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她这一脱,彻底吊打内娱
大家发现没有?
生育话题,终于被摆上台面了。
早年国产剧中,生孩子好像就是一咬牙、一用力的事。
轻飘飘抹去了产妇所经历的诸多痛苦。
但这几年,微博上时不时就掀起一波讨论。
越多越多的人分享自己生产后的难言之隐。
长胖、长斑、长纹、尿失禁……
这才让更多人知道,原来生孩子对身体的伤害有这么大……
不过,这一度也引发争议,被骂「贩卖生育焦虑」。
国产剧《亲爱的孩子》难得拍出生育之苦后,还遭官媒下场批评。
不过在鱼叔看来,国产剧不是拍得太过了,而是太克制了。
它所揭示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最近一部新片,聚焦同样的话题。
豆瓣8.4分,入围柏林电影节,获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就把内娱不敢拍的都拍出来了——
《我们的身体》
Notre corps
何止生育,女性一生可能要面对太多难以启齿的疾病。
这部纪录片聚焦于巴黎一家医院的妇科病室。
记录了从青春到暮年,一名女性在医院可能遭遇的种种情状。
有青春期偷尝禁果,面临堕胎的女孩。
有未满18岁,就已经决定做所有手术的跨性别者。
也有新婚不久,就遭妇科病折磨的年轻女人。
还有,被癌症折磨得筋疲力尽的老年女性……
自然,影片也拍出了很多饱受生育之苦的女性。
生育的痛苦源自方方面面。
无法自然怀孕的困窘。
分娩过程中,产妇被屎尿屁撕碎尊严的时刻。
影片不是浮光掠影地展现病症,而是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女性患者的经历,捕捉她们的点滴感受。
比如,片中,未成年女孩堕胎的情节,能让我们看到一个鲜活、真实的女中学生,不亚于一部虚构电影的人物塑造。
女孩起初听信男友的说法,没有采取避孕措施。
但事后与医生交谈时,却让人意识到她是一个相当成熟、独立的女孩。
她没有因此一蹶不振,陷入悔恨、无助。
而是主动复盘这段经历,指出问题所在。
以及,触目惊心的自然分娩。
让我再一次想到了《人生第一次》中的形容:
「生孩子就像从你的鼻孔里挤出一个大西瓜。」
不过,此片观感估计不同于很多人的预想。
现实中,很多人只是做常规的妇科检查都会担惊受怕。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女主被他人用过的毛巾意外传染了尖锐湿疣。
她偷偷去看医生,却被同学造黄谣,被荡妇羞辱。
就是因为对「妇科病」存在天然耻感。
聊到病情时,她只是模糊地说「肚子里长了个东西」。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片中可以看出,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缓解上述许多问题。
医生尊重每个患者,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
对未成年堕胎的女孩,不曾居高临下地指责、评判。
面对唯恐失去生理欲望,抵触吃药的患者,医生也表示理解,并耐心解释。
对患者的状况和意愿有清晰了解后,医生会从专业角度帮他们全面了解自己的问题。
很多女性对妇科疾病、生育、堕胎的恐惧都源于想象和传言。
片中,未成年女孩被母亲告知,堕胎会引发身体畸形,以后再也不能生孩子。
但医生短短一句话,就将她的担忧一扫而空。
「就像你是个小女孩时刚开始发育的感觉,不会感到疼痛的,好吗?」
片中,人工受孕的手术结束后。
医生对虚弱的患者叮嘱注意事项时,不忘送给她真心的祝福。
当然,片中也展示了反例。
产妇没有参与产前课程,不了解即将发生的一切,分娩的疼痛超出了认知。
医生严厉的态度也加剧了她的不安,直到产后她都为此耿耿于怀,深陷抑郁。
医学上有种心理治疗方法叫逐渐暴露疗法。
当一个人逐步进入他所害怕的领域,开始直面一切后,就会慢慢克服焦虑和不安 。
这正是这部影片所做的。
它将观众一点点代入令人不安的诊疗情境之中,让我们看到——
有的疾病,不似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
有的疾病,虽比想象中更加难捱,但依然好过未知的黑洞。
只为了等时钟走到「黄道良辰」。
这部纪录片的问世,就源自导演和制片的个人经验。
制片人曾患上罕见疾病,在与疾病交手的两年间,她在妇科科室里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女性世界。
她建议导演拍摄那里发生的故事。
「去记录那些消磨着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爱与希望以及欲望的妇科疾病是如何得到治疗的。
去记录人生羁旅的各个阶段,从青春到暮年,从出生到死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