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没有零花钱的我,长大后不会正确花钱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读者:淼淼
五一假期赶上外甥过生日,成年后,各自为生计家庭奔波,也只有借各种节日,大家才能抽空一聚。放假前几天,我问小家伙想要什么礼物,电话里他雀跃地说了一堆,听得姐姐直接夺过手机。
小外甥读三年级,正是爱玩的年纪,一直嚷嚷着过生日时要邀请同学一起开party,作为后援团,我举双手支持,并且在他撒娇卖萌下答应友情赞助零食和小玩具。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生日当天既没有看到同学们的身影,也没有party,姐姐简单炒了几个菜,唱完生日歌后,草草结束了这场生日宴。小寿星情绪不高,规矩地坐在那儿,收到礼物也没多开心,姐姐一个眼神看过去,他立刻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说谢谢。趁周围没人,我凑到他眼前问怎么了,他的脸憋了通红低着头怎么也不开口。
《小别离》剧照
最后,还是姐姐没忍住,一起在厨房收拾时,和小时候一样,不住地向我抱怨:“你说他那么小,怎么就敢偷钱,以后长大了怎么办?”
母亲也加入讨伐:“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就得这一次把他打服了,以后才能走正道。”
原来,姐姐前两天洗衣服时从口袋里翻出五十块钱,顺手放在了桌子上。现代人出门一般都是电子支付,现金放在那儿也就忘了收起来,等想起来时钱已经不见了。
姐夫在外地工作,两个外甥女读寄宿制学校,只有周末回家,这两天出入这个家的只有她和儿子,显而易见,真相只有那一个。
这件事对姐姐如当头一棒。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姐姐的终极梦想,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格外上心,希望孩子全方面的优秀点,再优秀点。为了让他们把心用在学习上,吃穿住行由她一手操持。成绩没考好,毫无疑问一顿臭骂,每天看电视不可以超过半小时,不可以和成绩不好的同学玩耍。
《小舍得》剧照
姐姐不明白,自己一向乖巧听话的儿子怎么变成了坏孩子。现在是几十块钱,长大有可能是抢银行。她怒不可遏地希望以武力让儿子记住这次教训,小外甥的屁股到现在都是红的。同时,姐姐对他的管教更严格了,日常玩伴逐个进行排查,凡有不合标准的一律断交。
又是这样。
小孩子偷钱,父母暴跳如雷,暴打、威胁,把孩子当做犯人一样看管审问。偷窃固然是大事,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以防孩子一错再错。可现在如此操作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对偷窃事件本身毫无帮助,甚至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以后遇事对大人能瞒则瞒。我们应该找到原因所在,对症下药。
我问:“你有没有问他为什么拿钱啊?是想要买什么东西,还是被校园霸凌了?”
其实,孩子们平时没少向我抱怨,两个外甥女还好,小外甥尤其怨声载道。放了学,一起回家的小伙伴拿着零花钱走进小卖部,买花花绿绿的零食或者小玩具,他只能绞尽脑汁给自己编造各种理由来掩盖自己没有零花钱的真相。毕竟是小孩子,看别人吃眼馋得不得了,像个小跟班一样,帮别人倒水做值日,换取一点零食。
《父辈的荣耀》剧照
对此我深表理解。也试着与姐姐商量,每月固定给孩子们一点零花钱,这样既让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也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管理自己的“小金库”,学会左右金钱,而不是被金钱左右。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我劝姐姐,有心理研究表明,4-6岁孩子进入金钱敏感期,对金钱萌生了最初看法;7-12岁,他们会进入财商确立期,金钱观开始形成,正是进行金钱教育的好时机。
但姐姐不以为意,小孩子不懂节制,由着他们自己花钱,万一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将来成败家子了怎么办?何况平日里没少吃没少穿,也告诉他们,想要什么,主动提出来,只要合理就会买,根本不需要零花钱。
那次谈话以失败告终,这次教训摆在眼前,姐姐依然摆摆手:“这不是拿,是偷。学坏就是学坏,哪有那么多理由。”
母亲和姐姐一派,对我说:“你忘了你小时候悄悄偷钱,要不是我管的严,你现在不定什么样呢?”我尴尬得没法接话,起身离开了厨房。
《狗十三》剧照
母亲说的那件事,时隔多年,细枝末节依然留在我的脑海中,有时午夜沉沉,往事入梦,醒来梦中嘈杂的剧情已经逃去无影踪,唯留恐惧在心,不知今夕何夕。
那年我也读小学,和外甥差不多的年纪。夏天傍晚,家里来了亲戚,抱来一个大西瓜,大家都在院子里吃西瓜纳凉。我趁机溜回屋,蹑手蹑脚打开父母房间里的抽屉,从一沓零钱的中间抽出一张二元钱,迅速折叠成小方块藏到袜子里。
明天轮到我们这一组做值日,大家约好了做完值日后一起去买干脆面和饮料当做晚饭。当时,我话还没说完,母亲便拒绝了我:“我们家没这些闲钱,那都是垃圾食品,回家吃饭,不然饿着。”
无论我如何哀求解释,都无法改变母亲的意志,全世界阳光普照,而我却在淋雨。那两天上课我满脑子都是别的小伙伴高高兴兴在一起吃吃喝喝,只有我无法融入,灰溜溜地走开。我不想被取笑,于是,有了这一次胆战心惊的偷拿。这种感觉很不好,在多年后读到三毛的《胆小鬼》,她写“一天都脸红,烦躁,不肯讲话,吃不下东西,魂不守舍。”字字句句击中我灵魂。
《阿方梦游记》剧照
不过,不到24小时,母亲便破了案。她有每天早上数一遍钱的习惯,发现钱变少了,把我们姐弟仨叫过去挨个问话,经不住母亲的拷问,我老实交代了一切,自然,和朋友一起吃晚饭的计划也泡汤了。
平日玩耍时,我知道有的小伙伴每月都有零花钱。下了课,她们拉着手交流什么好吃,什么好玩,我是一个沉默的旁观者。过完年返校,有一个女生豪气的拿出压岁钱来请我们吃东西,那一刻,她是我们眼中宇宙的中心,我们跟在她身后,浩浩荡荡地走进小卖部。在小时候的社交里,有没有零花钱决定了你是金字塔的哪一层。
我很向往这个女生的生活,金钱给了她底气和游刃有余的人生态度。我记得她的书包里有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自己的每日花销,她是一个规划高手,一年能攒几百块钱,算是我们中名副其实的小富婆。毕业后,我们失去了联系,但我想,依她这样日积月累的财商,永远都会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而那个年幼的我,如同现在的小外甥,说到底,小小的我们只是想要一点可以自己支配的钱,可以买任意想买的东西,而不是大人操控下的消费。
我向母亲争取过,母亲不认为孩子也是需要社交,需要与金钱打交道,到学校是去念书,不是吃喝玩乐交朋友。
《小舍得》剧照
一直到念寄宿制高中之前我再没有主动碰过钱的机会,包括过年的压岁钱。父母给的压岁钱被放在枕头下保佑平安,第二天一早乖乖上交,至于亲戚们给的压岁钱不过是父母们手上来回流转的npc。
没有人意识到,没有零花钱的孩子,不仅是自我需求没有被满足那么简单,在这个过程中,他还缺失了自尊和正确的金钱意识。而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通过其他手段来争取,比如偷、抢。
父母合理安排零花钱,既让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也让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小金库”,管理金钱的能力得到发展,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好的。
可惜,在我的成长中,父母从未主动与我谈过金钱,甚至是避讳的。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们不遗余力地渴望培养我做一个品格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绝口不提金钱,认为那样是市侩庸俗的。
可是,我们这一生不都在与金钱打交道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金钱只是一种货币,是中性的,是使用者赋予它好坏,最重要还是看你怎样去认识它。
《公主小屋》剧照
父母一代偏偏认为,很多能力到一定时间我们会自行掌握,比如按时结婚、投资理财。
事实上,我们所具备的能力都是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习得的,没有一夜成材的树木。在金钱教育缺失下长大的我,不仅对金钱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更难以理清金钱和人生的关系。殊不知,我们所缺失那部分只会在未来某一天以疾风骤雨之势侵袭生活。
知乎有个提问:从小到大都没有零花钱是什么体验?
其中,有一条高赞评论这样写:“从小生活在‘别人有我没有’‘别人吃着我看着’的状态中。工作后报复性消费,成为购物狂,被无法支配金钱的恐惧感控制。”
这正是我的真实写照。我不知道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与我而言,钱可以买来我想要的,仅此而已。高中住校后,家里每月给生活费,那是2006年,半个月的生活费是50元钱。拿到这笔钱我简直是狂喜,脑袋瞬间不清醒,走进小超市狂买一堆有的没的,这样的代价是周末前几天我开始严重缺粮,需要一天两顿啃三毛钱一个的馒头挨过。
工作后终于自食其力,自此也开启了我的疯狂消费之路。最厉害的一段时间,我买东西根本不看价格,也不管钱包余额,喜欢的衣服一个颜色来一件,资金不够还有花呗分期,直到债台高筑时后悔不迭。
《都挺好》剧照
三十岁以后,身边不少人买房买车,有人在股市大杀四方,有人存了一笔不菲的养老金。我只能绞尽脑汁进行全方位消费降级,勉强维持正常生活。
金钱用一种抽筋扒皮的方式教训了我,好在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用了很长时间,终于走出对金钱的混沌。也逐渐明白掌控金钱的重要性,明白储蓄和理财的重大意义。金钱,几乎贯穿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全部,驾驭金钱也是在掌管人生。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偏偏这几两碎银,能解世间惆怅。
因为感同身受,我完全理解外甥的渴求,也明白他做出“偷”这个举动的无奈。
姐姐在金钱上的教育方式与母亲如出一辙,我不想外甥如我一般踩过许多坑后才能幡然醒悟。我愿意为他据理力争一次,向姐姐提出不如做一次零花钱实验。好说歹说下,姐姐终于应允。
一周10元钱,大人得不干涉他怎么花费。拿到人生第一笔钱,外甥开心的不得了,打电话向我炫耀这一笔“巨款”。我问他:“你想好怎么支配这笔钱了吗?”小家伙如数家珍:“要请小伙伴吃雪糕,要买下心心念念的玩具……”我大约算了一下,嗯,严重超支。我告诉他:“按照你这样的消费速度,这笔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当然这是你的钱,你想怎么花都可以。现在没有了零花钱还有父母养你,但以后等你自己挣钱了,没了就是没了,所以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钱。”
《少年派》剧照
外甥若有所思,掰着手指算怎么消费最合理。最近一次问他,手里竟还有两块钱盈余。
小家伙甚至主动提出想在暑假时批发一点小玩具到公园摆摊售卖,已经把好几个同学发展成潜在客人了。“这是从六一学校组织的跳蚤市场里得来的灵感。”姐姐偷偷告诉我。
现在他对钱有了新的认知,知道了钱不是躺在手机里,也不是住在父母的口袋里,是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的报酬,并非凭空而来。我想我已经知道下一次见面要送他什么礼物了,一本《小狗钱钱》远比其他更适合现在的他。
排版:桃桃 / 审核:然宁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