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各地巧打文旅经济牌

​各地巧打文旅经济牌

公众号新闻





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发力文旅。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更是旅游高峰期。有地方挖掘城市文化和历史资源;有的城市关注自身故事性,加强城市品牌建设;有的城市则关注具体项目落地性

文 | 《财经》记者 张明丽 特约撰稿人 邱兆翔
编辑 | 王延春

在河南许昌街头,魏都城管催着300多个摊主排队出摊儿,烙馍卷菜、浆面条、热豆腐……各摊主带着自己的拿手美食迎接从全国各地来的旅客。一旁的城管则帮着推车、清理路障,在许昌官方发布的视频里,城管跟摊主沟通,“我们服务好你们,你们服务好游客。”

这背后是各地积极接住旅游“泼天富贵”的积极布局。哈尔滨的“小土豆”爆火后,各地旅游业迸发新生机。天水麻辣烫、河南接机大学生……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发力文旅。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更是旅游高峰期,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数据,“五一”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首都机场的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首都机场运送旅客91.83万人次,日均18.37万人次;共保障航班5837架次,日均1167架次。相较2023年同期,旅客量同比增长约21%,航班量同比增长约10%。节前客流高峰出现在4月30日,全天运送旅客约20.8万人次,起降航班1203架次。5月5日迎来返程高峰,全天进出港旅客约为20.7万人次,起降航班1203架次。

不独白天,今年“五一”假期,夜间经济同样活力满满,已纳入监测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达7257.5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长6.9%。

“五一”旅游热,下沉市场高增长

“五一”假期,回到家乡休息的小罗选择不出门。在辽宁大连滨海路上,往常人群并不多,但自从滨海路出现梅花鹿,并被抖音推荐火了之后,来滨海路希望偶遇梅花鹿的人越来越多。“五一”期间,如果打车过去,入口处需要排队一个半小时。小罗告诉《财经》,尽管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已有时日,但这样的旅游热度也是前所未见的,“感觉大家更爱出门旅游了”。

而选择出门旅游的格叁感受则大不一样。“五一”期间,格叁与朋友一同前往敦煌游玩,这是他疫情以来首次出门旅游。“前两次出门,要么是参加朋友婚礼,要么是出去办事,长途旅游还是第一次。”谈及为何“五一”出行,格叁告诉《财经》,一是太久没出去旅游,二是一直对敦煌感兴趣。尽管“五一”出行人很多,但也很有“氛围感”。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五一’的敦煌,就是人叠人”。格叁告诉《财经》,当时选择去敦煌旅游的一个原因是,认为“五一”敦煌不会太热,但因为人太多,甚至产生了中暑症状。“想过人会多,但没想到这么多。”格叁说。

随着气温升高,“夜游经济”也成为“五一”消费的新增长点。据美团数据,“五一”假期发生在夜间时段的消费环比增长127%。“五一”假期前三天,夜间玩乐订单同比增长60%,成都、上海、重庆、长沙、深圳的夜间玩乐订单量位居前五。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告诉《财经》,现在的旅游热度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网红旅游城市的示范效应。淄博、哈尔滨、天水出圈后,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特色文旅带动城市出圈”的模式给了其他城市一条可复制、可实现的传播路径。随着新媒体平台的普及,这种传播路径具备了成熟的渠道基础,因此造就了“百花齐放”的状态。

与往常城市-购物-观光车旅游模式不同的是,如今具有历史文化元素的景点更能吸引游客兴趣。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热门博物馆、古城古镇类景区的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4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和洛阳博物馆热度较高。漳州古城、丽江古城、甪直古镇、喀什古城和南浔古城,则以各自的文化风情和建筑特色吸引了游客的关注。

每逢节假日,王琳一定会与朋友出去旅游,她整理了近年来去的景点,发现打卡的要么是各地博物馆,要么是桂林山水等自然景观。王琳告诉《财经》,游览多了后会发现,城市风光大同小异,而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是下一阶段更想探索的。

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师刁基诺告诉《财经》,随着青少年成为旅游主力军,旅游需求也有所改变。青年群体乐于“特种兵式旅游”、个性化体验,同时由于年轻人擅于使用社交媒体,会在短时间内形成网络热点。

5月5日,携程发布《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携程数据显示,出入境游增速高于国内游,下沉市场增速高于一二线市场。这两股力量交织,正成为影响中国旅游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付一夫告诉《财经》,下沉市场高速发展主要由几个因素导致:第一是性价比更高。热门大城市在节假日期间往往人挤人,购物一物难求。而县域城市旅游更具地方特色、更具性价比,旅游体验也更好,甚至很多县域城市还有独特的“宝藏风景”。第二,相较于前一阶段,当下游客的旅游动机已经发生了改变。目前,Z世代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崇尚个性与群体认同结合的旅游形式,并且催生出打卡网红城市、网红美食这样的旅游方式。诸如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的爆火,正是由于它们符合年轻人对生活气息的向往,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年轻人希望从生活工作的囚笼中走出去,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第三,很多县域小城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部分城市也在效仿淄博、天水的经验,布局新媒体赛道,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吸引外来游客前来观光。可以说,小城的出圈是当地政府“苦练内功”的结果。

各地文旅频出新招

旅游产业为哈尔滨带来72.79亿元营收后,各地都看到了文旅行业的潜力。旅游业可以带来巨大乘数效应。根据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计算,吃一顿天水麻辣烫人均消费30元,带动当地消费650元;体验一次泉州簪花仅需40元,带动当地消费900元;去平潭追“蓝眼泪”高铁花费约40元,带动当地消费700元……以此计算,出圈城市可以拉动整体消费放大近20倍。

刁基诺告诉《财经》,旅游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接经济效益:旅游业直接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包括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行业的收入。这些收入直接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二是间接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建筑、制造业、农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诱发了其他产业的投资和消费,如金融、教育、医疗等。这些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多元化和升级。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间接和诱发地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就业增长。”刁基诺说,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游客在当地消费,从而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这些消费还会通过产业链的传递和扩散,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收入增长。此外,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投资,这些投资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投资增长。

付一夫介绍,旅游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包含很多环节,涉及领域很广,例如交通运输、酒店、餐饮、零售、文娱、休闲等都处于旅游产业链上。民众的旅游热情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旅游的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因此旅游业的乘数效应很大。

各地政府积极布局文旅产业。武安市多家景区在“五一”假期推出一系列创意露营产品,特色帐篷、精致房车和贴近大自然的环境都成了吸引游客关注的焦点。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强化政策扶持,创新发展方式,围绕客源市场优化配置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提高乡村旅游产品质量,推进乡村旅游由观光休闲为主向度假康养为主转变。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多个文件,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等政策强化行业规范,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稳定保障,对市场标准、秩序规范、管理方式的重要性不断进行强调。“总体来看,2023年文旅政策强化行业规范,着力建设文旅市场信用体系,以多项行业规范为文旅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另外,着重将融合理念贯穿发展始终,颁布了如《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等政策,从行业和区域层面明确了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刁基诺说。

付一夫告诉《财经》,城市旅游出圈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很多城市积极寻找特色标签,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主打人间烟火的市井情怀。更有一些城市超前布局创意营销,实际上,早在2015年,淄博就启动了持续八年的露天烧烤治理工作。淄博至少在爆火之前的四年,就已经在研究如何盘活文旅,着手布局短视频赛道,其间还先后尝试过宣传齐文化、陶瓷、烧烤等多个营销点。

“随着消费群体更年轻化、时尚化,城市宣传模式也在更新。”付一夫告诉《财经》,网红城市爆火绝非偶然,哈尔滨早在2023年初就开始策划,包括新媒体宣发、组织各地自媒体大V为冰雪季旅游做铺垫,以迎合年轻消费者的习惯。

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也是游客参考的重点。“一般来说,出圈城市的政府部门积极回应,当地市民也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付一夫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财经》,从促进地方发展旅游业的角度看,地方政府一方面是结合本地禀赋优势,打造好旅游项目,另一方面也要营造好旅游消费环境,在提升旅游消费便利度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提高旅游消费者满意度。

文旅业或将成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

“五一”期间,文旅市场向荣彰显消费信心恢复。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增长6.8%。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5.1%。纳入监测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7257.58万人次、电影“五一档”总票房破15亿元。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游客人均花费约566元。

刁基诺告诉《财经》,在城市经济动能增长不足的背景下,文旅业可以成为城市增长的新动能。文旅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然而,文旅业作为城市增长新动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季节性波动、资源约束、竞争激烈等。

刁基诺建议,地方可通过资金扶持、与其他产业联动、加强监管服务等,综合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为最大化发挥各城市的独特优势,地方政府一要关注提炼该城市旅游特色的稀缺性,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和历史资源。二要关注自身故事性,加强城市品牌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三要关注落地性,考虑项目能否真正为当地文旅发展赋能。四要优化旅游服务设施,各城市应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例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完善旅游信息系统等。此外,社交性是连接游客的重要桥梁。”刁基诺说。

刁基诺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旅游业与当地产业的结合发展,如提供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建立旅游业与当地产业的合作机制、明确当地产业优势、开发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引入外部资源资本等多渠道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罗、格叁为化名)

责编|要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文旅品牌化,一切刚初始德国马克思城堡(Marksburg castle),街头看景“骂遍”国外旅行的徐州大表哥,到底有多癫?网友笑哭:法国文旅,一年白干!“农文旅”能拯救濒临死亡的文旅产业吗?突发状况,当红歌手无奈离场,含泪道歉!4月以来已连唱16场……各地演唱会经济火爆购票技巧:超级经济舱、豪华经济舱、普通经济舱,基础经济舱,都叫“经济舱”,我该怎么选?网红大熊猫“花花”任成都文旅荣誉局长,已经火到海外了……雷军宣布:追加开售;凯迪拉克回应海报暗讽小米SU7;OpenAI 首次展示音频模型;俞敏洪要求河南新东方文旅停播整顿...俞敏洪:已要求河南新东方文旅停止直播|首席资讯日报短视频+文旅,新产业CP赢麻了被传抢董宇辉风头?俞敏洪道歉:河南新东方文旅停播整顿!曾表示“做文旅是因为我想玩”裸体自画像的预示文旅部:将率先恢复福建居民到马祖旅游8点1氪:4月油价或进入“8元时代”;小米汽车SU7交付时间延长;俞敏洪要求河南新东方文旅停播整顿微播易:2024文旅行业社交媒体AI营销解决方案2024文旅行业社交媒体AI营销解决方案(附下载)露营地规划,成了文旅项目最后的救命稻草?再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熊猫“和花”成文旅局荣誉局长?网友:祝贺“花局”!五一将至,文旅行业如何做好舆情管理和危机应对?中篇小说 枫叶红透 第四节精品化趋势下,如何玩转“音乐+文旅”下半场?浙江乡建文旅与高端民宿游学浙江的文旅项目:网红民宿、咖啡店有哪些?4月一起去看看各省文旅不这样宣传,至少损失一个亿Mob研究院:2024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宏观市场 | 文旅、先进制造业税收较快增长——评2024年3月财政数据不是問題之問題—-舊金山遊記之一发放超1亿元消费券!各地启动新一轮文旅促消费各地找准发力点,抢滩“银发经济”热搜爆了!知名歌手演唱会,现场观众高喊“退票”!票价最高1280元,“本人只唱几首歌”!当地文旅局回应重磅归来!2023-2024年度“长城奖-文旅好品牌”案例征集大赛正式启动网红书记落马,文旅产业为何总是毒害干部?网友太有才《提灯定损》被p成恐怖片海报!江西文旅哭晕在厕所李翔 x 李丰:“五一”文旅数据升降背后,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长期趋势 | 李丰专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