场看台上叼着雪茄的马主们,谁会亲自下场和马比看谁跑得快呢?
你跑得快就是我跑得快嘛,你越优秀,我越有钱,双赢。
说到底,这是一个狭隘,或者说被教成了狭隘的孩子的人生悲剧。
他从一出生起,眼睛就盯着那条赛道,得失心都源自那条赛道,他以为那条赛道就是世界的全部,当某一天,他失去妻子的时候,实际上不是感情打击,而是赛道的湮灭感,他觉得自己眼前看不到赛道了,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毁了。
站在马的角度,这是一匹好马,够轴的马,眼里只有赛道的马,才好驯化,才能乖乖为自己打比赛赚钱。
所以马主都是这么驯马的,你这么轴就对了,我要的是你们这群马互相攀比,给我创造价值,至于你幸福不幸福,管我P事。
就像我前面讲的,养马嘛,总有战损率喽,死两匹很正常,只要整体盈利率高就足够了。
但是作为父母,怎么养孩子,你自己想清楚,那可是你亲生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