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券商跨境业务规模突破万亿元

券商跨境业务规模突破万亿元

财经



跨境业务规模破万亿元

场外衍生品成为“必修课”

          

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心怡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资券商国际化稳步推进,券商跨境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有限公司近期向业内发布的《场外业务运行情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券商跨境业务存续规模已于2023年11月跨越万亿元关口,达到10214.09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大背景下,券商需积极参与跨境业务,以更好地满足全球化时代客户的需求,并把握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机遇。当前,券商若要拓展跨境业务,开展跨境场外衍生品业务已成为必然选择。
          
跨境业务规模破万亿元
“三巨头”合计规模占比超七成
          
券商跨境业务近两年增长势头迅猛。2022年我国券商跨境业务规模已超7000亿元,2023年7月末存量规模接近9600亿元。最新《通报》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券商跨境业务存续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具体为10214.09亿元(不包括跨境ETF做市业务、结售汇(外汇)业务和债券“南向通”业务,下同
          
其中,跨境自营业务存续规模为1889.86亿元,环比增加103.96亿元,增幅为5.82%。跨境场外衍生品业务存续名义本金约为8254.27亿元,环比增加645.33亿元,增幅为8.48%。跨境收益凭证业务存续规模为69.96亿元,环比下降4.41亿元,降幅为5.93%。
              
          
目前获得跨境业务试点资格并实际展业的券商包括: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证券、 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银河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此外,东方证券具有结售汇(外汇)业务资格并实际展业。
          
从集中度来看,截至去年11月末,跨境业务规模排名前五的券商是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其中,排名前三的券商合计规模占比达72.67%。
          
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开展跨境业务是对全球化趋势的积极适应。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券商必须参与到跨境业务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全球化背景下的客户需求,并把握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机遇。同时,开展跨境业务也是提升券商自身国际化能力的重要手段,包括跨文化沟通、国际法律法规的遵循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操作等。
          
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也称,券商积极布局跨境业务,有助于公司境内外协同效应持续加强,顺应与服务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升级趋势,加快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布局。
          
跨境场外衍生品业务成“必修课”
          
从《通报》可以看出,在券商跨境业务中,跨境场外衍生品业务表现最为亮眼,也是驱动整体规模增长的主要引擎。一位华东地区的券商从业人员透露,如今券商要想在跨境业务领域有所拓展或者实现扩表,发展跨境场外衍生品业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据广发证券此前研报指出,随着境内客户海外配置需求增加,华泰加速布局跨境收益互换、个股期权等衍生品业务,快速扩表下,华泰国际总资产近5年复合增速位列中资券商第一。
          
场外衍生品主要包括收益互换和场外期权两大类产品形态。本报记者采访得知,广发证券和银河证券目前跨境业务均以收益互换业务和场外期权业务为主。
          
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公司跨境衍生品代客业务已落地南北向交易,主要为客户提供场外衍生品服务,帮助其进行风险管理或进行资产配置等。南向交易渠道主要为客户提供境外投资配置服务,包括股票、债券等多类资产的投资方案。北向交易渠道为境外资金提供个性化投资渠道,不仅限于港股通和QFII,还可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开辟更多投资通道。
          
此外,银河证券还通过银河国际、银河-联昌两个子公司平台,将南向和北向业务有机结合,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定制化的跨境投资解决方案,为衍生品市场和跨境投资市场贡献有益增量。
          
国泰君安非银刘欣琦团队也在点评中指出,预计近期在美股收益率提升趋势下,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跨境收益互换,头部券商与香港子公司的协同能力优势将加剧头部集中趋势。
          
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公司重视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持续加强模型定价、交易策略、金融科技、全面风险管理等核心竞争力建设,业务规模稳步提升。“目前,场外衍生品业务团队紧紧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不断丰富产品体系,不断优化定价模型和对冲策略,具备功能完善的场外衍生品投资管理系统,建设了集团统一定价库实现各种期权产品的定价和对冲的高效支持。”上述负责人进一步阐述道。    

“随着国内场外衍生品业务蓬勃发展以及境外利率降息窗口逐步打开,公司将以固收类衍生品为切入点,深度联合境外子公司,不断挖掘新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以跨境收益互换为基础,拓展期权、结构性票据、收益凭证等产品,积极服务实体企业全球化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资券商国际化向纵深推进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近年来,中资券商不断深化跨境业务布局,加速国际化进程,部分实力雄厚的券商已在跨境业务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未来,随着中国制造产业链外迁、国内消费产业和互联网巨头的出海、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的持续拓展,中国内地券商将以中国香港为基地将国际化布局向纵深推进。
          
不过,机遇与挑战并存。业内人士同时提醒,跨境业务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地缘政治形势、资本市场动荡加剧以及优质企业跨币种融资意愿下降等因素,给券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跨境监管下的合规问题、跨境创新业务外汇相关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也需引起行业关注。
          
跨境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
          
对于跨境场外衍生品去年实现跨越式增长,银河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外部环境中,美元利率水平、美元流动性边际转暖,有助于固收类资产表现;政策环境上,FICC南北向跨境工具和市场不断丰富,债券通、互换通、港交所国债期货等发展势态良好,离岸人民币定价信用债、地方政府债等品种不断丰富,带来了公司跨境业务发展的新机遇。    
          
同时他也指出,地缘政治形势紧张,资本市场动荡和风险加剧;优质企业跨币种融资意愿下降,外币债券发行量显著降低。新市场格局为银河证券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
          
在中资券商大手笔展业的同时,跨境监管下的合规问题首当其冲。2018年9月25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设立、收购、参股经营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境外办法》),按照“聚焦主业、架构清晰、管控有效”的原则,强化了证券基金公司在境外设立经营机构的监管要求,并明确存量境外子公司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在3年内(即截至2021年9月25日)完成整改。
          
2022年6月,针对多家头部券商境外子公司规范整改问题,证监会密集发布系列罚单。虽然事后证监会在《机构监管情况通报》表示,这与其走出去较早、海外收购行为较多,导致整改工作量相对较大、耗时相对较长具有一定关系,但也与其在整改过程中主观态度不积极或工作不认真有相关性。证监会强调,希望全行业引以为戒,持续加强对境外子公司的管控,压实母公司主体责任,防止问题反弹。
          
面对日益增长的跨境场外衍生品规模,有专家指出,跨境创新业务外汇相关法规不完善。例如,跨境收益互换业务投资比例不受限制、跨境收益互换业务调仓灵活性差等问题,存在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银河证券表示,目前,券商跨境收益互换产品的开平仓、月度规模等产品数据均按照监管要求报送披露,有助于监管机构及时掌握跨境衍生品业务资金规模、资金流动方式、境外标的等情况,促进跨境业务健康平稳发展。
          
广发证券表示,在平衡券商跨境业务的增长与风险控制之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当下的市场环境,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明确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同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业务运营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广发证券还认为,应该加强对跨境业务的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跨境业务风险评估机制,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能力,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面对大多数投资者关心的汇率波动问题,银河证券表示,目前公司在汇率管理中使用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外汇期货、外汇远期、货币互换等,通过灵活选择对冲工具与对冲期限,积极管理资产组合的汇率风险敞口。针对跨境客需类业务的汇率对冲需求,提供个性化及嵌入式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将是公司未来重要的创新方向之一。
          
跨境业务风险管理方面,银河证券除了建立了多层级授权体系和风险限额量化管理制度,在可承受的风险偏好框架内开展业务,还根据跨境自营、跨境做市、跨境客需等不同业务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合规风控要求,确保各类型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中资券商跨境业务仍有广阔空间
          
纵观各跨境市场,2022年至2023年境外离岸人民币(点心债)市场蓬勃发展,成为全球固收市场的一个亮点。银河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认为,点心债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源自欧美加息周期中人民币融资成本相对更低;另一方面是在岸投资者投资于人民币债无需考虑汇兑问题,跨境投资渠道扩容也提升了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

但他也指出,目前点心债的二级市场仍不够活跃,规模相较主流币种债仍有不小差距,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这意味着,券商机构相关融资、做市、交易、利率衍生品等业务的发展空间还将进一步打开。
          
在我国鼓励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实体经济跨境融资尤其是离岸人民币融资需求保持旺盛、跨境交易规模稳步提升的背景下,银河证券认为,中资券商跨境业务发展仍有广阔空间。例如探索人民币在资本市场跨境场景开发使用、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等方式,积极赋能产业实体,响应“一带一路”、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体现金融企业的担当和社会责任。    
          
广发证券还提到,在券商跨境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合作与竞争并存将是常态。券商需要积极寻求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同时也要面对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通过合作可以共享资源、优势互补,而竞争则可以促使券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中信证券非银团队通过分析高盛全球化经验,建议中资券商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企业客户服务,围绕跨境并购交易、境外交易所上市、跨境质押融资、股权衍生品和FICC掉期互换等业务加强境内外团队建设,为中国企业出海架好“投资的桥”,铺好“融资的路”;牢牢抓住东南亚互联网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黄金时期,积极开展零售经纪业务。例如,富途控股、老虎证券、银河证券和国泰君安等中资券商已经先行一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开展零售经纪业务。
          
上述团队在研报中表示,过去20年,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推动下,中资券商把握跨境业务机遇,背靠祖国、立足香港、布局国际金融中心,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国际业务发展之路。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产业一体化程度加深、持有人民币资产信心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有序实施,中资券商的国际化布局将向纵深推进,中国必将诞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金融圈大消息!他被逮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范进中举- -柏林马拉松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往事追忆】:“大饼、油条、豆腐浆”以及“柯湘头”(下)雨果跨境:2024年跨境电商行业趋势报告消息称 TikTok 计划使美国电商业务规模扩大十倍,达 175 亿美元“新三样”,首次破万亿!现金只剩50多亿元,今年要还几百亿元债!富力地产去年巨亏200亿元,公司:非实际现金流量亏损台积电董事长预测:未来15年每瓦GPU性能提升1000倍,GPU晶体管数破万亿!为什么要弹劾Joe Biden,他这次能化险为夷吗?今年特殊债来了,贵州领头化债,全年特殊债或再破万亿券商场外业务数据出炉!跨境业务表现抢眼,这三家券商"赢了"新风口!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新加坡官方制定财务规划指南,打工人跟着这样做就对啦新移民报税、申报海外资产竟有这么多误区!税务规划要趁早!2023年我国“新三样”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五粮液出资100亿元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社保专项基金落地深圳,总规模51亿元丨02.19-02.25 基金周报万亿“券商一哥”,紧急声明!上周刚遭交易所现场督导!去年净赚197亿元,现金分红超70亿元关注|一篇了解2024年加拿大最新税务规则,退休金收入超过这个数得缴2阶!全国首个!广东GDP突破13万亿元!2024年12大任务!省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广州“大事”GPT-4/Gemini大翻车,做旅行攻略成功率≈0%!复旦OSU等华人团队:Agent不会复杂任务规划董宇辉新号首播带货超1.5亿元;胡润百富回应章泽天身价;专家建议发放1万亿元消费券;恒大回应沽空机构称其从未盈利...广东省发布行动计划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力争2025年产业收入破万亿早报 | 把握中产消费者,Speedy手袋再成LV主推款;Prada目标将中国业务规模翻倍;传Farfetch将出售Browns中国旅游研究院:2024年国内旅游收入有望突破6万亿元|首席资讯日报北京市正式成立400亿元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优化升级基金;普洛斯中国第十二期收益基金完成募集,规模近百亿元丨01.22-01.28券商ETF业务哪家强?银河国君规模霸榜,华泰成交额最大,这家券商成黑马ETF市场白皮书发布!897只,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湖北省将设立200亿元规模产业投资基金;中金资本与长城资产共同设立双碳产业基金,规模20亿元丨01.29-02.04哈佛的排名会一直下降十月回国收尾记录王健林拉来600亿元新投资;先正达撤回650亿元IPO;雷军「遥遥领先」刷屏;余承东发声「大规模交付」|一周市场盘点广州2023年GDP预计突破3万亿元!2024年要干这些大事!营收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中国移动内部AI团队规模达 1500 人全国首个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诞生!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大关!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