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迪:14岁上清华,29岁获普林斯顿终身教职,拿下美国科研最高奖!
日前,MIT TR35 2019 届获奖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王梦迪获得 Donald Eckman 大奖,以表彰她“在控制与动态系统、机器学习、和信息论的交叉学科作出的杰出贡献”。
王梦迪(来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官网)
Donald Eckman Award是美国自动控制委员会(AACC)自 1964 年以来每年颁发的五个杰出奖项之一。每年全世界只有一位获奖者,是自动化领域最高奖项之一,旨在表彰自动控制领域 35 岁以下的杰出工程师。
从小便是天才少女
王梦迪,1989年出生在北京朝阳,求学期间,王梦迪常被称为“天才少女”;
14岁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18岁到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师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Dimitri P.Bertsekas;
23岁时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博士学位;
24岁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担任博士生导师;
29岁获得终身教职,斩获多个重要学术奖项。
可谓一部活脱脱的名校披襟斩棘之史!
2018年,王梦迪入选「MIT TR35」中国区榜单
“开挂”的科研旅途
王梦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始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本科就读经历。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组建于1970年,名师云集,引领着控制工程学科的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和人工智能科技进程。控制论便是当代人工智能的起源之一。
在MIT读博期间(2007-2013),王梦迪师从 Dimitri P.Bertsekas教授,隶属于信息与决策系统实验室(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Systems, LIDS),主攻控制算法与随机优化问题。
Dimitri P. Bertsekas 教授
王梦迪的博士导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Dimitri P.Bertsekas 是自动控制领域的宗师,于控制论、优化、运筹、神经网络等多个领域做出过奠基性贡献。
王梦迪回忆,读博那会,导师Bertsekas非常宽松。王梦迪是他的关门弟子,他一直很鼓励她的发散性思考,从不否定她的各种脑洞大开的想法,这让王梦迪进一步释放了在清华时就开始积淀的对开创性的新问题、新领域的追求:
“我现在回想起来,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令我沮丧的话。如果我处在他的位置,可能对自己会有挺多意见的。”
在Bertsekas的门下,王梦迪更多是学习到了一种高级的研究品味。这是一种与大咖导师同行、耳濡目染之下培养的研究思路。
王梦迪在2014年开始进入普林斯顿担任助理教授,2019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之后王梦迪加入了普林斯顿当时刚成立不久的统计与机器学习中心(Center for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CSML),是最早加入CSML的教授之一。
王梦迪(最右)在普林斯顿任教
“普林斯顿以科学为本,也愿意站在一个更高的理论角度来思考学科的发展,对AI for Science十分关注。”王梦迪谈道。
王梦迪的研究路线一向清晰:从理论研究出发,再将理论上的突破推向实际应用。
她所指导的许多博士生与博士后,如今也已卓有成就,比如杨林,加入了UCLA担任助理教授,是NeurIPS 2020论文入选最多的华人学者(9篇);郦旭东,如今已是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的副教授;张君宇,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郝博韬, 如今是DeepMind的强化学习科学家;Saeed Ghadimi,现任Waterloo大学商学院教授。
对于新进的求知者,王梦迪说:年轻人就应该乐观,世界属于他们。
相信她的经历也将鼓励更多中国学子砥砺前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