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榜单评级,落后了国外多少年?
作者 | 刘子言
来源 | 智合研究院
每到法律评级榜单放榜的时候,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连刷都刷不过来?
把律师分成“三六九等”,真就这么让人乐此不彼?
关心榜单时,律师到底在关心什么
为什么当事人找律师那么“难”?
一个靠谱的律师能帮客户省掉绝大多数的烦恼。但如何在自己的案件领域找到一位经验丰富、口碑良好的律师却成了客户的烦恼。
许多律所的潜在客户不知道从哪里找,怎么找到一个合适的律师。同时,没有客户则让一些律所和律师倍感头疼。
当客户思考熟人介绍的律师是否有实际经历背书时,他就有可能承担中介人情或中介费用导致的办案质量不靠谱的结果。而在普通客户通过人际网络找律师失败时,常用搜索引擎的结果可能更令人失望:铺天的房屋中介般的广告让人眼花缭乱,再加上处处都是缺乏律师个人差异化的简介和少之又少的对律师办案水平的评价,客户很难找到一个与自己适配的律师。
很多律所早已认识到,律所的品牌可以转化成无形资产,尤其对于上市的律所而言,这种无形资产可以转化为实际价值。只有专业化和市场化同时交互发展的律所,只有深入了解行业内部运作机制的律所,才能提供更精准和高效的法律服务。例如立志“实现法律行业的互联网和新媒体转型”的蒋勇律师,就通过“天同诉讼圈”和“无讼”将天同律所在“天安门旁的四合院”变成了许多律师心中的朝圣之地。
天同律师事务所四合院
图源:天同律师事务所
然而,当客户选择律师时,大多数人脑袋里出现的是本地龙头律所或本地业务板块知名律师。这些律师靠着广泛的人际网络关系招揽了大部分本地业务。因为熟人网络过于牢固,近几年流行的律所品牌营销仍未做到“接地气”,品牌策略并不能解决红圈所、精品所等在非一线城市以及非新一线城市的业务量低迷问题。因为以上问题,非一线城市律师也更难获客或者在个人品牌上“出头”。
此时,一个面向客户端的针对本土律所、律师的评价平台,显然更有“资本”帮助客户找到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律师。
1.5%的“登榜者”外:余下3万多家律所,该怎么与客户链接?
21世纪初,为了满足初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客户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国外律所评级机构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这些评级机构基于各自的评价模型对各大律所和律师的实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排名和推荐。随着时间的推移,钱伯斯(Chambers & Partners)、亚洲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法律500强(The Legal 500)等境外评级机构逐渐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
然而,这些境外评级机构的评价体系主要偏重外资业务和资本市场,其次关注了一些在特定领域深耕的精品所以及区域性特色律所。2023年6月14日,司法部官方发布《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其中指出全国共有律师事务所3.86万多家,执业律师65.16万多人[1]。国际权威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公布的《钱伯斯大中华区指南2024》(Chambers Greater China Region Guide 2024)榜单中,上榜律所只有380家,律师2797位,其中律所占比仅1.5%左右[2]。在其他境外评级机构中,也几乎都是红圈所领跑,传统头部律所全面开花的情况。
需要肯定的是,境外法律评级机构让更多外国客户选择了内资所,增加了国内涉外法律服务业务量,同时也帮助国内法律市场完成了更加精细的法律业务板块划分。
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榜上无名的其他3万余家国内律所,要如何通过法律市场评价体系这一途径来接受市场的反馈,在排行榜打造的大所、强所和精品所圈子之外找到自己的立足地?
或许,针对客户端的,本土化和便民化的线上法律服务评价平台,可以成为这些律所的破局之道。
早在几年前,蒋勇律师就提出:“可以预言,未来的律师评级将可以不再依赖任何第三方机构。在互联网平台上,律师的所有碎片信息——律师发表过的文章、代理过的案件、客户的评价、同行的评价、法官等其他法律服务参与方的评价等等都可以被整合,从而实现对律师的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估。” [3]
诚然,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本土法律服务市场需要的是更加公开和透明的评价体系,以及市场带来的及时反馈。但蒋勇律师的目标并不能一蹴而就,在去往终极目标的路上更需要我们付出阶段性的努力。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
谁来评价?谁来打分?
——关于未来律师评价的畅想
未来的律师该怎么评价,现下也许还无法断言,但却可以从已有的趋势中尝试畅想一些可能的方向:
让评价回归于使用端
一段真实的法律服务体验,往往能让客户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和建议。随后,潜在客户可以通过查看其他客户评价来了解律所的服务质量、专业水平以及对待客户的态度。因此,一个让评价回归于客户的平台会促进律所服务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从而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互动的法律服务市场。
若国内机构可以专门为大量发生在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的诉讼案件提供一个客户可以直接点评代理律师的平台,再在平台上构建完善的律师档案和评价体系,则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选择律师,同时帮助律师扩大案源接触面积。
但需要注意的是,客户评价会受到主观因素和个人偏见的影响,并且客户直接评价可能会产生样本偏差。同时,如果律所有购买好评或者删除负面评价这样操纵评价的操作,会直接损害平台的可信度和公正性。这些都对平台管理者的审查和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
把打分交给同行律师
基于专业知识和经验,同行律师和法律专家的打分与评价更加符合法律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律师专业能力的评价可信度更高。这样的平台,更加突出律师的个人能力而非律所的综合实力,更容易让客户了解律师在特定领域的表现,可以让客户选择名单中的律师画像更加具像化。若再在平台中加上对律师的详细介绍,就可以解决现有搜索平台上同行业律师差异性不大的问题。
类似的评价机构比如一起合作的Best Lawyer与U.S. News Lawyer Directory。这两个平台前者专注于律师同行打分系统的构建,后者专注于完善律师信息簿。截止2024年3月20日,被Best Lawyer认证的全球各地的律师已经超过15万名,而参与打分的律师则超过1千3百万。
Best Lawyer平台界面
图源:Best Lawyer
同样,也有做结合客户评价系统和律师打分系统的美国机构Avvo。Avvo是一个在线法律服务市场,提供律师推荐服务,客户可访问主要由以前回答过的问题组成的法律信息数据库。
Avvo系统中的律师简介包括了客户评论、纪律处分、同行认可以及律师提交的法律指南等。目前超过95% 的美国律师参与了 Avvo 的评级。Avvo已经构建了由1千7百万个法律问题组成的法律信息数据库。在这个平台上,平均每5秒就有一个使用者获得帮助。
Avvo平台界面
图源:Avvo
让律所竞争力从更多维度综合显现
参考律所竞争水平主要看传统的评价标准,包括律所规模、同行评价、客户评价、创收指标等。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各个境外评价机构所给出的评价体系都有不同侧重点。
例如,钱伯斯主要以重要客户近期业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亚洲法律杂志主要以律所规模为评价标准,在单独评选律师时,则以业务规模标准为主要标准。Benchmark Litigation以诉讼案件处理能力为标准。The American Lawyer以规模、创收、效益等指标作为主要评价标准。LegalOne 评级机制则是基于实战案例,根据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借鉴性、影响力、社会经济意义而决定(金额仅作参考因素)。
孰好孰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数据越多元化,则越有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选标准决定评选结果是否公正,调研方法则决定评选结果是否公平。目前大多数榜单采取的方式是向律所发送申报的邀请函,邀请这些律所主动进行申报。而因为律所一些数据可能涉及商业秘密不便公开表明,数据透明性不足这一点则常被人诟病。
当公众很难得知一家法律评级机构是否真的采用了他们所宣称的调研方法时,则难免会对榜单产生质疑。但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境外评价机制,因为这是中国法律服务面向国际化市场的必然一环。
蒋勇律师早已给境外评价机构敲响警钟,本土化评价机制的建设仍道阻且长,但日拱一卒必然会让我们越来越接近那个终极目标。让我们再借蒋律师的话来结尾:互联网真正改变法律服务行业那一天,也必定是现有传统法律评级机构被取代的那一天。
以下是钱伯斯、The Legal 500、Benchmark Litigation、亚洲法律杂志和LegalOne五个榜单的评价标准,供参考。
3月20日,LegalOne 2024律师奖项申报计划(可点击了解)正式启动。「实力之星调研再启」和「全新的个人奖项设置」成为LegalOne今年最瞩目的主题。
为了进一步探寻LegalOne律师评选的底层逻辑,我们邀请LegalOne总编辑李俊辰先生作为特邀嘉宾与智合合伙人、智榜事业部董事总经理聂佳彤女士一起展开独家直播对话。
此次直播对话将精准对焦“榜单究竟偏好什么类型的律师?”,围绕律师们最关注的四项议题,层层揭开国际榜单的神秘面纱。
扫码添加本文作者微信
与智合进一步交流
参考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