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让我们试着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小学文化也能玩飞花令,“双标”能让你辩论时无往不胜,微信聊天时人均都要达到心理学家的水平,爸爸当面夸儿子棒能让他热泪盈眶,沈腾的戏路挺广,演大款像模像样,东北餐馆里有炕。这段话有什么特征呢?就是疯狂押韵,跟春晚小品似的,常见的搞笑手段都给它充分用上,甚至还押上了头韵,比如“我不用指南,我指你”。有时候押韵押得很生硬:“当爸的不得严肃吗?”“不能这么比,有的当爸的还有别墅呢。”还有谐音梗:“你这不仅是双标,已经是狂飙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那能一样吗》剧照春晚上一共六个语言类节目:岳云鹏、孙越相声《我要不一样》,小品《那能一样吗》,相声《导演的“心事”》,小品《开不了口》,小品《寒舍不寒》,小品《咱家来客了》。第一个登场的语言类节目,岳云鹏、孙越的相声,比他们第一次上春晚那段强,主要靠的是没有“文化底线”的“文化底蕴”。但上来就是一个伦理梗: 岳云鹏来了一个三段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孟子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子曰:“捧哏的少说话。”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我要不一样》剧照岳云鹏说孙越是孙子,这是占他的便宜,但也没什么毛病,在古代“子”还是对男子的尊称呢。问题在后面,“李白乘舟将欲行”“不及汪伦送我情”并不是连在一起的,中间还隔着两句。那段很长的“残花”也不好说是李清照的,“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这更像流行歌曲。其实孙越可以这么玩:岳云鹏说了一句老子曰,孙越可以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这句?”相声《导演的“心事”》形式上有点创新,但让人怀疑是受了迪士尼、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片《头脑特工队》的启发,而且它的内核还是“工作场所冲突”:导演随便一句话,演员就要琢磨半天。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导演的“心事”》剧照赵本山都说,“让你笑舒服了,笑得很健康很不容易,十几分钟的小品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太难了。”但有两个美国人认为,搞笑是有套路可循的,他们在《笑点》一书中说:喜剧里有十个屡试不爽的桥段,“从电影诞生伊始便被人反复使用且大受观众欢迎。很多桥段只是日常生活片段的夸张版本。在实际运用中,两个或以上的桥段可能会同一时间或在同一集电视剧中先后出现。1.家庭冲突。2.工作场所冲突。3.蒙在鼓里。4.打破平衡。5.被虐。6.道德与伦理冲突。7.同情弱者。8.小意外。9.追求有价值的东西。10.无法适应。”有两个小品都是家庭冲突,母亲的双标,父子关系。最后一个小品是典型的“蒙在鼓里”,南方小伙伴不知道自己不会被宰。沈腾的小品中,有被虐加小意外,他被迫转圈走路,以及情感咨询不小心被音箱播放了出来。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寒舍不寒》剧照哪些桥段是日常生活片段的夸张版本呢?为了搞笑,马丽重新定义了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邻居夫妻非常八卦,经常偷听,一不小心还暴露了(两次)偷听的事实。成功的语言类作品,要么有爆梗,要么出人意料、意味深长,源于生活但加以适当的夸张,表演要自然。《开不了口》的人物就过于扁平,那位父亲无法开口夸儿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情节过于夸张。《那能一样吗》里面的一些笑料有些老套,如“门铃都按出火星子了”,连“医生的话也不能全信”都有人觉得好笑?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开不了口》剧照
幽默的基本机制就是不按观众的期待来,比如你以为东北的菜分量都很大,但上来两个小盘,你以为旅游攻略里说的都是真的,但结果人家没给你尝。
1936年,老舍先生写了一篇《谈幽默》,他在文章指出,让我们感到好笑的、我们认为幽默的作品有好多种:反语(irony),讽刺(satire),机智(wit),滑稽剧(farce),奇趣(whimsicality)。“反语是暗示出一种冲突。这就是说,一句中有两个相反的意思,所要说的真意却不在话内,而是暗示出来的。”讽刺是极强烈的冷嘲,机智是用极聪明的,极锐利的言语,来道出像格言似的东西。滑稽戏是仗着身体的摔打乱闹,是最下级的幽默。因为它要摔打乱闹的行动,所以在舞台上较易表现。至于奇趣,“无论什么样子的打趣与奇想都可以用这个字来表示,《西游记》的奇事,《镜花缘》中的冒险,《庄子》的寓言,都可以叫做奇趣。”
按照这个阐述,相声《导演的“心事”》里面有比较多的滑稽剧,谈双标的《那能一样吗》,无法夸儿子的《开不了口》,是两个讽刺作品,岳云鹏的相声里有一点机智,比如用“李白乘舟将欲行”这句简单的诗句,以不变应万变。沈腾演的小品里有滑稽的动作,也有一些奇趣,居然有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感觉?沈腾守在马丽的直播间买东西,就像盖茨比站在海边遥望黛西家码头上绿色的灯光。
节目都经过多次彩排,不允许即兴发挥,这次发挥的机会给了尼格买提,他一言未发,却贡献了全场最生动的表演,真是不碎不休。
最后,模仿一下南方小伙伴,“这是刘伟,这是红烧鱼尾,这是我的文章的结尾。”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