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家居设计周暨深圳国际家具展圆满落幕,由胡中维室内建筑设计创始人胡中维策划,东方营造与静上家居、南嘉知造联合出品的特别展览“小环秀”,也在万众瞩目下完成了它的首秀。无需用数据背书,一个个如音符般律动于园中的身影,一张张驻足于门前期待入场的脸庞,一句句感人肺腑又浸入心灵的妙语,与茶香、墨香、花香、炉香、琴韵缠绕在一起,共同印证了“小环秀”别具一格的魅力。它的魅力不仅关乎声、色、香、味、触的感官体验,更深埋在追古溯今、探求本心的人文思考中。正如东方营造创始人李海虹在展后寄语中所述:“小环秀”是一场文化的连接,让当代中国人可以通过宅园合一的形式,感受东方生活的精神性及其美学价值和意义;“小环秀”是一次思想的唤醒,通过它的表达,唤醒东方人对空间气韵的独特审美与感知;“小环秀”还是当代生活方式对传统人居文化的一次回敬,亦是对传统东方人居环境如何才能启发当下的一种求证。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小环秀”探索了庭园建筑学的可能,为“情感”缺失的现代主义提供了“宅可入世,园亦出世”的诗意出路。然而,这些并不是一场为期4天的设计展所能呈现的全貌。有兴奋就有遗憾,有遗憾才能引发更多思考和实践。路漫漫其修远兮,胡中维、李海虹、谢光伟三位主创的求索之路仍在继续。从左至右:静上家居创始人谢光伟、胡中维室内建筑设计 创始人 胡中维、东方营造设计 创始人 李海虹
中国近代园林理论的开拓者童寯先生始终相信,中国园林具有独特的审美逻辑。“即便无有花卉树木,依然成为园林”。“小环秀”中没有假山、怪石,仅是利用空间分隔和植物景观,去探索传统园林当代化的潜力。
我很清楚这件作品其实非常不完善,在细节上也留有遗憾,缺少了一些更精微的体感关系。但即便如此,它仍然打动了许多人,现场的火爆程度大大超出我的预期。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位在论坛现场声泪俱下的姑娘。也许只有在这种空间氛围里,才能产生如此真挚的情感表达,才能体现我们付出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空间本身,“宅园合一,探索东方生活的精神内核”这一主题也激发了观众对东方文化生活方式的思考。在家具陈设和挂画营造的雅致氛围下,插花、抚琴、焚香、沏茶等活动贯穿其中,让人感受到真实生活的魅力。当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元,这次没有呈现出来也是我们的一个遗憾点。热度终究会散去,我们应回归原点,好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我想,大家之所喜欢“小环秀”,其实是享受中国园林带来的互动感与凝聚力。这让我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园林思考的是人与山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核心,我应该抛弃什么,保留什么?它还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如何在实践性与商业性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在长期主义的背后,我们到底在坚守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小环秀”提供了一种前行的方向和动力。我们要做的是把有精气神的东西提炼出来,凝聚身边感兴趣的朋友,与大家携手把“小环秀”做得更长远,更扎实。李海虹:凝聚人群,探索多元方式
“小环秀”在深圳家居设计周竖起了一面探讨“东方生活方式”的鲜明旗帜。它的本质不在于解决现代主义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而是为当代中国设计师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李海虹老师展前寄语
我们也不禁思考,当潮水退去后,“小环秀”将何去何从?它的物理空间将落在何处,是继续以即时的面貌呈现于其它展会,还是寻找一处相对恒久的场地落地生根?它所推演的精神逻辑是否会延续下去?如同我最近正在阅读的《结社的艺术》,我们能否通过“小环秀”项目,把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结社”在一起,无论是从庭园建筑学的设计手法,还是从“宅园合一”的精神逻辑上,持续锤炼“小环秀”的思考深度和应用广度。
此外,一个好的展览场所还要承载多元的生活方式,要将流动的人文活动穿插在静态的空间中。这次我们邀请了花道的一凡老师,以及文人香事的金琼老师,来到现场给我们提供这两项在东方生活里非常经典的内容。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可以加入更多的生活方式。
浮笙计品牌总监、【皖厨】合伙人——金琼,带来文人香事表演
当然“小环秀”的遗憾肯定是有的,例如:第一,现场的陈设有些区域我们应该更多留白,让观众有空间驻足,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胡中维老师、金琼老师、花道一凡老师,在现场进行分享的时候,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供观众逗留,聆听分享并参与交流,这种互动感会更丰富;其次,如果我们有完整地记录“小环秀”从搭建到落幕的全过程,这会是一个很棒的素材;最后,我个人而言,没有充分借助当代互联网优势,把设计的经纬和展览的内容再向外做更好的延伸。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相信它一定可以掀起更多波澜。谢光伟:空间是生活方式,也是商品
对于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而言,此次展览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望向未来,“小环秀”无论是从建筑空间还是软装陈设,又或是推广方式上,都存在许多优化升级的空间。
在持续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尝试与胡中维、李海虹两位老师推出联名设计家具,又或者把空间本身也打造成一件商品。谈到这里,古代的盆景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灵感,它的底层逻辑就是“把自然带回家”。虽然我们说不清盆景的发明者究竟是谁,但在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盆景艺术逐渐向大众普及,同时也趋向多样化。“小环秀”说到底就是希望把园林带回家,把东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思考融入到现代居室中。而这,也许就是我们参与此项目的终极追求。殷切寄语,纵情放思
透过“小环秀”,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文化大爆炸”同样也会令人无所适从。所以,“小环秀”才会变成浮躁环境下的一种灵性的补偿,中国园林才可能成为未来中国设计的一根救命稻草。行文至此,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小环秀”的论坛现场,去体会八位嘉宾发自内心的人文寄语,感悟东方文化与中国园林为未来生活带来的潜力与价值。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迭代发展,人们却离生活的本源越来越远,高楼广厦与新兴技术真的能带来更高品质的快乐吗?我们应当沿着“小环秀”的足迹,继续求索。
文化不是虚无的,而是具体的;文化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向内心求索;文化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与每个人的日常息息相关,而最高境界的文化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 郑晋
筱堂文化创始人 、理山师发起者
“园宅合一”在流浪心态与归属感之间实现了完美平衡,并将这两种体验融入到日常身体感知中。我们应该用身体去践行,用灵魂去感悟,用一生去学习,才能实现自我升华。—— 柏影
柏影工作室 创始人
东方文化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我们应从独特的“家文化”以及含蓄内敛、自然融合的情感表达方式中汲取养料,才能让新东方生活哲学焕发持久生命力。—— 陈岩
山石设计 创始人
文化的大时代已经来临,我们都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再出发”,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向内求索,演绎出自己的作品。—— 谭贡亮
迈丘景观 创始人
东方园林为现代都市人打开了一扇通向心灵世界的门,提供了一片“闭门即深山”的精神净土。—— 金琼
浮笙计品牌总监、[皖厨]合伙人
设计师要不断打破常规,将设计与自然景观结合,最大化的空间体验感,细节中传递艺术文化和生活态度,创造出独特空间美学。—— 陈振东
深圳百达建筑室内设计 设计总监
发现一个好问题,不要轻易给出答案,而要顺着问题的思路不断探索,也许十年之后的答案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胡中维
胡中维室内建筑设计 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