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如絮》 第一百二十四章 越南
Dusty和Tom两个人在1963年底从越南回国休假。他们先是搭乘军机到泰国Takhil美军基地,然后乘军机到菲律宾美军基地,从那里再找商业航空飞机回美国。
临近圣诞,再加上越南局势紧张,无数的家庭想方设法逃出越南(其中包括从南越出逃的,也包括受不了共产新政的北越人),他们俩一票难求,等了三天才得以登机。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因为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而显得十分悲伤灰暗,但是到了年底,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准备好过圣诞节和新年。Dusty先是在Tom家落脚,准备第二天等父亲从沙加缅度开车过来接自己。
Tom的两个孩子已经8岁了。他们在机场一看到父亲,就迫不及待地一起窜上了他的肩头,看得Dusty好生羡慕。两个孩子喋喋不休地询问越南的事情,询问父亲驾机执行任务的情形,也缠着Dusty讲丛林里的历险。他们兴致勃勃地告诉Tom和Dusty,以后写信要写邮编啦。美国邮政系统在1963年开始了邮区的划分,以后没有邮编的信件会迟到的。
“爸爸,你的信可千万不能迟到。我们俩可是等不了呢!”孩子撒娇地说,Tom靠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冰镇啤酒,一脸骄傲。
收音机里播放着甲壳虫乐队的新歌《I want to hold your hand》。“Oh, please, say to me. You'll let me be your man. And please, say to me, you'll let me hold your hand...... ”
Dusty歪了歪嘴,轻蔑地笑着自忖:如今的情歌都这么直白,一点儿味道都没有。转念一想,每当一个人抱怨流行歌曲不好听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人老了。是啊,今年已经四十岁了,Dusty虽然体能爆表,完胜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可是他觉得自己老了,好多事情提不起兴致,也激不起愤怒。他觉得自己挺适合在越南的生活----日子是由一个个任务来组成的,有成就感,不凌乱。
第二天在回沙加缅度的路上,William问儿子:“Dusty,真的还想回越南?”
“嗯,也挺好的。”Dusty看着路边街景的变化,觉得自己有点不适应文明社会了。
“美国不会真的要派地面部队到越南吧?打起来的话,你要回空军吗?”William还是挺担心的。上过战场的人,知道战争的残酷性。
“应该是吧。Bill,你当时开战斗机,怕吗?”
William笑了笑说:“谈不上怕,但也会紧张。越南要是开战,也是美国和中国、苏联的战争。你呀,对抗的也会是米格机。”
“我在泰国飞过F-105,挺喜欢的。我估计会去Takhli基地。Tom也很有可能去。我俩又会在一起了。”
“那也好。有个照应。”William知道无法说服儿子,就此打住了。
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假期尚未结束的时候,Dusty接到通知,让他先不要回越南,而是在美国参加特别训练,之后通过考核的人加入一个特别行动组。这个新的特别行动组的成员将从绿色贝雷帽(Green Berets)、海豹突击队(Navy Seals)、空军(Air Force)、海军陆战队(Marine) 和CIA干员中经推荐选拔。他们将被派往越南参与非常规战斗任务,包括敌后侦查、心理战、解救战俘、绑架敌方人员、爆破摧毁敌方设施,等等。
Dusty知道,这是一种荣誉,但也是极其危险的职位。他是个军人,没有选择的余地。于是,他在一月份告别了飞往泰国基地的Tom,参加了集训,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被挑选入组。这个特别的组织是美国军事援越指挥中心下属的所谓“学习观察小组”:Studi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MACV-SOG)。
Dusty回到西贡附近的基地,很快参与了第一次行动。他们每次出任务大约有12人,包括三名美国人,(队长,副队长和无线电台报务员),一名南越军队翻译和八名非美军人员(其中有经过CIA训练过的越南少数民族、柬埔寨高棉人、老挝苗族和泰国少数民族)。
这次他们的任务是侦查北越丛林中无数水道边的游击队兵力和他们的火药库。他们一行人空降之后,手持CAR-5,或者AK-47等等被抹去标号的武器,身着黑色外衣,在拂晓前融入了尚未苏醒的密林。
侦查行动很顺利,他们对越共在河道上的行动拍照、记录,以便今后给水上执勤的小组做参考。湄公河的支流众多,河道蜿蜒曲折,越共的小舢板轻巧灵活,神出鬼没。Dusty几乎确定将来美军会制造出小艇来对付水上越共的。他也十分清楚,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任务之一。
他们一行人在随后的火药库侦查中一筹莫展:看不见一个!于是,他们准备抓个俘虏来询问。
在出发之前,几个人已经商量计划好了用C-4炸弹来完成活捉任务。C-4炸药稳定性、防水性好,威力大,便于携带。为了炸昏目标但是不炸伤或炸死,他们对炸药用量进行了多次配比试验。
几个人分两组,蹲守在丛林山坡后面,等待目标出现。很快其中一组人得手。看着被俘获的越共还是血流满面,Dusty心想:“Oops,下次炸药量还需要调整啊。”
通过询问,这个俘虏很快交代了火药库一般都在地下,而那些入口,小得简直和老鼠洞一样大。他带着侦查小组去了一个地道口,指给他们看。
“F*ck!”Dusty骂 一句。他这个身材是肯定钻不进去的。他们互相查看了一下,组里面只有一个泰国人和一个南越人可以进去。
“你们两个跟着他下去看看,注意安全。”Dusty说。
于是,在俘虏的带领下,两个人进入洞口。其中一个带着步话机,保持和地面的联络。哪成想,他们刚刚进去一会儿,带着步话机的人说了一句:“里面很黑,没有光源,非常潮湿。”然后步话机的声音就断了,一片死寂中,Dusty开始冒冷汗。几秒钟之后,他忽然觉得脊背发冷,大叫:“散开!”
剧烈的爆破声将他的话音淹没。从洞口喷射出来的泥土和烈焰把地面上焦急等待的几个人掀翻。他们谁也没想到,那个俘虏会以自己的生命来射杀敌人。
地面上的人害怕还有炸弹,在旁边静默了一会儿,才开始拼命挖地道口。挖了半个小时左右,斜斜的地道开始宽阔起来。Dusty顾不得太多,率先爬了进去,很快拉出来两个惨不忍睹的同伴的尸体。他们将死去的同伴包裹好,一路背到了等待直升机的地点。
路上大家极其沉默。在归营后的报告中,Dusty强调了地道的危险和对未来地面部队的潜在杀伤力。在往后的丛林战中,美国士兵吃尽了地道和各种陷阱(booby trap)的苦头。很多的陷阱里面有削尖的竹子、钢钎,上面还涂抹了人体排泄物等可以引发感染的污渍。不少非战斗减员都是这些陷阱引发的。
而为了对付地道,美国专门训练了一批身材瘦小的地道战士,钻入各个洞口,解除暗藏炸药,发现武器库,甚至是越共游击队的指挥中心。这些被称为“地道老鼠”的特别士兵的死伤率高达百分之三十。那些身材瘦小的地道专家,很多才刚刚十八岁,而他们在美国开始接受训练时,才年满十七。
Dusty所在的SOG特别行动队,在胡志明小道上完成了很多成功的行动,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惨败。他们面临的危险是普通作战部队所无法想象的。有时候他们需要面对数十倍的敌方兵力。这批敌后勇士各个身手不凡,敌我伤亡比例可以高达158:1。不过,他们自己的伤亡率也是惊人的。在1965年的一次行动中,由H-34直升机带入丛林的50多人中,只有10人回到了基地。美军对于胡志明小径的情报中75%是由SOG提供的。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伤痕累累,自嘲伤亡率是200%,这意味着在一次行动中很有可能两次被击中,也有一些人死于虫咬感染和毒蛇攻击。
在1965年的行动中,Dusty受了轻伤。修养复原之后,轮转调回了空军继续服役,计划三个月到半年之后再归队SOG。SOG的经历对于他来讲,是丛林作战的集训,也是一次次不得不和战友告别的惨痛回忆。在修养期间,他第一次接过一个伤员递给他的一支大麻,迫不及待地缓解身心的伤痛。
那个时期美国大量地面部队还没有进驻越南,各种毒品也没有后期那么流行。后来在美军营地,大麻、鸦片、吗啡,甚至海洛因的使用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不少越南当地人因此发了财。
在一次半公开的大麻交易中,Dusty看见了自己的熟人----小猫。
图片来自网络
~~~~~~~~~~~~~~~~
故事纯属虚构,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谢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带着针线去探亲-----后续 长篇小说《如絮》 第一百二十四章 越南-1964年 SOG 长篇小说 《如絮》第一百二十三章 旧金山-2004年 疗养院 颜值就是杀伤力 长篇小说《如絮》下部预告片及剧情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