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说「momo」们,可能都很孤独?

为什么说「momo」们,可能都很孤独?

公众号新闻


点击上方蓝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你身边还有朋友在使用微博访客记录功能吗?


在微博刚刚推出这个功能时,我的一位好友兴致勃勃,马上充值,他很想知道都有谁在偷偷关心自己。


但最近我再问他感受如何时,他说自己很早之前就没有再续费了,也完全不想知道今天又有谁来看了自己的主页。


原来,刚开始他确实觉得很有新鲜感,会因为在访客记录里看见些意想不到的人而窃喜。但慢慢地,当他发现每天都有十几个人在看自己主页后,看微博访客带来了压力:


「我发现,知道自己每天都被人看,这让我感到恐慌。所以一个月后,我就没有再续费会员。看不到访客记录,让我有一种匿名感,反而觉得更踏实。」


他的感受让我想起前阵子大家都在讨论的「momo」。而我们平常工作时,在公众号后台也会看到许多读者,在使用「神经蛙」、「欢乐马」等统一昵称与头像的账号,来发表观点。



想把自己藏起来,好像是现如今互联网上越来越广泛的需求和趋势。

想要不被看见

是一种古老的需求


事实上,人对「匿名」的需求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仅体现在互联网上。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人对「匿名」的渴求。


比如,上大学时课室没有固定座位,即使你是个会认真听课的学生,可能也更希望坐到靠后排的角落去;比如,走在路上,陌生人和你不小心对视一眼,你可能会感到不自在;又比如,很多人向往异国他乡,时常想要「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


这些细节,都透露着我们对「匿名性」的下意识靠近。



我们现在喜欢把momo、神经蛙等账号,叫做「马甲」。用这些账号上网的人,就像是披了一副马甲、或者说在互联网上带了一个面具。


事实上,几百年前,古威尼斯人确实会在日常生活中带着面具生活。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威尼斯面具一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主题。


古威尼斯人之所以养成戴面具习惯,原因涉及艺术、审美、潮流等各个领域。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古威尼斯市民有隐匿自身的需求[1]。古威尼斯商业发达,不同阶级的人挤在狭窄的城市空间中,佩戴面具成为了人们跨越阶级进行沟通和交互的惯用方法[2]



我们还可以把时间继续往前推,一直推到我们的直立猿祖先那儿。


在密集的丛林之间蹲守猎物、整个族群在脸上涂抹一样的颜料,这些可能就是较早的匿名行为。


匿名性和群体性紧密相关,通过减少个体识别度,融入集体,这样能降低生存的风险和成本。更愿意这么做的智人获得了更多的生存和繁衍机会。因此,戴维·巴斯在其著作《进化心理学》中也提到,对匿名的追求可能是一种基于生存和繁衍本能的心理机制[3]


可以说,今天我们在网上建立一个账号,选择用那个粉红色小恐龙做头像,然后在昵称栏中输入「momo」,再开始到网上冲浪,这一系列动作过后,我们就完成了一次指向远古的共鸣。

在「液态监视」时代下

匿名是我们微小的抵抗


你可能会说,不对,如果匿名是古老的需求,怎么以前上网没有那么多momo?


这或许是因为,过去的互联网,只要我们登陆了,就等于自动带上了面具,走在威尼斯的街上。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一位网友很难单凭一个账号,就直接揭底另一位网友 —— 即使我们已经在qq空间、163博客上,做了足够多的自我表达和袒露。



那时候,我们的真实生活和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离得足够远,比较接近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笔下「拟剧理论」中的状态 —— 拟剧理论认为,自我呈现的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人们会把自己不想展示的形象隐匿在后台。在后台,人们可以放松、休息,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4]


互联网曾经就像是一个前台,真实生活在后台。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到了现在,人与网络的距离越来越近,前台和后台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一个人稍加操作,就不难透过网络,直接抵达另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人们把这种抵达叫做「开盒」。



曾经,这种「开盒」可能只有某些权威才能实现,它通常会被认为是一种控制和惩戒的手段。


这也正是福柯提出「全景敞视理论」时的社会状态 —— 社会像一个全景监狱,只有最高权力者有能力随时监视、触及社会中的人,调配其行为,对其进行规训。


就像有一双眼睛,时刻悬于所有人的生活之上。


现在,这种监视和干预已不是高位者的特权。


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提出了「液态监视」理论: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普及,传统意义上的「全景敞视」正在弱化,随之出现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液态监视」,每个网络节点都同时是监视主体和监视客体。监视者渐渐藏匿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洪流当中,表面上看是自由的状态,但监视的行为已经渗入各个环节。


这种监视就像水一样,侵浸我们在网络上的一切。


各大互联网公司后台为每一位用户准备了成千上万个精细的标签,任何人的细微喜好和面貌,都在千里之外的某一台服务器中无所遁形;而用户与用户之间也只需要稍微点几下鼠标,就能向对方的现实生活,发出真实攻击。


齐格蒙特·鲍曼


一份访谈报告的主题是「为什么选择匿名上网」[5],访谈对象涵盖中、美、日、巴西等国年轻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提到,在决定匿名上网前,曾经遭受或见证过网络恶行、或者被「开盒」。



@受访者A

我曾经被一个恐怖分子欺骗引诱到另一个国家去,他冒充是给我提供工作的人,他掌握了我的许多真实信息。我最后逃脱了,但我感到非常害怕,有一阵子完全不敢上网。最后,我选择再也不在网上留下任何个人信息。


@受访者B

我曾在一个BBS论坛上和人辩论,后来我发现,辩论的这个人可以通过我在这个论坛的账号,追踪到我全网各个平台的账号,掌握我所有的评论和资讯。从此以后,我选择使用虚假的马甲上网。


@受访者C

我在网上购物时给过一位商家差评,这个商家直接把我的个人信息全部发布到网上。



在这个访谈中,近一半的受访者还表示自己会发布一些原创文字、视频、摄影作品到网上,但不寻求真实署名和版权所有。即使放弃被真实地认可,也要完成网络与现实的切割。

匿名让人肆无忌惮

也给人增添勇气


匿名会带给人类似「去个体化」的体验。


「去个体化」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等人提出。它是指,在群体中因个人感觉自己被淹没,导致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难以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下降而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行为中去的过程。



假如一个人想做坏事,匿名确实可以让人更肆无忌惮。


但是,有另一项研究表明,匿名会提高人的道德勇气[6]


在这项由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中,被试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包括在中国和外国的主流社交网站上发帖,发帖的账号被分成了匿名组和非匿名组。


结果发现,匿名组的人更可能执行各种道德勇气活动,比如发帖反对各种不平等行为,包括了职场不公、性别不公等。而在展现出较高道德勇气的匿名组内部,有许多在日常报告较低道德勇气的人,都因为匿名性,而提高了自己的道德勇气。


研究者推测,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匿名性使人在进行道德活动时感知到的风险降低了,而对风险的感知,是阻挠人进行道德活动的最大因素。


另一份研究还得出结论,同样是群体,一个具有匿名性质的群体,比一个非匿名性质的群体,能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7]



这让人再次想起古威尼斯面具的历史。到了18世纪,威尼斯面具在西方文化中,已经被同时作为「伪装和自由的隐喻」。


匿名到底是好是坏,一直存在争议。


我们不妨想象古装片里一名蒙着脸的刺客,相信有些读者会想到一些富有攻击性的反派角色,另一些读者会想到劫富济贫的英雄。


就像蒙上面纱,可以选择杀人也可以选择救人;匿名作为一种手段,它也许没有好坏,只是把人内心真实的自我放大、放生了。

微笑的可爱小恐龙背后

可能是更深层的孤独


实际上,momo也好,神经蛙也好,一个昵称是乱码的微博也好,如今互联网上披马甲的行为,通常不能称为真正的匿名状态,而更应该被称作「半匿名性」[8]


如果有心者点进这些马甲的主页看一看,会看到许多momo用户、乱码微博博主,都在主页里分享自己的生活。陌生人依然可以在ta们的主页里,看到背后用户的人物轮廓。



这样的「半匿名性」,隐含着一种拧巴的情绪 ——


有建立连接的需求,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被人看见,并且被回应。然而,又逃避太密切的连接,虽然想被看见,又不想被看得太多。


这种拧巴也不难理解。


以momo为例子,小红书上的momo用户,年龄大多数在20-30岁之间,是人格发展阶段的「成年初显期」。


有些学者称其为「一生中最混乱的阶段」,心理学家 Keniston 这样描述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 。


许多人在这个时候会拥有比较旺盛的表达欲,因为向外表达并获得反馈,是一种在「成年初显期」中探索自我与世界的方式。


但无奈身处「液态监视」时代,正如前文论述的那样,想要表达的人们,往往也需要思考如何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对当下的适应。



休士顿大学社会工作研究院教授布琳·布朗在其著作《脆弱的力量》中提到,我们常常以为可以通过适应社会现实,来从中获得归属感。但事实上,适应是无法获得归属感的,反而会成为其阻碍。只有当我们展示真实的自我时,才能获得归属感[9]


然而,当一个人被迫匿名,套上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的昵称和头像,想要大声告诉大家「这话是我说的」、却最终不敢承认,你或许很难说,ta正在展示真实的自我。


而且,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人们建立足够的联结,并对这些联结感到满意与放心时,孤独感才会消失[10]


匿名上网背后透露着的,恰恰是一种对于连接的不安全感。


在归属感和安全感都缺失时,这些隐身在马甲背后的人们,或许藏有更深层的孤独。


最后


现在很多人在怀念QQ时代。


那时候人们为了上线时能被所有好友看见,不惜每个月充值十块钱开会员。为了让网友们看看自己的qq空间,会去别人的空间里邀请「回踩」。遇到来了空间不留言的,还会私聊对方,责备其「跑堂」了。



曾经这么干的人,很可能现在也当上momo了。


如今说起这些,多少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难以想象这种氛围,也只是距今十几年前而已。


告别了火星文和花里胡哨的空间装饰,互联网也变得更高效便捷,但大家似乎却更敏感、更克制、更隐秘了,我们可以说互联网变得比以前成熟和先进了吗?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身边也有一个「momo」,或者你自己就是,欢迎 转发 到朋友圈,看看还有多少人在偷偷当 momo,一起探讨匿名性的问题。



今日互动


你正在匿名上网吗?

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神经蛙、欢乐马们出来说两句吧。


References:

[1]Welte, Sandra (2017): Masked Venice Unveiled. The Venetian Art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Studien aus dem Münchner Institut für Ethnologie / Working Paper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 25. München: Institut für Ethnologie, LMU München.

[2]Johnson, J. H. (2011). Venice Incognito: Masks in the Serene Republic (1st 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ttp://www.jstor.org/stable/10.1525/j.ctt1pp6k1

[3]Buss, D. M. (2015).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商务印书馆.

[4]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Anchor Books.

[5]Kang, Ruogu & Brown, Stephanie & Kiesler, Sara. (2013). Why do people seek anonymity on the Internet? Informing policy and design.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 Proceedings. 2657-2666. 10.1145/2470654.2481368. 

[6]Pan, Xinyu & Hou, Youbo & Wang, Qi. (2023). Are we braver in cyberspace? Social media anonymity enhances moral courag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48. 107880. 10.1016/j.chb.2023.107880. 

[7]Postmes, T., Spears, R., Sakhel, K., & de Groot, D. (2001). Social Influenc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Effects of Anonymity on Group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10), 1243-1254.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012710001

[8]贺运莹.(2024).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的匿名现象分析——以小红书momo为例.视听(02),153-156.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4.02.034.

[9]Brown, B. (2013).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馬可孛羅文化.

[10]Cacioppo, J. T., & Patrick, W. (2008). Loneliness: Human nature and the need forsocial connection. New York, NY: W.W. Norton & Company.




本文关键词:匿名性、互联网、社交、孤独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卢舫

描写阵风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监制 / Emma

 编辑 / KY主创们

专业支持 / 芸芸



我们同时提供以下服务

欢迎搜索FB公众号关注,下载知我心理或月食APP

点点 在看快乐上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波士顿夏日周边度假怎么吃之「Maine篇」吓人!被捕时电池爆炸!纽约华裔店主被控非法制造电池!他说「我们什么都没做」!少了这个维生素,你喝的牛奶可能都浪费了~FOMO已死,现在的美股是OMO市场30+岁独立女性注定孤独?爱情会影响女性的独立吗?短视频能让《百年孤独》不再「孤独」吗配置性能都不出众,OPPO Reno 12 系列到底在卖个啥?「华强北版Vision pro」千元起售,上市比苹果还早,实际效果如何?Dying Far From Home in Modern China为什么说「香港是艺术留学宝藏目的地」?接下来几个月,澳洲自动售货机可能都吐不出零食了!为什么总是内耗,可能是归因方式错了 !使用多个马甲并用这些马甲或其他人争吵的心理动机和心理过程豆瓣5.4,可能都高了!大家长得差那么多怎么可能都是狗呢70多万没了!7旬华男以为遇到真爱!被华女骗光毕生积蓄!他说「我被她迷住了」!中篇小说:连长(06)为什么总是内耗,可能是归因方式错了 |【经纬低调分享】24、长篇家庭伦理小说《嫁接 下》第八章 此恨绵绵(1)「点读机女孩」们,快把老百姓的善良消耗光了……随时随地凉爽一“夏”!风扇界的宝藏~每个功能都实用到心坎里!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GPT-4o科幻级语音交互,人手一个「Moss」的时代来了 |【经纬低调分享】为什么总是内耗,可能是归因方式错了为什么你总是孤独一个人?|免费心理测试为什么长得好看的人,连免疫功能都强大啊?研究发现:面部吸引力暗示着健康的免疫响应!内核有力量的人,都很会享受孤独《歌德堡变奏曲1547》「LEMMO」完成近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自研E-PLUS技术,实现单车与电单车无缝切换|早起看早期欠债4600万,曾在西湖边卖烤肠,他说「食字下面是一个良」,4亿人围观:这肠真得尝一尝!Robert Langer加入、PayPal联创支持,英国初创以端到端平台打造「一体化CRO」产品,欲在现有监管框架内实行创新大模型独角兽「MiniMax」:大量岗位开放,最快一天面完|春季招聘报道微软新作「Mora」,复原了Sora「LEMMO」完成近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自研E-PLUS技术,实现单车与电单车无缝切换|36氪首发開會以後的一點點感想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