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不服问界
被余承东指责“坑人”半年之后,懂车帝再次反击。
近日,在懂车帝独家片场一档问界M7 Ultra与理想L7 Ultra的对比测试节目里,问界M7被吐槽“开起来一言难尽、机械素质完全配不上它的智能化水平”,甚至直言操控部分只能给个“15万的良心价”。
这不是懂车帝第一次质疑问界。在半年前的冬测中,懂车帝就因把问界续航评为倒数第一而引发争议,余承东更是炮轰懂车帝“坑人”“误导民众”。
此次懂车帝再度质疑问界的时机,也十分值得玩味。一边是问界销量和赛力斯市值双双封神,另一边是传闻懂车帝冲击上市。这种巧合难免让市场猜测,懂车帝“挑事”背后,是否想为即将来临的IPO刷一波热度,证明自己在商业前景上的充足底气。
纵观老对手汽车之家和易车网上市后的表现,都证明以“流量”换“成交量”的路并不好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懂车帝,急需在问界一战上扳回一城。
吃透流量
身上留着字节的血,懂车帝最不缺的就是流量。但怎么让“流量为王”发挥最大的价值,标榜第三方评测机构,挑战最头部的车企,无疑是最容易出圈的打法。
早在2021年,懂车帝在一次双车对撞实验中,将比亚迪汉EV与极狐阿尔法S进行碰撞,结果比亚迪汉EV的A柱弯折,并在完成测试48小时后自燃。对此,比亚迪官方指出,懂车帝在测试中采取了不规范措施,因而导致产品测试结果不利。
到了2023年底,懂车帝的这套打法彻底出圈。懂车帝在黑龙江漠河开启了一轮混动车型冬季测试活动,测试结果令市场大为震惊:
问界M7增程版以31.6%的纯电续航达成率排名垫底,长城汽车旗下坦克400Hi4-T和哈弗猛龙、吉利汽车旗下银河L6、领克08 EM-P等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也不足40%。
事情迅速发酵,问界第一个跳出来回应。12月8日晚,问界汽车官微发布《无惧严寒,问界系列车型冬测表现官方解读》,认为测评过程不科学、不严谨,结论不令人信服。
评测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测试过程中制热时间过久以及多次开关车窗。问界汽车表示,经测试媒体确认,车辆在正式测试前进行了共计71分钟的空调制热,在车内温度达到24摄氏度后,又持续制热40分钟。
而且在测试过程中,有十余次开关车门、车窗的操作,其中最长时间超过3分钟。这大大增加了空调能耗,导致电量快速下降。在严寒极限及空调持续制热条件下,多次长时间开车窗、车门,严重背离用户真实使用场景。
对此,懂车帝公布了测试方法细则,表示所有车辆的续航测试标准都是一致的,不可能针对某个车型,更不会影响最终排名。
随着余承东下场,剧情走向一边倒。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朋友圈转发此文,并发表言论“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
紧接着,长城汽车官博也宣布将召开“懂车帝冬测标准质疑沟通会”,为公众讲解新能源冬测的标准;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也发文表示懂车帝的评测结果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而且还伤害了自身的公信力。
一周之后,双拳难敌四手的懂车帝决定进行二次冬测,并且邀请了25组车企、媒体、行业机构、用户代表等到场观看。
从测试结果来看,包括问界M7在内的6款车型参与了测试,M7测试表现排名倒数第二,与第一次相比并无太大差别。
但是,结果依然难以服众。比如有人就认为两次测试环境不一样,第二次测试的外部气温是零下40度,相对第一次测试的气温低了20度,在测试环境上就不够严谨;也有受邀去现场的媒体认为,测试的过程中懂车帝并没有主观故意的行为来影响续航,但是“测试流程优化的空间,确实还很大”。
如此一来,懂车帝的公信力确实出现了瑕疵,此番再度质疑问界,难免让人怀疑背后是否有其他目的。
资本游戏
巧合的是,在懂车帝再怼问界时,其上市传闻也闹得沸沸扬扬。
几乎同一时间,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正在为懂车帝寻求融资,为独立IPO做准备。此次融资完成后,懂车帝的估值可能达到30亿美元。
一位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称,懂车帝是字节跳动旗下相对成熟并仍有增长空间的业务,相较其他业务,懂车帝独立上市的可能性较大。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懂车帝与字节跳动其他业务相比,规模适当,即使上市后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也不足以影响字节跳动其他业务或整个公司的估值。
懂车帝脱胎于今日头条汽车频道,最早在内部孵化,2017年正式作为独立APP上线,成为一站式汽车信息与服务网平台,涵盖了内容、工具和社区,提供汽车内容、选车和交易服务。
成立以来,懂车帝提供了懂车号、车友圈、评测体系、车型库等各类服务。
2021年,懂车帝推出汽车交易服务,次年五月上线“懂车帝重庆直播卖车”,七月又推出首家线下新车体验店。随后,懂车帝的业务板块扩张到汽车后市场,即汽车销售后的保养、维修、二手车等。
2022年8月,懂车帝二手车线下交易市场“懂懂二手车”在重庆开业;2023年5月,懂车帝线下汽车交易门店“懂车帝汽车商城”正式入驻合肥并开启交付,这也是懂车帝线下交易门店升级为“懂车帝汽车商城”后落地的全国首家门店。
总体来说,懂车帝的商业模式与早期的汽车之家、易车网两个行业巨头没有区别,都是以线索服务和广告收入为主。
不过,留着字节血液的懂车帝,在流量、算法等方面更有触角和优势。除了独立APP之外,懂车帝也在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火山小视频等平台开展汽车垂直类内容运营。
2018年,刚刚成立一年的懂车帝投入5亿元,制作100档核心视频IP节目。当年,懂车帝注册用户已超过7500万,日活跃用户数(DAU)400万。到2020年底,日活数据增长到500万。
2022年10月,懂车帝又计划一年投入千万现金,与创作者共建50档新能源汽车栏目IP。这种UCG(用户生成内容)的短视频形式打破了传统汽车网站的图文内容限制,懂车帝在行业内的地位迅速升高到第一梯队。
今年6月21日晚,懂车帝又宣布,未来一年将投入8亿元现金和1000亿流量,扶持汽车优质内容。这是6月中旬传出独立上市消息后,懂车帝首次对外公布新动作。
迅速壮大的流量规模让懂车帝成为各路明星的追捧对象。在懂车帝的新一轮融资中,字节老股东红杉中国、KKR、泛大西洋投资等均有望参与其中,红杉中国将作为领投方投资4-5亿美元。
懂车帝上市也似乎成为了众望所归,不过水面之下的难题依然未解。
流量不是答案
流量和热度是一回事,行业大环境面临的挑战又是另一回事。
近年来,整个汽车资讯行业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销售渠道开始发生变化——
蔚来、小鹏、华为等企业开始在商圈建立直营店,消费者可以直接进入门店体验,车企通过门店和线上渠道配合完成营销战略,厂商与消费者直接沟通。
这使汽车资讯网站的重要性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汽车资讯网站的收入较为单一,依赖广告和线索费用,即车企通过用户使用时长或成交量为平台付费。
其中,老牌汽车资讯网站使用CPT模式,即按用户使用时长支付费用,懂车帝则采用CPS模式,通过数据和算法能力的支撑,按实际成交量收取费用。
但这些商业模式都引发了不少争议。无论是CPT模式还是CPS模式,线索费用常常导致C端消费者的隐私信息无法保证。消费者在网站或APP上注册、查询后,极易遭到经销商、二手车商的持续电话骚扰。
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首批157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汽车之家旗下汽车报价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和“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两项问题遭到点名。
懂车帝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该公司有几百条投诉,大多与用户遭到电话骚扰有关。
低质量的线索让终端用户不满,从而导致车企和经销商面临较低的转化率,最终使销售效果大打折扣。车企意识到,汽车交易平台的重要性可能要降低了。
指望靠评测打出一片天,更是不断受到质疑。抛开评测本身标准是否专业严谨不说,在收入依赖广告投放的情况下,懂车帝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身份冲突也让人怀疑是否足够中立,用罗永浩怒怼王自如的话来说“被包养就别谈人格独立”。
此外,各大车企老板“网红化”,也是懂车帝面临的另一种尴尬局面。
以雷军为首,余承东、周鸿祎、蔚来李斌甚至长城魏建军,都在以打造个人IP的方式,走到台前吸引流量。这种跨界行为,不仅冲击了汽车媒体赖以生存的流量基础,也在挑战汽车行业的话语权。
事实上,华为撑腰的问界已经与懂车帝断掉合作,不仅是懂车帝,汽车之家和易车也不再续约了。
意识到行业困境的懂车帝,开始尝试寻找不同的增长曲线,比如开始转向养车业务,但效果存疑。汽车后服务市场同样对手林立,阿里、京东等大厂早已切入养车赛道。对懂车帝来说,从轻资产的线上咨询平台转到重资产的线下养车行业,优势并不大。
经营模式不断面临挑战同时,懂车帝在上市后的前景也不容乐观,老对手汽车之家和易车网上市后的表现都不理想。
汽车之家2016年在美股上市,2021年初股价达到135美元,但如今只有27.44美元。2021年,汽车之家在香港二次上市,此后一路走低,目前只有52.8港元。
易车网由蔚来创始人李斌创办,2010年在美股上市,2020年被腾讯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私有化。
话说回来,虽然在经营模式上面对种种矛盾和困境,那也不得不承认懂车帝是懂流量的,毕竟以“流量”换“成交量”的生意是得到历史验证的。
所以,要保持流量热度,再度质疑问界完全可以理解,毕竟随着一些车评博主接连被封号,汽车评测标准从来都讳莫如深的大环境下,就算是不懂车的懂车帝也会越来越稀缺。
因为我们缺的从来都不是懂车帝,而是真正专业、客观、敢于公布的汽车测试结果。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问界M7在懂车帝严寒续航测试垫底?余承东怒怼:坑人测试、误导民众!问界回应,长城汽车也发声……》
价值星球Planet《字节分拆懂车帝》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