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以后,父母面临三大转变(附书单)
今年的小升初陆续落下帷幕。现在家长们都在为小初衔接做准备,主要是抓紧暑假提前学。
首先是买教辅。
当年我也是这么做的。不过我买的是二手教辅。为什么呢?因为搜索一通二手平台,我发现一个扎心的事实:大部分出售的教辅都是崭新的,只不过价格是原来的十分之一。
明年,会不会我来做卖家了呢?我抱着这样的怀疑态度,就也买了二手教辅。果然,一个学年了,一本也没用上。
因为孩子在学校的作业和考试已经够多了。完成这些作业后,剩下的时间主要用于梳理作业和考试的错题。孩子的错题本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教辅。
所以,我建议先不着急买,或者买也不要一下子买太多。你可以等孩子入学一个月以后,根据学校的教学以及孩子的实际情况再决定。
第二个是报课外班。
很多家长提前几个月就开始打听好的课外班或者网课。唯一的烦恼是提前学哪门?是语数外,还是物理,还是小四门?
我当时没有来得及搞这些。因为孩子从小学毕业后,马上去初中报到,领回家一个巨大的“暑期大礼包”,包括语数外史地生政七门课的暑假作业。
这个大礼包是中学向父母发出的强烈信号:放手吧,把孩子交给我!
于是我放手了,并调整了旅行计划,放弃了特种兵行程,改成每天只去一个地方,其他时间让孩子在酒店做作业。
所以,我建议各位在展开雄心勃勃地暑假计划之前,先拿到暑假作业或者了解一下学校的教学管理风格。
我举这两个例子,并不是说不要提前学。因为初中总体上课节奏比小学快很多,所以提前学一下,比如说预习初一上学期的课,对于接下来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只不过我们需要在具体行动时把学校的措施考虑在内,更有针对性地提前学。具体提前做哪些准备,因为之前BetterRead里面已经提过了,所以这次就不说了。
具体可以看这四篇文章。
如果你已经报了班,而且还可能拿到一个巨大的暑期大礼包,那我推荐你看BetterRead的这两篇文章,为暑假计划提前做好准备。
暑假只是小事。今天,想要谈的是另外一件重要的事——父母角色的转变。
这是很多爸爸妈妈一时难以接受,但是可能不得不面临的转变:开始学习如何从孩子的学习中退后一步,从主导变为辅助。
无论是身处青春期的孩子要求,还是中学更严格的教学管理需要,中学学习本身的难度,都使得家长无法像小学那样主导孩子学习了。所以,从主导变为辅助,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很多家长可能到初三甚至高中才明白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中家长会PPT经常会有“少说话,多做饭”之类的名言。今年人大附中的家长会的PPT出圈了。
这一页PPT,高中家长大都认同,因为他们基本上都认命了。初中家长还会挣扎一下。
我们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老大朵拉选择住宿,直接和父母划出了边界。从此她是荒野求生,我们是空巢老人,是想主导也做不到。因此,我对于如何“后退一步”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这里要强调一点,所谓退后一步,并不意味着家长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说家长的关注重点要改变。其实,家长要做和能做的事情比我们想象得要多。
首先,就是积累情感资本。
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孩子对我们是依恋、依赖。但是从初中开始,孩子与父母就渐行渐远,直到大学毕业、工作、成家立业,和我们就是两个家庭了。
这里并不是说双方关系会立马疏离了,而是说随着孩子青春期开始有独立意识,孩子就开始走向外部社会。等到孩子真正成家立业的时候,这种分离关系才算正是固定下来。
这种分离关系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看此前董宇辉对于过年回家的描述。平时在外打工,过年回家,妈妈在厨房忙,自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所以,回家前几天母慈子孝,几天发现大家没什么可聊的,就开始了孩子躺平妈妈抱怨的日子。
于是我的目标可视化了:将来我的孩子过年回家,我要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让她在厨房忙!
用文字描述目标,就是:抛掉学习和工作,我们还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聊,有共同的爱好可以分享。
所以积累情感资本,我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积极支持朵拉磨练厨艺。每周末鼓励她在家做饭和烘焙,我负责吃完和表扬。 第二件事,就是向她推荐我喜欢的电影、电视剧和书,我们可以一起欣赏一起讨论。第三件事,就是选择可以长期一起做的活动,比如散步和旅行。
坚持这三点,把他们变成习惯,就想家乡的美食一样,才能滋养我们长期的关系。
其次,就是锻炼学习以外的技能。
原因很简单,学校和社会采用两个评价体系。
学校的评价体系也就是考试。采用这种单一的评估体系是为了高效率、低成本地让整个社会都感觉自己得到了公平的待遇,而不是为了最有效地为大学选拔人才,更不是为了最有效地展示单个人的才华。
社会的评价体系很不一样,就是看你能不能办成事。你可以依靠头脑,也可以依靠颜值,也可以依靠情商、金钱或者人脉,反正你得把事情办成。
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就会立刻感受到社会评价体系的冲击。此时,他们也许会感到迷茫并且愤怒。迷茫是因为这套评价体系的涉及的很多能力,他们在学校里并没有机会学到,因为考试不考。愤怒是因为老师和家长并没有告诉他们社会上存在一个差异极大的评价体系,甚至让他们错以为顺着学校的评价体系就可以走上社会巅峰。
我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但我的确担心繁重的考试压力,会引发孩子和我们的幻觉:学校的评价体系将统治人的一生。抛弃幻觉的办法,就是鼓励孩子多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团体活动以及认真完成平时的小组作业。在这种活动中,孩子会不知不觉体会到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件是生涯规划。
初中三年一瞬而过,接下来就是高一。高一面临重要的任务,就是选科。选科之后就是选专业选校,这是和高考一样重要的大事。但是没人教,因为不考。于是就有了“寒窗十二载,志愿两三天”的说法。事到临头,大家或者把钱交给张雪峰等志愿填报辅导机构,或者把香上给五台山。
我两个都不想要,所以我打算提前做生涯规划。首先就是要让孩子有一个生涯规划的意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将来;为了将来,就不能只刷题,还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为了将来,从现在就要开始探索,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要做什么?最终学习是为了发现自己和创造自己。
人人都在说提前学,其实到了中学,如果不是为了学科竞赛,很多科目并不需要大幅超前学。否则学得越多,孩子忘得越多。
更值得提前学的,是以上说的三件事,因为涉及到我们和孩子的终身幸福。
你也许会说,这三件事我其实也想过。但是忙不过来啊,现在肯定是学业为重。至于学习,虽然我知道以后应该或者不得不交给学校,但是我不放心,我忍不住不管啊。
理解。
多年前,我曾经误入某个微信群。我一开始以为是国外旅游群,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地产中介的买房交流群,最后发现这是一个相亲群。因为群里大多数是在当地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的家长。其中不乏博生和博士后。
于是我经常听到他们讨论各种留学琐事。某天,有一位博士后的家长发言让我惊呆了。他说:“现在就让孩子进厨房,你怎么放心得下? ”
我经常听到小学生父母说,孩子送到好初中我就可以轻松了。也经常听到中学生父母说,孩子考上大学我就不管了。我后来意识到,他们是同样一群人。他们会一直管到底。
可怜天下父母心。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一次性应对以上三件大事,又不影响甚至可以辅助孩子的学习呢?
有的。就是阅读。
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可以积累情感;通过阅读学习,除了提高阅读本身的技能,更能自学很多学校不教的知识和技能;同样,生涯规划的一步,也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
那么读什么呢?
之前,我在BetterRead曾经发过一份书单 《BetterRead两娃书单:考上好大学,然后呢?》这次就再补充一下。
总体上,我建议要读三类书。一类是心理学的书籍,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一类是行业知名人士的自传,最通过阅读他人的成长故事,来考虑自己的路怎么走。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行业。 还有一类是介绍不同阶段学校的读物,有助于读者了解相关求学环境。
书单
心理学
《了不起的我》
作者是陈海贤,不是特别针对青春期,但是孩子能够看懂。书里专门讨论了如何应对焦虑,我觉得对父母和孩子都有帮助。
《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
介绍发展心理学,尤其是涉及儿童、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也会讨论全球的情况,以及不同心理学家的学说。虽然是教材,但是通俗易懂。
行业类传记
《网》
阿加西的自传,坦诚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痛斥父亲的鸡娃行为,但是最终接纳了自己。看完发现,天赋说只是没有天赋的人以及懒人的借口,有天赋的人才知道光天赋不够,必须要刻苦练习。
《独自上场》
李娜自传,浅显易懂,很适合孩子看。李娜和阿加西一样,虽然擅长打球,但是打得很苦,很大程度把打球看作是适合自己的谋生手段。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参加比赛结束后回家,看到了门口的花圈,才知道父亲去世了。当时她的第一个想法是:从此我要养家了。虽然打球很厉害,但李娜对读书一直心心念念。她小时候被推荐上奥数班,因为打球没去成。所以后来,有小朋友问她要如何规划网球职业生涯的时候,她脱口而出:“一定要学习。”
《鞋狗》
耐克创始人的自传。这本书非常详细地讲述了从选品、市场开拓、新品研发等整个创业经历。看完觉得创业太不容易了。
《回家》
知名打拐寻亲人孙海洋的口述。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孩子被拐后的寻亲遭遇。文字很朴实,但是记录很动人。无论是他的创业史还是寻亲经历,都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剖面。
《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
作者是畅销作家斯蒂芬•金。这本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写作历程,一部分是创作观点。前者跌宕起伏,尤其是童年到青年的这段经历幽默且励志。后者是他对于写作的具体看法。比如说,他觉得写作是一个非常职业化的事情,也有套路。写作当然有天赋更好,但是没有天赋但是勤奋并且掌握套路的作家,也能写出不错的作品。
《创造之门》
作者是广中平佑,荣获菲尔兹奖的杰出数学家。这本自传是面向学习者的书,大量讨论了如何持续学习,尤其是面对困境和挑战如何坚持下去,也讲述了自己的学术态度和方法。作者文笔朴实自然,很有点憨气。有意思的是,文章的后记居然是小泽征尔写的。这本书非常适合有志于基础学术研究的学生,提前了解这一工作。
《我的几何人生》
作者丘成桐。这是一本英文自传,但是中译本语言地道流畅优美。书的前半段讲述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的励志人生,后面则讲述了他的学术生涯,辅以大量的数学家八卦,细节丰富。给人最大的感受是,学术研究是一个江湖,人品和学术能力并不总是成正比。
学校类读物
《心的力量》
作者刘嘉森,讲述了他从小学到高中的成长经历,重点是对衡水中学时期的总结与反思。 书里用大量细节描述了衡水中学的招生、教学管理模式,并谈到了高考和志愿填报的过程。总之一句话,寒窗十二载,志愿两三天。
《妈!这是我的人生》
作者王食欲和永爱,很少见的母女双盲写作式回忆录。介绍了作者从童年到大学毕业的经历。其中详细描写了作者在北京四中道元班的经历和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过程,对于”鸡娃“这一做法进行了反思。母女俩都是文笔细腻生动,属于很难得的文字比较好的自传。
《我的二本生活》
作者黄灯,记录了一所二本学校的学生群像,揭示这个不被社会重视的群体的遭遇和心理状态。但是总体感觉作者只是一个记录者和旁观者。但是作为教师,作者的课程和学校的其他课程一样,对学生适应社会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帮助都不大。当然这也很难说是作者的错,因为也看不出一本学校的课程设置就一定可以帮助学生适合社会。
《蚁族》
主编廉思,记录了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生活。主要是80后。作者把他们称为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这点我是不同意的。因为还有中专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二本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等等,他们排不到第四位。但是,读这本书很令人警醒,立刻放弃了“考上大学就轻松了”的幻觉。
《工蜂》
主编廉思,讲述大学青年教师生存现状。青年教师,又称青椒,按理来说拥有光鲜亮丽的学历和工作,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但是这本书也可以帮助你怯魅。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作者郑雅君、熊庆年。这是一本学术著作,所以读起来比较拗口。主要是对位于京沪的两所重点高校毕业班学生的深度访谈,讨论了大学生在上大学过程中遭遇的从适应大学环境到进入社会的一系列挑战。作者把挑战的原因归咎于家庭,认为家庭平平者缺乏来自家庭的指导,导致融入困难,在社会竞争中缺乏优势。
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法也非常简单,多参加校内社团活动和校外实践,多认识人多向人请教。这事很难吗?必须要家境好才能做到?这事情有信息差嘛?其实是认知差距,而且是由于中学长期以考试为中心忽视生涯规划导致的认知差距。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作者为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本书内容来自他们俩在学校开设的人生设计课。书里提供非常实用的一些工具,帮助人们去思考和复盘生涯规划。
The Secret Syllabus
作者是Roosevelt Montis,堪称给新手的大学生存指南,从时间管理、和教授沟通到实习,介绍了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游戏规则。这本书尤其适合第一代大学生,也就是无法从身边有经验的人身上获得指导的大学生。据说是普林斯顿大学推荐给新生的读物。我看了一下,这本书还真是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希望国内大学也能为新生做点类似的事情。这本书给中学生看也很不错,让他们有一个心理准备。
相关文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