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藤校看到过世界的参差公众号新闻2024-05-13 10:05在国内大学也不是没有见过跟自己不是一个阶层的,但在美国这样的国度,一切差异都会更加直接表达出来。在哥大,“同学”这个身份并不会天然拉近你跟其他不同阶层的同龄人的距离。那时我和另一个女孩租住在一间两居室的一个16平的次卧里,为了省钱,我们在这个小次卧安了上下铺,两个人share这16平的房费。而我有的同学,上学用的化名,住在我从未驻足停留的富人区,连去中央公园跑步都有保镖跟着,我们至今不知道她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我在哥大的那几年哥大有不少国内的名人。那时章泽天在Barnard交流,我在Butler图书馆一层的咖啡厅看到过她。有天她穿着阿依莲风的一件外套跟刘强东穿过校园时,我室友八卦地在路边跟拍了一路,回来跟我笑称大佬咋不给女朋友买件漂亮的衣服。我常被国内的亲戚朋友问认识这些人吗,我直说认识我们对他们意义不大。那一年还碰上王力宏官宣跟哥大毕业的李靓蕾结婚,有的国内朋友开起了不友好的玩笑:哥大念书是不是都是为了嫁名人啊。我说想多了,大多数时候你连名人的微信都加不上。我的室友每天中午会在街对面买个5刀的汉堡,买回来分两半,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我经常会想着中午在食堂吃13刀的自助吃饱一点,这样晚上可以清粥小菜省点钱。而我们有的同学毕业之后都没听说过哥大有食堂,细数起纽约有哪些高档餐厅如数家珍。我们从来没有一起吃过饭。你与同学之间还有另一种隔阂,从语言上你就能感觉到。有些同学虽然是亚洲的面孔,让你觉得很亲切,你正想跟他们唠唠来自国内什么城市,或者东亚哪个邻国,听到他们一开口是比native还native的口音,你就知道他们的家庭来这个国家已经有些年头了。通过社交是不会打破圈层的,你穿着200刀奥特莱斯淘来的礼服,人家穿着你都不认识牌子的华丽定制,能聊的东西很有限。这几年流行“向上社交”,我其实不大喜欢,背后总有种不平等的意味。藤校的同学们差异挺大,这些差异,平和地接受就好了。既不用假装没有差异,强行去融入;也不用因为差异而自卑。说白了,大学就是你读你的,我读我的。未来如何走,有的人靠命,有的人靠运,有的人靠努力,各有各的路子。再说了,大浪淘沙总会交到几个真朋友,这就够了。《留学字典》原创文章精选分享·留学圈CMU发布最新本科毕业生起薪报告| CMU公布国际生人数,中国第一 | 多名学生史无前例的秒拒哈佛录取通知书 | UCLA、UCSD中国留学生人数下降50%? | MIT就业报告,金融保险业年薪22万刀,远超计算机 | 上海储备人才招录,留学生限制引人关注 数据·申请季八大藤校录取情况 | 北京头部高中美本申请汇总 | 上海头部高中美本申请汇总 | 广东头部高中美本申请汇总 | 斯坦福大学最新录取 | 加州大学公布中国百所高中录取数据 | 剑桥大学录取数据 | 牛津大学录取数据 | 哈佛、MIT、耶鲁早申成功案例 | 哈佛waitlist转正数据 教育·看世界中国研究生起诉佛州政府 | 赴美签证数据回暖 | 骑单车横穿美国 | 留学生家底:1/3家庭年收入超百万,半数家庭美本预算200-300万 | 美国移民局留学生新政,OPT可就职初创公司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