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SMG in AI”,AI+与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沪举办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方世忠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媒体行业从诞生之始,就与科学技术共融共生。近年来,人工智能的新技术不断突破、新业态持续涌现、新应用加快拓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深刻影响着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呼啸而来,正在冲击人类社会的工作形态与创意边界。媒体需要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新机遇,主动顺应科技变革,以AI重塑媒体技术底座,推动内容生产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和技术更新,培育媒体新质生产力。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广播电视台主动拥抱智能变革,增强战略主动,不断追求卓越,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创新工作室”,抢先推出了人工智能集成工具箱Scube(智媒魔方),发布了我国首部AIGC公益广告片《因AI向善》,加速布局“SMG in AI”的主攻方向,致力于用AI重塑媒体技术底座,加快推动智能化、超清化、移动化发展,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技术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全媒体集团。
发展人工智能不仅要研发AGI通用大模型,更需要构建具有应用场景、具备市场价值、兼顾安全治理的PAI专业大模型。在论坛上,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第一财经自主研发的“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正式发布,秉持“专业创造价值”理念,坚持从自身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发挥优质海量财经语料优势,加强与大模型企业开放共创,研发财经媒体专业大模型,先后为其注入超10亿Token的财经数据和专业知识,已训练形成财经融媒内容生产的AI智能体。
此次发布的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1.0版包含两大核心产品:“星翼•财经智能生产套件”和“星翼•财经智能助手”。“星翼•财经智能生产套件” 充分推动财经媒体智能技术革新,实现财经内容生产的智能化,可自主识别、提炼输入内容的核心观点,即时生成金句、海报,适配多渠道传播特点的标题,同步完成文稿和短视频的内容创作并发布。“星翼•财经智能助手” 聚焦全球资本市场的实时交易,可“速读”上市公司财报、公告、资讯以及宏观政策等市场资讯,内植具备长上下文推理和检索增强能力的“财经问答模块”可以提供精准快速的财经信息多维度监测和解读。
第一财经副总经理姚学润介绍称,在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研发过程中,第一财经技术团队克服了多来源数据混淆问题,提升了有效检索能力,在内容风格上强化新闻专业属性和财经属性,并在视频剪辑、文本改写、智能配图等领域充分发挥了大模型多模态输出的优势。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建国进行了一场关于“AIGC对垂直类媒体的机遇和挑战”的对谈。
杨宇东表示,“新技术会摧毁一个行业,也可能催生一个行业。AI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于新闻媒体而言令人激动。”他表示,“其实相比较于C端,AI在垂直应用领域的潜力更大,在媒体行业,尤其是具备优质语料的优秀财经媒体,在辅助内容生产和行业生态创新赋能方面空间巨大”。
邓建国认为,AIGC基础大模型对于内容生产和传播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并不是所有行业都能适应这种技术的变革。“财经领域的垂直类媒体如何拥抱AIGC?今天第一财经发布的星翼大模型,也是给全国财经媒体如何使用大语言模型起到示范作用。”他表示。他还建议培养更多跨界人才。
在论坛上,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智象未来创始人兼CEO梅涛做了“以人工智能构建媒体新质生产力”的报告,分析了多模态生成模型的演变,当今全球视频生成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现阶段多模态大模型的行业应用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广播电视台人工智能专家顾问倪冰冰教授在论坛上表示,SMG正在抢占生成式智能的制高点,强化智能化技术变革。从视频媒体到实体艺术媒介,都需要AI的赋能。
与会者一致认为,主流媒体则更加需要全面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既是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建立“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的现实需要。
联想集团副总裁陈敏仪在“人本智能:重塑AI方案的创新路径”的演讲中强调,AI技术应该可以辅助构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社会,要把享有智能的权利和能力,交还到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人手里,从而消弭智能的鸿沟。
在最后的圆桌论坛上,百度智能云媒体业务部总经理叶航晖、阿里云通义业务负责人徐栋、澎湃新闻编委高剑平、OUTPUT副总裁薛贺、第一财经副总编辑李晶就“智能化时代媒体的能效和社会责任”展开讨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