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唐人街,是无数留学生在异国找寻家乡味道的地方,然而如今的唐人街,似乎离中国越来越远,今天的美国西海岸,华人的叙事已经从旧时代的华南唐人街,转向以高华群体为首的中产阶级移民的硅谷。这里不再有洗衣店、餐饮店和亚洲超市的草根回忆,也不会再有华人帮会的刀光剑影,也不会有LA王祖泽背靠的华清帮。
写Chinatown这个话题,如果要深究,其实是有些敏感的。我在读书的时候就很喜欢一个人去Chinatown,熟悉的广东话,鳞次栉比的繁体广告牌,地上随处可见的烟头,有种一夜回到老家的既视感。只是在我看来,Chinatown和现在的中国已经离得越来越远。如果要深究起来,最早来到美国的中国人,是从广东和福建出走,来到美国铺铁路的工人们,他们完全是依靠勤勉才在美国扎下了根。因此在唐人街,你依然能看到很多那个旧时代保留下来的底层华人的生活特点。甚至在2024年,生活在社会底层、无法与主流社会融入的华人,依然会选择在华人区扎根。于是就造成了北美华人区的三大特色:KTV,烟头,广东话(或东北话)。生活在这里的华人,文化低下,英文蹩脚,谈吐粗俗,喜欢抱团,爱生儿子,热衷赌博,信奉风水,喜欢求神拜佛,这不是北美对亚洲人的固有印象,这是2024年的华人区现状。而现在,这些操着东北话、英语憋脚、打半场篮球就要气喘吁吁的唐人街年轻人们,正在小红书上以“洛杉矶周受资”“罗兰岗林书豪”自居,并在小网红的评论区里挨个留言,试图靠一张绿卡征服小红书名媛的心。这也导致了Chinatown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北美法外之地的代言词。波兰斯基就曾经拍过一部名为Chinatown的电影,你以为它讲的是北美华人的故事吗?错了,这是一部黑帮电影,而Chinatown就是各帮派的枪战圣地,洛杉矶的Chinatown,几乎就是各家黑帮的夜间战场。花花绿绿的灯箱招牌,污水恒流的宽街窄巷,穿人字拖、指甲缝里是黑垢的中年男人,天天骂街的肥胖老太婆,你觉得《唐人街探案》里只有泰国的唐人街是那样破破烂烂的吗?全世界都一样。这种场景在好莱坞的电影里,如同赛博朋克里的贫民窟,被频繁沿用到各种古典或未来的黑帮背景设定中去。虽然反过来想,如果当年他们不报团生存,在那个白人霸权的国度,被视为黄祸的中国人,又该如何生存下去呢?但一个很可悲的事实是,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变得更好了,也有更多的人自费出国留学,来到新的国度,展开新的生活,也有了足够的财力完成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合法留在美国,我们甚至还看见了北美的校友会,比如“人大附湾区校友会”“清华洛杉矶校友会”等等。但是扪心自问,这些所谓的校友会也好,宗族也罢,真的有让我们变得更团结,紧密,强大吗?海外华人普遍不擅长参与当地政治,甚至在管理唐人街这件事本身,老一代的华人也只会画地为牢,就像一张城市地图上的牛皮癣。如今2024年,新一代的海外华人或许更有文化,更有学识,学历更高,甚至自视高华,那现在的唐人街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说实话,现在没有几个人愿意承认自己住唐人街的,“我住华人区”的潜台词,几乎等同于“我家不咋地”“我混得很差”。他们只能在二手华人车行低价购入N手丐版AMG,并在小红书上疯狂分享“AMG车主购车体验”,以正脸面,毕竟小红书上秀车的,不是车贩就是华人区乞丐。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者我们中的一些人,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不必像老一代人一样面对社会森林,可以在大公司里谋得体面的职位,也能扎根成为中产,但也因此显得更加涣散而分离。所谓的“人大附湾区校友会”“清华洛杉矶校友会”,不过是某种以校名为由的血缘联结,又有几个正经人真的会去这些校友会吹牛逼呢,这里头天天更新群规、发布类似红头文件的置顶留言的群主们,又有几个真的在干正经事呢?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这样问的:唐人街(Chinatown)真的应该被当做中华文化值得骄傲的一部分吗?除了那些冠冕堂皇的教科书式回答以外,有一条回答让我印象极为深刻,我打算用这条回答作为结尾:我们的民间社会几乎很难发展处那种超越血缘的、更加现代化的团体形式,勉强依靠宗族的组织,并且统一抱团在异国生存,才有可能迅速发展起来。只可惜,无论是哪一种团体形式,它们的本质依然脱离不了宗族色彩,底色依然是传统和乡村。今天的美国西海岸,华人的叙事已经从旧时代的华南唐人街,转向以高华群体为首的中产阶级移民的硅谷。这里不再有洗衣店、餐饮店和亚洲超市的草根回忆,也不会再有华人帮会的刀光剑影,也不会有LA王祖泽背靠的华清帮。剩下来的,只有喋喋不休的、名校做题家式的叙述方式,他们照搬国内的鸡血和鸡娃,继续埋头攀比,对公共事务和社区政治极为冷漠。本文系原创发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