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机,1954历史2022-10-08 07:102022年的乌克兰战争有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头衔——二战之后欧洲首次大战。说来有趣,尽管冷战期间欧洲是北约和华约激烈对抗的最前线,但两大军事集团并未擦枪走火;大规模军事行动主要发生在华约内部,像1956年波匈事件、1968年布拉格之春等。反观亚洲地区,从1950年开始热战连连,朝鲜战争、两次台海危机、越南战争此起彼此。本篇就来回顾一下朝战与越战中间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1954~1955年第一次台海危机。(注:1958炮击金门被称为第二次台海危机,《1996台海危机》是第三次,部分媒体也将刚刚过去的佩洛西访台及军演称为第四次台海危机。)五六十年代民兵操作大炮,注意是女兵新中国成立之前,有关解放台湾的预案便已经在制定过程中。最初的计划是于1949年6月下达至华东局和第三野战军,要求三野以夏秋两季为准备时间,加紧对台湾开展策反工作,冬季正式发兵。不过事情往往是一准备才发现难度。考虑到当时解放军的海军与空军均处于草创阶段,不要说可能的美军干预,就是国民党麾下的那几条军舰都难以应付;因此,我方一开始的打算是向苏联求助,甚至不排除要求苏联海空军直接参与战事。在随后与莫斯科的一系列交涉过程中,斯大林答应了向中国提供海空军装备援助,但却拒绝了苏军参战的请求。根据1949年访苏会谈记录,毛泽东在12月16日抵达莫斯科当晚便与斯大林举行了简单磋商,提出一些解放军将领希望苏联以志愿飞行员和秘密部队的方式提供帮助。可心思谨慎的斯大林十分担忧美国干预,以一句“周密考虑”予以搪塞。实际上,这一时期斯大林不仅不愿意苏军直接出面,连中方要求的海军装备都一再拖延,他对于金日成的援助倒是非常上心。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一边于政治上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一边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与此同时,2月份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被捕的案件持续发酵,大批高层谍报人员被捕,台湾的地下工作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一年的7月中旬,东南沿海攻台司令部得到指示:暂不按原计划对台作战;8月,周恩来正式宣布“推迟解放台湾”。之后三年里,中国的战略重心北移到了朝鲜半岛,直到1953年《停战协议》签署。或许是为了在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中增加筹码,亦或许是单纯出于展示强硬姿态的考量,1953年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发表国情咨文时提出了“放蒋出笼”的新主张。话说1950年美军介入台海事务时,打的旗号叫做“中立巡逻”;原则上,国民党军反攻大陆也是被美军所禁止的。而在1953年2月之后,美国取消了限制国民党军反攻大陆的要求,使得蒋介石蠢蠢欲动。为了表示自己的乖巧与懂事,台湾方面主动向美国表示:“在对大陆采取重大军事行动之前一定会征得美方同意”。在此基础上,激烈反华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开始主导策划《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这是迄今为止美台关系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文件,也是1979年中美建交三原则的第一条——“废约”。1954年12月2日,台湾当局与美国正式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根据该条约,美国可以在台湾设立军事基地并驻军。1953~1954年间,随着朝鲜和越南纷纷以南北划界的形式熄火,东亚地区没有解决的局部冲突就只剩下了台海。考虑到《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于这一时期开始走法律流程,舆论上闹得沸沸扬扬,大陆方面非常担心台湾问题以类似朝鲜和越南的方式收场。1954年7月,几乎是《日内瓦协议》(南北越划界)签署的同时,大陆官方再次明确提出“解放台湾”的作战任务。军方根据指示制定了“从小到大、由北向南、逐岛进攻”的基本方针,将大陈岛作为第一个重点作战目标,金门岛作为第二个重点作战目标。9月3日,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大规模炮击金门,国民党军发炮还击,第一次台海危机拉开序幕。与1958年的炮击金门不同,1954年解放东南沿海岛屿的军事行动是中苏双方形成共识的结果。9月29日,赫鲁晓夫率苏联高级代表团来华参加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庆典,期间中苏发表联合宣言,共同谴责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侵占。在美方看来,这显然是社会主义阵营缜密准备后下出的一步棋。因此战斗一经打响,艾森豪威尔政府便陷入了明显的分歧之中。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为代表的一派认为美国应该帮助台湾固守沿海岛屿,而艾森豪威尔总统本人则觉得,金门等沿海岛屿除“心理支撑”外,并无任何防卫台湾的实际价值。纵观美国人决策的出发点,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战略价值是其基本要义。出于尽可能避免与解放军发生直接冲突的考量,美国最终选择在草拟阶段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中放弃将大陆沿海岛屿纳入防卫范围(澎湖在防卫范围之内),并要求台军实施任何反攻行动之前需征求美方同意(此两条以秘密换文的形式加以确认,而不是写入公开正本)。用艾森豪威尔本人的话说:“我们现在不是讨论一场有限的丛林战,而是在讨论跨进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门槛。”大国做重要决策通常都采用提前制定预案的模式。类似的“门槛”相信当前的拜登政府也在缜密思考,只不过场景换到了乌克兰。 蒋介石夫妇与艾森豪威尔。前面提到,《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放弃将沿海岛屿纳入防卫范围是以秘密换文的形式加以确认。这一点大陆是否得到准确情报我们无从探知,不过可以知道的是,美蒋结盟非但没有使大陆退却,反而坚定了北京解放一江山岛和大陈岛的决心。大陈岛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外海,上大陈岛和下大陈岛加起来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今天这里是一个镇的建制,隶属台州市椒江区;不过当年大陈岛却是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的驻地,而且苟延残喘了六年之久。一江山岛是大陈岛外围的屏障岛屿,面积约1.2平方公里。1955年1月,华东军区陆、海、空军各一部在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统一指挥下发起一江山岛战役,大获全胜,全歼岛上国民党军1000余人。战役结束后,美国立即派遣第七舰队赶往大陈岛外海。为了观察美军是否真的有意参战,解放军部队接到命令,暂时停止进攻行动。结果却出人意料,1月24日,美国通过苏联政府向北京传递秘密消息:防守大陈岛的国民党军即将撤离,希望解放军不要在对方撤退时发起进攻。中方接受了这一条件。国防部长彭德怀亲自致电前线,要求不论美舰是否参与,在国民党撤离过程中都不要攻击,不贪这点小便宜。四十年代的大陈岛一江山岛战役和大陈岛撤军是1954年~1955年初第一次台海危机的高潮。按道理讲,浙江沿海岛屿收复之后,下一步就要轮到福建沿海的金门和马祖了;实际上,1955年3月解放军也的确制定了攻占马祖的作战计划。最终使得这一计划推迟的,是美国与蒋介石之间微妙的态度变化。1955年4月1日,艾森豪威尔在白宫会议上指出:不值得为了金门而同中国开战,可取的解决方案是说服蒋介石主动撤离金马,全力固守台澎。当月,美方与台湾就金马问题举行会谈,撤军的提议遭到蒋介石激烈抗议,老蒋强调:“如果现在国民党不发一弹就从金门、马祖撤出,那么它在海外华人以及军队心中的威望就荡然无存了;不论美国援助与否,台湾都会死守金马。”蒋介石甚至威胁说:“如果美国一定要台湾这样做,不如再去找另一个‘蒋介石’(做代理人)。”除口头抗议外,老蒋还向金马大举增兵;至1955年秋天,弹丸之地的金门和马祖已拥有超过十万驻军,占台湾兵力总数的约三分之一。一看蒋如此之坚决,美国方面只好暂时作罢。2022年8月份大陆无人机拍摄的大胆岛(大担岛)台军岗哨照片,大担岛距离金门岛约12公里,距厦门岛约4.4公里,是金门重要的附属岛屿。正当解放军跃跃欲试、蒋介石激烈增兵之际,苏联、印度、英国等一些不愿意看到大战爆发的国家,开始思忖着用外交途径解决问题。这其中,苏联承担了社会主义阵营一方发起人的角色,英国承担了西方阵营一方发起人的角色。苏联的立场大家非常容易理解,莫斯科不愿意被中国拖下水。如果真爆发美台与大陆之间的大战,依据盟约苏军是要下场的。英国的立场同样容易理解。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英建立了代办关系(尼克松访华结束不久的1972年3月升级为大使关系);考虑到有香港这个“人质”,英国在很多事件上都不希望刺激中国,而是尽可能充当中美之间的和事佬。在苏联和英国的一番撮合之下,1955年7月11日,迫于舆论压力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通过英国驻华代办正式传递消息给中方,提议双方举行秘密会谈,同时声明该会谈不暗示美国有意承认新中国。两天后,中国通过英国管道答复美方,同意启动日内瓦大使级会谈,时间定在1955年8月1日。随着沟通与谈判的开始,前线紧张局面开始渐渐消散,原先各种僵住的事件也慢慢解冻。比如在8月4日这天,经艾森豪威尔总统亲自过问并原则上批准,美国移民局洛杉矶分局局长签署了同意钱学森回国的正式通知。部分旧文会陆续刊登在“织造短评”上,欢迎大家关注——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