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来源:深究科学
作者:林 岩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天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创造了世界上首个由石墨烯制成的功能半导体。图片来自:佐治亚研究所
导读
近年来,中美科研合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蝉效应”。
近日,Nature发表了一篇最新文章指出中美科研合作正在加剧下滑,该结论基于一项最新的报告分析。Nature表示,“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坏消息。”
这不仅阻碍了双方科学家在多个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还可能导致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疫情应对和粮食安全的解决方案变得更为复杂。
7月19日,《自然》杂志发文表示,中美科研合作正在减少,且这样一种合作关系的减弱,将直接阻碍包括全球变暖在内的诸多关键领域的研究进展。 据了解,这是Nature中国团队进行的一项最新分析报告。该报告利用了Clarivate旗下的InCites工具,对2013年至2023年间发表的国际合著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InCites依托于全球知名的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其数据权威性和准确性得到了广泛认可。报告显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科研合作普遍受到波及,尤以与美国的合作下滑最为显著。自2018年达到顶峰以来,中国与国际同行合作发表的论文比例开始有所下滑。2018年,InCites数据库中约26.6%的中国科研论文(即约110000篇文章)是由中国与国际合作共同完成的。2022年,中国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共同发表的论文数量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紧接着,2023年,尽管中国论文总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76万篇,但国际合作论文的比例却下降了7.2个百分点。其中中美论文合作下降是其中的首要因素。仅2021年,中美学合作的论文数量同比下降5%,而上一次下降出现在1993年。在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的今天,科研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抗击流行病,还是探索宇宙奥秘、推动技术革新,都需要各国科学家携手合作,共享智慧与资源。中美科研合作的下滑,不仅对两国科研界是极大的损失,更威胁着全人类共同的福祉,同时也预示着如今全球科研生态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悉尼科技大学专注于中国创新研究的Marina Zhang博士指出,尽管过去6年中美合作论文的比例一直在缓慢下降,但疫情的爆发无疑加剧了这一趋势。她认为,政治局势、科研资金分配的变化以及国际交流的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中美科研合作的疏离。Zhang博士表示,“这对研究人员来说尤其令人担忧。这导致两国分别追求相同类型的研究,而不是联合起来解决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流行病和粮食安全。”自2018年起,美国司法部启动了备受争议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旨在打击科研与工业领域的知识产权转移。然而,这一行动的实施却偏离了初衷,导致多名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科学家被逮捕,进而在华人科研人员中引发了广泛的恐慌。2022年,随着“中国行动计划”的终结,争议性告一段落,但留下的阴影却难以消散。与此同时,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科研安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收紧了对国际科研合作的监管。这使得科研人员在进行国际合作时变得更加小心翼翼,科研人员对国际合作产生越来越多的顾虑。 “这种对美中合作的‘寒蝉效应’已经阻碍了有影响力的研究”,“在全球灾难与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今天,人类无法再承受因民族主义竞争而浪费的时间。”复旦大学研究科技创新政策的唐莉表示。面对未来,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科研界都应摒弃偏见与隔阂,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共同探索未知、应对挑战,让科学的光芒照亮人类前行的路。1.中美学者合著科研论文近30年来首次下滑,日学者称因“两国关系紧张”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23_08_26_706448.shtml2.China–US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re in decline — this is bad news for everyon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