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价格大跌,这预示着什么?公众号新闻2024-06-26 16:06文丨古原近期,牛肉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6月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牛肉价格同比下降12.9%,价格跌至去年以来新低。事实上,早在去年2月,国内牛肉价格就开始走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2月份,牛肉价格由1月份同比上涨0.9%转为下降1%。自此,牛肉价格“一蹶不振”,同比降幅整体呈逐月扩大之势。从批发市场看,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1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平均价为60.76元/公斤,较今年1月1日的71.46元/公斤下降了15%。那么,价格下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是国内牛肉供给增加了一点,截至2023年末,全国牛存栏10509万头,比上年末增加293万头。今年一季度,全国肉牛出栏1199万头,牛肉产量186万吨,同比增长3.6%。第二,牛肉进口也在增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口牛肉100万吨,同比增长22%,其中4月份进口22万吨,同比增长23%。“当前牛肉供应已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朱增勇说。更为重要的是:和国内相比,国外肉牛养殖以草饲为主,具有成本优势,进口白条牛到岸价基本为国内批发价的一半。价格相对便宜的进口牛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肉价形成较大冲击。牛肉大跌后的受益者是谁?消费者!受损者是谁,国内的养牛户。牛肉进口关税,还有12%。这个关税,使得国内的养牛户还是受到了部分保护,但依然挡不住国外的廉价牛肉的冲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这12%的关税,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取消,一斤15块的牛肉,才是一个更为合理价格。那么,有人要问了,那些养牛不赚钱的农户们怎么办?如果中国牛肉市场是对外开放的,那么,国内的养牛户们要想和国外的竞争,就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规模化养牛的各种管制能否取消第二、农村的各种用地管制能否取消第三、牛肉销售过程中的税费能否减免第四,农业投资领域的各种管制和约束能否取消中国农牧业并非就是天然竞争力弱小,其实,这几年中国养猪的规模化、集约化能力正在越来越强,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并不是不能和国外相比。中国农牧业的生产成本高,本质上来源于两个原因第一,土地受限,难以规模化生产,大部分农户养牛的规模都不够大第二、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就没有人投资上游,开发出更多的牛肉生产效率工具;也即资本投入不够第三、养殖业的各种约束太多,导致投资回报率低。农业和工业是一回事。他们的产出,并非完全由自然条件决定。饲料、兽药、生产技术、管理设备、精细化自动化设备,都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制度性的约束,才是中国牛肉竞争力不如国外的根本原因。韩国农民,为了对抗国外牛肉的进口,逼迫政府征收高达百分之几百的关税,结果是韩国人吃肉奇贵无比。正确的做法,不是去保护落后的生产力,而是要在开放的基础上,对国内约束管制企业生产的制度进行改革。只要减税减管制,不管任何一个领域的农牧业生产,都会拥有最强大的竞争力。并不是开放农产品害了养牛户,而是管制让他们效率低下。消费者的利益与生产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不是说为了让养牛户活下去,就得让消费者买更贵的、效率更低的产品。韩国的教训告诉我们,以损害消费者利益来满足落后生产力的方法,只会让这一个领域特权化,最终形成相互伤害。现在韩国的医生也要求特权,每一个行业都要求的话,那么,所有人的生活品质都会下降。只要向全球所有产业开放,那么,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就必须进行。中国企业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但中国也有在很多领域不低的关税,这也是某种程度的贸易保护。要想达成繁荣,贸易保护主义必须被消灭掉。农民的收入要提高,只能指望减少管制后的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不是指望贸易保护。当然,如果阿根廷就是适合养牛,中国人就是适合生产工业品,那双方贸易就好了,中国农民可以去工厂为阿根廷人生产工业品。双方的效率都提升了,产出都提升了,财富都增加了,都能买到更便宜的工业品和更便宜的牛肉。我为什么天天鼓吹开放,因为,开放的结果,必然就指向市场化改革。检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潜能,就是看开放程度,包括,商品的自由交易程度,关税的高低,人员进出包括工作权利的开放程度,包括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只要国内有足够多的管制,就必定不可能开放,因为二者不可能长期兼容。反过来,只要对外开放程度高,那么国内的管制就会逐步消解。当然,开放对改革的促进程度 ,也与国外的管制程度相关,如果国外的管制高,那么他们的生产成本就高,商品竞争力就会不够,对国内改革的促进程度就会更低一些,如果阿根廷的牛肉生产效率增加,一斤牛肉降到了10块一斤,那么,在开放的压力下,国内必须进行更加彻底的改革。上一篇:十年前是因,今天是果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