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夫妻,不做爱,不离婚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作者 | 竹芒
前情提示:18岁以下慎阅。
越来越多的夫妻,不做爱了。
每三对,就有一对没有性生活,来自性社会学家的调查更是揭露了当代夫妻生活的真相。
而新闻晨报一项投票显示,竟然有近1/4的人愿意接受无性婚姻。
网友说哪有什么“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不过是男人交不上公粮了。
这一趋势正在年轻化,年龄不到三十岁,次数还不如父辈,并不是什么地狱级笑话。
然而家里一盒三年保质期的套套放过期,外面卖情趣用品的却赚得盆满钵满。
看似荒诞的现状,实际上却是高成本生活下,人们性、爱、婚的相对分离。
但本质是经济关系的婚姻,不论如何,都不会影响大家过下去。
日剧《即使你不和我做》
你有多久没做了?
对于正读大学的小年轻而言,大概立马抢答,甚至给自己冠名“七次郎”,以示雄姿。
已婚男人女人们则只能神色闪躲,相望无言。细细想想,自己过去也疯狂过。如今却是爱在心头,“做”不出来。
“说出来你们都不敢相信,我结婚6年,4年无X,其中两次动手打架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结婚三年不到十次,上一次有接近半年了。真的陷入了床死状态,我们都不到30”
“一年不到一次,自己经常郁闷,情绪不稳定控制不住发脾气,我都怀疑自己欲望太强”
“想起一次次被拒绝的情景,会觉得自己很贱,不做又不会死,现在索性就不考虑这事了……”
无性,正成为当代夫妻难以抒发的痛。
根据社会学给出的定义,一年当中性生活少于十次,或者经常连续一个月以上没有性生活,就可以视为无性婚姻。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这个被称为“中国性学教父”的男人,在本世纪之初就感慨地说:
“制定《婚姻法》的人大抵都觉得‘中国的各种非婚性关系已经严重到非惩治不可了。可是,他们是否想过:空有婚姻之名,却无性生活之实的人又有多少呢?”
越来越多的夫妻有名无“实”,二十多年前的2002年,潘绥铭给出的答案是28.7%,到近年,另一名学者李银河给出的答案是已经超过30%,相当于每三对夫妻,就有一对没有性生活。
翻阅一则学者做的调查问卷发现,结了婚认为自己性生活“一般”的人居然和无性婚姻比例不谋而合,都是三分之一。而调查时间指向1996,先于现在近30年。
不得不说,中国夫妻,早就过起了“苦行僧”的生活。
徐安琪,叶文振.性生活满意度:中国人的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社会学研究,1999(03):104-113.
不过这也不是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日韩,在这件事上,出奇一致。数据显示,日本,无性婚姻占比将近一半,韩国也已经超过了35%。
相比起七年之痒,东亚夫妻更多变成了三年之痛。
于是结了婚的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婚前没有爱的性是耍流氓,婚后没有性的爱更是耍流氓。
就像电影《无问西东》里刘淑芬控诉许伯常的那样:
“外人只看到我怎么打你骂你,可他们不知道你是怎么打的我。你不是用手打的我,是用你的态度。”
“你让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电影《无问西东》
有人想起了古代的寡妇,耐不住寂寞了,就半夜起来把黄豆撒在地上,然后一粒一粒捡起来,黄豆捡完了,人也就精疲力尽了,天也该亮了,日子也就熬过来了。
那些在婚姻中爱而不得的人,说比寡妇还要难受:古代寡妇是因为在沙漠中缺水而渐渐死去,守活寡则是在一艘小船上,望着一望无际的海水,却只能硬生生渴死。那么近,又那么远。
图源:知乎网友
有网友重新定义“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不是女人生性饥渴,是男人交不上公粮了。
擅长发疯的韩国人,甚至把这件事搬上了萤幕,一部疯癫之作《好久没做》在今年年初上映。
没错,片名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英文名更是赤露直接:《Long time no sex》。
片头还是情侣的塞缪尔和雨珍,可以在走廊激情热吻,撩拨挑逗,恨不得就地解决。然而几年过后,终成眷侣,共居一室的他们,却已没了往日的激情。
性爱这件事,更多变成了自行解决。一个在客厅,一个在浴室,各自享受手动的快感。
图源:《好久没做》
是的,当代夫妻,要么不做,要做,也绝不麻烦自己的伴侣。
一盒十个三年保质期的套套们想不通,怎么就过期了。
只是我们没有想到,原本以为人到中年才丧失性趣,如今不到三十岁,次数还不如父辈。
“有点难以启齿,95后无性婚姻正常吗?”
“96年,无性婚姻……”
潘绥铭和团队在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后也得出了有趣的结论,虽然中国人的性技巧这些年在迅猛发展,但是“27-35岁”中的“无性者”也正在急速增加,在2000年时,男性只有2.4%,女性则是0.7%。可到2015年,男性人数增加近5倍,女性人数增加几乎14倍,潘绥铭预计,如果2020年也做调查,应该会再翻一番。
说明年轻人不仅单身,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无性单身。
隔壁韩国的一个调查也从统计学上佐证了这一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性生活的频率,低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我们身边,也有越来越多人,正接受无性婚姻。
《新闻晨》报发起的一则#你能接受无性婚姻吗?#的投票,接近1/4的人表示可以。
图源:微博《新闻晨报》
或许正应了那句,要拥有最纯洁的男女关系,结个婚就行了。
为什么大家不做爱了?
上一次这么大规模的无性之风,可能还是上世纪六十七年代。
相比起过去,现在可以说是性观念最开放的时代,就像这篇文章能被你我谈论。
为什么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的年代,大家离性却越来越远了?
有人把责任归结于男人,认为是男人不行了。
有人把责任归结于女人,认为是女人要太多。
甚至有声音说:婚后的男人,往往是不愿意女人再粘着自己谈情说爱的,若老婆只知道穷浪漫,她在男人眼中就是一个废物。
可明明婚前的人们还觉得性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为什么结了个婚,一切就变了呢?
归根结底,无性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不能,和不想。
不能,比如男性的勃起功能障碍,也就是俗称的“阳痿”,以及女性完全的性冷淡。
“不能”的群体远比想象的庞大,中国有近一半的男性“不举”。2022年晖致医药联合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康科技共同发布的《健康中国·幸福时代蓝皮书》,中国大陆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总体患病率高达49.69%。2016的一份《中国网上男性性福指数蓝皮书》也显示,“阳痿”正在向年轻人蔓延。
从伟哥们在我国卖疯,也可窥出端倪。根据市界报道,2021年,包括万艾可在内的伟哥们在我国首次突破10亿大关,国产首个“伟哥”仿制药金戈(商品名)也在2023年成了销售额近13亿元的大单品。
一切都指向,需要“伟哥”的人,越来越多了。
然而相比起生理因素造成的无性婚姻,现实中更多的是却是,两个人都身体正常,但就是不想做。
这些人走向无性婚姻的牢笼,远非一片“伟哥”救得了。
矛头,被指向了孩子。
谷雨数据
“小孩快6岁了,从怀孕就没有了”
“生完孩子后,夫妻生活次数就直线下降,甚至到了后来干脆没有了”
“周围的无性婚姻基本都是生完孩子后开始的”
实际上,女性产后确实容易陷入“无性婚姻”的状态,比如男性因为孕期压抑过久容易形成习惯,女性也因为身体激素变化而难以提起兴趣,但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短暂的,能够通过夫妻双方沟通解决。
而更多的原因,则可能是新生命的诞生,带来的新压力。
一个男性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媳妇生完孩子后,我确实有好长一段时间毫无欲望,一方面我媳妇怀孕开始就辞职了,我儿子出生后花销剧增,房贷车贷尿不湿,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初为人父,照顾孩子手忙脚乱,精疲力尽,同时看着这个小生命就这么安稳的睡在你怀里,责任感又很大,真是倍感无力……”
图源:小红书
那些还没有为人父、为人母的夫妻,生活,也过得并不轻松。
比如在头条新闻发起的“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无性婚姻”的投票中,3.5万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都归因于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压垮了性欲。
图源:头条新闻
就像那个地狱级笑话,还贷还到80岁。为了赚钱,一些夫妻明明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抬头不见,低头也不见,“底层打工人,一个晚班,一个早班,没有资格谈腥”。
一个北京网友,和男朋友还没有结婚,但已经因为高额的房贷和工作压得抬不起头,成了睡在身边最好的“兄弟”。
《好久没做》里的塞缪尔和雨珍也每天缩衣节食,女的每天泡菜配饭,男的喝杯咖啡都要遭骂,结果省下的钱,都跑不赢贷款利率。更残酷的是,首尔房价大跳水,下跌14%,掏空所有买下的房子,因为新闻里的轻飘飘的一则消息,贬值一亿多韩元。
而生活真正残酷的在于,他们不但没有性生活,更把穷,变成了原罪。冬天开个暖气,夏天开个空调,都成了贪图享受。
图源《好久没做》
这也难怪,无性婚姻的比例总是北上>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因为在城里,没有一样东西不需要成本。所有的事情,都充满了考量与算计。
不是说性爱是发泄压力的一种方式吗?
结果从一个男性朋友那里得知,当一个人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哪怕就是苍老师站在面前,也是不会产生任何想法的。
这不禁让人想起,极度悲痛时,也是哭不出声的。
性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但作为一种本能,性真的消失了吗?
“为爱买单”的情趣用品市场,第一个不答应。
艾媒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情趣电商市场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而且人们玩的越来越花,从普通的套套,到服饰、器具、护理用品。
图源:艾媒数据
2016年,彭博社的一篇报道称“感谢中国人,拯救了日本避孕套”,更是把中国人的性欲抬高了一个度。
疫情期间更是爆出全球避孕套短缺数量达到了1亿个!一批人就此转行,不踩缝纫机了,改割胶了。
行情大好的情趣用品市场,让人看到无性婚姻背后的荒唐。
一个是,离了婚的人,反而能做了。
另一个是,出轨的人,越来越多了。
人们在婚内一潭死水,离婚后,却获得了新生。
李银河说,做《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调查的时候,一个女性曾告诉她,离了婚后和前夫又发生了性关系,不过是作为情人,因为婚内十次性生活只有一次快感,但是婚外十次里九次有快感。
《好久没做》里的情节也有同工之妙,无性婚姻里的塞缪尔和雨珍通过制服诱惑、喝酒嗑药、电话play都没能激起的欲望,却在离婚后,两人在狭小的单身公寓里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好像对于离了婚的夫妻而言,欲望二字,不请自来。
让人不禁思考,婚姻二字,真的把性捆绑住了吗?
这个问题,可能有外遇的人更有资格回答。
每隔5年,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基本上就会对“中国人的性”进行一次总人口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这短短的15年里,人们外遇的发生概率,直线上升。
男性从11.8%上升到了34%,女性从4.1%上升到了13.4%,而根据预测,两者到2020年将分别达到45%和20%。
也就是说,当下已婚男人中,每两个里面,就有一个男人出过轨。女人则是五比一。
这个比例相当于告诉你,你丈夫和你父亲之间,很有可能就有一人没忍住,不是过去时就是将来时要么正在进行时。女性的情况也不会好太多。
侯荣庭,潘绥铭. 本土化:“性福”概念的确立与检验 [J]. 社会学评论, 2018, 6 (04): 87-96.
也难怪有网友调侃,没有真正的无性婚姻,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性社会学家提出,性、爱、婚,正在相对分离,“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寻求和保持这三者的统一,而是在维持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方面的同时,却在另外一个或者两个方面出轨。”
好比离了婚做,比婚内做更有快感;跟别人做,总比和另一半做更好。
而这样的出轨,大多数情况并不会破坏原有的婚姻或者爱情。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主动获得或者被动接受了这样的分离局面。
就像潘绥铭说的:“在中国的夫妻里,只有30%是真的相爱过,剩下的70%根本就没有爱情。”
这句话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只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过下去。”
结语
性与爱与婚姻分离的背后,或许也让我们再次意识到,婚姻,也是一种经济关系。
比如早已看透本质的江西,用节节攀升的数字,堆出了全国最高彩礼,只为娶到老婆。
而我们从道德层面赋予婚姻“陪伴”、“责任”、“关爱”的昵称,在高房价、高成本的生活面前,反而沦为了一把枷锁。
或许只有理清外在物质带来的荣光与内心的真实所需时,我们才能回归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仅是一个碳基生命。
就像无性婚姻最可怕的不是无性,而是冷漠。
参考:
潘绥铭.国人的“无性”婚姻[J].观察与思考,2002,(11):22-23.
侯荣庭,潘绥铭. 本土化:“性福”概念的确立与检验 [J]. 社会学评论, 2018, 6 (04): 87-96.
徐安琪,叶文振.性生活满意度:中国人的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社会学研究,1999(03):104-113.
李银河:为什么无性婚姻越来越多?无性婚姻的成因是什么?
李银河:如果陷入了无性婚姻,应该怎么办?
中国新闻周刊:潘绥铭:与性社会学缠绕的一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