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学历真的不值钱了——从一个清华人的视角看

学历真的不值钱了——从一个清华人的视角看

公众号新闻


大家好,我是桃蛋妈。

现在的世界已过了一考定终身的年代。

7万硕士送外卖,宿管员、环卫岗要求硕士,这些新闻都透出明显的信息:现在的学历和从前不一样了。

可是按照惯性,我们做家长的还是难免要卷起来。

那么学历真的不值钱了么?还有没有必要为学历卷?不卷学历我们卷什么?

一位毕业于清华的爸爸,说自己不会让女儿再卷“文凭”,他是如何想的?


这是一篇中肯理性的好文,分享给你。


作者:珊爸,来源:公众号【珊爸超级爱学习】(ID:T-reading)


.......................................


学历是真的不值钱了。


硕士越来越难找工作,别说本科了。现在博士找不到工作的新闻还不多,但也快了,最多5年后大家就能看到了。


我一直觉得,同一句话从不同人口中说出来,含义是不一样的。


一个全家收入加起来不到1万的人说“钱没什么用”,笑笑就可以了。但马云说“我不爱钱”,那是因为他真觉得有的事钱解决不了。


学历也一样。


一个重本都没读过的人,说“文凭是张废纸”,听听就算了。


但是拿着清华的本科+top10硕士学历的我,今天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为什么说学历不值钱了。



01


要聊学历为什么不值钱,先得从教育是什么说起。


教育能干什么,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派认为是筛选出人才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育人”,传授做人的道理,但这个太看造化,这里就不讨论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初中往下,以传授为主;高中、大学、硕士,基本上是筛选为主。


换句话说,大学生,不过是通过高考筛选出来一批智力(体现在学习速度、反应力、理解力、记忆力等各方面综合)比较高、自律性比较强、勤奋程度比较高的人,给他们颁发这张叫做“大学文凭”的证明。


大部分工作了的人会发现,大学学的东西在整个工作中用处很小,基本上就是打个基础。学过的也没什么优势,没学过的花几个月就赶上来了,大家都是边干边学的。


所以,基本上大公司招聘,都是先看学校再看专业;学校不行的不看,学校好的专业不对,可以考虑招进来培养。


有的人还会发现,身边那些学历更高、学校更好的人,能力也不见得很强。因为好的学历只是对高考那个时间点这个学生的智力、自律性、勤奋程度的证明,不代表能力,也不代表知识。如果高考后把自律性和勤奋程度丢掉了,那就更是啥都证明不了了。


02


好,说清楚高考是一种筛选以后,重点就看这个筛子筛出了多少人。


以“本科生”这个身份来说,我父母那个年代全国本、专科合计只招收30万人,到去年扩招到1000多万,光本科都有500万。


仅仅从我们这代人——2005年前后大学毕业开始,人数就已经从250万翻了一番。


换句话说,本科生的输出速度快了一倍


光这么说,其实已经是低估了这种速度的可怕了。实际上,在十几年前我毕业那会儿,由于之前本科招生人数很低,所以当时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数,只有不到2000万,占人口比例大约1%多一点。


而到了现在,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已经约有8000万了,占比超过5%。



上面这个图,红框里下面绿线下的三角形才是当时累计的大学毕业人数,十多年后的情况变成了蓝框里的情形。


仅仅十多年,本科学历的人口比不是涨了一倍,而是涨了3倍多!


现在的大学生如果还沾沾自喜地觉得“本科学历打败全国95%的人”,那是ta没看到十年前全国只有1%的大学生,基本上也是这样的经济水平、这样的岗位结构。


说白了,大学本科生只有1%的时候,高薪岗位——医生、银行职员、设计师、公务员这些,只需要那么多,剩下的该扫大街扫大街、该打螺丝打螺丝;现在5%了,高薪岗位是不会同比例增加的。


更可怕的是,按这个趋势,涨到10%的比例也不过是十年的事,最后还会稳定到20%-30%。


所以从筛选的角度来说,以前的大学生,就好比给全年级前十名颁发“成绩优异奖”,现在全年级前50都颁这个奖,再往后可能前200名都颁这个奖。


以前得这个奖恨不得贴在额头上,以后拿这个奖,还会这么自豪吗?还值得到处炫耀吗?


03


前面的意思是,学历不过是对学生按某种标准筛出来靠前的一部分人而已,当筛子缝隙大了,漏下去的东西多了,自然就没那么值钱了。


这就是学历贬值,大部分人都能理解。


接下来我再讲的另外一个事实,就比较赤裸裸、血淋淋了。


试想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一直以来大家都普遍认为,高学历应该有高收入呢?


咋一听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但仔细一想,这里是没有任何的必然联系的。


高学历可以证明一个学生在高考那个时刻比较优秀,但这和工资没有直接关系。但高学历也好、背后代表的学习能力也好,都不会直接变成工作价值。


如果这个工作岗位是打螺丝,那本科学历不会给打螺丝的速度带来什么很大提升,甚至还不如读个中专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学历就代表着高收入,是因为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期,存在大量的“高净值岗位”。


什么叫高净值岗位?就是薪水远高于一线劳动岗位,但其实没什么很高的技术含量,换谁干都行的岗位,只不过高学历的人可能干得会更好一些。


看过《年会不能停》就知道,里面的公司总部岗位,就是典型的高净值岗位。坐在环境一流的办公室、享受超豪华的福利、工资是下面工厂工人5-10倍。


结果,真调个技术工人胡建林去干,也一样干得来。


过去几十年里,这种工作广泛存在于央企、IT大厂、金融企业、地产公司、水电煤气电信公司等等,用工需求是相当巨大。就拿我熟悉的银行为例,我毕业那会,光四大行每年就能招上千应届生。



高净值岗位有一个特点:岗位要求不一定很高,但岗位门槛一定很高,能招本科不会要大专,能够招硕士不会招本科,甚至只要博士。


但你说采购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策划,这些岗位非得硕士去做吗?甚至银行客户经理、程序员、房地产开发等看着需要技术的岗位,本科甚至大专、中专生做不了吗?


不是的。


那为什么这些高净值岗位的门槛设那么高?因为存在垄断差


比方说一个岗位,出五千的工资就能足够请到具备相应能力的人了,但工资就是给到一万。那竞争当然会很激烈,所以要把学历门槛抬高。


虽然这个岗位给中专生也能做,但我开的工资能招到硕士生,那我当然要招硕士生了。


那能不能直接降到五千的工资,或者招2个五千工资的员工提高效率?不能,也不愿意。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很复杂,而且多说文章就没了。


结论就是,过去几十年里,存在很多赚钱比较容易的大企业,因为垄断差的存在,给的工资远高于岗位的需求,所以需要一个标准去筛选自己的员工。


这个标准就是学历。


这些用人单位,能够招985的不会招211,能够招博士不会招硕士。不是因为我需要这样的人才,仅仅是因为我出得起钱。


我们学生努力读书,不是因为读书能够帮我更好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仅仅是因为读书可以给我一张进入这些高净值岗位的入场券。


我卷赢了其他人,我是当年高考的前0.1%,所以企业有高薪岗位,招我肯定没错。


04


现在总结一下:


高考把学生按成绩排个三六九等,分给大家名为“985学校”、“211学校”、“一本”、“大专”等等不同的证明。


企业有大量的高净值岗位,可以用的人太多挑不过来,所以先按学历含金量筛选一下,最高薪的只招985、硕士博士,其次的只招211,然后是一本等等……


这个规则这些年都运作正常,所以“读好书”就等同于“找好工作”。


——当然,这个只是敲门砖而已,每个人的后续发展,和学历高低没有必然联系,那是另一个话题了。高起点非常重要,所以高学历也非常重要。


好,接下来是今天的关键了。


当前环境下最大的变化就是:高净值岗位在减少,而且是快速减少。


过去的高净值岗位是靠经济增量来提供的,每年新增几十万、几百万个这种岗位,那是因为大型企业越干越大、小型企业不断做大和上市。


以银行为例,四大行负责校招,几年后员工跳到股份制银行、跳到其他金融机构,空出来的岗位继续校招,整个链条每一家公司都在增长,都在贡献新岗位。


现在呢,这个轮子慢下来了。你看村镇银行都有破产的了,中字头的设计院欠薪了,IT大厂裁员了,地产公司就不用说了。


慢下来就导致消化大学生的岗位少了。光靠存量,每年才退休多少个人啊,985毕业生都不够抢的,哪里轮得到普通大学生。


而且大家都懂,这种岗位放出来,还有一些并不是公平比拼谁的学历高、谁的面试表现好。


门槛高到一定程度就没法高了,但是韩国博士也是博士,英国水硕也是硕士,这些学位谁在读,读了在哪里用?


还有,为什么有“三代烟草人”故事被喷?以前没有“三代烟草人”、“三代电力人”吗?有,但以前新增岗位多,招不过来,根本招不过来,所以岗位资源的分配不是太大问题。现在岗位紧张了,所以成了人人喊打的问题。


这都是不能说的话题。


很多人都知道现在就业很艰难,但同时又听说招工很艰难。大把的工厂、餐厅、保安、家政,完全招不到人。


有些岗位薪资其实不算低,为什么招不到人?


大学生们宁愿宅家啃老考公考研都不愿意去做那些工作,不仅仅是因为面子问题。那些工作工资再高,但都是靠自己劳动付出,出一份力赚一分钱的生产性岗位。


就算有坐办公室的白领岗位,但企业生存都成问题,招人必须精打细算,工资低点,工作量大点,现有的人卷一点,招进来的一个当两个用。放缓期里,企业没有余力去提供工资明显畸高的高净值岗位。


可是,大学生不是学习如何工作,更不是学习如何劳动的。


能够在高考中卷赢的这批人,学的是如何证明自己能够配得上高薪。我卷赢了,你没给我相应的高净值岗位,那对不起,我没法工作。


这是一种阶段性的结构性错配问题,大量的被大学生们向往的高净值岗位没了,但新的大学生还在被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所以只能继续卷,读研读博,卷到证明我配得上那少得可怜的高净值岗位为止。


05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内容。


为什么说学历不值钱了——


首先当然是学位本来就大幅扩招,现在的985相当于我父母那时候的大专生,现在的硕士比我读书时的一本还多。


其次是经济高速发展期产生的大量高净值岗位,以后越来越少了,也很难看到大幅扭转的趋势。高净值岗位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而存量的分配已经不完全靠学历了。


除了少部分人以外,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以后找工作,靠的都是贡献价值。你给公司、给老板贡献多大的价值,基本上才能拿到相应的工资,光靠刷那张简历,意义很小了。


学历也不是完全没用,本科可能不值钱,那985肯定还是稀缺的,再不济清华北大肯定值点钱吧。但是即便卷成985、卷成清华北大,也没那么容易找到那种钱多事少、性价比很高的工作了,比父辈祖辈要难多了。


当然,学习还是要学习的,但是我们的孩子这一辈,光会学习用处不大了,得学习在未来能创造价值的东西。而且学习的性价比也变低了,大部分人,从90分到60分,收入大概率差不了太多。



桃蛋妈最后补充:


学历不值钱,父母能做什么?

也许父母能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热情和习惯,培养孩子对这个世界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孩子锻炼身体,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

如果学习是为了找工作,特别是为了能挣大钱,学历早就不值钱了。 


如果学习是为了满足自我,享受学习的过程,学历依然闪着金灿灿的光。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珊爸超级爱学习】

一路保送清华的数学、物理双料金牌爸爸,资深桌游爱好者,家有清华本硕中文系珊妈,倡导快乐教育。与我们一起玩中学。欢迎大家关注他的公号:【珊爸超级爱学习】(ID:T-reading)。

「牛娃成长记」更多好文:


他长大后去坐牢了, 没有逆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为何“步梯房”越来越不值钱了?内行人:4个扎心现实,妥妥的穷人房呀!EMBA管理智库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机制——女性高管的视角人类演化太反常了——竞争越厉害,人种越多几个帮助我们理解哥大抗议事件的视角Baillie Gifford:日本视角看中国有从海外投资人的视角考虑投资中ex-China的问题吗?回国杂记(2307)高中毕业六十年校友相聚在武昌南湖从评审视角看:未来管理人才培养趋势中国唯一泡在“海”里的城市,花多到不值钱,每天都是情人节,超适合养老,​重刷10000次都不够!大炮专家布尔牛津学霸毕业竟然当小学老师!名校学历真的贬值了吗?考完BCG战略咨询证书,简历真的被HR捞了!从“市赚率”视角看苹果公司的估值新雨俄罗斯大杀器来了——FAB-3000讲座预告|从招生官视角看,心理项目期待怎样的学生?(助力营专享)巴菲特视角看煤炭股:景气周期结束了吗?AI会替代医生吗?从一个病例看病人医生关系的不可替代美股基本面 - 2024_03_23 * 晨报 * 51Talk去年净亏损缩窄至1400万美元,预计今年一季度净收入增逾四成。对话武汉大学李淼教授:以大模型视角看待一切机器人问题|GAIR live熵泱——第五十一章美国的面子不值钱,布林肯开始求助多国外长:劝伊朗“别动武”明治人的国运——从开化到独立再到帝国主义严重缩水!10万元在美国这十大城市最不值钱……户口,越来越不值钱了一个清华经管院,半部中国经济改革史学历真的没有用吗?国产芯片最新消息来了——国产 Sora 的秘密,藏在这个清华系大模型团队中毛选教你高维视角看待强弱变化,人生发展和股票投资都离不开快收下!这个清华北大等名校递来的祝福~三个清华校友,争抢大模型一哥我又梦到她了——关于梦和潜意识一夜之间,户口不值钱了?为孩子跳河的妈妈:在女儿考公上岸前,“我的命不值钱” | 女法医柳二两 05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