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开始接手:游戏,社交与产业变革前夜的语料库战争
序言:不确定的时代
无论投资界还是产业界,已经没有人质疑AI的兴起是大事件。但无论是谁,奥特曼或者霍夫曼,都无法确定AI领域的投资最终如何获利。
这趋势完全确定,而模式完全不确定的时刻,在人类历史上并非第一次。由近及远,它们包括移动互联网兴起,信息革命,光荣革命,大航海时代…
每一次起点,都是某关键旧要素的冗余;每一次终点,都是某关键新要素的稀缺。
这本应是冒险家,征服者和风险投资家的黄金时代,但他们如今在退缩中沉默。语焉不详的同时,又充满错过金矿的焦虑。
从十年后回望此刻,他们或许会发现,此刻一屁股坐在了历史的分水岭上。
却正在痛失好局。
军事是最清晰的号角
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往往最先在军事领域展露端倪。
2024年5月8日下午,“福建”舰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试航。
“福建”舰配备多种先进设备,包括最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先进的电子战系统。
同时,076型两栖攻击舰在上海开始了总装。该舰又被称为“无人机航母”,预计2027年服役,执行远程侦察、打击、干扰等任务,拥有更强大的作战能力。
中国作为全球工业产能第一大国,在无人机和精确制导领域已经具备全球优势。而在AI领域,西工大的进攻型机器人“平衡步兵”2024年03月亮相,中国版本“终结者”呼之欲出。
2023年5月,Sam Altman提到“AI正在被武器化”,并赞同“像监管核武器一样监管AI”。
诡异的是,2023年6月23日,Breaking Defense报道,美国空军正在研究ChatGPT 等生成式AI在军事上的应用;2024年5月2日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美国现任空军部长亲自体验了AI驾驶的X-62A VISTA战机。
诸多现象显示,在军事领域AI已经逐渐接手。
要防止AI的武器化,但却致力于武器的AI化,这是朝令夕改,还是暗度陈仓?
军事是最不需要考量商业价值的投资领域,因为其目标是国土安全。
但这个不惜重金的领域,却激发了无数的可能,如蒸汽铁甲舰,如互联网,如卫星通信;随后在科技内生的力量推动下,不断对接在社会和商业层面的应用,最终实现推动经济的目标。
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不能验证获利模型。但是可以证明,趋势不可阻挡。
剩下的问题,仅仅是在什么领域,以什么方式切入。
游戏是最轻微的战争
如果说战争是最激烈的游戏,那么游戏就是最轻微的战争。
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数字货币、TAO、AI……无论概念是否虚妄浮夸,技术巨轮并未片刻停止转动。AI正在加载一切以往科技进展,让一切行业发生不可逆的变革。
在人工智能产业链基础层,数据、算力、算法三驾马车;已经将英伟达股价封神;
在技术层,视觉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类脑算法、语音技术、人机交互;出现了科大讯飞这样的技术巨头,以及OpenAl这样的划时代现象级势力;
应用层包含所有AI技术与传统应用结合,是最应展现社会和商业价值的领域,却乏善可陈。
从上古时代的所有游戏,无论是射箭还是象棋,本质上都是博弈的算筹,都是对竞争格局的模拟。
从原子到比特,游戏伴随人类疆界扩张。游戏是以神话传承的文化堆叠,在虚拟世界中,游戏以娱乐的形态再次爆发。
每个时代的族群的公共语言中,都包含了游戏情节和游戏体验。魂斗罗和红警是八零后的公共语言,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是Z世代的集体记忆…往昔用一生才能体会的兴亡成败,只需片刻就可以置身其中。
GAME在英文中的意思很有趣,不仅包括游戏,还包括运动、竞赛和打赌。因此,游戏产品天然具有的刺激性,竞技性和不确定性。
游戏,因其成瘾性也备受质疑甚至负面评价。但是,从未有任何人质疑过游戏的盈利能力。
如果AI将彻底改变一切行业,当然也将彻底改变游戏行业。
AI将如何彻底改变游戏
首先是AI自身的属性。
在语言大模型兴起之后,即时生成内容技术大行其道,带来了追捧的投资者,也引来了一些观察者的冷语相向,一些产业界人士认为仅仅是搜索引擎的全新形态。
但这是比较严重的误解。
语言大模型本身具有社会属性,因为语言本身就是表达工具,来源于社会共识。因此,在语言类沟通场景中,AI率先拥有了一席之地。
那么对社会来说,游戏是什么?
可以认为以往的游戏,是形成胜负闭环的场景竞技,具有典型的竞赛性质和精神刺激性。但是类似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其社交价值会周期性脉冲式归零。
而社会本身,可以视为一种大型多人互动叙事游戏,因为社会交往的大部分场景,是由不同的角色,叙事而构成。
在多人互动叙事游戏中,注重的是行为和表达。玩家通过表达自己,来产生彼此之间的社交关系。
以往线下,多人互动叙事游戏不乏案例,如剧本杀和跑团。但是无论线下或线上,都很难持续的给玩家带来良好体验,其中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
不同于在传统电子游戏中的玩家独立手眼协调操作,多人互动叙事游戏中,由于“多人”和“互动叙事”两个极具发散的标签,体验变得不确定性极强。
在之前不少观点认为:好的交互,尤其是多人交互,是发散的,自由的;叙事从根本上说,则是线性的,收敛的。若发散不自由,则收敛无意义。
因此,此类游戏对于游戏设计者和主持人的要求极高。
游戏设计者需要思考,如何让玩家发散地创作,以驱动收敛的剧情;而主持人则需要控制,如何基于收敛的规则和逻辑,接住发散的派生情节。
二者相加,无异于在游戏中,我们需要一个全能全知的“命运之神”;而这恰恰可以由AI来代替,且可以完成的远远好于人类。
如圣经旧约所说:赐予的是主,收取的也是主。
在AI的加持下,过程驱动的玩家自由叙事和多人的发散交互没有冲突。AI像是游戏中的命运之神,收敛每个玩家的动机,但却激活了玩家的行为表达。
AI不干涉玩家实际体验的剧情,只设定基础过程和环节,界定玩家获胜的行为规则,不确定玩家获胜所需的途径。
一系列轻量的决策和动作,是完成上述体验的最佳方式。而对话则是这个过程的最佳载体,这恰好也是大模型的核心优势。
事实上,游戏更加接近于社会真实博弈场景的游戏,就兼有教育性和娱乐性。
AI也完成了此前难以完成的获利模型——类似一个永不疲倦,可以多时区服务多人的类似于“命运”的主持人。这是人类所无法胜任的任务。
在AI加持下,游戏向社交伸出了一个关键的触角。
因为,大模型也作为游戏成绩的记录者,伴随着大量即时生成的发散的社会化内容与收敛的决策路径图谱,等同于为参与者生成了可循迹的语料库。甚至,在加载社交沟通信息之后,形成每个人的行为模型甚至数字分身。
一个带有多重跨行业标签的年轻团队,在美国AI接手VISTA无人机飞行,中国AI士兵现身的2024年,开启了一个项目。
在项目立项之初,团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这个产品是具有游戏功能的社交平台,还是具有社交功能的游戏产品。
他们的共识是,无论是社交性的新游戏,还是有游戏功能的新社交平台,与以往最大的区别是:它是历史上第一次,AI与人类协同实现的多人多环节多决策节点语言类产品。
它,是一个新物种。
未来它可以容纳更多语种的全球玩家共同参与具有行为决策属性的游戏体验,它将伴随每个人的历程形成行为模型,直至形成数字分身;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前所未见的社交范式:“AI协同高效率社交”。
这个产品,内部代号叫“大千”。
一粒恒河沙中,三千大千世界。
作为项目的“大千”,包括这个代称,最早出现在一场非正式的讨论。彼时在关于算力和能源的热论中,团队却得到了“在未来社交系统中,时间消失了”的结论。
事实印证,边缘融合是跨界创新的前提。
团队亦如是。
前微软研究院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元气森林首席品牌顾问,诸多新消费产品的创领者;原字节跳动游戏板块4-2;《生化危机ZERO》等多款主机大作核心负责人;爆款影视作品核心内容策划…
团队的多元化程度,超过了大部分投资人所能想象。
社交的古典逻辑与“大千”的切入点
游戏是被模拟的精确博弈,而社交是社会化的深度冒险。
社交存在着共同特征(共同行为,共同目标,共同威胁等等),存在着典型的群体获利模型。换言之,社交自始至终都存在经济动力学逻辑。
社交是一种一直都存在的群体现象。广义的社交平台产品从沙龙、俱乐部、会所等线下形态开始,是社会组织的经络。信息传递是自发状态,话题损耗程度比较高,只有少量的话题以出版物形式存留。
互联网社交平台,或者叫“社交网络”,从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就是因为效率需求而出现的。互联网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使得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都可以呈现在互联网端,以语音、视频通讯、消息、群聊等方式,形成了新的沟通生产力。
借助日渐强大的算力,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实际行为赋予用户被动标签,实现了内容分发的拓扑学逻辑,进而形成了强大的用户黏着力。
社交网络引发了社群电商,促成了抖音平台的商业兴起。至2023年,字节跳动的运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识别即摧毁”这个用于军事领域的概念,被新兴平台的标签算法运用到炉火纯青。
一个比较奇特的洞察是,相对于人们给自己打上的标签,“他者”所赋予的标签总是被证明更精确,更有预测价值,极大的优化了匹配效率。
越主观越偏离,越被动越精确。
恰如苏格拉底所引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
多人游戏是自带社交属性的。凡能很快爆发,有极大的社交反应链的游戏,都具备一个共性,就是女性用户有很好的参与体验。
而女性用户对游戏有几个明显需求倾向:明确叙事感,角色扮演,不复杂的操作要求等等。
自由叙事+多维度角色扮演,除了极具社交价值外,也间接被动形成新的标签及身份。
在这个过程中,经过游戏与社交部分,通过全新的语料库,拿到最真实的、丰富多元的标签数据集,这些非主动的,下意识的标签合集,也就是数字分身的前体。
在某种意义上说,你加上你的数字分身,就是新的你。
社交之困:强关系,弱关系和填不满的“T”字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是时时刻刻发生变化的动态系统。
马克·格兰诺维特认为:社交关系可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是存量,是确定性;弱关系是变量,是可能性。逆天改命,要通过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
每个人的社交图谱,决定了其社会关系价值和关系生产力。
打开一个人的社交图谱,如同一个“T”字型。
横向的是广泛的、浅的,低频度的弱关系;纵向的是窄谱的,深的,高频度的强关系。
但在以往,这个系统有一些bug。
比如使用微信时,想在认识的人里,找到某个特征的人,相对容易。但在未知的领域里,如果想认识某个特征的人,就比较难,且没有社交软件解决这个问题。
微信是线下社交的备份,而不是线上社交的起点。
同理,在微信已经认识了一段的关系当中,若想能够找到此前没有标定过的特征,也是很难的。
所以,回到这个“T”型结构,你会发现:大部分人为了维持弱关系,已经相当吃力,如一年一度的春节回家团拜;同时认知惯性决定了,强关系很难再生和拓展,比如潜水于热衷养生的家族群。
微信联系人中,沟通信息的半衰期普遍低于三十天。
线下加人,暂时不删而已。
如果AI参与了人类社交变革,将会如何?
上一次社交网络变革中,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以不同的IP,在一个虚拟空间中相互沟通。
上次被压缩的是空间。这次被压缩的将是时间。
我们假定,新的社交网络前提是有百万级别的用户拥有数字分身,(这些数字分身以小模型的方式部署在终端,也可能部署在云端。)每个数字分身都与其现实世界用户一一匹配。
那么至少在这百万级别的人群中,彼此可以形成形成数字分身间的社交关系。
这种社交关系,主要体现为加载了预期目标的精准适配过程。
但与以往极大的不同是,因为这是数字分身间的数据交换和适配,不仅没有现实的线下世界中的黑夜和白昼,早餐午餐和晚餐,也不存在约不上的时间,赶不上的飞机……
在比特世界的社交网络中,时间消失了。
数字分身交换时,效率突破了以往的一切模式,可以找到更加符合你自身特征或者项目预期的目标;社交对象也将随着数字分身的普及而不断倍增。
多人数据交换是可以瞬间完成的,只跟算力有关。
算力,就是能源。
能源货币、效率价值与身份红利
全球任何一次帝国的更替,都是能源局。
从大秦的车马帝国到蒙古的草原帝国,从西班牙的风帆帝国到大英的蒸汽帝国,决定帝国命运的是能源。
不仅如此,能源是一切创造的来源。粮食是人类的能源,锚定了大唐的铜钱;石油是工业的能源,锚定了美元。
未来也一定是能源锚定了货币,石油美元之外,还有石油里亚尔,天然气卢布,电力人民币……
只要从能源种类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者文明的先进程度。
决定能源的关键,是效率。
效率的最大价值不是实现更多的产出,而是更快的匹配。
新社交体系中,搜寻更多的目标的同时,根据目标的数字分身,实现更加精确的匹配,社交效率极度放大。
在农耕时代,没有突破空间和时间,每个人大约可以管理150个弱关系和15个强关系;
在智能手机时代,突破了空间,可以管理1500个弱关系和150个强关系(因为忽略地理空间需求,可以与更多人保持信息交互密度);
在AI社交时代,用算力(能源)突破时间,可以预估到由数字分身直接管理15000个弱关系,协助管理1500个强关系。
请看大千团队给出的基本运算式:
游戏+AI=新游戏 社交+AI=新社交
…………………………………………………
新游戏+新社交=新语料库
新游戏+新社交+新语料库=数字分身
…………………………………………………
人类+数字分身=新人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