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
媒体札记:好大一棵树
4月15日是胡耀邦忌辰25周年。
14日天深夜,为这位被罢黜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点燃的烛光,渐次闪烁在中国互联网角落里。尽管胡耀邦的名字在微博上仍被列入“搜索结果未予显示”之列,但围绕着对他的赞扬和追思,中共体制内的所谓开明派与中国多数自由派知识分子找到了可以互相达成共识的标杆。
此间,最重要的纪念行动,莫过于另一位前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祭扫。4月11日,多次率先披露习近平最新行踪的@学习粉丝团,发布了显示胡锦涛出现在湖南浏阳中和镇胡耀邦故居前的照片。尽管这条微博以拼音和英文混杂方式来规避监管的微博稍后还是遭遇删除,但消息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扩散开来。直至昨天早晨,大公网以引述香港新报报道的方式,确认“胡锦涛访胡耀邦故居逗留一小时”:“参观期间,胡锦涛一脸凝重,认真听讲解员介绍胡耀邦的事迹,对故居的良好保护情况给予赞赏。在陈列馆大厅,他向胡耀邦铜像鞠躬致敬。后来,胡锦涛一行人驱车前往10公里外的文家市镇,参观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分析指,胡锦涛只逗留胡耀邦故居一小时,由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及当地一把手陪同。另据了解,1993年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和2005年已成为最高领导人的胡锦涛,曾两次至江西共青城胡耀邦陵墓悼念。”
香港文汇报引自浏阳官方网站的一段通报也被转载:“湖南浏阳市委书记曹立军,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勋伟带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12日前往胡耀邦故居,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党性教育集中学习活动,接受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动教学。曹立军强调,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胡耀邦等先辈为明镜,照出自己的差距,照出‘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正如港媒所述,面对胡锦涛半年多来的首度公开亮相,即便是那些相对大胆的内地市场化媒体,也仅报道了他参观长沙岳麓书院的消息,最多就是针对他在婉拒题词仅签名字的举动,称赞这位前任最高领导人带头遵守中央规定,并回溯他退休后曾在昔日任职地贵州以及安徽绩溪祖宅、江苏泰州母校三地的参观行程。
所以,腾讯4月14日得以刊出《胡锦涛与胡耀邦之间二三事》,已属突破。
“胡锦涛和胡耀邦都曾是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他们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正好相距二十年。到访胡耀邦故居是胡锦涛卸任后低调湖南之行的其中一站,却广受各界关注,引发各种解读。在今年到访胡耀邦湖南故居前,1993年时任中央委员和2005年已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胡锦涛,曾先后两次到江西共青城胡耀邦陵墓悼念”——以此开篇,这家门户摘录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的《红广角》杂志2010年所刊文章《胡锦涛和胡耀邦两位总书记间佳话》中的段落,讲述两人可追溯至1984年的工作交集,以及那张广为人知的合影:“1986年4月,胡耀邦在贵州视察,有老照片记录了胡锦涛陪同胡耀邦在贵州各地考察的情景,其中一张在黄果树瀑布前的留影,胡耀邦居中,胡锦涛居右二,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温家宝居右一。”
根据这篇文章,正是胡锦涛在胡耀邦卸任总书记6年之后“打破禁忌”:“1993年4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到江西共青城视察,在胡耀邦陵园墓前肃立良久。当时前往耀邦陵园吊唁的中央或地方党政干部,都没有也不敢称胡耀邦为‘总书记’,而胡锦涛则称‘胡耀邦总书记’,大家都非常吃惊。胡锦涛则意味深长地说:‘我虽离开团的岗位也有多年,但我的心和你们是连在一起的。’1998年5月,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中宣部和中央党校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座谈会,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是‘经胡耀邦同志审定’的,非常引人注目,反映和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目。在此之前,人们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从来不会提及这一讨论的作者、过程。”
此外,文章还记录了胡锦涛在对胡耀邦诞辰进行纪念方面的“开创先例”:“2005年11月18日,中央隆重纪念胡耀邦诞辰九十周年。新华社播发的大会通稿称:‘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是年春节,胡锦涛一大早跨过中南海直通胡耀邦家的边门,向胡夫人李昭拜年。”
事实上,也就像腾讯在报道落款中所注明的那样,尽管这些由胡锦涛背书的评价,可以在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中央喉舌媒体上公开刊载,但胡耀邦这20多年来始终是中国政治议题中的敏感词。通过《炎黄春秋》以及胡耀邦史料信息网这样的平台,党内开明派和自由派知识分子近年来共同发掘这位前总书记身上的宽容清廉和实事求是品质,而左派人士则高举邓小平当年的罢黜结论,批评胡耀邦在放纵自由化、少数民族政策等方面的过失,以及他的儿子胡德平“狐假虎威”。
例如,4月15日,认证身份为人民网舆情分析师的@摘星手010即有“胡耀邦对80年代人意味着什么”之论:“不整人,开明,不拘陈规,不贪。经历过那么多年惨痛污浊的党内‘路线斗争’和社会上‘阶级斗争’的磨难,依然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有错必纠,尊重知识分子。真正‘问心无愧’的,党内首选耀邦。今天耀邦病逝25周年……每一个被解放、被昭雪的人,都铭记着耀邦同志在平反假借案中卓著的功勋和刚正不阿的品格。”
与此同时,常年以异议者身份出现的经济学家王福重也通过微博送上挽词:“今天,我们用什么纪念胡耀邦?他和他的继任者,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开启了最激动人心的、火热的八十年代,是迄今为止中国改革的最高潮。胡还说,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但也是人民的喉舌。他六年里,拆阅回复了三千封普通民众的来信。他对党内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他曾经忧虑道:这怎么得了?”
一些门户网站也4月15日作出了努力。尤以搜狐为最。
打开其《胡耀邦和他的同行者》悼念专题,传来的便是《好大一棵树》的悠扬歌声——这首在中国民间传唱度颇高的歌曲最早就是为纪念胡耀邦而作。专题导语写道:“25年前的今天,胡耀邦离开了我们。他所踏上的道路——建设一个重回常识、开放的、民主的国家——却从未缺少奋力行走的身影。比如习仲勋、比如袁庚、比如冯兰瑞、比如于光远……这些同行者既有耀邦的同侪,也有耀邦的属下,还有一批与之肝胆相照的知识分子,也包括耀邦的子女甚至是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踏上耀邦曾经踏上的道路,也已成为中国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大景观。耀邦和他的同行者,曾经推动了是我们的历史,也代表了时代所趋的方向……”
在其重点推荐评论《纪念耀邦:你永远不会独行》中,搜狐作者张传文获准“再来纪念这位农民的赤子”:“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踏上耀邦曾经踏上的道路,也已成为中国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大景观。依托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政治社会土壤的衍变,耀邦作为一颗向上美好的种子,历经过的沧桑却依然保持天性……他在团结以及发掘这些同行者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他在自我形象方面,首先自己做一个民主开放的践行者,他成了首个穿西服的领导人,直至着西装入棺。他提倡女孩化妆,反对多彩的文化生活设置审查制度,通过冤假错案解放思想解放人,他任人唯贤,他当上中组部部长时不少人放了鞭炮。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耀邦通过修剪旁逸斜出的枝条,调整树型和生长的方向,初步把正面的政治力量做成一颗大树,枝叶繁茂,根系深入。遵循耀邦民主开放、多元理念的政治领导者,已经发挥还将继续延续正向的政治逻辑。耀邦主持平反的习仲勋,在南粤为改革开放局面破冰,使得中国再走回头路已无可能。受他熏陶的前国家总理温家宝也称因为耀邦的言传身教不敢稍有懈怠,前国家主席胡锦涛退休后同样是一副平民形象,甚至自称‘一介草民’。”
并不避讳一些对胡耀邦的诟病,文章写道:“耀邦所倡导的民主开放政治社会思想,当然未能最终全部实现,有观察者指出他似乎不太善于或是不屑与政治体系中的顽固但强悍的力量妥协,还有的说他似乎有些不接地气云云。耀邦不是神,他一个人解决不了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问题,这也正是他不断在体制内不断寻求同行者,不断培养后来者的原因,他所寄往的开放社会只是刚刚起步而已。今天纪念耀邦,我们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那就是只有开放的社会才会前途无量。中国既得利益体系之强大,单纯依靠体制内的纵横捭阖,已经难以彻底奏效,领导者的铁腕治理推动也会显得后续乏力。公民社会的成熟和强大,是呼应体制内进步力量的不可或缺的支柱。耀邦已经离开我们25年了,他所踏上的道路却从未缺少奋力行走的身影,与耀邦同行,让社会继续开放,正是这个道阻且长的国度希望所在。”
当然,夹杂在“绕不开的直言者”、“任中宣部长期间重扬民主”、“曾坚决反对修复浏阳故居”、“他是真正赞成改革开放的人”、“他的孩子有平民意识,不会高高在上”这样一系列标题之间,搜狐不会忘记把把习仲勋三个字高高挂起,把现任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父亲树为最重要的后盾——首页导读专题时,便是以“胡耀邦与习仲勋等创改革开放新局面”作为标题,并辅以《危机时习仲勋挺身而出,患难中互助》,引述两年前《文史参考》封面文章中对两人“战斗友谊”的描写。
作为胡德平的老朋友,凤凰网4月15日虽然没能像搜狐那般隆重其事,但总算也在首页推出“思念依旧无尽——胡耀邦逝世25周年”专题,宣布“他的名字已当不朽”:“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胡耀邦这个名字意味着一个逝去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人们健康、纯真、蓬勃向上;那个年代有文学、有诗歌;那个年代清贫,却激情洋溢,那个年代的关键词是:思想解放,改革开放。
此外,这家门户还与新浪一道,从中国青年报4月15日所刊《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我为胡锦涛讲解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对联》中,发掘出胡锦涛那句“每到重要的历史关头,都有来自岳麓书院的湖南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陈于首页,暗相呼应。
尽管和中国内地所有机关报、都市报一样,新京报4月15日也未能以白纸黑字的方式印出胡耀邦的名字。但在@头条新闻等网络同行的带动效应下,终以微博加入纪念队伍,并获网易首页转发推荐:“‘在中央工作的人,包括一些老同志,都认为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是中国共产党最民主,政治生活最正常、最活跃的时期之一。’今天是胡耀邦逝世25周年,一起回顾那些领导讲话中的胡耀邦。”
同样,央视网新闻中心下属的@网络新闻联播也贴出了那幅胡耀邦、胡锦涛、温家宝在1986年的合影。
尺度有异,悼念共志。总体而言,借由4月15日这个纪念日,中国舆论场上对胡耀邦的缅怀浪潮比去年忌辰之际更进了一步。
当然,针对胡锦涛以及江泽民、李长春等前中共退休领导人近期接连公开亮相,坊间亦有另一番隐秘揣度,意指其间蕴含包括“打老虎”在内的政治斗争角力。
搜狐网论:纪念耀邦 你永远不会独行
25年前的4月15日,一个老农蹲在从湖南到北京的列车车厢里哭泣。面对列车员的询问,老农大哭:“我弟弟耀邦死了!”
耀邦,一个农民的赤子,生命结束在不该结束的时刻。那天晚上,一位诗人在列车上悲痛难抑,为他赋诗一首,后来谱成《好大一棵树》到处传唱。
真诚所在,情起不灭。在春天里,在这个大树开枝散叶的季节,我们再来纪念这位农民的赤子。我们似乎依然能够感受到,耀邦带着对中国民众的无限真情和深深的憾意,连同他未竟的事业未休止的现代国家梦想,在另一个世界静观他的后继者。
耀邦从未孤独前行。在他的感召提携之下,南粤始开改革之先河,习仲勋、袁庚、任仲夷牢牢把握住中国改革的发动机;他对农口的支持与关注,使得中国农村改革的政策工作大踏步向前,杜润生、于光远们,甚至包括后来的王岐山均或近或远受其带动;文化知识界更是未忘晓耀邦的知遇之恩,知识分子们,包括文化宣传的主管者朱厚泽在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发挥了引导者角色。直到今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耀邦追随者的行列,他们绵绵不绝,超脱了功利性目的。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踏上耀邦曾经踏上的道路,也已成为中国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大景观。
依托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政治社会土壤的衍变,耀邦作为一颗向上美好的种子,历经过的沧桑却依然保持天性。
耀邦是一位对生活有大爱的人,热爱生活,他首先保证自己是一个正常人,他回忆与妻恋爱时候魂不守舍,他骂起腐败来口不遮掩,“滚他妈的蛋,廉政才是为政之本”。他显然并不将政治作为全部,政治不是他的生命,从事政治只是改变世界推动更美好生活的工具。
这对于经受过权力侵染和折磨的人们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必须时刻本着一种大爱精神,经历反复甚至惨烈的思想锤炼才能修成。
然而,诚如康德所言,“人终为目的,而非工具”。这种普世力量,正如大美星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一切愿意为之付出青春生命,追求“诗意人生”的人们。让人之为人,这是一切的出发点,也是耀邦在执政党内能够团结一大批同行者,建立起自己威信的根本力量所在。让人重新变成人而不是陷于丛林状态,让政治遵循基本的人性规则,让中国回归到常识,是这一批同行者共同的梦想。
为此,他们需要携手,互通政治资源,通过平反冤假错案,解放思想同时解放人,他们的共同体雏形才能发挥出力量,对抗将中国拉入无底深渊的下行力量。
耀邦在这样一个正能量群体承担了枢纽的角色。他在团结以及发掘这些同行者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他在自我形象方面,首先自己做一个民主开放的践行者,他成了首个穿西服的领导人,直至着西装入棺。他提倡女孩化妆,反对向多彩的文化生活设置审查制度,通过冤假错案解放思想解放人,他任人唯贤,他当上中组部部长时不少人放了鞭炮。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耀邦通过修剪旁逸斜出的枝条,调整树型和生长的方向,初步把正面的政治力量做成一棵大树,枝叶繁茂,根系深入。遵循耀邦民主开放、多元理念的政治领导者,已经发挥还将继续延续正向的政治逻辑。耀邦主持平反的习仲勋,在南粤为改革开放局面破冰,使得中国再走回头路已无可能。受他熏陶的前国家总理温家宝也称因为耀邦的言传身教不敢稍有懈怠,前国家主席胡锦涛退休后同样是一副平民形象,甚至自称“一介草民”。
耀邦所倡导的民主开放政治社会思想,当然未能最终全部实现,有观察者指出他似乎不太善于或是不屑与政治体系中的顽固但强悍的力量妥协,还有的说他似乎有些不接地气云云。耀邦不是神,他一个人解决不了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问题,这也正是他在体制内不断寻求同行者,不断培养后来者的原因,他所冀望的开放社会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今天纪念耀邦,我们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那就是只有开放的社会才会前途无量。中国既得利益体系之强大,单纯依靠体制内的纵横捭阖,已经难以彻底奏效,领导者的铁腕治理推动也会显得后续乏力。公民社会的成熟和强大,是呼应体制内进步力量的不可或缺的支柱。
耀邦已经离开我们25年了,他所踏上的道路却从未缺少奋力行走的身影,与耀邦同行,让社会继续开放,正是这个道阻且长的国度希望所在。(文/张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