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十几年,松赞改造王澍云南首作,大师作品重生
大家才发现,这座默默无闻的房子,出自王澍之手。他是有“建筑学诺贝尔”之称的普利兹克奖中国的唯一获奖者。这也是他在云南的首个作品。
然而这座造价4亿,面积2万多平的建筑,自从2012年落成之后,到现在已经空置了十多年。中间甚至连名字都改过多次:和韵休闲中心、三真不二、对弈山庄……
在社交媒体上,它还一度被贴上了“废墟打卡”的标签。
市区中的“石林”
将变松赞新总部
和韵休闲中心位于昆明闹市区,建筑的外表通体灰白色,由10座造型各异的小楼共同组成,远远望上去就好像一座石头城堡。
从这次的改造方案来看,松赞依旧维持了自己古朴而又绚丽的藏式风格。在几乎保留建筑原有面积和层高的基础上,赋予了其全新外观。
开裂的墙面将被填补,弧线型屋顶原有的青灰外表也被重新粉刷,以实现整体统一的氛围。
南侧的外立面被全新的白色与深红色调所取代,而北侧的窗墙也由原有的纵向分隔,变成了大开合的设计。
这座建筑不再只是市中心生长出的“石林”,而是进一步融合了云南的自然和藏文化的五彩。
4亿造价,大师手笔
却为何沉寂?
2012年6月,造价约4亿元的和韵休闲中心落成。
第一次走出浙江的王澍,呈现了一个与当地文化完美融合的作品。在这里,到处都能看见“云南”的影子。
在和韵休闲中心,他把大量的本土元素融入进其中。小孤峰建筑致敬石林自不用多说,用石坎点缀的直线,灵感也是来源于当地的元阳梯田。
但走近以后才会发现,这座建筑还在古朴中透着现代:高低错落的白色外墙,还有层叠掩映的砖石,让园区之内随处充满着江南的气息。
内向型设计的滨水庭院,也被高度贴线的建筑布局围合,营造出园林的效果。走在里面,可以乘船到达每个角落,就好像“穿行在苏州的狮子林”。
同时,王澍依旧坚持着自己一直以来的美学。细节之处使用了大量回收材料的设计,更是和他过往的著名作品如出一辙,比如中国美术学院和宁波博物馆。
但和韵休闲中心的运营状况始终不佳,只有入口处的大厅,作为某个插画设计公司的办公地点被使用。在整个园区之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在2018年的时候,曾有人特意前去逛,看到的只有门前冷落车马稀。更不用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干脆都不对市民开放。
建筑落成之后
“人”的存在更重要
但其实放眼全世界,像和韵休闲中心这样的例子一点都不少见。
同样是普利兹克得主,矶崎新在上海曾经设计了一座巨大的商业综合体——喜马拉雅中心。30亿元的成本,堪称天价。
刚建成之时,这个作品风头无两,标签无数——“中国九大地标建筑”、“最新时尚旅游地标”,几乎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片区域的人流。
但面对这座大热的设计作品,管理方的运营却不尽如人意。文化、展览、购物,几个板块各自为战。如今的喜马拉雅中心,几乎成了一具空壳。
在2011年的广东惠州,香港建筑事务所O Studio还曾经建造了一座“种子教堂”,坐落在市郊的罗浮山。
这座通体灰色的建筑,曲线墙体一分为三,东南侧用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开洞,在每个早晨,都能把曙光引入到教堂内部。
这个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当年还获得了香港建筑师学会年奖的境外建筑全年大奖。
但几年之后,这个曾经吸睛的种子教堂,已经化身成了一座“道观”。建筑中央摆放着玉皇大帝的塑像,原本种满植物的花园,也被人们烧香后所留下的香灰、木签覆盖。
曾经颇具设计感的作品,同样由于运营不当,直接沦为了一座普通无比的建筑。
大师们给人类留下了无数佳作,然而完工之后,“人的使用”往往还更重要。
正如贝聿铭所说:建筑并不只是一个被欣赏的物体,它更“必须融入人类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才会和建筑交互、交融,然后一起成长。
王澍设计之初想要呈现的,是一个“地域性与现代性深度结合”的建筑。之所以这十多年里,房子都没有投入使用,更多还是在于业主的运营和管理。
虽然可惜,但这也并非建筑师的问题。
如今松赞的接手,也是各方所乐见。王澍的设计表达,被松赞重新呈现,建筑被真正得到使用,自然是一件幸事。
或许与人的关系,也是建筑艺术的一部分,甚至,是更重要的那个部分。
文、编辑:夏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hristopher Nolan / 温子仁 / 乌尔善
Thomas Heatherwick / Marshall Strabala
特别企划
成都蔚蓝卡地亚 / 南京越城天地 / 北京缦合 / 珠海华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