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政策大转向
作者:石悦欣
无论是留学还是考研,升学只是达到某种人生目标和人生定位的手段,并非终极目的。
对话
● 《看天下》:专硕扩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陈志文:我纠正一下,不是“专硕扩招”,而是2020年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做了结构调整。
过去中国对硕士的定位是研究人员,现在我们对硕士的定位则更多是高层次应用人才,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主要定位于博士层次。
因此,我们会看到有些高校停招学硕,原因是将其替换成博士了。表面上看学硕的数量占比在逐渐下滑,未来可能还会更少,专硕的规模就相应扩大,但这不是“专硕扩招”,而是硕士结构调整。
因为中国要解决自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能力问题,不能指望别人帮你培养。
这和美国越来越像,美国的硕士主要就是以专硕为主,学术型的很少,基本是一个补充性质的,比如博士退出机制。
● 《看天下》:那是否说明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开始从学术研究型向就业导向型转变?它对于考研会有哪些影响?
● 陈志文:差不多,准确讲是应用人才,不是学术研究人才。中国的各项产业都在升级,就更需要高层次的优秀人才。但是在回答结构性调整对于考研是否会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前,应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
无论是留学还是考研,升学只是达到某种人生目标和人生定位的手段,并非终极目的。
● 《看天下》:向应用型人才转变的另一项举措是延长专硕学制,这是为什么?专硕延长至3年后的就业竞争力是否会相应地提高?
● 陈志文:网上很多人在妖魔化这件事,比如说学校延长学制就是为了多收一年学费。而实际上,学校培养一个学生是要倒贴钱的。仅一个本科生的培养成本,一年就要至少4万元。
培养一个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按照两年的周期,第一年上基础课,第二年开始写论文,怎么可能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实习实践,做实际项目呢?长期的实习实践是需要时间的,否则就会导致我们专硕的培养质量很低。
再往前追溯,为什么专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2年制?恰恰就是我们对专业硕士的定位与培养模式没有很好的定位,还是按学术性硕士思维,简单把专业硕士低层次化,普遍认为不需要学很深,也不需要很严格管理。如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恰恰应该把培养时间拉长,保障实习实践时间。
但如果在延长的时间中,学校和学生只是糊弄,就不可能达成目的。又回到那个问题,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考研。
● 《看天下》: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降了,那么在未来考研会变得相对容易一点吗?
● 陈志文:从数字上看似乎变容易了,但回到具体问题上,不一定,好学校依然很难考。今年考研初试国家线普遍比去年高,当然也有部分专业是下降的。
优秀高校普遍单独划线,他们的复试分数线往往高出国家线很多。
分数线的高低主要与三个因素相关:报考人数、录取人数、试题难易程度。
报考人数下降了,但实际上今年考试完成率高了很多,缺考率下降,也就是说,实际完成考试的人数是增长的。
2023年研究生整体增长10万人,博士增幅10%,硕士增长4.07%,硕士的增幅没有我们想象中大,因此不足以对分数线形成重大影响。
● 《看天下》: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后,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读专硕?
● 陈志文:其实最好的情况是,积攒了一段工作经验,再考虑是否要读研,读什么专业,学硕还是专硕。而现在普遍的状况是,大家都盲目考研,学历贬值是正常的。这导致岗位招聘时就要看学历和出身,这个筛选标准越被强化,考研的人就越多。
同时,社会的普遍观念是优秀的大学生就应该读研,很多“985”学校都会宣扬一个宿舍有多少人保研等。这是一个全社会都要反省的问题。
● 《看天下》:专业之间报考热度差异大,也是近年考研的一个重要现象。大量理工类专业报考人数较少,而人文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不减。为什么?那是不是意味着理工农医类的硕士研究生更好考了?
● 陈志文:比如“生化环材”是天坑专业,这个“坑”就在于一旦行业的需求不旺盛,就只能卷学历,很难迁移到其他专业和行业。但学习土木工程的就不一样,可以方便地转专业,其学科的核心基础是数学和物理,这些学科的专业迁移能力很强,转到哪里都可以,所以他们的就业都比较好。
而文科的专业门槛很低,社会需求又是最低的,学科迁移能力最弱,从这个维度看,文科专业的考研人数就特别多。
● 《看天下》:正如你所说,当下的就业市场,很多招聘单位很看重第一学历,甚至有些对学历的筛选、对第一学历的要求愈发严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断“卷”学历能否解决就业问题?想要通过考研“翻身”的人应该如何应对?
● 陈志文:我是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那个时候清华、北大、人大一年招1000人左右已经很多了,这些人中可能99%都是本科生。
如今还是大学生太多了。都是大学生,就看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了。但在曾经的精英教育时代,专科生也是天之骄子。
现在清华、北大一年招生人数比过去翻了十几倍,可能各在1.5万人左右,本科生不足30%,剩下的全部是研究生。这意味着,顶着清北光环的人是从前的十几倍,含金量也被稀释了。正是由于顶着名校招牌的人太多了,所以招聘单位才会愈发看重第一学历。
但近两年还有另外一个趋势,即“逆向考研”。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重点大学的硕士报名人数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双非”院校的报名人数则大幅增长,其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解决学历的问题,而非好不好的问题。
有些人戏称“越上学,越找不到工作”,这里面“工作”的指向,实际上是“体面的工作”。
中国人对孩子教育十分重视,背后是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视,想确保一份“体面的工作”。“考研热”反映的本质,是从需求端出发,激烈竞争下的水涨船高,而非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客观需求。
不断推高学历解决就业问题,结果是带来更高的期望值,需要谨慎再谨慎。加上AI的发展,未来首先被替代的是低层次重复性的脑力工作者。
有人认为,“研究生”这个学历只是有助就业的工具,但这对于考研的人来说是一件蛮痛苦的事,因为他们并非出于对学术和科研的兴趣。如果学历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标签性”的意义,边工作,边读一个在职研究生是更好的选择。
● 《看天下》:有很大一部分人考研是为了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您怎么看待以兴趣为目的的考研?
● 陈志文:我认为跨专业考研是一件好事,这时的选择往往更理性一些。但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跨到这个专业,未来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行业。强烈建议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实习两周到两个月再做决定,有时候入了行会有效破除光环效应,也能真正知道这个行业到底好不好。
●《看天下》:在学历贬值的当下,你认为读研这件事还划算吗?或者如何评价它是否划算?
● 陈志文:我再强调一下,想清楚了为什么考研,怎样都是划算的。如果是盲目选择考研,那怎样都是不划算的。比如说,你本身要向南走,顺着这个方向,即便没有到达,都是成长,都有收获。如果南辕北辙,怎么都是输的。无论学费有多便宜,哪怕便宜到地板价,你不需要,就是亏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