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兵团知青回顾展》: 在博物馆里致青春
1990年11月25日,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以下简称“革博”)中央大厅里,《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即将拉开序幕。筹备组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8点刚过,革博外便有人来敲门。为首的老人穿着浅灰色夹克,外边套着一件军大衣,看上去普普通通。门口值班的人说展览还没开始,怎么也不让他进去。
筹备组成员、时任中国曲艺家协会负责人的姜昆正巧走过,一眼认出,这是中顾委常委、83岁的开国上将萧克。萧克1959年后担任国家农垦部副部长,经常去北大荒调研。
姜昆立刻将老人迎了进来,陪同他参观。萧克兴致很高,在每一块展板前都驻足仔细观看。走到《兵团战士胸有朝阳》歌词展板前,萧克问姜昆会不会唱,姜昆便和筹备组其他成员一起高歌起来。
与此同时,在革博的外面,随着开展时间的临近,等候进场的人越聚越多。
人流从售票处排到了大门外的台阶上,又越过马路,蔓延到了广场上。整个广场东侧黑压压的,约有三四千人。大家寒暄,拥抱,忘情地大呼小叫,变换着组合大合影、小合影??不少人手里举着写有当年师团营连番号、代号的纸板,许多知青还打出了引人注目的各色旗帜,在广场上挥舞。
过往的车辆纷纷减速,路人投来惊奇的目光。坐镇革博的公安人员密切注视着现场的一举一动。筹备组成员们心情紧张地跑前跑后,祈祷一切顺利。
闯进国家最高展览殿堂
1989年下半年,风波之后,原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社会改革局副局长石肖岩赋闲在家,等待安排。
此前,石肖岩去哈尔滨公干时,曾与当年同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团的知青战友见面叙旧,萌生了出书纪念这段岁月的念头。他利用这段闲暇,担任主编,历时一年完成了《北大荒风云录》和《北大荒人名录》的编辑工作。1990年6月,这两本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首发仪式结束后,主创人员以及北大荒各团的召集人在北京晋阳饭庄聚会。席间有人提出,何不再做一个知青展览?
在场的知青中,有几位供职于博物馆和文化文物部门,这个提议让他们一下子兴奋起来。职业敏感让他们意识到,这将是一个有开创性的展览。
时年37岁的黄效东,当时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办公室工作。曾身为北大荒29团知青的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自觉之前对出书出力不多,现在对办展之事责无旁贷。他提出,展览可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而且应该放在规格最高的中央大厅。现场的知青们一片叫好。
7月,石肖岩找到黄效东,商量落实展览场地。
现年61岁、曾任中国商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的石肖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知青这个事儿,当时十分敏感,而且八九风波刚过,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办展,其利害关系可以想见。”
黄效东也很清楚,知青话题一般不见于宣传中,对革博这样的国家最高级别的展览场所来说,更是个大问题。他在给馆领导的报告中强调,展览是为了向北大荒的开拓者们致敬,发扬北大荒精神。
报告递交上去之后,主持工作的副馆长沈庆霖很快作了批复,同意办展。事情如此顺利,完全出乎黄效东的意料。“我后来想,可能是因为,沈馆长和当时另一位副馆长黄高谦,他们了解这一主题的历史价值。”
8月初,石肖岩和黄效东代表知青一方,与革博正式进行商谈。沈庆霖和黄高谦都表示,会尽可能提供支持。
展览需要主办单位。当时,石肖岩是团中央所属的全国青联的常委,由全国青联作为知青展览的主办单位,无疑是很合适的。他还认识农业部的有关领导,经他出面,农业部农垦司也同意担任主办单位。包括《北大荒风云录》编委会在内的知青组织,作为共同主办单位。
8月18日,中共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了筹办北大荒知青展的问题。会议正式通过了办展申请,并同意革博也列入主办单位,共同参展。展览地点确定为革博规格最高的中央大厅,时间为当年的11月24日至12月9日。
寻找展品
8月25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召集人在位于北京前门的团中央四楼会议室召开了首次筹备会议,30多人出席。展览筹备组正式成立,石肖岩为主要负责人,黄效东负责照片征集,同样就职于革博的北大荒知青王晓丹负责实物征集。革博专门辟出一间办公室和一间大库房,供筹备组使用。
展览定位为回顾展,主题几乎毫无争议地定为“魂系黑土地”。“不管是爱还是恨,你就是忘不了那个地方。”黄效东说。
征集开始后,照片如雪片般飞来,一个月就达到万余张。黄效东没想到,在那个照相机并不普及、生活又无比艰苦的时代,竟有这么多照片被保留下来。他请同事、革博保管部的陈禹帮忙,一一将照片翻拍入库。最终,从中选出了400余张参展。
实物展品也陆续寄到,包括衣物、生活用品、劳动工具、各种农作物、各种票证、兵团唯一的报纸《兵团战士报》、知青们偷藏的“毒草”小说和辗转多人的手抄本等,共1500余件,不到一周,就堆满了整间大库房。
最奇特的展品,是一段阑尾,送展人是原8团的北京知青佟凤阁。
当年,佟凤阁在团医院手术室做器械护士,梦想着能成为一个外科医生。一次,他无意间从一本破杂志上看到一位随科考队去南极的苏联医生为自己切除阑尾的故事,就在自己身上试验,打麻药、下刀、切除、缝合,居然成功了。他原本希望以此举感动医院领导,派他去进修,没想到却被说成“走资本主义白专道路”的典型,换来的是劈头盖脸的批判和大字报。唯一的收获,就是这段阑尾。
筹备组还派出一组人前往东北,寻找知青分布地图以及桦树皮等再现当年氛围所需的关键实物。
没想到,寻找分布图的工作遇到了很大困难。因为,现今的地图上早已无兵团标识。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诞生于196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紧张之时。1966年3月,一万多名复转官兵分批到达黑龙江边境的29个农(牧)场,成立了农建一师和农建二师。1968年6月,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组建,初期为五个师,后增为六个师,共辖69个团,成为一个党、政、军合一的半军事化组织。此时恰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北京、上海、天津、浙江、黑龙江等地的54万名高、初中学生响应号召来到北大荒,其中大部加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序列。1976年2月,兵团被撤销,改归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
完整地图无处寻觅,只能根据找到的局部地图自己绘制了。他们找来一幅466万分之一的黑龙江省地图,按照1974年的兵团编制情况,在地图上将各团一一标注出来。这幅用一周时间完成的地图,至今仍被许多知青网站所沿用。
相比之下,寻找实物的工作就可算一帆风顺了。10月,黄效东接到电话,说来自东北的集装箱已经到了通县火车站。“他们没有弄来桦树皮,但在集装箱里塞了几棵锯成三段的白桦树!”
“618批示”
11月初,展品征集结束,开始筛选展品。大家一致同意,将标志着兵团诞生的文件——“618批示”,作为第一件展品。
“618批示”,即《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是石肖岩通过兵团战友,从中央档案馆找出原件翻拍下来的。
1968年,就在中苏“珍宝岛事件”的前一年,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向中央呈报了关于筹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告。6月18日,批示送审稿以周恩来和中央文革小组的陈伯达、康生的名义上报。送审稿上方的空白处写着:“请林副主席审阅,转呈主席批示。”
这件展品在筹备组引起了争论。最后大家决定,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林彪、陈伯达、康生的名字,都加以遮盖处理。
展品确定下来后,开始撰写解说词。梁晓声担任主要执笔人,石肖岩、姜昆、张抗抗等人集体讨论,写出了初稿。
观点鲜明的初稿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知青群体历来就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青春无悔’和‘蹉跎岁月’。无论解说词站在哪种立场,都容易引发争论。”石肖岩说。
最后,大家达成共识:解说词不带任何主观立场,避免评价性语言。
11月21日起,展品开始陆续进场。
东北运来的白桦树,成为拉开展览序幕的展品。黄效东提出了“雪地里的白桦林”的创意。“白雪、黑土、白桦林,这才是我们印象中的北大荒。”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筹备组和革博美工部的认可。
截成三节的白桦树被复原,但当时北京还没有下雪,“白雪”怎么办?筹备组尝试了装修用的白砾石、工业用盐和纸屑,都堆不出雪的效果,最后在一家塑料用品店中发现了白色细泡沫,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家主办单位的领导——全国青联秘书长俞贵麟、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农业部农垦司副司长刘传筑,以及革博的副馆长沈庆霖和黄高谦,都分别审查了展览。他们对展览的基调都表示赞同,只提出了一些细节上的修改意见。
展览遭遇叫停
11月23日,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当晚,筹备组共进晚餐,预祝展览成功。
就在席间,石肖岩接到了留守展场的黄效东的电话。“出事了!公安部门来人了,说我们手续不全,让停办展览,你们快来吧!”石肖岩没有惊动其他人,偷偷把姜昆拉出了宴席,赶到了革博。
黄效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办展览原则上要有主办单位的批文,但因为在革博办展览的通常都是部级以上单位,公安部门一般不查批文,只要革博领导同意即可,没想到这次却来过问了。
在革博,他们被告知,有人举报了展览。举报来源有三。
此前,32团知青开了一个预备会。怕大家相隔十几年彼此不认识,决定制作印有32团字样的红旗和大纸牌,作为集合的标志物。此事被人举报,说是有人要在天安门广场“聚会闹事”。
无独有偶,一名清洁工在打扫卫生时,捡到一张小纸条,上书“×月×日本团战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集合”。清洁工不敢怠慢,立刻上交公安机关。
此外,一知青打电话通知展览之事,单位里耳尖的同事捕捉到了“天安门广场”“集合”等关键词,迅速报告了公安机关。
当晚9点,石肖岩紧急去全国青联秘书长俞贵麟家中拜访了他。俞贵麟曾是浙江知青,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同意为他们办理手续。
第二天一早,姜昆带着全国青联的批文,找到北京市公安局领导,作了一番情真意切的解释,并信誓旦旦地保证知青们一定不会闹事。看着青联秘书处的大红印章,公安部门退了一步,要求革博提供一间办公室,由公安部门进驻,直到展览结束为止。石肖岩、姜昆和黄效东等筹备组主要成员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都被登记在册。公安部门要求他们每天必须有人在场,确保展览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这一切做完,已是11月24日的中午,离开展只有半天时间了。
当天下午,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的秘书应邀来审阅展览。1955年,王震在黑龙江建立了军垦农场,并向中央建议开垦北大荒。1956年,他任农垦部部长,多次到北大荒视察。
王震的秘书提出,表现英勇献身的知青的“烈士”板块,解说词过于低沉,有可能让人误以为是出了生产事故。筹备组在没有计算机设计、刻字的情况下,连夜做了修改。
姜昆救场
11月25日上午,时近9点。
经过努力,广场上已经恢复了秩序。石肖岩建议,别让穿着制服的警察出面,而由在公检法系统工作的荒友们自己来维持秩序。这一建议获得了公安部门的同意。几十个荒友自发站了出来,不断地将队伍从广场上导引到革博前的台阶上,由此进入大厅。
9点,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大厅的两扇黄铜镶框的玻璃大门缓缓拉开。知青们手持三毛钱一张的博物馆参观券,轰然涌入。
“雪地”上的一排白桦林首先映入参观者眼帘。两块带着木刺质感的原木板上,分别写着红黑分明的两排大字: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白桦树旁,堆放着来自黑龙江农垦大地的黑土。
不少人刚看到展厅外的白桦林,便迈不开步子了。时常有人在展板前停下来,为家人和孩子讲解。还有人默然站在某一张照片、某一件衣物前,神色凄然,不肯离开。人流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远远低于筹备组的预期,宽敞的中央大厅变得拥挤不堪。
这时,姜昆受命来到展厅。1968年,18岁的姜昆从北京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6团,很快成为文艺骨干,直到1976年才回京。1979年,他和李文华演出对口相声《如此照相》,红遍大江南北。
参观者看到姜昆,呼啦一下围上前要求合影,姜昆顺势带着人群走出位于一楼的中央大厅,来到二楼空置的展厅,慢慢减轻了中央大厅的人流压力。
门外等候的知青听说里面的情况,自发进行协商,以错开各个团看展览的时间。“十几年前的组织纪律性,到今天都还有。”黄效东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道。
据统计,第一天,便有1.5万人参观了展览。两周内,观展人数高达9.5万。
“这是一代知青的事”
因为展览在北京和全国的知青中反应热烈,革博方面主动提出,可以延展,搬到北厅继续展出。但筹备组考虑到各方的承受能力,决定仍然按照原定时间闭幕。
闭展的这一天,恰逢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55周年纪念日。多日来一直在革博坐镇的北京市公安局领导和相关负责人一早便来了,还要求石肖岩、黄效东和姜昆都随时待命。
按照革博的规定,下午3点半停止售票,4点一刻停止入内,但门口排着队的人仍不肯散去。
之前帮着黄效东翻拍展览照片的陈禹,这一天负责在售票处维持秩序。如今已是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二部主任的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票早已售罄,售票时间也已过,队伍仍然不肯散去。他不忍心拒绝这些人,就去请示领导,领导同意让他们直接交三毛钱进场。
人们争着往他手里塞钱,有人没有零钱,就直接塞给他一块钱,叫他不要找了。最后,他的工作服两个大兜里塞满了纸币。
天色渐晚,革博的天井里却依然站满了人。他们聚在一起,不肯离去,有的人抱头痛哭。
傍晚,人终于少了。公安部门的人员给上级打电话汇报,称这个展览“人数超常、秩序井然”。临走时,这些天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公安局处长忽然回头,对石肖岩和黄效东说:“我也是知青,陕西的。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
当晚7点,人流终于散尽。筹备组的人叫着、跳着,把“雪”抛向空中。
1991年6月,取材自展览的《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画册正式面世。
展览结束后不久,姜昆被广电部领导叫去谈话,告诫他以后不要再热衷于知青活动。石肖岩则收到中组部的一纸调令,调他到地处河北廊坊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机修厂任工会主席,而他原本已是局级干部。
石肖岩向中央递交了申诉信,引起了一位中央领导的重视。1991年底,他接到了新的调令,调往中国商报社任副总编辑。
后来,石肖岩遇到了这位中央领导,向他表示感谢,对方颇有深意地说:“这不是你个人的事情,这是一代知青的事。”★
作者:徐天 2014年6月23日 《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文章:
“文革”期间的人代会
文革中的高等学校搬迁
文革时期军队中(坦克一、六师)的高干子弟
时隐时现的文革历史
红二代拚爹挺习弟的发言 听上去像是文革时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