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疑点:一个被埋没的战国战神
长平之战非常知名,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死亡人数之多。有人统计秦统一六国的全过程中,秦军在战场上杀人达到200万,而秦将白起一人的杀人数量就达100万,约占50%。但在长平之战一场战役中,白起歼灭和坑杀赵括的军队数量就达到45万之巨,又占白起杀人数量的接近一半。我们先直接采信史料中的这些数据,这么看来的话,赵括的这场战役惨败本身好像是铁定了不应该再有任何可说的,甚至说成是战国时期所有战争中“最大的失败”好像也能成立。因此,赵括被后世不断地批评甚至嘲笑,基本公认他中了白起的诱敌深入之计,被合围在长平之后导致全军覆灭。
此战有名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多成语和经验教训都拿长平之战和赵括当反面教材。例如“纸上谈兵”的成语,其实这个成语很晚才出现(有人认为明代甚至清代才出现),最初出现时与赵括也没什么关系,因为战国时期根本都还没发明纸,当时的年代要说他的话也只能说成是“竹简上谈兵”。但现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基本上成了专门以赵括为典故的成语。另外,人们在谈“不知变通”“轻敌冒进”“临阵换将”等教训时,往往也是拿赵括当反面典型。
但问题就在于,关于这场战争存在着非常多互相矛盾的巨大谜团。其迷惑和矛盾程度之大,甚至可以使长平之战中的赵括从“最大的惨败”“最伟大的战败”到“最伟大的胜利”各种极端之间游走的程度!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这个战役中存在太多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却又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相关史料中互相矛盾以及令人迷惑的地方如下:
1. 交换比的战术难题
如果全面比较战争双方的伤亡数据的话,马上就会发现这个战争中最大的难题:交换比难题。交换比是指战争中交战双方最后伤亡总数量的对比,这是评价一场战争最重要的战术指标之一。例如,在一场红蓝双方的战役中,红方伤亡300人,蓝方伤亡100人,那么红蓝双方的交换比就是300:100 = 3:1。
如果只看赵括军队的死亡总数量显然是不能全面说明问题的,得同时看看白起的秦军在此战中伤亡数量是多少。史料中并未直接给出白起的秦军伤亡总数,但根据史料间接推算出来的数字中位数是25万之巨。也就是说,秦军在此战中也遭受了极为惨重的伤亡,并且还主要是秦军与赵括军队的交战过程中产生的。要知道,赵括的军队45万死亡人数中,有40万是被白起俘虏以后坑杀的,就是在直接的交战中产生的伤亡居然只有5万!由此计算的交换比是25万:5万 = 5:1。
赵括统帅军队的时间非常短,是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手中接过的赵军。而就是这支赵国军队,前期在廉颇统帅下与并不那么知名的秦将王龁交战时,连续丢失空仓岭防线和丹河防线,这个阶段的赵军几乎是接近于每战必败。但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在赵括领导下刚一上任就击溃秦军先头部队,打出赵军在此战中第一个胜仗。此仗因被后世看作是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我们就不算了。但他在表面上中了白起的计谋被合围之后,居然打出5:1的交换比。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正面战场对阵国民党军队,最后综合的交换比是3.2:1,就是国民党军队伤亡3.2个军人交换一个日本军人的伤亡。如果对日军能获得1:1的交换比,往往都被认为是中方的大胜。例如平型关战役,交换比就基本是1:1。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军队伤亡5万,日军伤亡2万,交换比为5:2,这也普遍被认为是中国军队的一场胜利。
但是,抗战中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能力是普遍被认为低于日军一个档次的。日军又是在装备水平远高于国民党军队的前提下获得的这种战果。而赵括的军队与白起领导的军队用的都是冷兵器时的武器,并没有武器装备上值得太多强调的优劣差异。尤其是被合围后,赵军被分割成两部分,赵括领导的军队数量并不如白起的秦军。
以战争循环因果序列计算,假设白起的秦军合围赵括的军队之后,用于进攻的军队数量秦军是赵军的2倍,赵括的军队要获得这种交换比的话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交战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存在赵军对秦军的零伤亡作战。要么是赵军单兵作战的击毁效率相比秦军是数量级的优势。这个在军事理论上的关键技术指标令人大惑不解,这也被有些具备军事专业功底的学者称为是赵括被围后的“小宇宙大爆发”之迷。
赵括在最后的表现令人称道几乎是所有学者一致公认的,至少他是最后阶段在与秦军交战中战死沙场,这令所有人都无话可说。但他怎么可能在最后阶段获得对秦军如此巨大的交换比战果呢?这个问题在过去没有任何人能给出军事专业上的解释。
如果从这个交换比来看,被称为战国时期第一号战神的白起,在此战中与赵括相对比,如果说赵括是专业高手,白起简直就是只能算业余入门水平。赵括的军事素养高出白起十倍都不止!这一下就与流行的看法完全相反了。甚至于,到底是赵括中了白起的计谋,还是反过来事实上是白起中了赵括的计谋都开始说不清楚了。可是明明最后结果的确是赵括的军队全军覆灭,这个怎么解释?实在是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2. 长平之战前后秦赵两国君臣变化反差难题
千万不要以为前面看法只是单纯从交换比一个角度得出的,这个结论几乎可以得到其他所有相关史料从大量不同侧面的强力佐证。尤其是长平之战后秦赵两国君臣态度变化反差,特别是其中白起的态度和本人最后结局巨大反差的强力佐证。
此战前秦王成熟睿智,尤其在秦将王龁与赵将廉颇在百里石长城防线的战局僵持不下,时赵孝成王采纳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去秦国议和。此时秦昭襄王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临,对郑朱以高规格隆重接待,乘机放出秦赵即将议和的声音,却又迟迟不谈实质性问题。此举既让赵国陷入尴尬的境地,又让其他邻国迷惑,无意再考虑增援赵国。同时又进行反间计,游说赵国换将。
换将的目的主要不是换将领,而是换战略,让赵军离开太坚固的百里石长城防线主动出击,从而好给秦军创造胜利的战机。在得知白起合围赵括的计谋成功后,迅速地紧急动员十五岁以上男子组成援军,并且亲自领军到达前线增援。这反映了他的成熟果敢。与白起的配合也似乎非常默契,听到赵国换将后,白起就迅速秘密到达前线。但在此战后,秦王却屡中赵国反间计,秦国君臣之间迅速失和。以至最后赐死白起。
在战前,赵孝成王表现得非常没有主见,可说是每逢大事必让大臣们吵作一团,观点截然对立,最后简单采纳的一方建议都有很大争议,甚至错误之处是另一方早就指出的。另外又轻易地不断中秦王的反间计。
但在赵括领兵出战长平之后,不仅45万赵括主力的全军覆灭没有让赵孝成王慌乱,反而突然间表现得成竹在胸。没有再继续见到任何大臣的争吵,但每一步的决策都非常正确。反过来不断成功地让秦王中他的反间计。无论长平之战还是邯郸战役,都需要外援才能成功。但在长平之战前,外援不成就算了,甚至都根本没有积极去争取。
而在邯郸保卫战中,外援的获得虽然困难重重,但最终都成功了。由此留下的著名成语“毛遂自荐”(去楚国求救兵)、“窃符救赵”(去魏国求救兵,居然是从魏国君王那里偷的兵符搬来的救兵)即是这种困难程度的反映,也是最终成功的反映。这不仅是大臣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的超强主动性表现,而且是赵孝成王正确战略决策和坚强信心的反映。如果赵孝成王只要有一丁点“找得来救兵就找,找不到就算了吧!”的动摇心态,那这个事情就办不成了。
并且,长平之战后基本就没有其他大臣发表太多意见的机会,邯郸保卫战这么大的战役,正史中也没有主帅是谁的记录。有些权威性并不高的文献猜测该战役的主帅是廉颇。赵王在长平之战后,接受其大臣虞卿建议,以割让六座城池为条件去秦国议和,但同时却尽最大努力拖延。到最后赵王表现得要受约割让时,又接受虞卿建议把这六座城池转让给齐国,以联盟齐国共同抗秦。
长平之战最早起始的韩国上党郡守冯亭,把本来韩国准备割让给秦国议和的上党十七座城池,转送给赵国的行为,引发秦赵长平之战。这次又转让六座城池,再次引发秦赵的邯郸保卫战。在当初是否接收上党十七座城池的问题上,赵国大臣是有激烈争论的,并且赵王也很清楚这个行为肯定引发秦赵的战争。现在又这么搞,而且是赵国自己这么干,肯定还会引发秦赵的战争。
但这个行为没有赵国内部大臣的争议。如果刚刚因上次从秦国虎口夺食获得上党导致长平之战的大败,那么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内又自己搞一次肯定又会引发一次秦赵战争,并且还没有大臣争论呢?这么不接受教训的吗?但邯郸保卫战打赢了,所以,既然成功了就什么都是对的了,再没任何人讨论转让城池是否正确的问题。很显然,可以假设赵国在这么做的时候,就是在主动准备与秦国再打一仗是有合理性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长平之战一役突然间让赵孝成王成熟了。但一个人从一次失败的教训中变成熟是可能的,但要突然间军事素养一年间从菜鸟变成高手着实有点让人不好理解。
此战前,白起是战国时号称“人屠”的名将,好战成性。但此战后,白起对紧接着的邯郸战役可以用“恐惧之极”来形容。面对秦王不断请他出战的要求,白起是百般推辞,以至秦王居然到最后赐他用剑在杜邮自刎。史料和很多后人的研究主要把这归咎于赵国使用反间计,派苏代游说秦国丞相范雎在秦王面前进谗言陷害。
但是,说长平之战后,赵国用反间计通过范雎劝说秦王让白起退兵还可以解释得通。后来又劝白起领兵进攻邯郸,这不是应该正好合了好战的白起心意吗?如果白起心里对前期要他退兵有些情绪可以理解,一般在闹一些情绪后,作为好战的白起也应当会带兵出战。
但是,白起对领兵攻打邯郸的拒绝坚定程度太过反常。他一生征战30年,攻下的城池有70多座。就算长平之战后没有及时乘胜攻占邯郸错失了一些机会,但如果长平之战赵国真受到那么大打击,1、2年内要恢复到可以与秦军对决也很困难。况且这一次是整个秦国举全国之力压上攻打邯郸一座孤城,如果没有特别原因,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反间计要成功也是得有一定基础的,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成功。
长平之战后能成功让白起退兵,也是秦国自己在此战中损耗太大(白起反对出兵的理由也是长平之战中秦兵损伤过半),本来秦王就有些受不了,此时被丞相范雎一说自然就能成功让白起退兵。如果不是白起后来对领兵攻打邯郸真的是从内心深处有恐惧,真心认为不该打,也不至于到最后宁可被秦王赐剑自刎也不愿爽快出战的程度。
3. 长平之战胜负和意义的难题
因为世人普遍认为长平之战是一仗大败,所以在谈到它的影响与意义时,全都是说它加速了赵国的灭亡,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但是,在长平之战之前,秦国几乎是年年用兵,一路攻城掠地,是霸业在望的势头。但在长平之战后,紧接着打了邯郸战役大败,两次战役使秦国伤筋动骨,此后近30年间再无大战。因此,事实上的表现是这两场战役是大大延后了秦国统一的进程至少半个世纪,并为赵国带来近30年的和平。这又是一个令人非常迷惑之处。
4. 邯郸保卫战的令人迷惑之处
当我们去考察一般的战役时,无论谁胜谁负,都会有一个战役发展的地图。一方军队从哪里攻到哪里。可是邯郸保卫战却是根本就没有战役发展的地图。公元前259年10月,秦王最初就是想让白起挂帅起兵,白起推辞,从而转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伐赵,直攻赵都邯郸。没有中间过程,一上来就把邯郸包围了,可是包围之后就打不动了,并且连连战败。
王陵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取胜。秦国增兵十万支援王陵,秦军五校(每“校”8000~10000人)阵亡。秦昭襄王再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帅,白起称病推辞。秦昭襄王改令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增兵继续围攻邯郸。秦军死伤近半,仍不能下。范雎于是举荐郑安平为将,率军五万携带大量粮草支援王龁,加强对赵的进攻。直到魏楚两国援军到达,合兵一处将秦军击退。
这就让人纳闷了,整个秦国举全国之力一上来就势如破竹地攻到邯郸,可是转眼就在邯郸陷入绞肉机模式,伤亡惨重。再然后赵国的外援到达,秦军一败涂地。
这两场仗的史料、考古证据、当地史志、战史研究等有太多无法解释,有很多明显相互矛盾的东西,众说纷纭。
5. 赵括本人军事素养难题
无论如何,长平之战赵括带领的45万人马全军覆灭。失败了,那就是旁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史书中对赵括军事能力的记载与后人对他的评价反差令人迷惑。史书上说他父亲与他谈任何军事问题都难不倒他。他自己认为要论军事,天下没人能比得过他。可以肯定他本人的军事素养在当时是名声在外,并且不是虚的。秦国之所以能使用反间计让赵国换帅,如果没有赵括名声为基础,也很难成功。
赵括本人出名是帮助父亲赵奢打赢了长平之战之前9年的阏与之战。这是对抗秦国的战役,此战是赵奢的成名之作,也是赵括崭露头角的开始。赵奢之前是文官,并非一开始就是武官。此战前赵孝成王曾问廉颇能否打赢,廉颇认为打不赢。赵王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也认为打不赢。
赵王又召见当时是负责税务的文官赵奢,赵奢的回答就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成语:狭路相逢勇者胜,意思就是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可是,赵奢嘴上是这么说,真正获胜可不是只靠勇猛,而是靠智谋,实际上的赵奢是“狭路相逢智者胜”。赵奢也凭此战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等地位同等。马服君的封号后被赵括继承。可以说赵括继承这个封号真不是完全靠捡老爹的遗产,而是他本人一开始就是对这个封号有贡献的。在另一次赵奢领兵作战的麦丘之战中,赵括帮父亲出奇谋获胜,已经使他的军事素养声名在外。
所以,赵括军事素养不仅不是虚的,而且在当时名声很大。但问题是之前他主要是随父亲一起出征,获得胜利说不清他在里面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如果他能独立地领兵打几仗,可能就能比较准确地评价他的个人能力究竟如何。遗憾的是他个人专场首秀的长平之战,同时又成了他的告别演出。因此人们的确很难有充足的证据对他做出准确评价。
更重要的是,此前一直可出奇谋的赵括,在长平之战中到底是怎么出谋划策的,到底出的什么谋略,基本是一片空白。没人说得清他是准备怎么考虑打这一仗,全是认为一上来就中了白起的计谋,最后全军覆灭的印象。
如果出了什么谋略没成功可以理解,但问题是人们完全找不到他此战中的谋略是什么。如果说他的计谋是军事秘密,事前不能说,全军覆灭后也没人愿意再说可以理解(都全军覆灭了还说准备怎么打有意思吗?谁还愿意听?),但从他整个作战的实际过程来看,人们也说不清他准备怎么打,这就令人迷惑了。
例如,有很多人质疑怎么可能坑杀赵军四十万人,而赵军却没有反抗?但我们坚持一个前提:史料既然如此记载,我们只能先采信这些史料,除非发现其他的更有力的史料或其他历史测量数据。史料并不一定准确,也是有误差的。虽然本文也对此也会有质疑,但既然史料如此记载,就不好简单地质疑史料本身的真实性。我们的质疑,也会采纳其他同样可信度级别的史料或其他测量数据。
6. 长平之战赵括挂帅的基本事实
首先我们得对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挂帅的基本事实要有一个了解。此战大致脉络是这样:
本来是秦将白起率军攻占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截断。韩国国君韩桓惠王命上党郡太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可是冯亭转手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赵国平阳君赵豹反对接受上党郡,平原君赵胜和赵禹支持,认为应该接受。赵孝成王按平原君赵胜和赵禹观点接下了上党郡。
当时就知道秦国可能派白起攻打赵国,因为上党就是白起想打下来的,煮熟的鸭子从他手上飞了,当然是可能他来攻赵。平原君赵胜建议派廉颇出战防御长平就不会有问题。于是赵王提前就派廉颇驻防长平。
公元前261年初,秦昭王派兵先攻占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慑韩国。提前阻止韩国援助赵国。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国又派左庶长王龁先攻占上党,上党军民纷纷逃难到赵国。然后王龁又攻打赵国。廉颇率军抵抗,并设置了三道防线:空仓岭防线,丹河防线和百里石城防线。前两道防线接连被秦军攻破,损兵折将。但在百里石长城防线,双方陷入长期僵持。
赵国实力远不如秦国,粮食产量只是秦国三分之一,经不起消耗,在长期消耗战中逐渐顶不住了。于是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商议,本来他是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不如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议和。而虞卿则认为如果秦国决心攻打赵国,和议难成,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和议才有成功的可能。赵孝成王本来是谈亲自出战的,结果谈成了采纳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去秦国求和。
秦王乘机对郑朱高规格接待,向外放出风声秦赵要议和,却又迟迟不进行实质性谈判。这样一直拖得赵国眼看议和无望,不得不继续打。同时秦国又用反间计在赵国传言秦军不怕廉颇,就怕赵括。于是赵王就准备换将,找到赵括要他领兵。
以上就是史料记载的、后人也基本都认可的赵括挂帅前的基本事实。这下问题就来了:
是赵括要主动挂帅的吗?不是。
之前那么多重要环节的关键事项找过赵括商议吗?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找过。
当时是赵国胜利在望吗?不仅不是,而是到了基本上人人都认为事态已经走入死局了。
之前眼看捡到一个大便宜,人人争先去吵。到了人人都知道事情已经走入死局,没办法了,过来找人家赵括了。这算什么?人家赵括是傻子吗?说不好听点,这明摆着是一个屎盆子,却要赵括来顶。就像下一盘棋,最开始人人争先你一言我一语这样下、那样下,下到了最后一步已经成死局了,找到赵括说:你来下吧!这盘棋算你的。
现在的问题不是赵括的能力如何,是不是精通兵法,是不是带兵经验不足......而是人们要先思考一下,是否认为赵括的脑子有问题?对他实际能力如何,人们可能有不同看法,但不会有人认为赵括脑子有问题吧?且不说赵括是不是个军事天才,只要赵括是一个正常人,人家能对这事没想法吗?这个是有史书记载的。赵王问赵括能不能打得赢,赵括实话说如果白起在打不赢,如果只是王龁统帅能打赢。
这个话如果人们先认定赵括就是个只知理论,并且很轻傲的人,那么可以演绎成:如果是白起可能打不赢,但现在领兵的不是王龁吗?那他根本就不是我对手。一些评书等艺术作品中就是这么演绎的。但如果人们是真正保持着中立的客观态度,科学认真地思考研究这个问题,就应该从中理解到这样一些基本信息:
赵括很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他换掉廉颇去统帅,秦国就很有可能会派白起前来。
如果白起换掉王龁,无论他使出什么计谋,都不可能获胜。这说明他已经提前预知这场长平之战打不赢。
判断并不是孤立地从这个对话中证明,而是与其他众多史料相一致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赵括已经意识到他换帅后白起会统帅秦军,并且他打不赢白起,那他该如何考虑?真就这么自暴自弃,白白去送死算了?
赵括是一个士,就是那种大义所在,义无返顾的人物。
现在国家耗不起了,必须要有人出来挑起这个担子。
而胜利的可能,并不是很大。
所以他母亲出来阻止,但是他没有退却。
只要有一点机会,都要争取。
7、赵括的谋略分析
克劳塞维茨说,防御是比进攻更强的作战方式。孙子说“可胜者攻也,不可胜者守也。攻者不足,守则有余”。当实力比较弱小时,应当通过防御之利去增强现有实力下的作战能力。这是一般的军事原理,大家都懂。后人认为廉颇的防御策略是对的,赵括不该主动进攻。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大家也都明白的道理,赵括能不明白吗?
问题是在于,防御的有利是在另一方进攻时才会体现出来的。可是当王龁攻不动廉颇的百里石长城防线后,他就不攻了,双方陷入僵持状态。如此一来,防御之利又没有更多意义了,廉颇还是退不了秦军啊?廉颇只能做到“不可胜”,却无法诱使王龁主动地进攻他的百里石防线以实现“可胜”。但赵国的实力远不足秦国,就这么干耗下去那就是等死,并且必然死。
而如果采用更强的谋略去主动进攻,确实有可能是找死,但可能还有一线胜利的希望。廉颇只是从百里石长城防线的前线角度看问题,但赵孝成王必须要从两国全部的综合实力全局来看问题,再耗下去就肯定亡国了。这就是赵孝成王面对的难题,也是他要换一个能够主动进攻的统帅根本原因所在。反间计要成功也得是有基础的,你不能说派一个间谍花上千两黄金,跑去游说赵国说你到大街随便找个叫花子吧,他也比廉颇强。这种反间计可能成功吗?
如果我们接受史书上说的,赵括之前宣称他是一个没有什么难题能难倒他的顶尖高手,那么,我们客观地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一下,他作为一个什么难题都能解决的顶尖高手,并且面对亡国的局面,必须要在最后阶段挺身而出的时候,怎么考虑问题?
一盘棋下不赢怎么办?已经到了最后成死局的时候才来下,那的确无论换谁都下不赢。但既然一盘棋下不赢,我就给你下成两盘,那不就有赢的机会了吗?
防御的确更为有利,但秦军也不是傻子,他不去进攻你已经预设好的坚固的防线你怎么办?那我就离开即设的防线,但也逼得你秦军离开他占领的空仓岭防线,却在战场转换途中迅速建立起一个环形防御工事,同时迫使秦军来进攻这个临时设立的防线。还是利用防御之利,但却有了迫使秦军采用进攻方式的可能。
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是不是开始在众多谜团中出现军事专业的影子,并且大量类似战例喷涌而出了?
很多人可能会马上联想到著名的战术:中心开花。利用建立的防御阵地,借助防御之利给对手以重大杀伤。这就是长平之战中虽然赵括军队全军覆灭,但却在最后阶段给予秦军重大杀伤的根本原因所在。
同时,我个人认为赵括在出征前与赵孝成王的密谋中,早已经提前设计了万一失败之后的邯郸保卫战,所以使这场战役也打成了一个赵括式中心开花的原因所在。两场赵括式中心开花,使得赵国以远弱于秦国的国力军力,却实现了对秦国的超级杀伤,使得其30年的两代人之内再无能力对他国发动进攻性的行动。
一般的中心开花战术,是将部分的兵力设置于中心,诱使对手来围攻。援兵从外面再围上来,从而来个反包围。但赵括面对的难题是:赵国根本没有能力实现反包围。因此他将中心开花战术发挥到了超乎所有常人想象的最大极限,是将自己作为诱饵置于中心,在预设防御阵地支持下给敌方以重创。
然后全军出击,内外夹攻破局。如果破局不了,也能给敌方以重大杀伤。
如果不行,而后在邯郸保卫战中做好更充分准备,再次将全军收缩于一个点的邯郸城内。最终在获取外援情况下反败为胜。
从很多中心开花的实际战例中,我们可以充分明了一旦对手采用这个计策,同时又迫使进攻一方不得不一刻不停持续强攻的话,就很可能造成巨大的伤亡。孟良崮战役最后总攻开始前,围歼张灵甫的华野攻击部队一度伤亡巨大,甚至一些纵队司令员都开始动摇,已经出现请求撤兵的声音。但陈毅和粟裕下死命令,必须一刻不停地强攻,再敢言退者定斩不饶,最后才坚持将张灵甫的74师全歼。
赵括知道这是一场事关秦赵两国命运的关键决战,秦国肯定会举全国之力,白起肯定会被派到前线。因此,一般的计谋根本骗不过他,赵括只有远超出常人想象地用自己作诱饵,才有可能让白起相信他赵括真的是中计了。一切计谋并不是完全自己闭门造车设计的计划,而是必须建立在对手计谋的基础之上。最好的计谋就是所有前面的步骤都是对手设计和期望的,但最后一步才是自己的目的。赵括式中心开花的特点就是:
以自己号称带领全军作诱饵设置于中心。
迅速建立起尽可能坚固的环形防御阵地。
必须有充足的水源支持。在被对手围住后,一旦缺水,因为人的生理极限,最多一个星期都支撑不了。
必须有足够的粮食支持。
迫使对手必须维持对赵军的分割包围。而赵军不断的从两面攻击这个分割赵军的军队。
这场战斗,赵军在人数上是绝对优势,而秦军就必须不断添油,补充损失。
达到大量杀伤秦军的目的。
当然如果战斗力足够,能够消灭分割包围赵军的秦军,就能翻盘。
一旦我们明白了以上军事原理,就可以清楚理解赵括行军路线的全部含义和原因是什么了:
带领全军主力追击,从而使得中心有足够强的军力。
最后被围前的阶段一直沿着丹河的河岸行军。因此一旦被围,只会被围在有充足水源的地方。从赵括的行军路线分析,我个人认为他是在接受帅印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他的中心开花战术,并且早就选择好了预设的被围阵地。而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是在进攻华野总部坦埠,发现战局有变回撤过程,临时兴起搞出中心开花战术。山上唯一的一个水源地,很快被华野派人夺占。这样一来74师就不可能支撑太长时间。
有足够人力资源迅速建立尽可能坚固的临时防御阵地。
有至少一个月的粮食支持,使其在被围后粮道完全切断情况下,支持尽可能长的时间。
赵括出征前宣称有45万大军,这是尽可能虚张声势,把自己的实力夸张到极限,给秦军制造尽可能大的压力。本来赵括被围后,只要秦军围住不动,等待赵括粮草断绝后,就只能不战而降。
而实际被围困的赵军主力,只有五万人。战斗力强。
而外面的四十万人,是秦军要阻挡的援军。
也就是史记上说的,将赵军一分为二。
秦王在赵括强大声势的压力下,亲自带领临时征招的15岁以上男子组成的援军赶到前线阻击并且反包围赵国的这四十万援军。
而赵括事先选好的这些被围困地点,都有地型优势,对前来围攻分割的秦军,能实施有效打击。
每一次突围,赵军都是以多打少,秦军必须动用大量的预备队才能把赵军压回去。
如果赵军在外围的主力,四十万人能够有效配合赵括突破,那么战场就可能翻盘。
因为为了包围赵军,秦军的六十五万大军分成了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只有十多万人,
这样就形成了赵军在局部的优势。虽然这个局部优势是用被围的代价换来的。
赵军在局部的数量优势压制了秦军的质量上的优势。
可惜,赵军在外面的四十万人,战斗力非常弱,领军的将领也菜,没有办法配合赵括完成突破,并且反包围秦军。
当然,这也不意外。赵军能打的,主要是赵括的五万人,而其余的四十万人,都是零时拼凑的部队。战斗力本来就弱。
所以,赵括的第一轮赌博,还是没有成功。
只能上第二轮。尽可能的消耗秦军。
只是,在自己战死之后,剩下的弱鸡部队有一部分还是投降了,并且被白起坑杀。
当然,坑杀四十万人是不可能的。现代发现的万人坑,最多一个只能装上千人,有很多这样的坑,但是也是最多坑了几万人而已。大部分还是逃跑了。
当然,白起必须号称坑杀了四十万。否则没法向秦王交代。
阵亡了二十五万人,你不号称干掉四十万赵军。怎么向上面交代?
赵括式中心开花战术,也是可以从军事上很好解释邯郸保卫战为什么会打成那样的原因所在。赵括用自己的生命为赵王亲自预演了一遍赵括式中心开花战术该如何打,赵王就如法炮制地打了邯郸保卫战。
以上就是对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这两场中心开花战役,为什么会有那样战果的军事专业解谜。这也是我们同时解开了白起为什么最后如此坚绝地拒绝领兵攻打邯郸的原因所在。因为他是亲眼见证了长平之战中赵括军队给他带来痛彻心扉重大杀伤的人,他心中明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是赵括中了他的计谋,而很可能是他中了赵括远超常人想象的计谋。
赵括宣称带有45万大军。他歼灭赵括主力后当然也得对外宣称赵括军队有45 万大军。否则自己伤亡25万却只歼灭赵军5万,这如何说得出口?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邯郸之战很可能是长平之战最后阶段的翻版,这才是他死活不愿领兵去攻打邯郸,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真正原因所在。他怎么去和秦王说呢?长平之战其实是他中计了?邯郸之战可能是又一次赵括的计谋?赵括不是在长平之战中战死了吗?你怎么解释?
这也能理解秦王为什么最后会赐死白起的真正原因。秦王并不一定直接到前线看到赵括的阵地,不知道他是怎么打中心开花的。但他只知道白起最后围歼战阶段伤亡惨重,本来这就是一次惨胜,对白起心中就有不满,也不全是范雎的话起作用。在后来进攻邯郸的战役时,无论怎么请都请不动他,这还是那个之前嗜杀成性、每战必胜的白起吗?就算邯郸之战风险很大,你就不能像赵括那样即使不能获胜也勇敢地奔赴疆场吗?
与赵括一对比,秦王心中的白起形象是不是就猥琐之极,令人厌恶了?他哪里能理解白起心中对赵括的恐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聊聊中华文化的闪光点:高尚的“士”文化 继续分析被大洪水消灭的第一代超级墙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中国明清的奴隶制度和江南奴变 灭世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公元前12000年前后:洪水灭掉了一个什么样的文明世界 东游记:第三回,九尾狐冲破禁制,女天皇钟情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