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提5G了?
你有没有发现:
为什么一直说提速降费,每个月的话费却越交越多?
为什么我们都建了350多万个5G基站,手机信号却比以前还要不稳定?
为什么明明几年前还是最热话题的5G,现在根本没人提起了?
本质上是因为5G的超前建设就像基建狂魔的蒙眼狂奔,等到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谁还记得2019年6月,B站up主何同学有个五年之约,他说,5G这片更肥沃的土壤里会开出怎样的花将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五年后再看这个视频真是令人唏嘘,你会发现五年过去了,我们还没有诞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5G应用。如果一定要有的话,那可能是测速软件。
不仅如此,5G用起来总是令人很不舒服。有人说,感谢5G让39元无限流量套餐变成了79元有限流量。还有人说,5G之前,野外到处都是4G信号,5G之后,同样地方连2G信号也没了。
为什么会这样?
大多数人的切身感受是2G能发消息,3G能发图片,4G能看视频,每一步的技术跨越真真切切的带来了用户体验的断崖式提升。而5G呢,不是没有应用,但是像远程手术、自动驾驶、VR云游戏、万物互联这些应用场景归根到底,在当下而言对普通人的现实意义在哪?那是不是相当于说,我们其实并不急着需要5G?
实际上,高层曾经表示,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是必要的,但有些方面过度超前抬高了用户成本或不可持续的公共部门债务。5G的优点是大带宽、低延时、移动性,而代价是建设成本高、覆盖范围小、综合能耗大。
要知道,一个5G基站部署成本在32万至40万,而这样的基站截至今年2月已经建成了350万个,仅仅是部署成本就超过了一万亿,更何况还有运营成本和电费,5G基站是耗电大户,每年综合电费在2.3万至3万,这么庞大的成本以后谁来消化呢?谁都知道先修路后致富的道理,但是修路也应该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律、商业规律、技术规律。
历史一再证明,从光伏到5G,再到当下的人工智能,非技术因素只能推动一时的狂热,一个新技术真正的推广和持久的应用,能且只能靠技术本身。
智谷一直在努力传递对时事的理解和分析。相信大家都有所感知,不少文章神秘消失。
为保证您能持续看见智谷的独到判断,我们在寻求更稳定的载体,让观点不再只是昙花一现。
欢迎加入趋势研判年卡会员,每周一篇大事研判,以及每月一场闭门直播。
限时减免100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