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的人和事(3)亲历一个假“高级人才”的诞生(上)
亲历一个假“高级人才”的诞生
1
小吴其实并不小,五十年代初期生,算来也差不多快四十岁了。我调进学院学院学报编辑部之前,由于该成人高校是80年代初期才组建的新学校,编辑部尚未成立,所以编学报都是由一些教师业余搞,小吴的任务是跑印刷厂,搞发行,发稿费等,承担的是编务工作。我调进该院以后,编辑部才正式成立。我到任以后,编辑部又调进一个中年女同志专职搞编务,这时小吴才开始看稿子,类似一个助理编辑的角色。
小吴浓眉大眼,一头乌黑的浓发,高高的个子,站在那里不讲话,堪称一表人才。但是他一开口,你马上可以听出,他的口头表达不行,说起话来,没有一点吸引人的地方。倘若再看他写的文章,不仅字迹潦草如蚂蚁爬过一般,而且文理也欠通顺,更谈不上文采。
不过,小吴虽然嘴巴不会讲,写东西不行,但脑筋很是够用。比如他50年代生人,正是读书的年龄,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他的中学课程几乎没有学。他本来在一个剧团搞杂务,会拉手风琴。粉碎四人帮后,他抓住时机,读了职工业余大学,弄到一个中文大专文凭。不久又通过在教育厅的亲属关系,调进成人高校。到高校以后,又边工作边读中文系的专升本,又弄到一个中文本科文凭。至于系里所开的那些课程,到底学得如何,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反正他考试及格,文凭拿到手了。总之,他不失时机地边工作,边读书,工资照样领,由于是本单位职工,学费还可以免缴,就这样,没有几年就拿到大学本科文凭。从他这些行动来看,小吴应该说是一个有追求,有上进心,有远见的年轻人。此外,他的精明之处还在于,他深知在中国社会,要混出个样子来,要成为人上人,光有文凭不行,没有党票也百搭。所以,经过一番努力,他入了党。
这次,我院有二十几个中级职称名额,小吴开始听了也没什么动静。估计他对自己申报中级职称还缺乏信心。后来不知是自己有所醒悟,还是受什么人启发,认识到这是一个良机,不能错过,便展开了一系列公关活动。
首先是找评委。他骑上车子,跑了几个评委的家,究竟是如何公关,送没送礼,别人也不清楚。只是徐馆长见了我说,你们那个小吴,为了申报职称,跑到我家,讲了半天,我才弄明白他的意思,就是想让我在评职称时,支持他,投他的赞成票。其实,他的条件够,也没必要到处跑……说明他表达能差,但行动能力并不差。
其次是填申报表,我们部门的同志告诉我,小吴在表格中年龄比过去大了好几岁,工龄近二十年。在科研成果那一栏,把学报上发的一二百字的通讯和简讯之类也列进去,作为“科研成果”。这些豆腐块补白文章也能算是科研成果?可笑!他把在水泥厂搞宣传,在剧团搞资料,都算成是编辑业务。调到高校以后,本来是在编辑部搞杂务,也写成是“独立编辑学报”……这不是胡编吗?他刚入党,还没转正,就这样乱整,胆子够大的。我听了这些议论,嘴上没说什么,心想,这个社会弄虚作假的事不是处处都有吗?我们只要自己别乱来就行了。
作为小吴的顶头上司,我深知他是不适合当学术期刊的编辑的。他虽然在职工业余大学读了中文大专班,又在我院中文系弄到一个本科文凭,但他对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却并不熟悉,更谈不上什么领悟。这从他写的文章,或者是平日的谈吐中,是不难看出来的。
另外,最使我困惑不解的是,他从来不看报,也不看什么书,除非是院党委布置要大家学习报上登的某篇文章,找来以后他才和大家一起读读。还有,编辑部用公款订的《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百科知识》等,也从未见他翻过,甚至连目录都不看看。至于和全国各高校交换的几十种学报,在他眼里可以用视而不见来形容。所以,有时我弄不明白,小吴为什么执意要选择学术期刊编辑这个路来走呢?莫非他真的对这个工作有兴趣?
不错,编辑这个职业一般不坐班,看稿和编稿可以在家里完成。作为编辑,只要在选稿、编稿、校对、印刷几个环节能够把好关,保证刊物按时出版,质量方面过得去,就算干好了本职工作。也许小吴看重的是编辑工作这种特有的自由?
因此,小吴每天都是十点多以后才来办公室,比大家晚个把小时。究竟为什么来这样晚?他既不对顶头上司讲,也不对大家讲。不过,有人还是议论过,说小吴几乎每天早晨先去股市看看,把股市行情弄清楚以后,才到学校上班。就是说,他在炒股。我想,这大概只有在中国才有的独特现象。在死水一潭的国家企事业单位里,真正敬业好好干的又有几个?谁不是捧着铁饭碗在混?在这种单位里,多劳不一定多得;滥竽充数,工资,奖金照样拿,一分也不会少。所以,小吴深谙这种体制的特点,他非常会钻这种体制的空子。
小吴进了办公室,见大家在埋头工作,也就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爬在桌子上埋头看稿子。他的任务是:初审来稿,对每篇看过的稿子写个初审意见。
这些初审意见写得如何呢?先让我们随便找一篇他写的审稿意见来看看:
《长则用之扬之,短则避之实之》一文是作者根据自己开办的中学语言教师培训班的心得体会。该文根据成人的特点,采用了揭示规律性,注重师范性,加强思维性,突出实践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文中所列举的例子全部都是中学语言课本中的内容,这样学用结合,并与中学教师的实际相联系,这是有现实意义的。作为成人高校的学报,对于这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与中学教改相关的稿子是应该处于中心位置的,但由于该文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已在89年第3期发表,建议此稿在学报外稿不太挤的情况下韵(酌)情考虑发表。
看了这样的审稿意见,谁能抓住要领?谁能做出或取或舍的判断?凡认真负责的编辑面对小吴这种审稿意见,大概都要重新去审阅原稿。至于小吴写的审稿意见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包括语法修辞方面的问题,在这里就不再去谈。
别看小吴没什么学术功底,但自信心却相当强。他面对大量学术论文来稿,觉得自己都可以做出分析判断,似乎专业性再强也难不倒他。有时我真不知道他的这种自信是从何而来。渐渐他不满足于对来稿进行初审,他提出要试着对来稿进行编辑加工。这自然是一种好学上进的态度。
我说,你就选两篇编一编吧。他将编好的稿子拿给我,我仔细看了看,觉得实在是成问题。他把原稿中一些该删改的地方,往往是没动;而不该删改的地方,却动了不少。另外,他改动的地方,往往是还不如原文的表达好。面对这种状况,我简直不知说什么好——我能说:“小吴,编辑这碗饭,看来你不太适合吃。”这种真话我能讲吗?不能。我只能讲:“多读,多写,多练,多下工夫,慢慢就掌握了。”
实际上,小吴本应该去走仕途。他虽然嘴巴不太会讲,但他的性格很适合现存体制的要求。如他平日不多言,不多语,说话谨慎,既不左,又不右,循规蹈矩,党叫他干啥,他就干啥。
学潮期间,他既不谈论学潮,也不参加游行,好像对六四大屠杀也无动于衷。他关心的就是老婆、孩子、住房、奖金、股票、职称等等与自己有切身利害的具体事物。
有次,院党委宣传部长看中了他,想调他去宣传部工作。我向姜院长请示,姜院长也了解小吴的情况,但他却说,看小吴自己的意见:他想去,咱们就放;他不想去,我们也不好勉强。是呵,主管院长心里很清楚:国家事业单位,又不是私人企业,那么认真干什么。结果小吴不愿意去宣传部,认为自己更适合搞业务,他不愿意调宣传部,就留下来了。
现在,小吴填好表,要部门负责人签字。我很清楚他的业务能力达不到编辑的水平。但是,我却不能秉笔直书讲真话。因为在我们这种社会里,有时不弄虚作假,你是生存不下去的。有时不讲假话、空话、套话也是不行的。所以,对他的申报材料,我也没心思认真细看,只在“部门负责人意见”一栏写上这样四条:
1、 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动乱期间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这一条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2、 工作积极努力,能完成任务;
3、 业务上有进取精神,刻苦自学,坚持不懈;
4、 能够挤时间搞科研,每年均有学术论文发表。
院职改办根据基层上报的意见,自然不会再调查核实,无非是走个过场,签上“同意本人和部门意见”后,交党委最后写上“同意申报中级职称”之类的词语,并盖上院党委的章,便报了上去。这年,恰巧我被邀请参加这批审报编辑职称的评审工作。教委工作班子审查了二十多份申报材料以后,把评委们召集在一起,由工作班子的负责人向评委们作了审查报告。报告说,在二十多份申报材料里,编龄不够,或学历不够,或已调离编辑岗位者,共有四人,其余均符合申报条件。然后一一介绍申报人的姓名、年龄、学历、工作单位等,要求大家发表意见,没意见就投票。就这样,小吴顺利通过几道关口,获得了“编辑”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