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阅读第一(ID:Readfirst)
“我对孩子没有太多要求,做一个快乐的人就很好”,这是一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家长都会说的话。不知为何,当下孩子们的“快乐”变得极为稀缺。青少年及儿童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频发,并呈现低龄化趋势,是全世界均关注的话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7位10-19岁的孩子就有1名孩子存在心理问题。近几年,在国内,孩子因抑郁、焦虑而厌学、自残甚至自杀的案例屡见报端。较多评论都将原因归咎于“繁重的学业和残酷的升学压力”。而我认为,孩子们被“做不完的功课”压垮,可能只是表象,背后的原因,在于孩子们因“自我掌控感的缺失”而备受煎熬。试想,如果学习是一种孩子们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而非来自于老师或者家长强加的压力,那终日忙碌“学习”的孩子是否就一定不快乐呢?我想他们仍然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来源于对自身的“掌控感”:自己的未来掌控在自己手上,朝着梦想奔跑,即使风雨兼程也会乐在其中;也来源于孩子的高度自律,自律让他们更自由、也更能收获持续的快乐(好习惯养成);来源于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懂得“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值得关注”,习惯持续努力,而不为了当下的“结果”患得患失。相反,是不是“不努力、躺平”就一定可以成就快乐的孩子?如果能做到对自己及生活没任何要求,“躺平与不努力”加上“低期待”可能可以轻松自在,但是恐怕仍然会因为“缺乏价值感”而无法体验深刻的快乐。更糟糕的是,不少人想要的很多,而行动却很少,想躺平,但又对生活有所要求,这种“拧巴”的状态仍然让人感觉“掌控感缺失”,是焦虑的根源。本文的观点是,具备“自我掌控感”的人更能体验持续、深刻的快乐。让孩子具备这种”自我掌控感“,能让孩子更快乐。下文将借三本经典之作阐释让孩子具备“自我掌控感”的三大要素(自驱力、习惯养成和成长型思维)及如何从这三方面提升孩子的“自我掌控感”。提到“自驱力”,不得不推荐的是《自驱力成长》一书。父母的职责不是帮孩子设计未来之路,代替孩子做决定,应当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经过深思熟虑做出自己的决定。 替孩子做选择的冲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家长都会有,初衷在于帮助孩子“避免做出错误的选择”,但却无意中剥夺了孩子对自我的“掌控感”,“自驱力”也无从谈起。对于父母“孩子如果做出错误选择怎么办”的担忧,作者提出如此化解:引导孩子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决定,即使选择错误,也懂得从错误的选择中吸取教训。错误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尝试,也就没有从错误中成长的宝贵经历。比起由父母全权决定的人生,有机会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的孩子会更有“自驱力”,毕竟他们深刻懂得做决定的不容易、通常更会坚持贯彻自己的决定,也更懂得接纳自己决定的结果,并在每一次自主决定中赢得自信—深信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掌控力”。做不焦虑的家长,营造正向、和谐的家庭环境,学会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应对压力,并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孩子人生道路上难免遭遇压力、挫折,但是如果她/他深信在最低落的时候,只要回到家里,就有无条件接纳、支持她/他的父母在等待,能给予孩子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心。孩子被允许自己做决定,一方面学习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另一方面又深信有父母在背后给予强劲的情绪价值和无条件的接纳,这样的孩子才会更敢于自己做决定。自律的人,通常能自觉持续贯彻那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小习惯,无论是坚持早睡早起、坚持运动,照顾好自己,或者是坚持学习状态、每日阅读与思考,三天两日并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日积月累就会拉开差距。“小习惯,大影响”,是Atomic Habits一书的核心精神。作者用了丰富的实例论证了小习惯的深远影响,并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意见阐释如何养成好习惯、纠正坏习惯。这并不是一本亲子书,但对于引导小朋友养成好习惯、提升自律很有帮助。我读的过程中,把觉得有益的内容即时分享给女儿,她也表示有道理。“习惯会复利方式累计,累计的结果就是更好的你自己”。比如每日坚持阅读、每日写作(哪怕只言片语)、每日早起空腹一杯水、每日早睡,这些好习惯可能只让你每日进步1%,但是不要小看这个1%,日积月累,1%复利计算,365日后,你的进步就是37倍;而一个看似无伤大雅的坏习惯,比如熬夜、比如看到手机就刷一小会儿社交媒体、比如晚上吃点小零食,让你或许每日退步1%,复利计算365年天,就下降到近乎为0。微小的习惯,对于当下的你,似乎无关紧要,但日积月累,好习惯的价值就会显现,坏习惯的后果也会显著,看到这里,是否有些动力去坚持一些微小的好习惯,同时警觉那些让人倒退的坏习惯呢?继而,作者提出了“你的习惯如何塑造你的身份”而“你的身份如何进一步强化你的习惯”,此处“身份”也可以替换为现在更流行的“人设”这个词。作者认为习惯形成的关键在于重塑你的人设,任何行为改变背后必然是人设的改变,否则习惯或者改变都只能是暂时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想要塑造阅读习惯,目标不仅是“开始看一本书”,而是“成为一个阅读者”;想要养成跑步习惯,目标不是“迈开腿、挑战马拉松”,而是“珍视健康的人”。改变行为的本质在于改变“人设”,这就让我觉得在社交媒体树立积极向上人设其实未必只是为了博眼球吸引粉丝,可能另外一个积极的作用是,让自己也更相信,我就是那个我希望成为的人,这种正向的自我认可其实也有益于自我提升。对我而言,就反复跟孩子洗脑,我们就是很注重运动和健康饮食的人,所以坚持运动、多吃蔬菜天经地义。然后,作者阐述了“习惯”的形成机制,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经过Cues(信号),Crave(渴望),Response(行动),Reward(回报)四个环节,并举例说明。比如小到手机震动即条件反射拿手机看消息这个习惯,Cues即为看到手机在桌上震动,上面显示有一则社交媒体的新消息,Crave则是你产生想要读新消息的渴望,Response就是你拿起手机开始看消息,而Reward则是你读了新消息,满足了之前产生的渴望,慢慢的,手机一震动,你就自动拿起手机看消息。介绍了习惯形成机制,作者继续阐释如何培养好习惯,避免坏习惯,如下图“习惯形成四大定律”。对于好习惯,无非是让Cues更明显,Crave更具有吸引力,Response尽量简单易行,Reward尽量更具有满足感,坏习惯则反之,Cues更不明显,Crave没有吸引力,Response更难操作,Reward更不具有满足感。我和女儿都希望培养坚持每日户外运动的好习惯,但迟迟未能实际执行,总被其他计划或者临时状况打乱,所以我们说好在这个假期效仿作者这套理论来尝试开始每日户外运动。正好以此为例:“环境”的重要性,即精心设计所在环境,让促进好习惯的信号更明显。比如你希望多读书,就在餐桌、写字台、床边都放上你希望读的那本书。而我们,则 把我们的运动服装挂在了进门最明显的地方,把运动鞋也放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我们也效仿作者“习惯堆积”的理论,不是简单说一句“明天我们一定要去运动了”,我们会在前一晚睡觉前明确商量好:“明天,早上九点,吃完早餐后半小时,我们一起去海边的步道跑步”,这样,我们第二天的跑步计划的可执行性上来了,因为我们在日程表上明确把早饭后的半小时划给了跑步,“早饭”是固定了的习惯,“饭后半小时运动”固定放在这个习惯之后,提升了习惯养成的可能性,减少了因为有临时的安排或者其他杂事耽搁了运动的可能性。作者提出了让Crave渴望更有吸引力的操作方案。首先提出了“Temptation Bundling”(姑且称之为“吸引力叠加”)的理论,也就是把一件你想做的事情和你需要做的事情放在一起。我们把这个理论应用在了孩子的户外运动方面,在离家两公里的地方,正好有一个她很喜欢的海边游乐园,我们沿着海边跑步两公里,正好可达这个游乐园,这样就给了女儿跑步的动力,想着到游乐园就可以停下来玩耍,她跑步的动力提升了。作者还提出了另一个让Crave更具有吸引力的方式,那就是利用身边的人影响你,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好习惯,就置身于一个把这个好习惯作为日常的群体,人的本能就会为了融入这个身边的群体而也更乐意开始培养这个习惯。加入阅读俱乐部、户外跑步俱乐部的益处就在这里,利用身边的人来影响你,对习惯的形成确实很有作用。这一点,在澳洲读书的孩子很有优势,身边有的是热爱户外运动的同学,逐渐的也从意识上觉得户外运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作者介绍了“motivation ritual”(动机仪式”)增加习惯形成的吸引力。即在执行一项对你有难度的习惯前,安排一点让你享受的仪式感。有点类似于古人读书之前的沐浴更衣焚香,古人读书前的“仪式感”是为了表达对读书的虔诚与敬意,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以这种充满愉悦感的仪式感增加阅读的乐趣。如果每次读书前都沐浴更衣焚香,每次完成这份仪式感,阅读的气氛就自然而然有了。运用到培养我们的运动习惯,我们把吃点小朋友喜欢的小零食作为运动前的“仪式感”,算是为运动这件事找点“小确幸”。3.让Response更简单易行,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从最小最容易的行动开始,这样才更容易坚持下去。作者称之为“两分钟原则”,即在刚开始培养习惯时,就选择那些两分钟即可完成的行动,等到习惯逐渐养成,再慢慢给自己增加任务。我特别认同作者所说的“任何习惯,你都需要先固定下来,然后才能开始想着提升,你无法去提升一个根本尚不存在的习惯”,以及“ 与其去规划或者计划很多,希望有个完美的开始,不如从最小的行动开始,实际行动起来,无论多小的行动,比再多的计划都有意义”。
对于带孩子跑步这件事,我也遵循了这套理论,先从孩子没有压力的一公里开始跑起,不随意增加运动量,等运动习惯建立了,再考虑逐步增加公里数。好习惯和坏习惯之间的差异,在于好习惯带来的满足感,可能存在延迟,即“满足延迟”,比如坚持运动,运动的过程可能挺累人,运动一个月可能体重也没有下去,并没有肉眼可见的获益,这时候运动的决心就会受打击。
作者提出要让好习惯给予人更强的满足感,首先要改变思维,把眼光放长远,懂得满足是会延迟的,需要耐心和时间,也就是“好习惯从长远来看让人获益,但可能当下并不会有满足感;而坏习惯虽然当下带给你满足感,但长远而言会让人付出代价”,这种长期主义的思维、愿意等待延迟但最终会出现的满足感,是建立好习惯的第一步。我也使用了这个理论说服不想坚持户外运动的女儿,跟她说,跑步虽然让你辛苦,但只要你足够耐心,慢慢就会看到体质的改变。收获属于愿意等待和坚持的人。
另外,作者建议,培养好习惯,可以使用一些类似打卡记录的方式,用量化的方式让自己看到进展,而感觉有进展能让人收获一种满足感,推动我们继续坚持。关于和女儿跑步的打卡,我们开始想通过小红书或者朋友圈来记录,但后来觉得还是在日历上做标记更简单方便。看着日历上连续几日都有完成运动的记录,给女儿带来了自豪感,也就更愿意坚持。以上,就是Atomic Habits介绍的习惯养成技巧。篇幅限制只能介绍其中要点,还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建议,无法详述。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阅读,相信会有帮助。作者说:起初看似不足一提的小习惯,会如同银行利息那样复利累积,最终带来深远的影响。生活的质量其实就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习惯。希望我们都能从坚持每个好习惯过程中找到自我掌控力和快乐。所谓“成长型思维”,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Dr. Carol Dweck所著的《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心理学》(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首次提出,后成为各大跨国企业、教育机构等组织推崇积极的理念,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与教学活动。该书提出,有两种存在本质差异的两种思维方式,即Growth Mindset(成长型思维)与Fixed Mindset(固定式思维),具有Growth Mindset的人往往能取得更大成就。下图即很好的提炼了两种不同思维存在的差异。差异的本质即在于“固定式思维”的人总渴望证明自己(才能、天赋或其他能力),因此惧怕挑战,避免犯错,更着眼于“结果”;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却不急于“证明自己”,渴望的是不断学习与提升自己,因此挑战、失败或者他人的负面评价,都被视为很好的学习机会,着眼于“努力的过程”而非当下的结果。“成长型思维”的核心特征即抱有一份开放的心态看人生,相信人生就是一场学习之旅。抱着“固定思维”看问题的人,往往渴望时刻证明自己,渴望取得闪亮的结果,从而证明自己的天赋、能力、过人之处,而“结果”却通常需要耐心等待、存在不可控因素,如果纠结于“结果”,就容易患得患失,充满“得不到”的焦虑。
如果换种心态,训练自己“成长型思维”,就可以从追求结果的执念中超脱出来,专注于每一天的踏实努力。毕竟,结果不可预期,但努力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当我们选择努力,就容易因此获得更多的自我掌控感,从而收获快乐。“快乐”与“自我掌控力”紧密相关,提升孩子的自我掌控力,是孩子持续快乐的关键。前述三本书,虽然只有《自驱力成长》为育儿主题,但三本书介绍的内容均可应用于亲子养育,值得一读,也都能帮助我们自我成长。回答“如何让孩子更快乐”,答案从来不该是“少做点作业,少点要求和期望”那么简单。躺平的孩子仍然会因为“努力配不上欲望”而纠结焦虑。给予孩子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其自主决定、引导孩子培养看似微不足道但久之可以改变人生轨迹的好习惯、鼓励孩子抱着“成长型思维”跳脱出对“结果”的追求,专注于日常的努力。
当孩子有自信“我可以自己决定、我可以作出改变、我可以开始努力”,是建立“自我掌控感”的关键。说来容易,做却很难,与各位共勉。“阅读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