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可持续供应链风险识别与管理》初稿抢先看
来源 | 智合标准中心
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智合标准中心(北京之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织起草的《可持续供应链风险识别与管理》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现已正式立项。这是“国内首部”可持续供应链领域,结合ESG与EHS风险管理的标准,目前该标准正在征集起草单位、起草人。
近日,《标准》框架草案首次公开。
一、
为什么要制定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要“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急需,加快研制配套标准”。目前,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均已制定了一系列供应链相关的标准,而可持续供应链风险管理领域尚存在空白。
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自2019年以来进入持续动荡区间,供应链安全成为国内外热点话题,同时有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愿意为符合环保理念且具有可信度的产品支付高达20%的溢价,但对于企业ESG负面舆论选择“不关注”的仅占3.79%。这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本土、全球供应链的不断融合,企业迫切需要关注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为此,智合标准中心决定以此为契机,联合行业头部资源,聚集国家级专家力量,共同组织编制《可持续供应链风险识别与管理》标准,用标准化手段为企业提供一套规范的方法和工具,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议题出发,结合企业产品、服务和业务关系全生命周期发展规律,有效提升供应链韧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二、
《标准》编制的五大亮点
1.首次定义“可持续供应链” | ||
“可持续供应链”概念出现以来,被社会广泛讨论和应用,但一直没有相关标准明确其定义及内涵。《标准》将首次在标准文本中正式对“可持续供应链”概念下定义,并在标准内容中多角度完善、阐述其内涵。 | ||
2.首次将EHS管理理念与ESG相结合 | ||
《标准》将首次结合EHS管理理念与ESG相关内涵,深化、拓展传统供应链管理要素,通过整合EHS和ESG价值体系,结合国内供应链风险识别与管理实践经验,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且系统的管理工具,增强企业在环境保护、相关利益方、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可持续供应链管控能力,从而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安全性与可持续性。 | ||
3.《标准》覆盖企业产品、服务全生命周期 | ||
《标准》将可持续设计、可持续采购、可持续制造、分销等流程的可持续化理念融入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并帮助企业识别产品、服务及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可持续属性,协同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销售商、消费者、回收商等利益相关实体,在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等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减少其制造、运输、储存及使用等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产品质量安全等风险,持续提升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 ||
4.《标准》编制兼顾时效性与实用性,适配场景丰富 | ||
《标准》编写现已完成草案框架,将会尽快开展企业调研、意见征集、专家论证会,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公开发布。《标准》将广泛吸纳相关领域各方意见,兼容并蓄,使标准能够适应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环境,同时标准将注重实用性,紧密结合企业现实需求,确保标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发挥指导及规范作用,为推动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内涵科学发展、提升企业产品、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 ||
5.《标准》引入“数智化”内容,鼓励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前沿技术 | ||
《标准》拟定“供应链可持续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披露”模块,引入“数智化”内容,鼓励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增强供应链可持续能力,并对信息收集方式和有效信息范围进行界定,帮助企业合理高效地进行可持续信息收集、存储和利用,支持企业由传统供应链向数智化、可持续供应链转型。 |
三、
《标准》适用指南
我是企业管理者、企业战略部门与决策者、相关领域研究者
我应当关注《标准》哪个部分?
1.《标准》在可持续供应链风险识别与管理目的部分将介绍可持续供应链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有助于管理层、决策层对企业发展可持续供应链整体性认识。
2.《标准》5.1转型风险中介绍了传统的供应链向可持续供应链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在政策、法律、技术和市场方面建立相适应的变化,可能为供应链企业带来不同财务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企业转型是企业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是企业重新塑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
时刻关注企业是否处于转型威胁或机遇之中,规避风险、寻求增长是每位企业管理者与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3. 《标准》6.1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战略部分,对企业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战略的要求进行基本规定,并提出应当制定的可量化的供应链可持续绩效提升目标,有助于企业从战略层规划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
我是产品部门、生产部门、客服及回收部门负责人或提供有关服务第三方
我应当关注《标准》哪个部分?
1.《标准》6.3可持续设计和生产部分,对企业应推行的可持续设计与可持续生产进行相应阐述。6.3.1可持续设计部分,有助于产品设计、客服部门加强对产品可持续性的理解,并应用可持续设计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服务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可持续设计的四种思路:(1)废物再利用设计,变废为宝;(2)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源头治理,兼顾功效与环保;(3)产品与服务设计,提炼价值避免过度消费;(4)产品与社会和谐设计,在服务少数群体中发现商机、实现价值。
2.《标准》6.3.2可持续生产部分对高效生产、生态友好的包装等部分进行阐述,并提出应推行减少废弃物和利用清洁能源等方法来降低供应链中的不可持续部分,有助于产品部门和生产部门加深对可持续生产的理解。
可持续生产核心在于对每一种产品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生产设施、市场利用、废物产生和处置等都要考虑到环境保护,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关注产品的经济效益,更强调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标准》6.4回收再利用部分,对回收体系建设的内涵、建设目的及办法进行阐述,并列举企业应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开展的工作,有助于企业产品、回收部门,从事回收业务的相关组织及个人进一步理解回收再利用理念。
我是采购部门、招投标部门、仓储物流部门或第三方服务机构
我应当关注《标准》哪个部分?
1.《标准》6.2.1提到企业应制定可持续采购制度和方案,包括不限于“可持续采购目标、标准、流程、合同履约检验及争议处理机制、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采购绩效评价”等多项内容指标,能够帮助企业招采部门更好地理解可持续供应链理念及相关从业人员具体应该怎样做。
可持续采购不仅关注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还考虑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能够为企业带来成本节约、规避潜在风险、提升品牌声誉、获得政府奖励、吸引ESG投资及合作伙伴等收益,目前如中建三局的扶贫采购、伊利集团的可持续原材料责任采购、海尔、华为和比亚迪的供应商选择均体现出可持续采购的优越性。
2.《标准》6.5可持续物流仓储中,对可持续供应链应采用的存储方式、分类、管理系统及库房安全防护等进行描述,并对物流方案、先进物流方法、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应选物流用车的车型和标准提出建议。
结合GB/T 29912标准,可持续物流应使用的物流用车应具备以下特征:
环保性,包括采用低排放发动机技术及使用清洁能源,降低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有害气体及颗粒物排放;
能效性,车辆应具备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以降低运营成本并减少能源消耗,对于电动车辆需要更长续航里程和更快的充电速度;
安全性,物流用车必须符合相关车辆安全标准,对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物流部门工作人员、交管部门、行人及过往车辆的安全负责;
可靠性,车辆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耐久性,以确保在长时间的物流运输过程中稳定运行,电动车辆应具备良好的动力系统与电池工艺,使得车辆故障率在不会影响物流工作的正常范围内;
智能化,物流车辆应当具备导航系统、数据合规收集与应用等功能,有助于企业利用数智化手段实现供应链高效化与可持续。
我是供应商负责人、供应商中介机构等第三方服务组织
我应当关注《标准》哪个部分?
1.《标准》6.2.2中提出,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参考GB/T 33635-2017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的要求,通过现场核查或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供应商进行可持续风险评估,将供应商分为高、中、低风险三个等级。
2.《标准》6.23中明确了企业应对关键供应商提出满足可持续供应链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需要满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可持续设计、能耗及污染物管理、回收利用等指标。同时,对关键供应商来说,一级供应商应对二级及以上供应商提出相关可持续性要求。
3.《标准》6.6.2制度文件部分,建议企业对供应商相关文件进行制度化留档,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提供的符合性材料、供应商产品检测报告、供应商提供的样品测试记录或检测报告、供应商有害物质管理体系运行的记录文件等。
制度化留档供应商相关数据、材料为企业带来的益处有:
(1)统一归档供应商相关数据,有助于企业全面、准确地掌握供应商的情况,为后续的合作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增强可追溯性,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如产品质量、交货时间、交接效率等,这些信息对于追溯供应链中的问题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或供应链中断,企业可以通过查阅留档资料,迅速定位问题源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3)提升供应商合作效率,完善的供应商资料库可以为企业采购部门提供便捷的查询和参考,减少在供应商选择、评估等环节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通过与供应商共享部分信息,可以增强双方的信任和合作效率,推动供应链的持续优化;
(4)降低供应链风险,通过对供应商资料的深入分析和定期评估,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如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变化、质量问题频发等。这有助于企业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控,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是技术部门、提供供应链科技服务的企业或三方平台
我应当关注《标准》哪个部分?
1.《标准》5.1转型风险中提到企业应注意技术风险,避免企业由于长期使用落后技术而产生损失,应不断向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技术改进或创新。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物降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碳捕捉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绿色建筑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2.《标准》6.6.2中,提到生产控制文件记录,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关键特性数据的记录、有害物质的释放或转移信息、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或转移信息、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颗粒物)的排放(排放量、浓度、处置、 去向等)记录、其他为保证生产有效运行所需文件和记录。这些生产数据的记录离不开技术部门、供应链科技的支持,应用该标准方法的企业越多,相关数据记录的需求就越大,企业技术部门、提供供应链科技服务的企业或三方平台在该方面的业务机会越多。
3.《标准》6.7供应链可持续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披露对数智化技术在可持续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提出重要建议。《标准》鼓励企业使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企业可持续供应链信息平台以及数字化管理流程,并在后续支出企业应该着重收集的多类信息指标,同时《标准》支持企业自建、联合建设或使用已有信息平台进行相关信息披露,共同建设可持续信息披露良性环境,为各行业有效利用可持续供应链相关信息数据提供便利,从而提升企业供应链的数智化和可持续。
可持续信息披露带来的业务机会:
(1)信息技术服务市场扩展,可持续信息披露需要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因此,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可以开发专门的软件或平台,以帮助企业更便捷地进行可持续信息的采集、管理和披露。
(2)审核和认证服务,为了确保可持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企业需要第三方机构对其披露的信息进行审核和认证。这为律所、审计和认证机构提供了新的业务领域。它们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审核和认证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投资者关系和公关服务,随着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企业需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以展示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这为投资者关系和公关服务提供商创造了机会,它们可以协助企业策划和执行相关的投资者活动、媒体发布等,以提升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4)教育和培训市场,可持续信息披露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ESG、EHS、信息平台搭建等。因此,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机构可以提供专门针对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培训课程,帮助企业提升员工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意识。
我是律师、企业法务部门及相关第三方服务机构
我应当关注《标准》哪个部分?
1.《标准》在5.1转型风险中指出,政策和法律风险也是企业应当关注的重点之一,国内外可持续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企业供应链的正常运行,甚至出现诉讼索赔等情形,这就需要企业法务部门及律师等专业团体来帮助企业规避违法违规风险,同时在不可避免发生法律诉讼等行为时确保企业利益损失最小化。
2.《标准》在6.2有关供应商的阐述中引用了多项国家标准,企业法务部门及律师团体能够根据企业现实情况及需求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企业自身的供应商管理要求,同时供应商合规管理还包括供应商不该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这些都需要法律法规、认证等专业人士的参与。
3.《标准》首次将EHS与ESG理念结合,并应用在供应链领域,其中对公司治理风险及安全合规部分需要律师、认证机构等第三方组织的帮助完善,《标准》秉持开放态度,面向专业领域内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士展开参编征集,以此完善《标准》内容,提升标准文本的全面性与科学性,从而推动国内可持续供应链建设,为中国可持续事业做出贡献。
四、
《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征集中
智合标准中心将以该标准为契机,致力于“共建共链”构造可持续供应链生态圈。欢迎关注可持续供应链事业发展、关注EHS和ESG领域建设的企业及专家加入,包括但不限于:
1、链主及行业龙头企业:大中型央国企、各行业具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在各产业及领域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
2、供应链上下游优质企业:与国内外采购方、品牌商建立业务关系的供应商和制造企业,在各供应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节点企业。
3、关注ESG、EHS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及从业者:关注供应链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绿色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
4、关注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的从业者:在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生产运营、招标采购、仓储物流等工作的,关注绿色供应链、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企业及相关从业者。
5、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律师律所、管理咨询机构、提供有关可持续供应链服务的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及个人等。
填写报名信息,获取标准详细大纲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