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欧洲游第一站:德国三城——法兰克福/柏林/汉堡
早就有计划再次去欧洲旅行了,原计划是今年的2-3周欧洲游,后来变成了现在的6周之旅。以前除了回国,最长也只是3周的旅行,今后有机会多设计几次较长时间的旅行啦。
这是第三次去欧洲旅行,从8月5号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第一次是在1998年的9月,那次2周的时间游逛了申根签证的11个国家。第二次是2015年9月,送女儿去英国读书时在英国旅行了1周多。
对26年前第一次去欧洲,早已没有多少印记了,还记得回来几个月后再翻开照片,都分不清楚到底是在哪个国家拍的,那时的欧洲国家很相像,想必现在就更相似了。
其实那次旅行特别有意思,算得上是第一次的自助行。本来是四个人一起出行,提前在北京联系了一家旅行社做好地接安排;但临行前有一位朋友突然有事不能成行,结果到了北京后那家旅行社嫌人少不愿意接待我们,我们就索性自己玩了,除了手里拿着订好的所有机票外,其它酒店、景点啥的,一概没着落,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使旅行中平添了很多乐趣。
我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每次我们拖着行李闯入酒店询问住宿时,对方常常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们,心想从哪冒出了这几个中国人。我还记得,为了在维也纳感受一下歌剧,我们买了票,进入拍了几张照片就转身离开了;在法国南部尼斯、西班牙巴塞罗那游泳的畅快,而我之前从没体验过这么好的海滩;等等,旅行中的美景佳肴不会留存很久,但那些心动的感觉会长留心间。
为了追寻这些美妙之感,又一次踏上了欧洲之旅。这次欧洲之行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个是北欧四国游;二个是东欧三国(或四国)行;三个是坐一趟希腊和土耳其的游轮。当然,旅途中还会去一些其它地方(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等等)。
这次旅行刚开始想以开车自驾和飞行为主,后来发现在欧洲旅行坐火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就决定以火车为主,伴以其它交通工具,这样可以更轻松、自在一些。火车票提前就预订好了欧铁的Global Pass,可以在两个月内乘坐15天的火车。
这次旅行的第一站是德国,因为从温哥华9个多小时就可以直飞法兰克福。第一次来欧洲旅行时来过法兰克福,但没有去过柏林,所以可以从法兰克福这里坐火车北上,把柏林和北欧四国都先好好逛逛。
8月5号傍晚从温哥华起飞,6号中午就到了法兰克福。当天下午和晚上见过两位朋友,先听她们讲讲德国和欧洲的局势,以便对本次之旅有更好的准备和状态。
她们来德国的时间挺早的,都感觉这些年德国尽管也在发展,但相比其它国家而言相对是落伍了,特别是默克尔当年引进大批难民还是对德国整个社会有不少冲击的,这些内在的冲突还在持续消化吸收之中。
【住在美茵河畔】
【酒店窗外的美景】
【在这里吃一顿德国大餐】
【法兰克福的语言角聚会】
【法兰克福大教堂】
【法兰克福老市政厅】
【法兰克福罗马广场】
【歌德故居】
【法兰克福新老建筑】
【坐在旅游车里看市区风景】
【美茵河上老铁桥】
【美茵河与市区风景】
【法兰克福市区风景】
【美茵河畔的欧洲央行大楼】
【美茵河畔的露天演出活动】
【法兰克福火车站】
【火车站台】
【法兰克福的一家水烟馆】
26年前第一次来法兰克福时,没啥感觉,这次仔细逛逛,才发觉这里真不愧是欧洲工商业、金融业的中心,包括德国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也都位于这里的美因河畔。
法兰克福早在13世纪以来就是繁荣的商业城市,但在二战中遭受过30多次大轰炸,80%以上的建筑都被摧毁;不过战后重建迅速,发展惊人,现在更是高楼林立,各式摩天建筑设计独特、拔地而起,成为欧洲少数几个有天际线的城市之一。
法兰克福拥有德国95%以上的摩天大楼,新一轮建设热潮得益于英国脱欧,因为很多大企业想把欧盟总部放在法兰克福,据统计,自英国脱欧以来,已有 40 家大公司迁至法兰克福。同时,法兰克福除了是欧洲摩天大楼之都外,还一直是国际博览会之都。
在法兰克福的两天里,我们逛了市中心的一些著名建筑,像法兰克福大教堂、罗马广场、老市政厅、歌德故居等;又多次在美因河畔徜徉,看了老铁桥、欧洲央行等远近风景,还像当地市民一样去消夏乘凉,观赏河边的露天演出等。
法兰克福的人口规模约为80万(德国现有人口约8300多万),按人口规模是德国的第五大城市,只比温哥华(约70万)多了十万人,但是法兰克福的经济活力和全球影响力,却是温哥华远远无法相提并论的。
【从法兰到柏林的窗外风景】
【柏林动物园大门】
【柏林BIKINI百货】
【柏林商业大街的十字路口】
【著名的KaDeWe百货大楼】
【BYD就在这栋大楼的一角】
【蔚来在柏林的专卖店】
【和蔚来同在一栋楼的华为店】
【凯撒·威廉纪念教堂】
【柏林城市风景】
【柏林墙纪念公园里的老墙】
【柏林墙上的艺术画】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普法战争胜利纪念柱】
【勃兰登堡门】
【德国国会大厦】
【柏林大教堂】
【盖世太保总部旧址】
【夏洛滕堡宫】
【柏林火车总站】
8月8日,由法兰克福坐火车4个多小时就来到了柏林,这是这次德国行最想去看的城市。柏林是德国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人口约有358万。
来柏林,最重要的是了解柏林墙和那段东、西德的历史。二战中德国在1945年5月投降后,德国被分割为两个区域,西部区域由美、英、法三国管理,后来就成了西德(联邦德国),首都在波恩;东部区域由苏联管理,后来就成了东德(民主德国),首都是东柏林。
西柏林实际上是西德在东德里面的一块飞地,为了防止东德人逃跑到西柏林和西德,东德从1961年8月开始建造柏林墙,把西柏林团团围住。尽管如此,也常有东德人冒着生命危险逃往西德,一直到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和1990年10月3日两德正式宣布统一,结束了长达50年画地为牢、骨肉分离的痛苦,并推动了德国和欧洲的新发展。
柏林是一座很古老的城市,早在13、14世纪就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后来一直是各种形态的德国的首都,包括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民主德国和统一后的现代德国。在二战中,柏林也遭受了盟军的大轰炸,市区20%的建筑都被摧毁,但之后在东德时期尤其是德国统一后得到重建和大发展,现在又重新成为欧洲的一个文化和经济的中心。
走在柏林大街上,能感受到柏林的人气很旺,商业氛围浓厚,同时柏林给人一种很通透、敞亮的感觉,这可能因为柏林的建筑都差不多是同样的5、6层高度,很少有超过7、8层的高楼大厦。
在柏林的商业中心地带,也看到中国企业纷纷入驻这里,打造亮丽的品牌店,像华为、比亚迪、蔚来等等。中资企业要想进军欧洲,首先能在柏林站住脚想必是非常重要的。
在柏林的两天中,我们主要看了柏林墙纪念公园、德国国会大厦、勃兰登堡门、盖世太保总部遗址、夏洛滕堡宫、柏林大教堂等等。很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提前预约,所以没能进入国会大厦转转。
【汉堡市区风景】
【汉堡市区风景】
【汉堡市政厅】
【汉堡市政厅小院】
【汉堡圣尼古拉纪念教堂】
【汉堡圣彼得教堂】
【汉堡易北音乐厅】
【汉堡水道风景】
【汉堡汽车站】
【汉堡穆斯林社区示威召集中】
8月10号离开柏林,坐火车先去了汉堡,然后转车去丹麦的哥本哈根。汉堡原来不在这次旅行的名单上,但后来发现坐车去哥本哈根,一个要路过汉堡,另外路途也较远,那最好就先到汉堡看看了。
汉堡位于德国北部,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人口180多万。汉堡是一个河流、河道很多的城市,因此桥梁也特别多,据说有2500座,是欧洲桥梁最多的城市,多于水城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和伦敦桥梁的总和。汉堡是著名的港口城市,汉堡港曾经仅次于荷兰鹿特丹港而排名欧洲第二、世界前十,不过这些年随着欧洲和德国经济疲软,汉堡港的排名也在不断下降中,现在约排在欧洲三、四位,而按集装箱吞吐量的最新排名已经跌出前二十(排在22位)。
在汉堡转车的3个多小时中,我们就抓紧时间在城里逛逛,重点看了汉堡市政厅、圣彼得教堂、圣尼古拉教堂、易北音乐厅(汉堡标志性音乐厅建筑)、汉堡港口风景等等。
由于提前预订由汉堡到哥本哈根的火车座位时,没能预订到(看来这个季节有些火车班列还是很忙的,特别是跨国班列),所以就改订了汽车票,时间上差不多的。
去汽车站候车时,发现这趟汽车要晚点近2个小时,所以我们又在汽车站/火车站这一带转转,才发现这一带是很大的穆斯林社区,正好看到一群穆斯林在组织游行,抗议正在进行的加沙战争。
也许是因为这里是交通枢纽,也许是因为这里人群稠密杂乱,所以这一带还是有点脏乱差,我们也在附近看到了一个小的流浪汉集聚区,而在法兰克福和柏林还没有看到成堆的流浪汉。
我们去了附近的一家穆斯林餐厅吃顿午晚饭,然后坐汽车(中间还搭乘一段轮渡)赶往哥本哈根,结束了欧洲游第一段的德国三城之旅。
26年前来德国时,只是走马观花看看,没有从经济、社会等层面做些对比分析,这一次走过三个城市,总体感觉还不错,像德国的公共设施都很完善,维护得也很好;德国的物价水平和房屋可负担程度都比加拿大(尤其是温哥华)要亲民得多;德国人的文明程度很高,大家的穿着也都比较讲究;等等,这一切都会让游客感觉方便、安全和舒心。
当然,也有觉得不是那么如意的地方,比如说,德国或整个欧洲的铁路系统很发达,我们第一次坐火车从法兰克福到柏林,原本4个小时的车程晚点了近半个小时,还有第一次乘坐长途大巴也延误了快2小时,这都让我对向来严谨精准的德国人有了一些怀疑。
另外,这次在德国也看到不少的水烟馆,不知他们吸的是水烟还是大麻啥的,因为从今年4月1号德国开始大麻合法化,这是欧盟的第三个国家大麻合法化,估计拉开了整个欧洲大麻合法化的序幕。加拿大是在2018年实施大麻合法化的,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想必德国今后也会出现同样的状况。
德国的三城之旅只是这次欧洲之行的第一站,关于整个欧洲的观感和看法还有待于全部旅行结束后再有个全局性的观察思考。下一篇将是第二站北欧之旅的游记。谢谢!
幸福家庭圈
关注“幸福家庭圈”,与幸福家庭相伴,与成功人士同行,与优秀孩子共成长!关注方法请点击本文最上方的蓝色“幸福家庭圈”即可,本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也欢迎转发分享。谢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