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50亿却不挣钱,短剧巨头不想再给抖音们打工财经2024-05-13 05:05短剧发展受制于行业高额的投流成本。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陶淘编辑|李薇头图来源|受访者花园东路泰兴大厦,13层高的写字楼,点众科技的“地盘”占据了一半。因为春节期间发行的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出品的短剧《龙年大吉之衣锦还乡》爆火,点众科技从默默无闻走向前台。2022年下半年入局短剧赛道以来,点众科技的钱袋子的确越来越鼓:2023年,其营收规模达到了50亿元左右。DataEye数据显示,今年2月短剧热投新品榜TOP20中,点众科技独占六席,《龙年大吉之衣锦还乡》票房超过了千万元。点众科技目前共900位员工,其中 200位都是投流人员。每日从上午9点开始,他们剪辑各种物料投放到抖音等平台,晚上9点半后才能完工下班,与隔壁9点半后可报销打车费的字节跳动员工抢打网约车。点众科技使命愿景。摄影:陶淘“投流”即流量投放,短剧公司为了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较多的曝光率,在投流上不惜血本,投流成本普遍占总成本的80%~90%。一句颇为普遍的行业说法是:“短剧制片、发行公司都在给平台打工。”“去年圣诞节,我们公司的领导走过隔壁的字节跳动,看到装扮温馨的大棵圣诞树时,还感慨,‘这花的又是我们投流的钱啊!’”一位点众科技的员工感叹道。点众科技创始人陈瑞卿也很忙,日平均工作13个小时,偶尔会更久。随着公司业务多元化,陈瑞卿多头跑,今年5个月里体重掉了好几公斤。点众科技成立于2011年,主要业务是移动端正版数字内容生产和分发,早年聚焦小说业务。2020~2021年,免费小说平台兴起,点众科技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小说业务还在增长,但天花板很清楚。”陈瑞卿回忆。2022年下半年,点众科技开始转型涉足微短剧,短剧业务超过其传统的小说,成为了公司的营收引擎。目前旗下拥有 “河马剧场 ”“繁花剧场 ”“点众阅读 ”“Webfic”“点众剧场”等产品,有版权30万余册,月活用户超3亿。业务结构得到了优化,但陈瑞卿并没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目前,短剧制作与宣发成本严重倒挂,爆款的不确定性因素高,短剧公司多半亏损。“我们的利润率只有1%,这种生态是难以长期维系的。”陈瑞卿说。不过,陈瑞卿相信不同行业会有相似的生命轨迹,短剧这个垂类赛道会与影视一样,从草莽生长走向精耕细作:“短剧市场也一定会有企业跑通新的商业模式。”而点众科技目前也在做商业模式和内容方面的创新。打破天花板往前回溯,陈瑞卿在中国移动的任职经历,为日后他与夫人何春虹创立点众科技,并在几次转型时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奠定了基石。2000年,从浙江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后,陈瑞卿加入了中国移动。用了十年时间,在中国移动旗下的卓望集团,他从工程师做到副总裁,同时成为移动梦网的负责人之一。2011年,何春虹创立并操盘点众科技,主要分销移动旗下咪咕文学作品。2013年,陈瑞卿加入,并正式开始对点众科技进行业务调整。陈瑞卿将他接手点众科技的11年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2014年成立自有书库,开始网文业务,上线安卓版快看小说;2016年发掘微信私域的巨大流量,上线H5网页,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得业务增长;2019年在行业首创快应用产品,解决用户痛点;2022年下半年入局短剧。从2014~2020年,点众科技一直立在流量的潮头,业绩一路攀升,营收从2016年的1.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7.01亿元。但2018年,免费阅读+广告的网络文学模式重启。点众科技这回没能提前预判商业模式的轮回,利润隐忧逐渐出现。砸钱占领市场的免费玩家们大都背靠巨头,希望后来者居上重新瓜分网络文学蛋糕。番茄小说、七猫小说,分别倚仗字节跳动与百度,对点众科技等老牌网络文学公司构成了冲击。加上原本强劲的阅文集团、掌阅科技等网络文学势力的群狼环伺,点众科技没能突破重围。“市场过于集中。2021年,网络文学行业的获客成本比2020年高了30%以上,比2019年高了一倍。”陈瑞卿感慨, “虽然2022年点众科技小说的营收仍增长了40%,但如果不开辟新业务,公司的天花板显而易见。”陈瑞卿补充道。2022年年中,陈瑞卿的大量投流合作伙伴开始涉足微短剧,他发现流量再次迁徙:从公众号、快应用走向短视频、小程序平台,传播介质从文字转向视频。在敏锐嗅到了行业变化趋势后,陈瑞卿觉得自己不能再次被落下。“我记得特别清楚,2022年7月2日下午,我在琢磨短剧与网络文学之间的关系,它们彼此间突然打通了:把网络文学视频化,就是短剧。”想明白了这个逻辑,陈瑞卿开始布置团队杀入短剧市场。点众科技先将网络文学的投流内容,从文字转变为3~5分钟的短视频来试水。在许多用户迫切希望短视频追更后,他进一步推动团队开始制作长篇微短剧。此外,陈瑞卿原本对传统影视行业投资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存在顾虑,但短剧比较好地规避了这些问题,这让他真正下定决心在2022年下半年拓荒这一新业务。据 《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373.9亿元,较2022年的101.7亿元增长了267.65%,2024年有望突破500亿元。及时锚定方向后,点众科技走上牌桌。投流紧箍咒短剧的制作流程与影视行业类似:上游编写剧本,中游拍摄、后期剪辑,下游宣传发行。入局短剧赛道以来,依托于30万册的自有小说和此前宣发小说的经验,点众科技自行编剧、投流,掌握了短剧生产上、下游两个环节,只将短剧制作交给承制方,很快就迎来了产能的增长。据陈瑞卿介绍,点众科技内部的短剧制作环节中,编剧占了近一半人。剧本选题有着严格的评审机制,立项后,每个项目一个主管,每周进行内容讨论、交叉验证,剧本会改无数轮。在投流团队方面,除了内部200人,外部活跃的分销人员更是达万人以上。“我原本预期2023年公司短剧全年营收为5亿元,但在不足两个月就达成了这个目标。”陈瑞卿至今还记得短剧那种锐利的势头给他带来的震撼。2022年末,点众科技的制作产能在每月10部短剧左右,如今已经发展到了近50部。2023年全年,点众科技所有制作、发行的短剧达1000部以上。目前,点众科技在短剧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近1/4。但短剧行业的现状还是让这位深耕互联网内容产业的老板挠头:“业务多元化了,但去年短剧业务的净利润率只有1%左右,公司盈利主要还是靠网络文学。”短剧不挣钱,主要受制于目前行业高额的投流成本,还有以用户付费为主的、相对单一的商业模式。据陈瑞卿介绍,如今小程序、短视频平台中短剧的投流成本占总成本的80%以上。而一般来说,营销费用只占据电影总成本的15%~30%。短剧宣发存在严重畸形现象。一部微短剧的成本,也因此从两年前的3万元~5万元攀升至现在的50万元~100万元。此外,这与短剧的观看场景与当下的商业模式也存在一定关联。目前,短剧的用户付费模式大体如下:总体量150~200分钟的内容,前10~15集免费,后续60~80集付费解锁。陈瑞卿分析,“在观看短剧前20~30分钟,用户对微短剧弃剧付出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远低于院线电影。院线电影观众一旦走入影院消费,除非特别难看,不会中途离席;而微短剧物料投放不够精彩,或者免费部分不够吸引人,观众就会在付费前划走。”流量投放还存在“滚动式”的特点:公司一般会把前期投入一部剧的流量支出,用于观察起量效果,即票房或者用户充值额;如果票房超过投流成本,宣发才会继续进行。因此,一部微短剧常常在几日内就可定生死,不确定性高。行业普遍的爆款率只有20%。与此同时,相较于院线电影、长视频平台的会员价,短剧的性价比较低。大部分80~100集、体量在150~200分钟的短剧,价格达单部40~100元,与院线电影、几个月长视频会员相当,但却未及它们的内容、视觉质量。昂贵的价格降低了用户的正版消费欲,客观上为盗版商创造了商机。以《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为例,在正版渠道上售价为39.9元,在电商平台上售价仅0.1~4.9元之间。许多其他短剧的资源更是被全部泄露到了免费平台上,从而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降低了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高额的投流支出决定了短剧成本的下限,而消费者的消费力又决定了票房的上限,利润空间自然被无限挤压。“微创新”“投流模式成本太高,制作成本不低,短剧行业要可持续,商业模式就必须变。”陈瑞卿说。改变是从2023年开始缓缓推进的。陈瑞卿介绍,充值业务是点众科技的营收主力,占比达99%。但2023年9月,点众科技在河马剧场APP上线免费内容,平衡了短剧高客单价与强吸引力之间的矛盾,商业模式以部分VIP会员付费与广告收入为主。来源:河马剧场APP截图点众科技也在努力拓展更多to B业务、to G业务。“比如品牌定制剧,还有与政府部门合作的文旅短剧。”陈瑞卿表示。这也是目前大多数短剧公司正在寻求的出路。2023年12月,短剧进入“上星时代”,横屏微短剧《风月变》正式登陆湖南卫视晚间时段,为短剧的传播力和广告营销模式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政策的加持也加速了短剧行业更为规范的发展。2024年开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自此之后,各地接连出台相应的扶持措施。但在陈瑞卿看来,改变还可以更多:“不仅是营收模式,宣发模式也需要优化。只要短剧市场存在,一定会跑出新的商业模式。否则,企业无法生存,产品太贵了也会没人看。”除了商业模式,陈瑞卿还时常思考内容创新。当下,霸道总裁、恋爱复仇等题材在短剧中占据主流,呈现明显的同质化趋势,擦边内容也不在少数。基于此,广电总局近日出台新规,在《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中,将短剧按照投资额度分为重点微短剧(总投资100万元及以上)、普通微短剧(总投资30万元~100万元,且非平台推荐剧)、其他微短剧(总投资额低于30万元且非推荐)三类。从6月1日起,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的备案审核分别由平台收归国家、省级广电,其他微短剧维持平台把关。陈瑞卿认为这对于遵从长期主义的公司来说是好事:“新规保证了短剧的下限不会太低。当行业从蓝海发展到红海期,原本就需要从‘拼下限’变为‘拼上限’,这样行业生态才会更健康。”但这也意味着短剧需要在内容方面找到新的突破点。陈瑞卿自认为是一位善于将观察与思考付诸“微创新”的人。点众科技的穿越文、孩子的科教片,都是他构思短剧的素材库。在他的构思中,《荷塘月色》《背影》《三言二拍》都可以改编成短剧,用于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了寓教于乐的故事,陈瑞卿还一直有着一个影视梦。他正思考翻拍《黄飞鸿》系列电影,以切分成短剧剧集的形式呈现出来。此外,他还希望更多点众科技的小说能在“短剧化”后,真正地“长篇影视化”。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END 。值班编辑:王怡洁 审校:张格格 制作:董斌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