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以煜藏纪
《列宁在1917》(石版画42x54mm大图)库兹涅佐夫
中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吴晓都教授,不日前推荐了一个关于《列宁在十月》拍摄背景链接给我。读后,错愕不止。一部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的苏联大片背后,竟有如许多的政治操弄鲜为人知——
维塔利·亚历山德罗维奇·马尔金1977年创作的系列宣传画《革命前夜》 原来,1927年,十月革命十周年庆典之际,就有以拍摄纪实性电影见长,并享誉国际的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执导的“原汁原味”地再现十月革命原貌的电影《十月》出炉。为了保证这部电影的真实性,爱森斯坦特别邀请了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为这部电影充当顾问,还特意邀请了当年负责指挥攻打冬宫的波德沃伊斯基,在影片中亲自扮演并还原了当年自己指挥的形象。就连影片的作曲,都是请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作的。影片中列宁的扮演者是影片的重中之重,为此,爱森斯坦在众多特型演员中,选中了瓦西里·尼康德洛夫。为了验证自己的眼光,导演让尼康德洛夫穿上列宁的衣服,模仿列宁的神态,让他到大街上转悠。竟然获得了“列宁还活着”的普遍认同。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主管部门还破例拨出了大量的胶片。堪为倾国力打造完成了。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因纪实性太强,对历史的还原太接近,无法得到斯大林的认可,而被搁置,雪藏,没有与观众见面。
《列宁在为红军战士演讲》(石版画)画家:苏瓦洛夫 亚历山大 鲍里索维奇 (Суворов Александр Борисович)铜凹版画大师。俄罗斯现代绘画艺术引领者,俄罗斯传统艺术的传承者;俄罗斯文化艺术国家奖及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金质奖章获得者,教授,艺术科学院院士(笔者藏)1937年,十月革命20周年之际。为了给“大清洗”有个交代,斯大林指示拍摄一部反映十月革命的电影,并为此专门搞了一个“优秀电影剧本选拔赛”。此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剧作家的剧本《起义》,忽然高调入局,高票入选。这位青年编剧叫卡普勒尔,是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的男朋友。作为斯大林的“准驸马”,他揣摩到了斯大林要拍反映十月革命片子的的潜在意图和想法。因此,自在情理之中。维塔利·亚历山德罗维奇·马尔金1977年创作的系列宣传画《革命前夜》之三:决定性的突击前夕накануне решающего штурма
《起义》剧本1937年5月入选,却要求在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上映。按电影拍摄常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还处在“大清洗”时段的苏联,人人自危,没人敢提出相反的意见。因此,盛名之下,谁來执导?这时,一个叫罗姆的年轻导演接了下来。此时的罗姆,因为面临职业生涯的重大危机,一位大领导在讲台上点名批评罗姆搞“小圈子”,被解除了制片厂的职务,他正执导拍摄的电影《黑桃皇后》也被迫停机。年轻气盛的罗姆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为了证明自己的导演水平和工作能力。罗姆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拼尽全力地接受了这部影片的拍摄。他和卡普勒尔一起,根据大赛委员会的“指示”和“意见”反复修改。电影剧本的修改工作直到8月12日才宣告完成,要想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之内,拍摄出一部历史巨片,还要“过审”,其难度可想而知。
《捍卫苏维埃政权》是维塔利·亚历山德罗维奇·马尔金1977年创作的另一幅列宁题材的宣传画 因为斯大林的亲自“过问”,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拨给了这部电影最好的照明设备,几千套服装,大量的武器和几千名苏联红军,以供拍摄“攻打冬宫”之用。还派出了“钦差”舒米亚茨基,亲临一线坐镇。甚至还有人拿着“红本本”,如果导演有改变剧情,修改对白的行为,都会被记下。
导演罗姆为了保证自己的拍摄能够减少阻碍,提出拒绝配备副导演,并且要求整个莫斯科电影制片厂都要绝对服从拍摄。他甚至要求列宁的扮演者鲍里斯·史楚金辞掉剧院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列宁在十月》的拍摄。却遭到了艺术委员会主席克尔任采夫的强烈抵制,他认为史楚金长得不像列宁,肯定会失败。列宁夫人同样认为史楚金长得不像列宁。她说:“史楚金比列宁本人胖多了,当时的列宁同志在“极寒交迫的奴隶”时代,吃不好,睡不好,怎能可能胖的起来?”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石版画)茹科夫1948年做她认为史楚金的动作太多,把列宁都演成了“多动症”。后来,拍摄《列宁在1918》时,史楚金的动作就收敛多了。就连钦差舒米亚茨基也认为瓦西里的扮演者,尼吉拉·奥赫洛普柯夫不符合真实人物。即便是这部影片杀青之后,他也没理睬过“瓦西里”。
工人布尔什维克马特维耶夫,本来是吉奇扮演,就在开拍前的一瞬间居然被補,只好临场改为瓦宁接替。
整部电影在拍摄中,事故接连不断,意外频繁发生。不是电缆被切断,就是灯光被摔坏,不是摄像机被破坏,就是道具被毁坏,就连保险柜的锁也经常失灵,只能耗时费力地打开。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罗姆依然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电影如期拍摄完成。
事实证明,鲍里斯·史楚金虽然长得不太像列宁,化妆之后却显得更精神,更好看。他的演技不但征服了钦差大臣,也折服了斯大林。他将《起义》改为《列宁在十月》的建议,也得到了批准。
在整部电影全部拍摄完成后,《列宁在十月》送给斯大林亲自审定。在11月6日,十月革命节前一天,斯大林看完电影后对罗姆说:“还不错”。就在第二天,斯大林举行红场阅兵之后,钦差传来最新消息:斯大林又看了一遍电影,要求改片子。斯大林的真正的希望是,电影最好能够把他塑造成一个可以跟列宁并驾齐驱的“高大全”人物。以便稳固自己“传承人”的身份,和“正统”地位。
真正的十月革命,没有电影中的“冲锋”和“攻打”,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翻天覆地的,载入史册的革命中,满打满算也才死了7个人。这就是列宁发言时所说的:“罕见的不流血和异常的顺利”。
哈伊洛夫《蓝色笔记本》(石版画17x17cm)发排原件
“十月革命”的伟大和意义自不待言,对斯大林来说,他非常期望人民群众承认他是可以跟列宁“并驾齐驱”之人,利用电影为自己打造出一个“列宁接班人”的形象;“十月革命事业的唯一合法继承人”的身份C。为了强调斯大林在十月革命的作用,那就必须补拍“攻打”和“冲锋”的戏份。为此,斯大林特别批准,可以在冬宫的广场、大门以及里面的“皇家小餐厅”进行拍摄。 罗姆一开始还有点“艺术家的良心”,随着舒米亚茨基的逼迫与威胁,他最终还是屈服了。就像他后来所说:“那时,人人都害怕入狱”。
两部电影中的“私货”比比皆是,列宁的第一句台词就是向瓦西里吩咐:要求会见斯大林。回到住宿地之后,又要强调见斯大林。第二天,列宁见到斯大林之后,一谈就是4个小时。
消息泄露之后,斯大林命令瓦西里:一分钟也不要耽误,快去找斯大林。
就连演讲时列宁也会说:我们不能够等着,让资产阶级绞杀革命。斯大林同志说,我们不能够等候,这完全是正确的!
在整部电影中,运筹帷幄,指挥有方的是斯大林。看上去列宁是最高领导,每当遇到危急关头,每逢要做出重大决策时,都要迫不及待的去见“斯大林同志”。
列宁成了演说家、演讲者。列宁一旦做出指示,领命者要么是克里姆林宫的卫队长马特维耶夫,要么就是捷尔任斯基(契卡最高领导人)。
1937年末,罗姆补拍并修改了《列宁在十月》。到了第二年,卡普勒尔与罗姆再度合作了电影《列宁在1918》。罗姆自此一飞冲天,成为斯大林跟前的“红人”。
《列宁在1917》(木刻)乌克兰人民艺术家谢列兹尼奥夫1971就在大家都以为劳苦功高的卡普勒尔将会成为斯大林的“驸马”时,却被人揭发出“犹太人身份”。在失去了“公主”斯维特兰娜之后,他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劳改营中渡过10年囹圄。
列宁在第二次共产国际会议(石版画)别了乌索夫·彼得1950(笔者藏)钦差舒米亚茨基在1938年1月被補,6个月之后就被“镇压”。《列宁在十月》是1950年经我国中央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引进的,并进行了配音翻译,排序为“译制片20号”。这个版本一直沿用至今。是新中国受众眼中的“神片”,反复观看十遍以上的中国影迷不计其数。影片中的列宁,充满了人格魅力,全身都洋溢着革命的激情,还十分风趣幽默、乐观自信,即便是斯大林在影片中动了无数的手脚,列宁同志的光辉依然无法遮挡。因此,不难看出,列宁在群众心目中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人格魅力。(注:文中刊载的苏联版画、画家手稿均为笔者藏/咨询内容转引自百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