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怿星科技CEO潘凯:汽车软件研发工具链 国产玩家迎「历史性机会」

怿星科技CEO潘凯:汽车软件研发工具链 国产玩家迎「历史性机会」

汽车

「智能汽车时代,国内非常有机会出现类似Vector的企业。

这是怿星科技CEO潘凯深信的事情,他在行业内已经深耕约18年,创业也已经10年有余,带领着一个约300人的公司,2024年4月与高工智能汽车见面时,正值公司发布新一代核心产品的节点。

事实上,Vector是传统汽车领域的工具链巨头,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毗邻奔驰、博世等汽车产业巨头,2023年营收规模在约为11.6亿欧元(折算约为90亿人民币),员工超过4000人。

力量悬殊,如何追赶?

怿星正给出自己的阶段性答案:4月27日,发布国产仿真测试工具链(包含SolarONE软件平台和硬件两部分),同时发布面向汽车研发“V”流程端到端研发及测试解决方案,迎来从单点产品研发向多场景解决方案跃迁的重要时刻。

事实上,新一代核心产品/解决方案背后,一方面是怿星科技10年深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潜藏着怿星的产品突围策略,以及对工具链赛道发展的洞察和预判。

发布会前夕,在与高工智能汽车超过1个小时沟通中,潘凯细密阐述了他的思考和逻辑,其中包括赛道的变革、工具链产品/服务的商业特性,也包括怿星科技的商业模式、产品策略,以及公司「二次创业」的核心驱动力。

整体来看,怿星科技就是围绕在汽车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相应的工具链「产品+服务」,让智能汽车研发更高效,类似于在行业掘金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提供「铲子」者。

怿星科技CEO  潘凯



01

从「单点创新」,到「连点成面」


「SolarONE的前身叫Solar test」,潘凯介绍称。

「它是一个测试的执行环境,之前用在我们的自动化测试设备里面,现在我们把它升级到SolarONE。所谓SolarONE,就是一站式的集设计、开发、仿真、测试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性、平台性的工具链组合。」

事实上,在发布SolarONE之前,怿星科技已经发布了一些单点创新产品,以其中的IOP测试仪为例,2018年公司推出第一款针对百兆的以太网,2019年开始研发、2020年推出针对千兆的以太网(国内首家),2023年迭代至第三代。

「它的第三代在集成度、成本、易用性、自动化等方面,都是非常领先的,现在已经累计有30多家客户选择我们这个产品。」潘凯介绍。

而类似这样的精专、细分的「单点创新产品」,怿星已经聚集数个类别,此次发布会则是「连点成面」,推出一个平台的工具链组合,且这只是SolarONE的1.0版本,后续会往2.0、3.0不断迭代,并不断延展该工具链组合。

同时,基于SolarONE软件工具链平台,怿星科技外围开发了硬件接口卡、专用测试仪、针对专用测试场景的测试包,软件加外围硬件的组合,适配大量的开发测试场景,以在国际玩家的产品断层位置,先行占据身位。

SolarONE之外,怿星科技的产品线还包括车载网络通信、智能座舱3D HMI,后两者已形成核心竞争力。

其中,车载网络通讯方面,针对新一代E/E架构下的复杂异构车载通信网络,怿星科技聚焦其允许不同网络类型和不同通信性能的节点相互连接,实现不同协议和数据格式转换等特点,推出面向汽车研发“V”流程端到端研发及测试解决方案。

据介绍,怿星科技自成立至今,持续深耕以太网全栈技术,为下游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客户间已经互相传递着「汽车以太网找怿星」的口号。

智能座舱3D HMI方面,怿星科技此前已推出围绕软件平台化的解决方案,解决行业内的三大难题:其一,兼容市场上游不同HMI开发工具,供车企选用;其二,兼容高通、芯驰、鸿蒙等不同座舱底层平台;其三,兼容不同的车型、EE架构、屏幕分辨率。

当前,怿星科技正探索从安卓系统,向鸿蒙系统等进行横向拓展,围绕垂直的核心优势点,不断横向扩大产品组合,在行业内进一步巩固地位。



02

「历史性机会」


在潘凯看来,智能汽车时代,工具链赛道正发生根本性变革。

一般而言,汽车工具链指标准的、通用的,用于设计、开发、测试环节的软硬件产品,由于从广义上讲,软件测试设备是多种工具产品的集成和定制,嵌入式软件也需要配套的开发、调试和配置等工具链,所以都属于工具链的范围。

回溯工具链发展历程,其与整车企业的崛起关系密切。传统汽车时代,受益于先发优势,国际车企巨头和与对应工具链厂商均占据领先地位,国内汽车工业则在几十年间奋力追赶。

但,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国内智能汽车发展速度最快、竞争烈度最高、消费者接受度最高,为业内共识,国内市场对于新一代工具链的需求,大幅领先于国际市场

国内车企在EE架构迭代上的领先性,正获得印证,案例包括,大众在EE架构上牵手小鹏,Stellantis与零跑的合作。「国际车企正在借用中国本土车企+供应链能力,来加快自身的EE架构迭代」,有EE架构从业人员在此前的调研中称。

这也意味着,国内工具链产业迎来历史性机会。

事实上,一组数据可以侧面观察软件定义汽车的进展:相比10年前传统汽车,当下智能汽车的软件代码量,已经拉升至10亿行量级,出现2-3个数量级扩张,「软件已经变成了汽车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且,代码量剧增背后,整体产业面临剧变,这包括:汽车正吸纳软件的O型/敏捷式开发能力(传统为V型/瀑布式开发),软件开发节奏在不断加快,测试周期在缩短。

具体到工具链上,潘凯认为,变化的比例大致约达到50%乃至更多。

需求在国内,国际玩家的供给在国外,这便造成国内软件工具链的三大痛点:

●其一,不响应,国际玩家的产品更新节奏匹配国际车企,而国内车厂需求要比国际车企要迫切的多;

●其二,价格昂贵,产品/服务某种程度上是劳动力的凝结,众所周知,国内与欧美国家的劳动力价格差异;

●其三,国际玩家的工具链产品较「重」。

这正是国产工具链厂商的机会。

高工智能汽车注意到,一般来说,产品/技术难以脱离于市场而独立存在,前者需要在市场中一代代验证、反馈、迭代中日臻完善,「市场在哪里,产品就在哪里,而非靠单纯规划和臆想」。而软件定义汽车的前沿战场,就在中国。

事实上,产业正急切呼唤新的软件开发方式,工具链为核心一环。

2023年11月在中国汽车软件大会上,有中间件头部企业负责人指出,「当前汽车电子的工程落地成本和创新成本比例,约为惊人的50:1,可能花费了1份的创新成本,但是需要花费50份的工程成本把它量产」。

同时,伴随软件复杂度不断提高,软件开发人员协作成本快速拉升,现实项目执行中研发效率大幅降低,且单纯增加人员规模无法提升开发效率。

「我们的工具链产品,给到一些典型的客户之后,整体的项目的效率提升40%以上,成本也节省40%以上,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力。」潘凯直言。

那么,这一市场规模有多大?

潘凯预测,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目前,业内国际玩家的营收约在百亿元人民币量级(折算,约80-90%来自汽车行业),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这一体量会明显拉升。

其中,这一整体市场包括工具链、测试设备、还包括嵌入式软件(含底层OS、中间件等,由于驾/舱底层OS、车控领域Autorsar CP,为国际玩家的传统优势领域,并非怿星重点)以及相关衍生的服务(比如提供服务的公司)。



03

「凭什么是怿星?」


回溯来看,怿星科技的成长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其一,为怿星创立的2014年,在此之前的8年时间,潘凯任职于国内一家头部Tier1,从一个初出茅庐的硕士研究生,历任技术支持、销售、汽车电子事业部负责人等职务,熟稔工具链。

怿星科技成立之初,为国际玩家的代理商、集成商,满足国内车企的需求。从结果上看,前次创业获得成功。

其二,为2019年前后,软件定义汽车的风不断吹向上游,当国内车企不再处于跟随状态,需求领先于国际车企时,「供需两端的矛盾」日益频繁出现在怿星团队的工作中。经历一些初期的探索和阵痛之后,怿星科技踏上「二次创业」的征途。

在商业模式上,怿星的选择是「产品+服务」。

具体来看,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汽车软件,均存在做产品,还是做服务的选择,两者在赛道上都有头部公司跑通。它与行业环境对于软件创新的保护度有关,也与赛道所处的阶段、公司在竞争中的位置相关。

怿星科技的选择为「产品+服务」,大量围绕客户潜在可标准化的需求,在做服务的同时抽象为产品。一般而言,服务,在规模化的同时需要同步「堆人」,而产品的规模化边际产品大幅拉低。

事实上,这也与当前智能汽车仍处早期的阶段相关,头部玩家仍处于技术、商业探索期,只有大量具体的「dirty work」项目实践,才能在后续行业趋稳中,打磨处标准化产品。

组织结构上,怿星科技目前团队规模超过300人,其中超过240人为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超过80%,服务的客户数量超过300家。

创业之路多艰辛,但市场竞争极为残酷,「凭什么是你」的问题躲无可躲。

「核心驱动力,我就想做一番事业,做一个真正的国产工具链公司。原来的时候没有条件,我毕业的时候接触国际巨头的工具,觉得外国人做的太好了,我们中国差距太大了,但现在有了条件,为什么不能超过他们。」

「二次创业,创始团队基本是一条心,但也有一起打拼的伙伴不相信,觉得原来顺风顺水,赚点钱挺好,为什么要变,变得过程很痛苦,为什么要承受。」

潘凯做了很多说服性的工作,他自诩是个非常理性的人,极少情绪失控的时刻,创业维艰,不过大多感性的痛苦时刻印象并不深。

但,一件事他记忆很深。「曾经有一个一起打拼的骨干要去华为,他是非常有激情的一个人,说华为里面几万门课程,可以学的东西太多了,感受到任正非在精神上呼唤他,我怎么说都留不下他。」

这后面有个潜台词,「去华为,做的才是值得做的大事,怿星做的事情太小,赚一点小钱而已,已经没啥激情了。」

「我当时就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把优秀的人聚在一起、越聚越多,走得更长远,一定是在给他们一个足够大的舞台,然后有一个很好的回报。

在他看来,时代已经给了怿星机会,现在怿星要抓住机会。

在沟通中,谈起怿星最终的愿景,潘凯的回复是,「让智能汽车研发更高效,让每一台智能汽车都有我们的贡献」。无论如何,作为国内工具链厂商的代表,怿星科技正在朝这一目标进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软件工程求职战报】全球知名社交软件X(原Twitter)软件工程师面试邀约!Create 2024百度AI开发者大会:李彦宏带来三大AI开发工具,让人人都是开发者黑马!大模型竞技场榜单更新,国产玩家首次进入全球总榜前10《星级男人通鉴》第76章 彗星的尾巴梵克雅宝CEO升任历峰集团CEO,他如何在“对立”中寻找“平衡”?长篇小说《谷雨立夏间》74 鱼翅+沉香重磅!2024巴菲特股东大会精彩要点来了;香飘飘回应产品包装在日本超市讽核污水;AI明星科学家李飞飞首次创业丨邦早报【软件工程面试邀约】北美教育科技公司Peak Play后端软件工程开发师面试邀约!地平线交表,智驾量产玩家的黄金时代“干掉程序员”,百度是认真的!发布三大开发工具和全新操作系统,李彦宏:只要会说话就会干开发从北京车展看智驾:汽车芯片如何定义智驾的未来?|小纪焦点访谈一键换装神器爆火,老黄换上抱抱脸T恤,CEO本人:我被替代了,和他争CEO职位争不过“雷军, 雷神”热搜爆了! 小米SU7售价定了; 举报“假赌黑”, 中国足协有奖励; 微软开发工具以防AI被教坏JetBrains 推出 IDE 服务,简化开发工具管理【七绝】 春柳白鹤 (十四盐) 再和众诗友今日实习|亚马逊招聘软件开发工程师,学士/硕士均可报名!瑞迪智驱创业板上市:国产替代潜力巨大 技术实力玩家迎资本东风人工几十万,AI几十块!国产玩家证明了AIGC视频商业化威力「2024中国产业资本峰会」参会指南公布五源刘凯:科技供应链投资的进化之路「2024中国产业资本峰会」圆满举办,产业投资100强正式发布量化与科学:文艺复兴科技CEO访谈实录领英:2024 中企全球化销售人才报告:汽车行业出海与全球化盒马CEO侯毅将退休,CFO严筱磊兼任CEO涉嫌蹭球星科比热度,贵州科比酒业改名了!历史性贡献和卓越影响力-佐治亚州盛赞现代汽车的贡献2024澳洲大学最受欢迎「研究生课程」公布,会计、工程类就读人数下降!附澳洲研究生申请指南......新一代跨平台UI开发工具VGG——无代码还原设计稿的静态视觉效果超越英伟达,韩国研发研发自动驾驶汽车AI加速器今日全职|亚马逊招聘软件开发工程师,会计学士学位可报名!自行车赛,欢乐跑,dannish folk pattern90起投融资事件:汽车交通平均融资额超10亿,智能科技持续火热 | 4月投融资月报汽车电子架构升级:汽车级IP助力ADAS和IVI融合His Words台积电公布:汽车Chiplet,3nm新版本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