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放榜!24枚哈佛,创下最高纪录!爬藤正在进入「爱马仕配货」时代?
本文来源 / 公众号“谷雨星球”
今天又是令人激动的Ivy Day,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大、宾大、布朗、达特茅斯、康奈尔等在内的八所藤校发出了2028届的录取。
根据统计,今年藤校在国内发出了181枚录取,跟往年基本持平。
其中哈佛官方数据显示给中国学生发了24枚录取,跟去年的16枚比慷慨许多,创了历史新高!恭喜所有拿到录取的幸运儿们,每个熬过的深夜在这瞬间都值得了!
谷雨星球也连夜汇总今年八大藤校的录取情况,一是沾沾喜气,二是聊聊趋势,以及解答一些困惑,如为什么今年哥大增加这么多呢?
先划重点,今年的藤校录取有几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顶尖生源扎堆的头部名校马太效应更凸显
海外高中申请美本的优势再创新高
早申录取增多,常规轮的机会比以往少
美本申请终于进入了爱马仕般配货时代
此外,也像一位资深校内升学指导老师跟我说的那样:有多少贴出来的喜报,就意味着更多没被看见的拒信。
所以,在满屏喜报之外,这篇文章的第三个目标,就是说说可能听不到的真相。
▎拆解181枚藤校
去年7月,美国最高院裁定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平权」招生违宪,这桩被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第一大案。
今年是精英大学不把种族列为录取考量指标的第一年,但身为国际学生,录取情况并没有我们想的爆发式增长。
先上大表🔽
有几个值得一说的观察。
其一,顶尖牛娃集聚的名校效应更为凸显。
每年都是顶尖高中非常强,但今年是格外强,基本上大藤录取的学生集中在全国知名的几所学校,如北京顶尖公立国际部如北师大、101上海的上外附中、平和世外包玉刚轮流「坐庄」,拿下普林斯顿、哈佛。
吸纳全国优质生源的深国交不仅创了牛剑历史,今年还创历史拿下哈佛和耶鲁。此外重庆南开、南京南外、深中和华附都有特别好的录取。外籍学校如上海美国学校拿下3枚哈佛。
从小藤校来看,分布则更为多元一些。除了老牌学校外,也涌现出诸多认真办学的K12学校,但整体来说,基本都是老面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哥大录取新增非常多,不少孩子录取的是2+2项目,如跟以色列、柏林、巴黎院校合办等,非常有意思。
■哥大与特拉维夫大学的双学位项目,前两年在特拉维夫大学,修80个学分,后两年在哥大,至少修64个学分。
其二,海外高中申请的优势再度创了新高。
从数据来看,海外高中藤校申请有一定的优势,就以今年哈佛为例,录取中国内地学生(永久居住地)学生共24人,其中国内9人,海外15人,比例相差悬殊。
其中顶尖美高如Deerfield、Middlesex外,也有诸如非头部美高如 Culver等,都拿到了哈佛录取。除了美高外,加拿大高中、UWC 海外校区等都表现很亮眼。
这两个观察背后的原因有点相似,一方面顶尖生源的流动决定了藤校录取的变动,此外,作弊频出诚信失效,大学更愿意信任老牌学校和海外高中。最后,国内内卷下同质化严重,海外高中的培养路径与美本更为契合。
其三,早申与常规录取人数差别不大
按照往年的经验,早申录取概率大,但相对录取的人也比较少,常规录取率低,但人数会比较多。从藤校官方发布的数据不难看出,一般来说,常规录取人数总数是早申的 2-3 倍。
我们去年统计的数据也显示,常规轮录取占比较高。
然而,今年数据显示,早申阶段共发出68枚offer,而常规阶段则发出113人次offer,合计181枚录取。
常规录取一个学生或许能拿好几个录取,比如杭外南外深国交的孩子一个人拿了哈佛、普林斯顿和耶鲁等录取,所以总数与早申录取差不太多,如康奈尔这种大校也是几乎持平。
对于之后的申请者来说,更好抓紧早申爬藤的机会。
其四:藤校进入爱马仕配货阶段
每年发榜后,又会涌现出大量的成功案例,把一个人的人生简化在标化、竞赛、学校、夏校等「可供执行和参考」的标签下,也让不少人总想推导出一个鸡娃捷径。
我们总想用从一个「状元」身上复制出更多的状元,一旦想复制,就有了规模化生意。如同一个顾问朋友所说:
现在要爬藤,就跟爱马仕配货(注:要买到爱马仕包,需要先花钱买跟包价格差不多的围巾、衣服等来配货。)虽然配齐了也不一定能买到。但是市场上所有声音都在告诉你,不配货,你连大门都摸不到。
据保守估计,要是按成功清单去培养一个藤校娃,高中阶段光课外就得花掉至少70万,「刚需项目」越来越多。
然而,我们见过诸多被名校录取的孩子,钱永远不是影响录取的最关键因素。
▎藤校的录取率
在大多数眼里,藤校就是一个整体,也以为录进越高排名的学校,孩子越优秀。事实却并非如此。
有的孩子被哥大拒绝了,却拿到了普林斯顿的录取,有的孩子被康奈尔拒了,却拿到了哈佛的录取。
而仅从录取率来看,也有很多的不同。尤其是今年平权运动后第一届毕业生,不能把种族列为录取考量因素,也导致了新的变化。
哈佛大学:四年来最高录取率
官方显示,2028届学生的录取率为3.59%,这是四年来的最高录取率。
在RD阶段,哈佛录了1245名学生,加上早申的692名,一共录取了1937人,这些幸运儿是哈佛从54008份申请里挑出来的,这也是哈佛连续第五年申请人数超过5万人。
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了。
不过,申请人数跟去年比优略微减少,下降了5.14%。还有个有趣的数据,女性占了53.1%的微弱多数。
不过跟去年比,这届学生的多元化有所降低,来自94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占比15%,而去年这个数据是 102 和 15.8%。其中,中国仍然是哈佛的第三大生源国,仅次于加拿大和英国。
有趣的是,今年哈佛还没有公布录取学生族裔信息,或许亚裔会有所增长。
耶鲁大学:历史最低的录取率
跟哈佛最高录取率比,耶鲁的录取率降到了 3.7%,创了历史新低。
数据显示,在57465名申请者中共计2146人被录取,其中RD录取了1365名,而 709人在早申阶段被录取,国际学生来自62个国家。
耶鲁在前段时间官宣恢复标化考试要求,所以这一届也是最后一批标化可选的招生周期。
同时,这也是平权行动秋季以来第一批被该大学录取的学生。同样的,大学目前也未发布录取学生种族信息。
布朗:中国是第一大生源国
今年是布朗历史上第三大申请群体,一共招收了2521名学生,其中 RD1623名,早申898人。
布朗的国际学生来自96个国家。其中国际学生最大生源地分别是中国、加拿大、印度、英国、韩国。
还有个有趣的数据:16%的学生将是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9%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小城镇,比去年有所增加。
布朗的申请流程中新增了一道文书题目:你在成长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这些经历让你能为布朗大学的社区做出什么独特的贡献呢?
同时布朗大学还增加了四个简答题,写下3个最能描述自己的词,最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何可以上课你会选什么,以及为什么想来布朗。
曾有老师跟我说,这些题也在筛选着学生的背景,把只会刷题和包装出来的的中产越踢越远:
「很多北京上海的孩子一想到挑战都是学习方面的,以及花钱做的项目,这也太无趣了。」
宾大:史上申请人数最多的一届
今年,65000多名学生申请了宾大,比去年的59000份申请暴增不少。
今年录取的学生来自109个国家和所有50个州的学生,目前还没公布详情,按照以往数据估计,入读人数在2400左右,录取率或跌破5%。
哥大:最为多元的一届
今年,哥大的录取率小幅下降至3.85%,其中申请者60248人,录取人数2319人,成为学校历史上第三大录取群体,但录取人数却比去年有所下降。
申请人数的增多,也跟哥大成为第一个延长标化考试可选有关。同时,位于纽约的哥大也是最为多元的藤校,学生来自108个国家。
达特茅斯:录取人数最少的藤校
今年达特茅斯申请人数创了纪录,共计31657人申请,增加了10%,其中1685人收到录取,其中不少人申请了奖学金,其中录取率为5.3%,创历史新低。
达特茅斯一直被认为是非常「白」的学校,中国学生极少。
有趣的是,17%的学生是家庭中第一代大学生;57%的学生就读于公立高中;15%的学生居住在非城市地区,这也是达特茅斯推出新的招生计划后的新纪录。
康奈尔:录取人数最多的藤校
众所周知,康奈尔是最大方的藤校,也是难得以以理工科工程著称的藤校。
康奈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139名学生拿到录取,几乎是其他藤校的两倍。其他数据有待公布。
看到这里,大家会好奇,怎么没有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曾在2022年宣布,不再第一时间公布录取率,因为许多学生反映因此陷入焦虑和恐惧,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一个让人心碎的展览
神奇的是,在国外高举申请多元化,招收穷人之际,在中国,藤校申请正式进入爱马仕配货时代。
然而,各种真相也在告诉我们,钱越花越多,我们大概率也摆脱不了沦为炮灰的大多数。
西方有句谚语叫「房间里的大象 Elepant in the Room」,指的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却被人刻意回避的集体迷惑行为,就像小小的房间里塞进了一头大象,屋子里的人却都看不见一样。
每当发榜季,看到遍地飞的录取喜报,我总有这种奇幻的感觉——
根据我们每年的预估,中国学生的爬藤率约为0.5%左右,按照留学生中前20%的学生至少申请一所藤校来看,爬藤的概率最高为2.5%。
换句话说,超过97%向藤校发起冲击的学生,无法爬藤成功。
哪怕留学生群体中只有前1%学生向哈耶普斯麻发起竞争,录取率也不到0.14%。
不可避免的是,升学是一条纯线性的路,但成长确实一个迂回的过程。
不管是否拿到梦校录取,只要尽力了都无悔,这段经历是无法被拿走的,也无法定义你的优秀与否。
就像正在哥大学读书的「成功榜样」Allen所说:
如果把自己作为成功案例,就会倒推出很多理所应当的成功路径来,但事实却是我也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关键性因素。
我一样甚至比我努力的人不在少数,光我认识的朋友里就有不少我实实切切佩服的,我认为比自己强的同学申请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与梦校失之交臂。
所以,我实在没有资格高高在上评价为什么是我拿到了录取,这太傲慢和自大了,运气在申请中所占的比重太大了。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2021年10月在哈佛大学操场上的一个令人心碎的展览「Send Silence Packing(发送沉默的行李)」——
大约一千个彩色背包散落在哈佛校园草坪,象征着每年死于自杀的大学生平均数量。
这些背包的主人都是自杀身亡的大学生,不乏名校生,后来被家人捐赠给Active Minds,一个致力于改善自杀状况的全国性组织。有一年Active Minds 就能收到近300 个背包,附有纪念逝去生命的照片和故事。
这些背包向全世界的每个人展示了一个难题:心理健康是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大学校园的一个难题。
我们向往名校,也愿意进入名校而努力,名校代表着最好的教育资源。
但若在功利的大环境里,因为升学变得焦虑无比,希望这个展览可以提醒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