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冬青计划2.0升级版 | 从负重到赋能,寻找想为自己“减负”的教育者

冬青计划2.0升级版 | 从负重到赋能,寻找想为自己“减负”的教育者

公众号新闻

立春时节


寒假,又一个学期过去了。

立春,新的一年开始。


老师们,大家还好吗?


无论你的回答是什么,想邀请你看完接下来的文章,为或多或少可能负重的你带来一点不同。


去年3月,我发起了冬青计划2.0:一个支持教师的教练项目。这一年,我链接到全国各地的老师们。




他们曾说:


“学校很卷,杂事很多,感觉干不下去了。”

“有可能是因为我还太年轻,我的能力还足够,不能足够胜任我的角色。” 

“但是我能意识到很多时候是我自己的问题。跟同事跟学生跟家长之间,有太多需要面对的人和事。而我的心里估计也有很多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吧,可是我不太会调整。”

“下学年不想和X老师合作了,说完还有点后悔,觉得是不是显得自己很没能力处理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只会对合作伙伴挑肥拣瘦。”

“学生在‘减负’,老师在忙碌,期待平衡术。”


我感受到大家“负重”的忙碌、焦虑和无奈。


负重到想“退出”

的确,去年以来,教师的工作减负、心理健康等议题热了起来,甚至被直接搬上台面:


河南“00后”女教师自杀,

消失的课间十分钟,

人工智能出世,

教师减负工作刻不容缓,

教师退出机制引热议……


“饭碗”似乎要被砸碎,人工智能感觉要来替代,教师的“退出”像是一种隐隐的趋势——带着瞬息万变的张力汹涌而来,无形地增添了每一位教育者的心理负重。


似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呼喊“关怀老师”仍然显得微弱、无力而不合时宜。毕竟更多的行业在“退出”:可能是裁撤业务、降本增效,落在个体的身上便是一座山。社交媒体里有太多世相可观,不多赘述。


谢谢DALL·E


不退出的“减负”方式


然而,在目之所及的范围内,育人还是一项暂时还不能退出人类社会的工作。


也正因为此,这个计划还愿意坚持到现在,还不打算“退出”。也有更多更多的老师,选择不“退出”。


“退出”的一面,表现在宏观、外部的环境、政策与标准。而另一面,则是一种微观、内在的自我态度——

你是不是真正在心理上选择“退出”?

还是也希望为自己“减减负”,再坚持坚持?


我想,完全地麻木、妥协、放弃、躺平。

这才是真要对自己“退出”了。


我遇到的大部分老师并非如此。


为自己“减负”是什么意思呢?


我想引用去年以来冬青计划的公益系列直播中嘉宾的话来解读。


“减负”意味着在自己所处的小环境里创造可能的支持和链接——嘉宾马鸣燕说:


“面对整所学校是一个需要应对的困境,但是在自己所在的年级组备课组可以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自己创造好的小环境。”



“减负”意味着依然愿意面对困难的关系,找到新的角度,看到其中的希望——嘉宾钟郁含说:


“去思考自己身边一些有困难的关系及互动。但同时这个困难的互动里,我们也希望大家去看它存在的好的地方。我们并不假设所有的互动都一定是有坏的,有好的。但是我觉得我们身边大部分的关系里都是掺杂着困难和美好的。”



 “减负”更意味着建立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


我是谁?

是不是“好”老师?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由此,“减负”是不去与自己竞争、内耗,也不完全对大环境妥协、投降。可以选择休养生息,但仍坚守住内心的旷野,做自己想要的、可以做到的教育。


外界可以用尽各种评估方式,或许更“科学地”衡量我,我也可以拥有我自己的标准——


冬青计划教师社群里,大家分享:在什么时刻,你认为自己是个“好”老师?


在社群里的这半年,老师们还一点点分享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2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带学生做口述史项目,在自己的一亩地里浇灌教育的花朵

线头繁多的班主任用自己的热爱与坚持,领学生“破生活圈”——寻求“跨文化理解”

青年教师拿出勇气讲述自己 “被投诉”的经历——的确很委屈,也不乏真正成长的反思

讲述学生曾经跑出教室外的“惊险”,讨论当即的回应与处理,如何透过事、看到人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终,我认为“减负”是为自己建立一个内在的支持体系,它包括:


内省反思

学习共同体

身体练习


正是教师期待与学生共建的成长习惯。

教学相长,育人先育己。


这些正是彼时在职业困境中的我,在众多海内外教师培训中都未曾体验过的。


我的“减负”历程


看到这里了,想请你再认识一下我是谁。


陈楚Iris

 

创变者潜能教练

一线教师10年

曾为创新学校创校教师,负责教师发展、跨学科课程

PBL/SEL课程设计师、教师培训师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国际教育政策硕士


我是陈楚,现在是一名生命教练和独立课程项目设计师,同时任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校友会联合主席。本科毕业后,我全职投入了为期两年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支教项目。之后,我前往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留学,攻读国际教育政策硕士。2016年,我回国加入一所先锋创新学校的创校工作,从0到1地学习搭建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评估体系和教师发展体系。从做一线教学,到主持教师发展部门的工作,并管理整个小学学段的创新课程。至今,我已经积累了十余年的一线教育从业经验。


我还曾深度参与“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工坊、5A基金会全国儿童社会情感课程的设计与教师培训等大型项目,影响全国范围内超过千余名教师。2019年,我的故事被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所报道:https://news.cgtn.com/news/3d3d674e3545444e34457a6333566d54/index.html?scene=0&clicktime=1556940524&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作为教练,我不仅拿到了国际教练联盟(ICF)的专业家庭教练认证,还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洞察深入人心。自2015年在哈佛学习教练到做教师、全职做教练,我已经积累500+专业教练小时数,受益人数百余人,参与包括重庆市教委、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等知名学校的教练型家长/教师培训,为办学团队及教育机构提供教练式咨询与设计服务。我的个人教练客户包括来自哈佛、北大等知名院校的校友、海内外教育者、500强企业管理者等。与此同时,我也为大师级教练(MCC级别)督导项目持续做翻译,在职业化、商业化道路上精进......



这些标签化的个人故事,我还可以写更长。它对认定“我是谁”并非最重要。


“说人话”的版本是这样的:


回想4年前,口罩时代刚来临的前后,我感觉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走到了尽头。竭尽全力地做到最好,却依然遇到数不清的挑战,不被认可,麻烦不断,甚至被无端“中伤”困扰得难以入眠。


那个时候,在亲密关系中,我也感觉到不尽理想,总是想追求“最好的”、“更好的”,即使看上去没有剧烈的冲突,与伴侣的关系也并不深入。更多像是为了有一段关系而维持着,比没有强。


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和妈妈的关系,一直在被我冷却和回避。除了离开她远一点,少一点沟通,很多时候并不愿意直面沟通。看起来也没大问题,但是内心很疏远。


经历必然的犹豫和痛苦后,我选择了用内省和身体练习来帮助自己——不再向外索求有形的成绩,而去建立一个内在的支持体系。


网课后返校的那个学期,我换了一个新班级,和之前有过分歧的搭档组合。让不少人觉得奇怪的是,我更加平和了,愿意听完全不同的看法。大家很奇怪,我发生了什么:天天不带电脑回家,也敢于处理学生、家长中有张力的情绪。


一次到上数学课的时间了,学生才从体育场上回到班级,还没来得及做课前准备,却发现有个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把其他好几个孩子的蜡笔全撅断了,全班都弥漫着愤怒、生气、委屈、失望的情绪。这个情况我没有过预演,很突发。换以前的我一定会慌,“完蛋!这节课报废了。”


但是,那天特别不一样。我很清醒,凭着直觉做出了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事。


我没有催着学生着急上课,相反,慢下来“浪费”时间——请全班坐下来、深呼吸,说:“现在已经上课了,但是我感觉到咱们中间发生了一些事情。我很想知道在你们看来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感受。接下来,如果你听到一位同学的发言,觉得同意,请用手势回应ta;不一样的补充,请用另一个手势。”


学生们开始举手一个个宣泄自己看到的和感受的。分享到第4个学生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全班的怒气已经消失80%了。我和大家说:“我的搭档老师会和这位同学去心理室谈一谈,我和大家深呼吸几次再上课。虽然晚了一点,但是刚刚的沟通很重要。现在我们准备好了吗?”


神奇而自然的是,学生们非常投入。我已经不记得那节课具体教了什么。临下课还有一点没讨论完的学习内容,我问大家愿不愿意继续讲一会儿,毕竟一开始多花了点时间。举手表决以后,大部分学生竟然同意了。当时他们只有8岁。


那节课就这么过去了,并不影响课间休息和下一节课的教学。但是它对我的振动很大:我真正感觉到了自己“行出来”的改变。这一次,我没有“退出”。在遇到挑战的时刻,我直面了自己。


很难拿着一把标尺去给这节课打分。它极有可能填不满某个面面俱到的雷达图,但这是我能给予的爱,对学生,更是对自己。


随之而来,我与伴侣、与母亲的关系也更加亲密。是因为我解开了内在的枷锁,“不退出”,为自己“减负”,成功创造一个小环境。


改变,由内而生。


减负=赋能,冬青计划2.0升级



现在,我选择了暂时“退出”一线教师这份职业,用更广阔的视角来支持和拥抱教师群体——我想继续把自己的这些减负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更多不愿“退出”的教育者们。


适合谁?

  • 教育者:

    全日制学校一线教师、教育行业工作者

    不分学生年龄、学段、学科

  • 特别是想要实现以下突破的教育者:

    • 打开职业发展瓶颈

    • 破除亲密关系阻碍

    • 停止身体透支,平衡身心健康

    • 优化家长、学生、同事间的沟通协作


如何减负?怎么赋能?

通过——

1个底层心理学理论

6次团体教练

2次1v1教练

15h身体练习

来构建教育者内在支持体系。

具体来说,冬青计划2.0升级版包含三大要素


01

内省反思

  • 教练对话,团体陪伴 - 至少2次1v1教练、6次团体教练

  • 自我内省,我手写我心,用书写沉淀思考

  • 交互作用分析 (Trasactional Analysis),理论&实操结合,了解自己与他人,与自己亲密

02

学习共同体

  • 3-6人小组个性化支持陪伴3个月

    团体教练中,每一个个体的声音都会被听到、理解与回应

03

身体练习

  • 古典瑜伽 & 呼吸法 & 冥想

    手脑心合一,全方位为身体减负

    过多的道理和分析,停留在想象,不如“行出来”


瑜伽不是一项运动,是把教练哲学“行出来”的实践。古典瑜伽里每一个体式的编排、呼吸法、收束法等等都是基于气的体系。这里教的是一整套成体系的古典瑜伽。循序渐进,尊重身体,不与身体的极致竞争,也不与自己妥协。


瑜伽带教老师除了我,还有另一位教练——

梅子

  • 古典瑜伽带领者

  • ICF认证生命教练

  • 7年瑜伽修习经历

  • 8岁孩子的妈妈

17年开始从瑜伽馆的现代瑜伽入门,之后跟随留印瑜伽士,私教学习古典瑜伽,18年向印度古儒学习调息法、静心、三摩地。22年开始修习密宗哲学,密宗瑜伽、呼吸法、冥想。








还可以收获什么?

  • 教练型教师的底层技法,充盈作为师者的“一桶水”

  • 一段平等相待的陪伴,深度链接的团体友谊

  • 找到职业发展中的潜力,突破瓶颈

  • 理解关系的新视角,跨越阻碍

  • 放松与平衡的身心,保持健康的3套实操练习

  • 独立的内省习惯,在人生道路上更加勇敢地“行出来”


上期项目回顾:趁教师节说| 冬青计划之后还有吗?

参与教师的部分证言


有何不同?

  • 经校内外均验证过的有效体系:高度浓缩教练技术 & 交互作用分析心理理论

  • 多种的赋能方式:基于东方哲学基础整合的全方位体验

  • 过程与结果并重:修教师之“道”,以“道”养“术”

  • 个性化定制:一对一教练+聚焦真实需求的团体教练+不同小组间的差异化互动

  • 温暖、深度的看见:春风与犀牛,不只安慰认可,也有“温柔一刀”



时间安排如何?

这一期冬青计划的项目关键时间点如下

(会根据参与者具体情况来适当调整)


即日起至2/29

咨询报名

预约一对一教练

明确需求与意向

3/2-3/17

以小组形式进行

团体教练实验2次及传统瑜伽体验3次

3/17前后 

确认付费

正式起航

勇敢践行“减负”

5月下旬 

庆祝旅程暂告一段落


礼貌问价?

  • 2680元/人   

    为本人教练公益价,无拼团优惠

    改变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想要的决心

  • 可选择只参与身体练习:980元/人

    含每周末古典瑜伽1~1.5hrs,共12次,穿插呼吸法和冥想练习,共3hrs

  • 满5人,即开始试水启航,参与团体教练实验和瑜伽体验


更多信息可加我咨询

2/29前确认报名并付费可多进行1次一对一教练




这一期发文时,我已经不是去年那个忐忑的我了。相反,我坚信会有更多的教育者同行。


冬青的花语是“生命”,长青长寿。

它看遍季节,也不“退出”自己。

在这个立春向你发出邀请🌿


作者:陈楚

 

创变者潜能教练

一线教师10年

曾为创新学校创校教师,负责教师发展、跨学科课程

PBL/SEL课程设计师、教师培训师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毕业

联系我

CONTACT ME

活出理想|突破职业发展

面对生活|助力家庭教育

实践丰盛的人生|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清明饼事,寻找一颗记忆里的绿豆饼有难?攻略|来体验升级版的阿拉斯加邮轮吧!更深度、更小众、更特别、更奢华~校招 | 国泰基金菁英计划2024全球招募!国内首批规范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行业前景好,适合留学生现代电动空中出租车计划2028年投入市场「被逼无奈」,千里下潮州,寻找「鸭屎香」。驼背、含胸、脊柱弯......“负重”一学期,放假快给娃“减减负”吧!本周日开课|芬兰自然教育导师课:面向父母、教育者、自然爱好者升级版《走遍美国》78集,每天抽空看5分钟,英语水平或超9成国人如果有人说自己“只想搞钱”的时候一条过冬!2.0升级版阔腿裤,加绒加厚,还显瘦显腿长格拉、曼城、布里斯托全英各地转租房源汇总,寻找短租的进! (1月2日更新)再写醉花阴 步G-host 诗友半阙书包背不对,驼背、含胸、脊柱弯......放假了,该给孩子“减减负”了一板一眼,做回自己81、长篇民国小说《永泰里》第十六章 生死一线(5)给身体“减负”,轻盈走入春天一位母亲走遍世界,寻找教育的答案首席AI教育者Sebastian Raschka博士推荐的2023年最具影响力的 10 篇AI论文打算多花$60升级成 Costco 的行政会员?怎样做才更划算?来百准WEGET大会,寻找2024视频号发展最优解摆摊30年!64岁亚裔妇终于中了彩票 整整$17万 一夜从负翁变富翁春日里,迎着阳光与微风,寻找属于你的舞台《星级男人通鉴》第51章 爱开始纠错耶鲁大学华裔教授张泰苏:说得尖锐一点,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线下活动|“血染钟楼” Round2,女神节一起来玩升级版的狼人杀!比羽绒裤保暖,比牛仔裤舒适,2.0升级版黑金沸腾裤,护膝、防雨水、防脏、防风,1条顶3条!孩子看世界的角度温暖了浮躁的心 | C计划2024年度金句台历【提示】上海警方持续打造“生态警务”升级版,助力营造世界级生态岛一流营商环境冬青奥会上,这个包又出现了……网友:欢迎续包!在大湾区,寻找黑科技背后的“金融密码”Costco推出购物车的升级版,还有专属儿童座椅?一位母亲走遍世界,寻找教育的答案 | 谷雨无OFFER退款 | 数据科学求职优培20计划2月9日启动!B?darzewska-Baranowska: The Maiden\'s Prayer, Op. 4杨东平:如何从应试教育突围?——关于教育源头减负的思考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