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momo」们,可能都很孤独?
点击上方蓝字 Knowyourself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你身边还有朋友在使用微博访客记录功能吗?
在微博刚刚推出这个功能时,我的一位好友兴致勃勃,马上充值,他很想知道都有谁在偷偷关心自己。
但最近我再问他感受如何时,他说自己很早之前就没有再续费了,也完全不想知道今天又有谁来看了自己的主页。
原来,刚开始他确实觉得很有新鲜感,会因为在访客记录里看见些意想不到的人而窃喜。但慢慢地,当他发现每天都有十几个人在看自己主页后,看微博访客带来了压力:
「我发现,知道自己每天都被人看,这让我感到恐慌。所以一个月后,我就没有再续费会员。看不到访客记录,让我有一种匿名感,反而觉得更踏实。」
他的感受让我想起前阵子大家都在讨论的「momo」。而我们平常工作时,在公众号后台也会看到许多读者,在使用「神经蛙」、「欢乐马」等统一昵称与头像的账号,来发表观点。
想把自己藏起来,好像是现如今互联网上越来越广泛的需求和趋势。
想要不被看见
是一种古老的需求
事实上,人对「匿名」的需求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仅体现在互联网上。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人对「匿名」的渴求。
比如,上大学时课室没有固定座位,即使你是个会认真听课的学生,可能也更希望坐到靠后排的角落去;比如,走在路上,陌生人和你不小心对视一眼,你可能会感到不自在;又比如,很多人向往异国他乡,时常想要「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
这些细节,都透露着我们对「匿名性」的下意识靠近。
我们现在喜欢把momo、神经蛙等账号,叫做「马甲」。用这些账号上网的人,就像是披了一副马甲、或者说在互联网上带了一个面具。
事实上,几百年前,古威尼斯人确实会在日常生活中带着面具生活。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威尼斯面具一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主题。
古威尼斯人之所以养成戴面具习惯,原因涉及艺术、审美、潮流等各个领域。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古威尼斯市民有隐匿自身的需求[1]。古威尼斯商业发达,不同阶级的人挤在狭窄的城市空间中,佩戴面具成为了人们跨越阶级进行沟通和交互的惯用方法[2]。
我们还可以把时间继续往前推,一直推到我们的直立猿祖先那儿。
在密集的丛林之间蹲守猎物、整个族群在脸上涂抹一样的颜料,这些可能就是较早的匿名行为。
匿名性和群体性紧密相关,通过减少个体识别度,融入集体,这样能降低生存的风险和成本。更愿意这么做的智人获得了更多的生存和繁衍机会。因此,戴维·巴斯在其著作《进化心理学》中也提到,对匿名的追求可能是一种基于生存和繁衍本能的心理机制[3]。
可以说,今天我们在网上建立一个账号,选择用那个粉红色小恐龙做头像,然后在昵称栏中输入「momo」,再开始到网上冲浪,这一系列动作过后,我们就完成了一次指向远古的共鸣。
在「液态监视」时代下
匿名是我们微小的抵抗
你可能会说,不对,如果匿名是古老的需求,怎么以前上网没有那么多momo?
这或许是因为,过去的互联网,只要我们登陆了,就等于自动带上了面具,走在威尼斯的街上。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一位网友很难单凭一个账号,就直接揭底另一位网友 —— 即使我们已经在qq空间、163博客上,做了足够多的自我表达和袒露。
那时候,我们的真实生活和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离得足够远,比较接近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笔下「拟剧理论」中的状态 —— 拟剧理论认为,自我呈现的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人们会把自己不想展示的形象隐匿在后台。在后台,人们可以放松、休息,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4]。
互联网曾经就像是一个前台,真实生活在后台。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到了现在,人与网络的距离越来越近,前台和后台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一个人稍加操作,就不难透过网络,直接抵达另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人们把这种抵达叫做「开盒」。
曾经,这种「开盒」可能只有某些权威才能实现,它通常会被认为是一种控制和惩戒的手段。
这也正是福柯提出「全景敞视理论」时的社会状态 —— 社会像一个全景监狱,只有最高权力者有能力随时监视、触及社会中的人,调配其行为,对其进行规训。
就像有一双眼睛,时刻悬于所有人的生活之上。
现在,这种监视和干预已不是高位者的特权。
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提出了「液态监视」理论: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普及,传统意义上的「全景敞视」正在弱化,随之出现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液态监视」,每个网络节点都同时是监视主体和监视客体。监视者渐渐藏匿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洪流当中,表面上看是自由的状态,但监视的行为已经渗入各个环节。
这种监视就像水一样,侵浸我们在网络上的一切。
各大互联网公司后台为每一位用户准备了成千上万个精细的标签,任何人的细微喜好和面貌,都在千里之外的某一台服务器中无所遁形;而用户与用户之间也只需要稍微点几下鼠标,就能向对方的现实生活,发出真实攻击。
齐格蒙特·鲍曼
一份访谈报告的主题是「为什么选择匿名上网」[5],访谈对象涵盖中、美、日、巴西等国年轻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提到,在决定匿名上网前,曾经遭受或见证过网络恶行、或者被「开盒」。
@受访者A
我曾经被一个恐怖分子欺骗引诱到另一个国家去,他冒充是给我提供工作的人,他掌握了我的许多真实信息。我最后逃脱了,但我感到非常害怕,有一阵子完全不敢上网。最后,我选择再也不在网上留下任何个人信息。
@受访者B
我曾在一个BBS论坛上和人辩论,后来我发现,辩论的这个人可以通过我在这个论坛的账号,追踪到我全网各个平台的账号,掌握我所有的评论和资讯。从此以后,我选择使用虚假的马甲上网。
@受访者C
我在网上购物时给过一位商家差评,这个商家直接把我的个人信息全部发布到网上。
在这个访谈中,近一半的受访者还表示自己会发布一些原创文字、视频、摄影作品到网上,但不寻求真实署名和版权所有。即使放弃被真实地认可,也要完成网络与现实的切割。
匿名让人肆无忌惮
也给人增添勇气
匿名会带给人类似「去个体化」的体验。
「去个体化」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等人提出。它是指,在群体中因个人感觉自己被淹没,导致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难以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下降而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行为中去的过程。
假如一个人想做坏事,匿名确实可以让人更肆无忌惮。
但是,有另一项研究表明,匿名会提高人的道德勇气[6]。
在这项由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中,被试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包括在中国和外国的主流社交网站上发帖,发帖的账号被分成了匿名组和非匿名组。
结果发现,匿名组的人更可能执行各种道德勇气活动,比如发帖反对各种不平等行为,包括了职场不公、性别不公等。而在展现出较高道德勇气的匿名组内部,有许多在日常报告较低道德勇气的人,都因为匿名性,而提高了自己的道德勇气。
研究者推测,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匿名性使人在进行道德活动时感知到的风险降低了,而对风险的感知,是阻挠人进行道德活动的最大因素。
另一份研究还得出结论,同样是群体,一个具有匿名性质的群体,比一个非匿名性质的群体,能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7]。
这让人再次想起古威尼斯面具的历史。到了18世纪,威尼斯面具在西方文化中,已经被同时作为「伪装和自由的隐喻」。
匿名到底是好是坏,一直存在争议。
我们不妨想象古装片里一名蒙着脸的刺客,相信有些读者会想到一些富有攻击性的反派角色,另一些读者会想到劫富济贫的英雄。
就像蒙上面纱,可以选择杀人也可以选择救人;匿名作为一种手段,它也许没有好坏,只是把人内心真实的自我放大、放生了。
微笑的可爱小恐龙背后
可能是更深层的孤独
实际上,momo也好,神经蛙也好,一个昵称是乱码的微博也好,如今互联网上披马甲的行为,通常不能称为真正的匿名状态,而更应该被称作「半匿名性」[8]。
如果有心者点进这些马甲的主页看一看,会看到许多momo用户、乱码微博博主,都在主页里分享自己的生活。陌生人依然可以在ta们的主页里,看到背后用户的人物轮廓。
这样的「半匿名性」,隐含着一种拧巴的情绪 ——
有建立连接的需求,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被人看见,并且被回应。然而,又逃避太密切的连接,虽然想被看见,又不想被看得太多。
这种拧巴也不难理解。
以momo为例子,小红书上的momo用户,年龄大多数在20-30岁之间,是人格发展阶段的「成年初显期」。
有些学者称其为「一生中最混乱的阶段」,心理学家 Keniston 这样描述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 。
许多人在这个时候会拥有比较旺盛的表达欲,因为向外表达并获得反馈,是一种在「成年初显期」中探索自我与世界的方式。
但无奈身处「液态监视」时代,正如前文论述的那样,想要表达的人们,往往也需要思考如何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对当下的适应。
休士顿大学社会工作研究院教授布琳·布朗在其著作《脆弱的力量》中提到,我们常常以为可以通过适应社会现实,来从中获得归属感。但事实上,适应是无法获得归属感的,反而会成为其阻碍。只有当我们展示真实的自我时,才能获得归属感[9]。
然而,当一个人被迫匿名,套上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的昵称和头像,想要大声告诉大家「这话是我说的」、却最终不敢承认,你或许很难说,ta正在展示真实的自我。
而且,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人们建立足够的联结,并对这些联结感到满意与放心时,孤独感才会消失[10]。
匿名上网背后透露着的,恰恰是一种对于连接的不安全感。
在归属感和安全感都缺失时,这些隐身在马甲背后的人们,或许藏有更深层的孤独。
最后
现在很多人在怀念QQ时代。
那时候人们为了上线时能被所有好友看见,不惜每个月充值十块钱开会员。为了让网友们看看自己的qq空间,会去别人的空间里邀请「回踩」。遇到来了空间不留言的,还会私聊对方,责备其「跑堂」了。
曾经这么干的人,很可能现在也当上momo了。
如今说起这些,多少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难以想象这种氛围,也只是距今十几年前而已。
告别了火星文和花里胡哨的空间装饰,互联网也变得更高效便捷,但大家似乎却更敏感、更克制、更隐秘了,我们可以说互联网变得比以前成熟和先进了吗?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身边也有一个「momo」,或者你自己就是,欢迎 转发 到朋友圈,看看还有多少人在偷偷当 momo,一起探讨匿名性的问题。
今日互动
你正在匿名上网吗?
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神经蛙、欢乐马们出来说两句吧。
References:
本文关键词:匿名性、互联网、社交、孤独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卢舫
描写阵风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监制 / Emma
编辑 / KY主创们
专业支持 / 芸芸
我们同时提供以下服务
欢迎搜索FB公众号关注,下载知我心理或月食APP
点点 在看,快乐上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