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辛苦,我们的豹子终于在博物馆露了个脑袋
正文开始前,先说个好消息。
“带豹回家8周年”特展已经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布展完毕,现在正在紧张的展前讲解志愿者练习、试讲阶段。
第一波试讲就收获了很棒的讲解志愿者。©黄甦
特展为期半年,展出位置在博物馆地下一层,将从8月3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大家可以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购买进馆门票。同期开展的还有位于博物馆二层的华北豹照片、插画临展,进馆的朋友也不要错过。
开幕式举行和特展展出位置
8月3日(周六)当天,我们还将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B105多功能厅里,举行带豹回家志愿者大会暨八周年特展开幕仪式,开幕式包含“带豹回家”主题专题报告与圆桌论坛会。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活动详细议程,并提前报名:
扫码报名,注意需要为每个到场成员提交一次报名信息
不能到场的朋友们也别太难过,开幕式的全程将在猫盟微信视频号、微博视频号上同步直播,请星标并持续关注猫盟公众号,我们会为大家提前带来直播预约入口。下面,偷跑一张特展出口处的背景板——共建墙:
这张写着8700个名字的共建墙跑瘫了美工的电脑,看瞎了hannah、老猫、dodo的眼睛
正文分割线
“北京特展开了,是说明平遥博物馆项目黄了吗?”有捐赠人这么问。
一句话的答复会是,“北京特展是平遥博物馆项目的一部分,平遥博物馆项目的1.0版本也将在八月底跟大家见面。”
但是,拖了这么久,我们确实要先对一直关心这个项目的大伙儿说声抱歉。项目在这四年中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又经过哪些转折?未来还有什么新的可能?以下5500字,我想把博物馆项目的前因后果、酸甜苦辣讲给你听。
1
缘起
2020年8月28日,在灵山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在支付宝公益上线“共建豹子森林博物馆”项目,想要把华北山地森林搬进位于山西平遥天鹭湖文创园一个500平方米的房子里,为华北豹和它的森林建造一个博物馆,让大家见见山林里它们自由的身姿。
那一年,截止到10月,我们拥有了8000多位捐赠人,并在95公益周的平台支持下,筹集到50万元善款用于知识系统的打造。
四年前的记忆杀:这个筹款需要从支付宝扫一扫进去;当时的捐赠人、新加入的月捐人都帮我们一起劝募,把繁琐的流程细细说明给大家听。
早在筹款启动前的一个月前,小昭就为博物馆设计了很好看的主视觉画面,并且去到现场找到能工巧匠,将它画在了天鹭湖文创园的16号馆,远远望去,就让人喜欢。
7月11日,墙边的黄鼬已经开始观察豹子的勾线了。©小昭
那会儿的七月也很晒,小昭看着师傅们打好格子,画上草图,再到最后涂色,大概花了半个月,大家都黑了。而在这面墙开始粉刷的一年前,我们就开始在山西寻找能落地做科普的场地了。想了解那段故事,可戳:《“既不够专业,又不够有钱,你们的底气是什么?”》
车马不停,筹款启动后的一周后,我们和志愿者们在武汉动物园为博物馆劝募,刚刚经过武汉“首阳”的月捐人(猫盟的衣食父母)穿着云豹T恤来我们的摊位前相认,我脑子里响起《相约在武汉》的旋律,一边感动地跟老一辈月捐人合影。那会儿,我觉得大家都经历了许多不容易,久别重逢,未来再不确定,也有确定的希望。
从武汉回来,为博物馆做室内设计的志愿者建筑设计师们TT和叶青来到了我们的办公室,带来了北京难得的味道极正的辣子鸡和兔头,给我们看画好的示意图,一起兴奋地讨论溪流缸安置在哪里。
令人神往的设计图和效果图,感谢青亭建筑的TT和叶青。
其后的半年,为了省钱,小昭开始尝试各种材料来进行基座和模型的打样,在我们的宿舍用一层层泡沫板、颜料、玻璃、树枝和落叶模拟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微缩湿地。
研修生狼羽也找来优秀的模型师图南开始做M2的仿真模型。128种所涉物种的自然绘图也开始同步展开,每一种都需要先找到授权的摄影作品(越多参考照片越好),再根据场馆设计的摆设位置描绘相应的动作姿态。时任豹子森林博物馆项目负责人的晶莹也开始根据设计稿的物种,准备解说系统和布展的内容结构……
2021年1月,我们就收到了第一批规划中的大部分绘图,并乐观地觉得4月就能安排进场施工。
根据设计稿,第一年的设计及修建费用大概需要120万元左右。按照早先的预算规划,在支付宝自筹的50万将用于山地、湿地、城市等各区的知识系统营建,此外精装修、消防安防、灯光、空调、家具等所需的约60万元成本预算,也在筹款前就有了潜在的资助方。
但是,变数也由此而来。
当时筹款的预算,只有知识系统的部分,既能看出我们当时的不专业,也能看出我们当时的天真。
2
变数接二连三
2021,我们与资助方多人多次沟通,就过往项目进行审计、就项目价值和需求进行汇报交流,但仍无法达成明确一致的资助意向。
9月,我们放弃后续资助意向沟通,也放弃了原有的需要上百万才能落地的设计稿,请原设计师进行方案变更,由豹星球捐赠20万,合成70万作为启动资金。
这个古早的PPT是2020年5月做的,资助意向也是那会儿“确立”的。
9月底,新方案确认——原本计划的由实墙勾勒动线,由山地区一路延伸经湿地、农田而抵达城市的一体化呈现,现在被分隔为四个箱体结构,大景变小景,难以在沙盘区域保留的,只能通过更灵活的电子屏、照片、标本等方式化整为零展现。设计师估算,整个方案落地大概需要67万,是现有预算下最能保留内容结构、保证呈现质量的选择。
我们最终选择了方案B。
于是,在和顺发完野猪喇叭,准备好低压电子围栏和青储机的大锤回到北京,开始为博物馆拉文本主线,组队推进。
大锤开始引领抽象示意图画风,自学了很多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植物、真菌和昆虫的知识,从简单写到复杂,又从复杂改到简单……
赶到北京用她的“抽象画”指导大家之余,大锤还在和顺的村里忙前忙后。
郭婷开始借助天鹭湖的团队以及太原的志愿者们做精装修的三方比价和样品制作,我们秘书长Julie也找来做工程的朋友一起帮忙参谋。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跟规划设计院打交道,看园区的消防安防系统,给土建现场和施工方案“找不同”,以及一遍遍确认哪些窗户要封,哪些门要开,一边踩坑,一边了解建筑的安全规范。
我们的办公室和宿舍里也堆起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样品,有展厅拐角,有科普展板,也有箱体的刷清漆的木板层;大件之外,各种仿真的植物也一包包地摞起来。每次收拾东西,有人问到:“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可以扔?”设计师都说:“等到建完就可以处理了。”
小昭2020年9月就试好的沙盘模型,现在还放在办公室里。©巧巧
在太原,能做这样的场馆设计和施工的建筑团队并不多,或者说,预算这么少,要求又挺多的项目找乙方确实不容易。而在2021年底,这些难又碰上了雪上加霜的难题——疫情防控升级了。
比如施工团队要给我们寄的样品所在的厂部被封了,制作样品的原材料供应商厂家被封了,物流站被封了,公司或者住宅区被封了,每一家在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障碍。春节前后的三四个月,不止乙方,就连我们和园区也都各自被不定期地“封印”着,每次询问进度,都会变成相互的慰问,除了等,没有其他的答案。这一等,又过了半年……
大半年过去,到了2022年5月,北京的红黄封控区越来越多,除非铁了心“洗码”14天,否则哪里都去不了。于是,我们在平遥一“洗”就洗了半个月,至今,我还记得借来的电磁炉和怎么炒都粘锅的铁锅,煮出来的方便面滋味。
这个园区,我们都走出了包浆。©巧巧
当时的我们还以为,开放之后就好了。但是却没有预料到如此封控之后的房地产大跳水,以及由此而来对文创园的冲击。
2023年,完全开放之后的市场,像是“阳”了很久的病人,元气未复,萧条,缺乏生机,仿佛一片黑暗丛林,开始又一轮洗牌。
我们在市场的最下游,公众捐赠额的缩水,以及普遍的消费降级尚且让我们感受到了持久的寒意。而作为文旅房地产行业,体量巨大的文创园毫无疑问直接感受到了刺骨的疼痛,甚至性命攸关。
关切之余,我们也不得不沉重思考: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们还要继续重(zhòng)装博物馆吗,装修完毕后它会有完备的园区保障来支持运营吗?怎么做才是对公众的捐赠更负责的选择?
我们好像进入了一片迷雾。所有的信息都不确定,我们不知道可以相信什么,只能把沟通和观察的时间拉长,避免自己做出赌徒一般的决定。
还能落地吗?我们从很多角度去思考、论证,都做不出不落地的决定。©巧巧
后来,天鹭湖的梁总看出了我们的犹豫和纠结,他以过来人的经验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建议,是不是可以以更小成本的投入先完成1.0版本的落地,以后园区,包括猫盟的团队运营能力更强的时候,再做更新和迭代?
回想起最开始我们想要踮着脚,想要和大家一起去实现一个跨越能力的挑战,当一切顺遂,使劲踮起脚或者能够到;但当不确定性开始增加,我们都不得不更务实地敲碎理想主义的滤镜,先落地,再求完美的可能。甚至,我们必须在还能争取的时间内,先落地,才可能保有后来迭代的空间。我们不能再为了追求质量的完美而继续拖延了。
平遥的云,我们也看过无数次了。©巧巧
时间来到2023年9月,hannah作为传播主管入职后,我们进行了数次关于可行性的推演和讨论,以“让更多人看到”为目标,我们决定在10万元的预算范围内将科普展览内容快速落地;而剩余的预算,我们将用于一线城市中的特展,并争取巡展的可能;而有着多年科普经验的老猫也来到了这个团队,迅速开始推进。
于是,花开两枝,平遥展馆由大好和小昭落地,延续此前的内容结构,保证科普内容的准确和到位。一线城市中的特展定在北京的国家动物博物馆,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放不下这么多内容,我们选择以“带豹回家”为主线来呈现,由老猫负责,和小昭、子乔一起完成内容的设计,为期半年,横跨寒暑假。
带豹回家特展布展剧透,不止有华北豹,还有更多关于华北生态系统的标本和故事。©老猫
于是,曾经的50万资金,将以两地两展的形式运用,其中特展的部分也得到了带豹回家专项基金的人力经费支持;而豹星球三年前捐赠的20万,将作为非限定资金继续支持机构的发展和在地保护的实践探索。
此时,平遥的展览正在搭建中,大好正在为最后一个展区的背景加班加点工作,预计将于8月底落成。而带豹回家特展也已经完成了布展,将于本周六(8月3日)正式开幕。
调整后的预算表由公募基金会于今年3月上线公示,总额不变,但把钱掰成了两瓣儿来花
平遥的展览还在搭建中,但是我们买不起假树了。©大好
一开始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也许还需要更长时间。但是,先把我们能做的做到了,去往未来的时间里,会有更多共同努力的人,这个未来来得就会更快一点吧。说来也有意思,这样的信念,其实也是博物馆项目这四年的颠簸带给我们的。
3
不期而遇的惊喜
在坎坷的道路上,我们幸运地遇到了许多伙伴和助力。比如,在2021年资助未卜的过程里,我们陆续集齐了所需物种的科学绘画,横竖都是等,我们就以博物馆的布展思路为脉络,开始筹备《和顺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
如果博物馆项目顺利,那么这本书可以作为配套读物,如果不顺利,这本书也依然可以独立创造价值,帮助和顺的保护工作。晶莹和大锤先后作为这本书的主笔,蓓蓓、大猫、陈老湿也都参与其中,2021年底完稿,2022年6月出版,2022年底,和顺县教育局将之作为乡土教材,又加印了一万册,投放学校。
《和顺的野生动物朋友》 ©大锤
比如,豹子森林博物馆项目的内容主创团队一路升级,2023年,继晶莹、大锤之后,大好也加入了。从工程顾问到内容总监,大好凭借自己多年细致的观察和积累折服了我们。当我们拿着写好的内容请他提修改意见时,他一股脑又给湿地区和夜间区加了几十种鸟类和昆虫。
“夜间萤火虫加不加啊,还有好多只有在夜间才发声的昆虫,还会有独特的光泽,是不是也可以加进来?”
“现在湿地区的鸟不够多啊,潜鸭类的、雁鸭类的是不是还得加?”
大好和他喜欢的荒野。©巧巧
说实话,听的时候我自己觉得眼前一黑,但又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我们更想要的、更好的方案啊;而大好,不就是站在我们跟前最靠谱的内容总监么!
大好半推半就上岗了,还跟小昭学会了iPad制图,自己画起了示意图,看看我们的区域到底能放下多少种鸭子。他说这些群居的鸭子,光画一只可不行,这些爱混群的还得画在一块儿。之后这个新技能又让他转型成了条漫作者,为通州大鸨的保护故事画了八条故事,还画完了北京通州的猫头鹰和雁鸭。这就是后话了。
小昭、大好结合许多插画师的授权作品为平遥场馆所创作的野生动物生境图,一遍又一遍地让我们惊叹。©小昭
跟着大好的思路,我们又重新征集了几十种动物的绘图。大好还“压榨”小昭一笔笔画完了背景图,而这些让我们看不腻的美丽自然图画,和这些整理完的科普文字,都会变成未来可以迅速落地的积累。
还有更多志愿者的加入。
2021年,小蚊子(大名陈雁之,因为公众号名字叫小蚊子童鞋,就被我们一直这么叫了下来)先在学校落地了一个华北山地的小展览,把豹猫、狗獾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这个展览后来又在北京的自在博物书店、太原的劲草嘉年华一步步升级,2022年的暑假,尽管博物馆二楼的场馆还没能动工,但是小蚊子又再次升级自己的布展思路,又写又画,填满了一楼三百平米的空间,这里变成了平遥杜家庄乡南良庄村孩子们的乐园,甚至连西安的小朋友都慕名而来。
有半个月的时间,小蚊子白天和郭婷量好场地,晚上就开始画画,一个个都比猫头鹰能熬夜。
北京、太原的志愿者们,和小蚊子、郭婷一起把一楼的展馆变得热热闹闹。每到周末,甚至工作日,都有志愿者们来这里做讲解,带小朋友做活动。
小蚊子在给小朋友们讲解
太原的志愿者猫二甚至变成了村里孩子们最喜欢的大姐姐(《“她在这儿!”为什么全村的孩子都要来抓我???》),她去看鸟,孩子们就跟她钻林子;她在馆里,孩子们就跟她一起看书喝饮料,要给她介绍男朋友。
猫二、小蚊子与其他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合影
还有聂师傅为我们画的素描画,在辉柏嘉画笔的赞助加持下变成了小孩子们的涂鸦填色墙;国家地理图书和商务印书馆也给我们支持了好多适合孩子们看的自然入门书籍。还记得那年夏天,一楼的场馆没有空调,紧急买了电风扇,孩子们还是愿意汗流浃背地待在这里,太热了就出去买根冰棍,凉快了再钻进来。
小朋友在涂鸦墙上涂涂画画
我们又热又感动,那时候我们真希望能给更多乡村带去这样的场馆,埋下更多抖音和快手里没有的小种子。
这个一楼的展览现在还在,后来因为各种施工和缺乏维护的原因,不少展板开胶了,但每次去,我都能回忆起雁之带着小朋友们钻过夜幕下的纸板,听红角鸮声音,找豹猫粪便的身影。那样一段乐园的旧时光,也让我们想要坚持在这里兑现一个哪怕仅仅是科普展的承诺。
关于平遥下个月要落地的展,我们之后请大好一起来说。现在他还需要继续赶稿。
在野外观察的大好
4
一个新的开始
回溯至今,这真是一段漫长到时空都模糊掉的四年。太多变化,太多想要放弃又被同伴一点点拉回来,决定再坚持一口气的时刻。
我们把同伴的名单记在共建墙上,总共有8700多个名字(有一些不符合规范的我们只能删掉了),还有那些没有被共建墙收录进来的人,那些一起度过的时光,都在历史里了。
这面共建墙(的另一个版本)也会出现在平遥,如果未来还有巡展的机会,我们也会带上它一起巡回讲述这些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在北京特展的最后,小昭画了一面彩虹下的愿景图,下面简述了2008年以来,“带豹回家”项目从无到有,历经十余年四季轮换,跨越山林城市,不断壮大的故事。
“共建豹子森林博物馆”项目四年的迷茫、困顿、踌躇、沉浮也都将在这道彩虹下告一段落。迈过去,我们就要共同向前走了。
走到今天,历经了许多变数和困难,但能走到这里,我们还是幸运的。猫盟还将继续努力,华北山地博物馆依然在我们的愿望清单里,等着我们共同实现。
8月3日,我们在北京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共建墙下等待共建者们的光临。而在平遥,我们依然有一个不散的约定。
这个过程里的诸多遗憾,期待能在未来一一补上。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期待,或许之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实现了呢?
-End-
成为猫盟月捐人,共守中国荒野
.........关于我们的博物馆,你还可以读.........
更多:
云猫 | 云豹 | 老虎 | 华南虎 | 华北豹 | 豹猫 | 宠物豹猫 | 荒漠猫 | 猞猁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华北豹 | 四川金钱豹 | 荒野 | 西双版纳 | 山西马坊 | 新龙 | 猫盟 | 长耳鸮 | 黄鼠狼 | 野猪 | 豹吃牛 | 带豹回家 | 豹吃人吗 | 乔治·夏勒 | 个体识别 | 寻豹启事 | 猫盟周边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记得给我们标🌟哦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带豹回家特展”开幕仪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