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看基金净值曲线吗?公众号新闻2024-08-03 03:08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来源:雪球最近可能是行情太过于折磨的原因,各类金融圈的瓜一个接一个,花里胡哨、层出不穷,目不暇接。其中最劲爆的那个————————太出圈了,风云君今天并不打算写。今天还是从众多瓜里面,选择了一个最一本正经的,但真的也许能帮你未来投资私募时避开大雷的话题,展开谈谈。其实总结下来,就是投资人的一封举报信广为流传。大概就是举报某头部信托,打着高频套利+中性策略的幌子,穿透后投资了不少自动敲入敲出类期权产品。然后突然有一天,在市场无明显波动的情况下,产品出现大幅下跌。信托方给出的解释是:底层私募基金对衍生品调整了估值方法,原来是成本法估值,改成了挂钩指数下跌的估值。不少人都猜测是因为衍生品“敲入”,亏损一夜之间计入,导致产品发生大幅波动。这类就是典型的“都按合同走,明面上没有任何违规的地方,结果怎么一下就出事的”典型案例。因此风云君今天重点是想说说,这类风险,经常都发生在什么样的资产上?1、债券资产债券策略一直是相对“猫腻”空间比较大的一类资产,当然多数管理人都是兢兢业业的,但是确实如果有歪心的话,那么用债券资产去做手脚,其实也是有些空间的。一则是,债券在一些特别情况下可以用成本法估值,你看到的产品表现就是成本+每天利息的计入,曲线漂亮的不得了。不出事之前,就等着每天躺着拿利息就可以了;出事以后,可能净值直接腰斩、跳水。另外还有一种债基产品,会更加隐蔽复杂一点。估值也用的是市价,收盘价或者第三方公允估值。净值实际上还是有波动的,没事来点小回撤,但又比正经的债基少不少,同时收益又大幅领先正经的债基。这类产品的猫腻在于选取的标的问题,会选择下沉比较多的信用风险,然后整体成交不太活跃的券,基本上价格波动不会太大。而且债券一方面交易所成交不算主流,银行间又是询价交易,关键时点做做价格上的“水分”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非关键时点,本来也没什么交易,波动就更小,有点回撤后,曲线看起来还有种“自然美”,更加吸引投资者。但这种产品核心还是在于选取标的的风险上。其实债券这两年来看,还是有很多利率环境大幅波动的行情可以供参考的,很多优秀的管理人在债券价格回调的时候都没办法“完美”的控制回撤,而这看似不完美的曲线,恰好就是一条更真实的曲线。2、场外衍生品场外衍生品其实是除了债券资产外,另外一个有“做手脚”空间的资产。原因是场外衍生品是既可以用交易对手方提供的估值,也可以用成本法估值的。如果是用成本法估值的资产,其实做出来稳定好看的曲线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明确你买的私募就是一个场外衍生品通道还好,不管用成本法估值还是市价法估值,毕竟收益和亏损条件是明确的,多少点位敲入,敲入亏损规则是什么都比较明确,自己心里也能有个数。但如果说是挂羊头卖狗肉,挂着正常产品的牌子,套几个场外衍生品进去,并且通过一些特殊估值手法做出很漂亮的产品业绩,这种隐藏的风险就比较大了,而且是完全无法预知的风险。其实这次被爆出来的信托,主要是投资人以为买了个正常的高频套利+对冲的权益产品,实际上被管理人拿去做高风险期权赌去了。而赌输之前也没有任何的迹象,直到有一天突然净值大幅下跌,投资人才能真正看到意识到这个产品的实际风险。此外,很多时候不单是策略本身的问题,还有隐藏杠杆的问题。之前场外衍生品的杠杆设定是比较宽松的,资管产品规定的杠杆倍数不超过两倍,但对于场外衍生品不会穿透核查。也就是无论实际的杠杆倍数是多少倍,体现在净值层面都是一倍,这样就还会导致一些管理人之前通过这类工具去上个股杠杆。在前几年行情不好的时候,有些之前业绩很爆炸的管理人创下了一些匪夷所思的回撤,也是源于这个原因。那么后面更实际的问题来了,这类风险如何提前识别去规避?首先,需要声明的事情是,风云君上述的例子都是之前发生的,而未来行业中,可能发生这类事件的概率会越来越低。原因是最近发布的多项新规,其实都在加强约束这两类私募风险频发的领域。特别是衍生品方面,前段时间已经在严格约束杠杆比例,近期8月1日开始实施的运作指引中,对于衍生品的交易资质,交易集中度等都做了更严格的明文规定。而最新一版关于私募信息披露的征求意见稿中,里面也有涉及到场外衍生品的信息披露要求细则。像之前那种偷偷摸摸赌一把的行为,后面可能就会越来越少了。其次,从投资者的角度筛选产品的时候,最大的原则是——避开完美的产品。同策略都在跌的时候,不怎么跌的产品有没有?那肯定有,但是代价是同策略产品爆发的时候,他的收益水平肯定会有所不及。同策略都涨百分之二十的时候,有没有产品能涨百分之三五十?当然也有,但是就别指望环境不利的时候他能有多好的风控了。与指数跌幅一致就算不错的,比指数或者策略平均跌的多也实属正常表现。那么完美的产品指的是什么呢?一个体现是:同策略都跌的时候他不跌,同策略都涨的时候他暴涨。这个时候就需要仔细了解每轮的归因:一方面去了解这里面的业绩有没有一些“猫腻”的成分在,另一方面即使没有猫腻,也可以去评估操作是真正的秀,还是说撞大运的偶然结果。另一个体现是:远高于权益市场的年化收益,净值呈现斜上45度角一飞冲天,中间还几乎没有回撤。这种策略实际上有没有呢?肯定是有的,但是一般来讲都是那种容量极小的高频策略,可能很多管理人的自营资金都容纳不下,那这种时候,哪个好心人会腾出来额度专门做慈善呢?这种产品,买之前一定要知根知底,看不明白的话宁可错过,也比最终承担大幅波动要更好。其实很多投资者,是极其厌恶波动的,这个是本能反应,但是对于收益要求又要参考后来接二连三暴雷的非标项目,这个就会很难实现。非标项目之所以暴雷,就是在经济下行期,新增业务受限,无法维系早年高昂的资金成本,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同理,这个情况是面向所有金融市场的参与方的。非标的坏处在于,他吊高了投资人的收益胃口,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非标在实际暴雷之前,所有的风险都是隐藏的,大家看到的产品曲线一片祥和,直到警报拉响的那天。而二级市场的好处在什么呢?在于千千万万的人充分在这个市场参与博弈,风险都能够提前看得见。就像如果你害怕虫子的话,是有一只藏起来的虫子突然起来吓你一跳好,还是说虫子只在固定区间内活动,能让你看见并且想办法避开好?基金每天的波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可以评估风险情况,可以评估回撤修复能力,可以评估策略不应期,可以评估管理人擅长的风格。而这些线索,都是为我们投资提供很好参考的信息,我们看到这个风险,才能在组合中加入其他策略对冲这个风险。因此,风云君还是想强调,投资不可能是完美的,接受这种不完美,才能够选择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如果你对私募基金感兴趣,想进行深入了解,欢迎关注风云君的研究笔记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