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人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人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博客

人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任何有关博物馆的,谢谢。可以个人化一些,你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你从博物馆可以获得什么? 它对你的意义是什么?你有什么关于博物馆的经历?越细节越好。你为什么会喜欢某一个博物馆,对你与其他博物馆有什么不同吗?
 
 
按投票排序 按时间排序

100 个回答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用“博物馆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来回答”,姑且引用一篇《专家纵论博物馆核心价值》来回答。
 
   苏东海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动力很足,但是我在想的一个问题是博物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能迷失自我,还要回到‘博物馆是什么’这个根本 的问题,回到‘什么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这个问题,” 倡导“在千奇百怪的博物馆中,我们要寻找博物馆不变的东西,寻找什么是博物馆最核心的价值”。事实上,近年对博物馆核心价值问题探讨者也不乏其人,但认识 不尽一致,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1.文化遗产的保存、延续和交流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
  2005年,国际博协制定的《国际博协2005—2007年战略规划》中强调,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在于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延续、交流的义务,历史使命是在社会上致力于保存、传播和交流目前与未来世界的有形与无形、自然与文化遗产。

  2.文化多样性或话语多样性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
   国际博协主席亚历桑德拉·库敏斯称,把博物馆人的多样性联结在一起就是国际博协普遍奉行的“核心价值”。因此,核心价值实现了多样性的统一,明确了我们 的使命和愿景,并确定了我们的“新责任”。博物馆面临的问题是: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社区,如何为自己的人民讲述自己的遗产故事。无疑,世界各族人民都要寻 找自我身份、归属感,想要追溯自己完整的历史和遗产,博物馆要响应人们的这种要求。博物馆需要新的技能,开放和扩大我们的谈话,通过采取包容性的措施,让 专家和公众都参与进来。我们必须允许多种声音出现,并创造机会让多种声音得以表达,他们呈现和宣传遗产的任何形式都能够得到理解。(亚历桑德拉·库敏斯: 《21世纪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与新责任》)

3.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中的收藏,是遗产,即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的物证。
   苏东海认为:博物馆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博物馆的价值与社会使命,还是要回到藏品、回到遗产这个问题。离开这个,博物馆就不是博物馆了。博物馆谈论应 不应该收藏和展览复制的东西,本身就是对博物馆核心价值的一种困惑甚至背离。在他看来,博物馆的核心就是博物馆中的遗产,博物馆的使命就是让这些遗产的价 值发扬光大。在这个前提下,才是博物馆方法和技术手段等问题。博物馆的方式与技术手段是围绕博物馆藏品来实现博物馆的价值与社会使命的工具。(苏东海: 《关于博物馆的核心价值——苏东海先生访谈》)

4. “以人为本”应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
  马自树认为,博物馆作为社会大众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既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又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在其众多的价值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对人的教育,对人的服务,人是博物馆的核心,人是博物馆的目的。(马自树:《文博余话》)

5.公益性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
   李文儒认为,以公益性的核心价值为核心,深刻理解、自觉意识到任何一座博物馆都是公众共同享有的文化资产,是博物馆人必须确立的基本观念。博物馆人,从 领导者到普通员工,都是受国家、团体或公民委托,遵照国家、团体、公民的意愿管理博物馆,基本的目标是促使博物馆公益性核心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博物馆的核 心价值必须转化为博物馆人——所有参与博物馆管理与服务的人员——真正认同的核心价值和实践目的,博物馆的文化价值才能落到实处。……以博物馆公益性为核 心价值,以社会化、公众化服务为目的的实践探索和博物馆学理论创新、体系构建之必要与困难并存。(李文儒:《博物馆:展示历史,更要参与历史创造》)

6.收藏与展示(教育)应该是博物馆建立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甄朔南认为,对于任何博物馆来说,藏品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立馆的物质基础。博物馆人要深入研究这些物证中潜藏的多元的信息,组织展示等教育活动, 准确地将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传播给受众,同时水乳交融地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许多国家都把博物馆比喻为“人类的良 心”,因为博物馆保存着集体的记忆,能用藏品和关怀人们心灵的教育活动引导观众学会理性思维,学会自省、包容,能自强不息做一个人格健全、视野广阔、博古 通今、促进社会发展的公民。(甄朔南:《坚守博物馆的核心价值观》)

7. 博物馆核心价值是指博物馆利用藏品在为社会服务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陈彤认为,任何情况下,博物馆都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维护社会成员的文化权益,并向他们提供无偿均等的服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努力提升 人性化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优质高效、亲和务实的服务活动,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博物馆事业惠及全社会。博物馆核心价值集中反映了博物馆 的社会性、开放性、公益性的本质特征,并在博物馆职能总体中永远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陈彤:《博物馆核心价值的反思与守望》)

8. 促进社会变化发展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
   唐红炬认为,200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发展的力量”,从更高层次上赋予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也从一定的层面揭示了博物馆的 核心价值。这种“促进社会变化发展的力量”,是一个多方面的合力,但核心可能就是康有为所提出的开启民智、富国富民、谋国远图的力量。(唐红炬:《从康有 为创设工业文明博物馆构想谈博物馆的核心价值》)

9.藏品保管、非正式教育、引领大众、接触可达和社会目的5个核心价值共同组成了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体系。
  谷遇春认为,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主要有5个,它们是:
  (1)藏品保管(Reservation) 。从博物馆内部主体系统的视角看,保存珍贵的历史资源是博物馆的第一核心价值。
   (2)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博物馆的服务客体是社会大众。只有通过社会大众对博物馆进行参观,并对馆内人员所讲解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博物馆存在 的现实价值。因此,从博物馆客体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博物馆的非正式教育是其核心价值之一。
  (3)引领大众(guardianship)。从博物馆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相互衔接和沟通的共同部分进行分析,博物馆应具有引领大众的功能。在引领这一核心价值概念之中,已经拓展了收集、保存和解释的价值内容。
  (4)接触可达(Access)。任何组织或团队中的人员,只要其承认引领的作用,必然接受引领行为所行使的责任对象———社会。伴随信息时代和网络数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采取数字化的方式拓展大众的接触层面。数字化博物馆的出现也推动了接触的可获得性。
  (5)社会目的(Society Goal)。博物馆的价值功能需要更加注重回报社会,发挥其文化的优势。因此,从整个社会环境的视角来说,实现社会目的和服务于社会是博物馆的另一重要核心价值。(谷遇春:《博物馆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及制度保障措施探究》)

10.我自己的观点,博物馆是现实社会折射出来的一个“异托邦”,其价值在于通过对馆藏的阐述,达成对现实社会的延展与批判。

收藏 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明霓,博物馆学专业爱好西方油画的妹纸
楼上的回答很好地体现了国内大多数博物馆观众以及潜在的博物馆观众的看法与感受
我国的博物馆构成很有中国特色 历史类博物馆比例畸形的多 而且落后于时代太远
这就让很多观众以为博物馆是装满旧物的一间大屋子
英国是老牌博物馆代表性国家 他们的馆藏很丰富 但就博物馆职能而言
德国的众多博物馆 堪称目前世界领先水平
在那里 博物馆不是一种被动的存在
而是国民生活中富有活力的一部分

博物馆是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文化单位
人们在那里自主地获取知识与感悟
您的问题针对的就是它这种社会教育职能
目前可以说是博物馆的转型期
从前是以 物 为中心 即藏品
现在即将来
会是 以人为中心 即观众
我觉得您的问题也是博物馆需要转型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参观时不知要做什么
一味仰慕藏品的珍奇 感叹自己的无知
这并不是博物馆的初衷

这种现状也与我国博物馆管理体制特别是用人体制造成的后果
很多从业人员依仗自己的人脉挤进来吃闲饭
还排挤科班出身的求职者 而且一些大馆内部倚老卖老问题严重
所以 我国的观众其实很不幸

再说几句不好听的话
楼上特喜欢的那个博物馆的那个展览
以业内人士的眼光看
虽然展品确实不错
但展览设计的漏洞百出
说白了就是相当不专业
那么大的展览面积 本来是可以取得更好的展陈效果的
不过从工作上来看 一般以我国历史为主题的全面性的展览
是最费力不讨好的策展项目 呵呵

给您推荐几个21世纪水平的博物馆
英国铁桥博物馆
美国亚利桑那号纪念馆
加拿大上比沃斯博物馆
德国柏林犹太人屠杀博物馆
还有法国乡下的许多生态博物馆
美国911纪念馆

等等

如今的博物馆
其实偏重于
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采光 自然声效 布局 ......)
配合一定的展品
来营造一种氛围
“感化”前来参观的观众
完全不同老式刻板的静态展览

收藏 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萧秋水,致力于成为幸福生活家及帮助更多人成为幸…
我站在一个知识管理者的角度来谈谈博物馆。

首先,我的习惯,每去一地,如果有可能,必去博物馆,有的博物馆,会反复去,比如杭州博物馆,我总共去过三次,还觉得不够。严格来说,博物馆,没有结束。一是里面的藏品,二是在不同时间去,可能会遇上不同的活动,比如春节期间的新加坡亚洲文化博物馆,会有很多表演。

我为什么要去博物馆,以及,我为什么鼓励别人去博物馆?
1、博物馆是对历史和知识的系统整理、直观呈现。
可 以这么说,我们接触的民间故事、传说、书籍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碎片化知识,博物馆,通常来说是按历史纵线进行整理,在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化、史迹、 文物,典型、有代表性,可以体现时代特征、当地特色。各种实物相比书本上的文字,予人的印象更加深刻,站在河南博物院的金缕玉衣前,和在书本里看到的金缕 玉衣图片及文字描述,那种震撼,肯定不同。置身西安博物馆,以及我大山东博物馆,看到的展品,会发现,和南京博物馆、深圳博物馆,有同、有异。为什么同? 为什么异?这背后,有太多的东西要思考。
思考?对了!要的就是你的思考。如果进博物馆只是看热闹,当然也是无不可的,但是,如果愿意在热闹的背 后,研究一些门道,恭喜你,你将因此而不同。你知道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由来吗?当你到达台北故宫博物馆,你有没有从内心深入掀起复杂的情感?你是否了解,那 些文物,二十年的颠沛流离?它们如何从北京故宫,辗转上海、南京,再到四川等地,又转运到台湾,那样的超级工程,在战乱年间如何做到?如果你是项目经理, 你是否考虑到背后的项目管理?

这是多么好的学习机会啊!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免费的啊!

2、博物馆里盛纳着文化的血脉。
很 多说自己热爱文化的人,其实不了解何谓文化,很多人认为文艺范儿就是穿上民国长衫。在博物馆里盛放的,那些价值连城的器物、书画,其实,在当初,可能不过 是普通人家所用(当然,以四爷他们那类大户人家居多),那些文字、图、铭刻……其实都是文化的载体。当然,很遗憾,现在,大部分都在博物馆里,静静地被展 览着。
我觉得现在所有的博物馆做的都不够好,怎么可以仅仅只是标注名称和年代呢?不,应该有很多的故事,即使一个小小铭牌盛不下,还可以借助二维 码。它们其实是有生命的好吗?它们的生命,长过我们,我们会化为飞灰,一如我们的祖先,然而它们穿越千年万年,它们恒在,一代一代人看过、赏过,它们其实 会说话,只是,它们没有被允许和给出这样的机会。
当你的眼光静静地掠过,你其实应该看得见血与火与水的历史流过,文化的长河。

3、博物馆是提升你品位的地方。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意义。毕竟,并非人人都是收藏家,很多东西,普通人都买不起,不能把鸡缸杯摆家里,起码还有机会在博物馆里看看。就象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样,一个人看多了博物馆,会培养出出众的品位。
品位这东西能当饭吃么?
的确不能。
不过,它也许能够帮助一个人达致从容、安静的境界,能够让你领略艺术之美,而拥有自己的小宇宙。
当然你做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是不会做出“丁锦昊到此一游”这样的事的。博物馆可以熏陶你的气质,让男士温润如玉,女子娴雅从容,而且,这是真正发自骨子里的气质,并非手腕上套一只银镯就可以伪装的民国范儿——安妮宝贝的粉看到这里请尽情骂我好了。

4、博物馆可以减少你受骗的机率。
一 个人,看多了好东西,才能够不被次好的、不好的蒙蔽。毕竟,你要是见过了赵佶同学画的《芙蓉锦鸡图》,就不会被路边书画店里的拙劣作品所迷惑,虽然是在博 物馆里见过的,也是亲眼目睹,所以还会减少你受骗的机率。全世界都知道中国骗子多,文物首饰造假就更多了,走一走深圳文博会,一年不如一年,各种看上去似 是而非的东西到处都是,在博物馆看过很多真品珍品,再看那些路边摊货一般的东西,你立刻可以分辨出来。尤其是妹纸们,培养了火眼金睛后,不至于土豪送个料 器的镯子你就当是羊脂美玉立马倾心——当然土豪不见得是骗你,可能是不识货。

收藏 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关注了这个问题很久,正好翻档案翻出这一本民国八年的小学国文课本,寥寥几百字讲了博物馆的存在意义,历史,(当时的)现状,和反思。贴出来与诸君共勉。

我 们去博物馆,或许是为了学习窥探一个更大的世界,或许是为了努力放大自己在时间维度上的渺小,或许是为了欣赏美。但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感受作为万物灵 长的骄傲和谦卑。借用法国电影Intouchable里面Philip被问到为什么要喜欢艺术的时候的回答:这是我们存在过的唯一证据。再提刘慈欣作品中 冥王星上的地球文明博物馆,当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人类也将求助于这样的形式来自我祭奠。

收藏 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知乎用户,努力做一个博物馆的story teller
终于滚来答这道题了。这道题对于我来说有很多个答案,但最后还是选择一个最诚实、最私人的回答:

我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因为博物馆是一个难得让我喜欢与自己独处的场所。

像平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或者一个人做别的什么事,都会让我觉得很别扭。就算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玩玩电脑写写东西,不觉得有什么孤单或尴尬可言,却会感到世界异常安静。
但是一个人逛博物馆却一点都不觉得别扭、尴尬或孤单,也不会觉得安静。不会觉得自己与世界断裂,因为看到了自己从何而来、处在哪个位置,有着什么样的祖先、又有着什么样的同伴;也不会哀叹人生平凡,因为再不平凡的人也会消失,再平凡的人却也曾缔造历史。
相反,在博物馆看历史上演着活色生香的故事,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就感觉世界如此热闹,并且如此乐于热闹给人看。
可能说到底,我还是一个爱看热闹的人。谁不爱呢?

收藏 没有帮助

 
 
木棉树,尝试不靠谱的“套中人”
去过的博物馆数量可能还不及得到的感谢多,努力答题。逛好知乎这个博物馆。

坐标北京,首先我可不可以有个奇怪又合理的理由?为了呼吸新鲜空气。


我 清楚的记得自己带着猪鼻子口罩狠狠的转发了张泉灵这条微博,查了一下“北京快一千爆表那天"指的可能是2013-1-13。但一直没有搜索到有关国家博物 馆具体的pm2.5指数信息。那段时间一毛不拔大师(贝志诚)经常在微博里秀自家的新风装置如何给力,虽没有确切的证据,我就假定国博的新风装置亦如此。 遇到极端天气我不用宅在家,开始了去博物馆避雾霾,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健康休闲方式。

我去博物馆,很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显示“逼格”(ps:我不得不说,花总的“逼格”这个词之传神,令我更加膜拜他的“逼格”)。然后是大家提到的好奇心、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审美、丰富知识、好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民俗博物馆、电影博物馆、长城博物馆……是之前谈朋友的时候去的。恢复单身后”闲的“,博物馆去的更加频繁。现在闺蜜有了宝宝,我们已经开始向适合少儿类倾斜了,上个月带小朋友去了汽车博物馆。单位组织去看复兴之路,好多同事是第一次走进国博,这也是去的理由之一。

国 博、首博是去的最多的,因为很方便,大概20分钟的车程。偶尔会提前预约,大部分还是一时兴起就去了。看看新的展览:带本书找个地坐下翻翻,或者看着参观 者发呆…… (预约和临时参观通道是分开的,预约基本上是安检后直接通行的,临时参观排队等候时间不定,最快也得10分钟)。


国家博物馆拍的,为什么”天将降大任于si/shi人也“此处用”“而非”“?我该@哪位大神解答?

花钱去的最多的应该是故宫博物馆,原因更简单,同学来你得陪吧,亲戚来你得陪吧,朋友来你得陪吧,同学老妈来也得陪啊……于是……


Hello,你认识米奇吗?国家博物馆拍的彩绘双丫髻陶女佣

上周同事老公送完怀孕的她去复兴医院听讲座,就溜达到隔壁的首都博物馆参观了,这是他去博物馆的原因——打发时间。欣赏他拍的片子,说了一句:”这个珐琅花瓶拍的角度不错。“同事投来赞许的目光,同事老公对自己老婆说了一句:”你看人家一看就知道是珐琅花瓶“。ok,逛博物馆的目的达到了。他是搞设计的,做片子是强项,我特意给他要了一张片子要放到之前答过的去北京玩旅游,有特别的地方吗?里撑场面。这样就可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答题了。


如果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逛当地博物馆是个很不错的了解该城市人文、历史的小窗户,虽然各地开的窗户大小不一,视角不同、窗户材质也相去甚远。


标准到此一游照。我去想看看阿姐鼓什么样子,想知道翻身农奴为什么把歌唱,可是这些都没有。那会还没传王菲皈依佛门,还没开始扒密宗,要不然当时我也想看这部分。

末日在国博捕捉到的一位瓷器爱好者,观赏中衣服成了累赘就随地一扔;照相机不允许开闪光灯就自备手电;角度不佳就席地而跪。希望可以像他对文物一样,对生活怀着敬畏与感恩的心。

这是去年这会国博的一个展览,最右侧的字应该也契合今天的题目"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___《皇极经世书》"取自北宋哲学家邵雍的《观物篇》: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

收藏 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张佳玮,公众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匿名用户、爱笑宝鹿儿ww 赞同
谢邀。

去看些听些观赏性上触目、艺术性上动人、价格肯定让你买不起、平时只能在书上画册上网络图片上看到的东西,而且是高密度的集中在一起给你看噢!
去过之后的你,会比之前的你,多一点见识学问上的优势。

收藏 没有帮助

 
 
石韦,匠人未营国
Chau Zoe知乎用户、苏苏 等人赞同
看博物馆,对于我而言,就是学习,是放松,是满足心底的好奇心。跟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跟混天涯,玩豆瓣,问知乎是一样的。
Museum,词根是muse,是阿波罗身边的灵感之神。无中生有的才华只有神才能做到。对于我这样的凡人,只能常去灵感的神殿,缪斯庵里朝拜。

收藏 没有帮助

 
 
知乎用户,人生三大喜好:知识/爱/美
刘一嘉知乎用户、知乎用户 等人赞同
大英博物馆的现任馆长NEIL MACGREGOR说过,看到从物件中看历史的关键是:诗意的想象。

这种想象可以是震撼:
比如, 当看到玻璃窗里的兵器上赫然印制着“吕不韦监制”的字样,就突然被拉回到那一段历史中。大秦帝国不再是停留在书中的神话般的历史,一统六国的苦心经营,白 起炕殺40万降军,吕不韦跌但起伏的一生,长生不老的追求,兵马俑的诸多传说,白胜吴广的起义,到项羽火烧阿房宫,统统都立体起来了,要知道你眼中的这个 兵器可能就亲自见证过这一切的一切。
因为历史已成历史,以至于我们往往不认为它真的存在过。所以当它真实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会感觉到历史长河奔腾而来的震撼。

这种想象可以是悲伤:
黝黑的千年古琴犹在,知音已不再;银饰铜镜梳妆盒依旧,只是美人已不再;剑锏矛箭斧钺安然,只是英雄已逝。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种想象可以是好玩:
比如这个泥人看起来像V字仇杀队的面具;那个绘画的脸像凤姐;还有很多神兽怎么可以这么萌;原来藏民认为的生命是这么孕育的;

这种想象可以是困惑:
为什么这些看起来这么像外星人;这些悬棺为什么这么窄这么长;这个玉璧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些神俑鬼俑动物俑真的只是想象的么;

这种想象还可以是平和:
客死中国的波斯客墓碑上写着中波两种文字;曾经竞相争夺的鼎、玉玺此时就安静的躺着;越王吴王的兵器最终归在一起;

每一次,都可以步入那个地方的历史中去,见证一场动辄上下数千年的故事。

收藏 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第一次受邀,谢谢。

博物馆是凝聚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场所,对于我这样的历史控来说,确实是一场盛宴和享受。人们在大海面前常常感觉到自然 力量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在博物馆中,也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感觉。博物馆里记录了数千年来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历史上留下的印记,许多古代文物的宏伟、精 巧,以及蕴藏的内涵,会让参观者感到在时间的长河中,自己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砾而已。

在英国时去得比较多的是不列颠博物馆。英国人算是 把全世界的宝物搜了一遍全都堆在自家院子里,包括中国的古代的许多文物。出中国区门口时,看到一尊白色的北魏时期的佛像静静地立那里,面容平静如水,眼睛 里无忧无喜,似乎看尽了千余年的潮起潮落。瞬间被打动,感觉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心被触及到了。

最喜欢的当然是国家博物馆。因为“在我的 内心深处可悲地无可奈何地深爱着这个多灾多难一点也不可爱的民族”。回国后去北京出差,一般会在离开前用半天时间去国家博物馆享受一番。国家博物馆《古代 中国》按照历史顺序排列史前-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的文物,在那里亲眼看着这些文物,感受 着自己民族的繁衍、发展、兴起、强盛、衰落、复兴的一个个瞬间,往往让我心潮起伏不已。

自从看了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以后,特别希望以后有机会去西安看兵马俑。

收藏 没有帮助

 
 
作为一名极小众的学博物馆的学生,也许以下我的回答反而带上了一些主观色彩。
我喜欢去博物馆,去看物。看文物:那些历史书上出现过的,大学考古学 课上出现过的典型器物,记录了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载体与成品,看的不只是它们,还有其背后的——当时农业经济、手工业发展、政治格局、国际形势、中央集权 和市民生活等等。看见一件唐代螺钿盘,绞胎枕,我会惊讶于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物件出现,让古人那没有电脑、电视和手机的日子也变得丰富多彩。看到沿着丝绸 之路千辛万苦才到临中国的那些西域文物,一颗颗蜻蜓眼玻璃珠,犍陀罗风格的佛像,它们经历长途跋涉,又流传至今,是因为什么?因为它们是真的给人以高贵享 受的,不像现在流行一时又迅速更替的产品。
还看什么,还看人。看古人,也看今人。历史类展览里,看古人如何衣食住行,艺术类、科技类展览看千年的月亮和新工业革命的火车拉来了怎样的世界,艺术家 (科学家)们又如何从自己的大脑映像里剥离出他的想法。自然类展览人类介入最少?看物种的发现与灭亡和海洋、植被的变迁吧,广阔的天空下飘着无尽的叹息, 是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叫喊回声。看观众,是认真思考有所悟,还是走马观花把博物馆仅当作一个有空调又免费的地方。家长是和小朋友一起对展览抒发感想进行教育 还是带着他们拖鞋躺在长椅上大声喧哗吃东西。博物馆是进行教育的地方,但不是背说明牌上的文字,它更大的作用还是对灵魂进行净化的潜移默化性质的,是配合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一阵去国博看卢浮宫地中海文明展,正好偶遇一群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女士们集体参观,她们中有一位学艺术史专业的女士进行 解说,每看到一件展品,她就会从历史、艺术等多角度进行说明,然后一群女士们就开始交流互动,发现问题共同讨论。我作为一个异文化者站在她们旁边(无耻地 尾随了一路),看到她们对希腊红绘和黑绘进行比较时认真的神情,真是觉得美。当然我没有崇洋媚外的想法,我知道这些人也是法国人里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很高 的佼佼者了,只是单纯地希望博物馆这个雅致又单纯的地方(外表上),能够让国人的心能静下来片刻。

收藏 没有帮助

 
 
三爷,都给爷赞着点儿!
走出校园后,你再也找不到别的地方能像博物馆这样包容你的求知欲、满足你的好奇心。用尽一切、不遗余力,只为让你知道的更多。

收藏 没有帮助

 
 
因为我需要一个:
  • 免费(或者基本上免费)的
  • 有空调的
  • 室内的
  • 不引导你买东西的
  • 又有很多值钱东西的
  • 可以闲逛的
地方

收藏 没有帮助

 
 
Money Creates Taste, TRUISMS (1979-1983), Jenny Holzer

大部分时候,人为什么要去博物馆,和暴发户为什么要去听歌剧,我们为什么要去上大学是一个道理。

现代的博物馆,本来是不对普通人开放的,比如大都会博物馆,周末是不开放的。

后来开放了,有些人认为的所谓的世界末日,结果,那天大都会博物馆经历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生,想象中的所有可怕的没文化的打砸抢事件都没有出现。

伴 随大都会博物馆开放的,或者说推动大都会博物馆开放的,是中产阶级的出现。是他们,打破了过去简单的高级文化分野,因为,中产阶级有提升自己,和传统的所 谓低俗文化分手的需要。这就产生了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所谓的健康文化消费,比如看体育比赛,比如去逛百货商场,比如去看戏。简单的说,就是不能有色情内 容,要守规矩。

所以这跟暴发户去听歌剧一个道理。你挣得钱再多,并不等于已经脱离了原来的那个阶层。因为所谓的阶层是有自己的文化的。文 化是对生活意义的理解过程,是一种共同经历,是需要陪养和学习的。听歌剧听成什么样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种经历后面的文化价值观念是谁的,找对 了,加入进去,获得认同。至少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是可以买来的。

对,文化是可以明码标价的。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为了脱身而出,他们需要由那些高收入阶层所认可的文化。所以没有比去博物馆更保险的了。博物馆,大部分吧,都还是需要有足够的钱来支持的,也需要当权者的肯定,所以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是对中产阶级获得的经济水平的肯定。

于是,就去博物馆好了,一样的东西,在那里就肯定是健康的,体面的。再黄的画,只要写上“神话中的仙女”,然后背着手端正着看,你就有文化了。

反过来,如果你没钱,有对应的文化,也可以帮你有机会晋级。事实上,到现在这个年头,上大学已经是最稳妥的成为中产阶级的办法了。

上 大学,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型博物馆,发参观完成证书的。说白了不就是接受由某些特别阶层的人定义的文化标准么,为此你还要去参加一些特定的考试(比如 美国的 SAT,最早就是白人为了证明其人种优越性制定的检查标准)。经过这些学习,你就算是成为文化人了,可以靠这个去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挣到像样的工资,成 为中产阶级了。

所以去博物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文化归属感的自我肯定,带有相当具体(可能是无意识的)的功能目的。

收藏 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看了楼上一干所谓回答,不禁冷笑一声:
哪有那么多劳什子内心活动
这种雷锋邱少云董存瑞逐个回忆完再去扶老太太的写法
体育老师都不会给你作文判及格吧?

这事其实很简单:
因为我想看
因为我好奇

收藏 没有帮助

 
 
知乎用户,基本上我只是一个隐蔽的青年
择友三试 试之以酒 试之以财 试之以同逛博物馆~

收藏 没有帮助

 
 
Oliver Dun,我再刷知乎就剁手
看了楼上这么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回答,我给一个接地气的回答吧。我就站在小屌丝的一个人角度说说我为什么会去博物馆。首先我感觉身边的小孩(初中以前 吧),如果你和他们说带他去博物馆他们一般都会比较感兴趣的尤其是自然历史类型的博物馆,或许对他们来说那意味着一片新奇的未知世界。

现 在开始说自己,小时候去博物馆基本上是抱着去游乐场的态度去的,上了初中以后就没怎么去过了。让我重新喜欢去博物馆那是在我读高四的时候。当时我复读的时 候那所学校离云南省博物馆不足200m,那时每周有一个下午的休息时间(在周一,奇葩吧?),路过省博物馆,看见他们挂出宣传横幅“劳力士深海生物展”。 不知道怎么的,也许是高四烦闷的学习所致,我就特别想进去看看(反正也不要钱),进去后那些深海生物以及赞助商劳力士的各个经典腕表带给我一种上莫名的惬 意,这样的感觉好久没有了,那时脑子想的不再是月考理综考了多少分、要考那所大学‘’‘’‘’‘’‘’‘。尤为记忆深刻的是,当我在在一个深海大虱标本前 停留的时候,突然一个插着羊角辫戴红领巾的小女孩过来和我说:“大哥哥,需要我为你讲解吗?”(应该是和附近小学合作,过来的义务小小讲解员)。哇塞!我 当时就觉得这个世界特别美好。

从此以后,我有空的时候,就会往省博物馆跑跑。从“大千世界——张大千画展”到“镜花水月——古代铜镜展’’等等,我也说不清过去那么时间我还记得每个展览的名字。总之,那些绚丽的山水、那些跨越时空的艺术品还有那只有在小学课本看到过的古滇王金印等等陪伴我走过了高四。
我一直觉得对于我这样一个很内向的人的来说那段时光是我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一方面我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另一方面博物馆带给我无限的遐想。我可以拥有一个无比绚丽的梦,我可以穿越古今,我可以上天入海。To infinity and beyond!

后来离开家乡千里去念了金融,但是去博物馆这个习惯被保留下来了,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总是喜欢去去他们的博物馆。

PS :曾经在从王府井出来尝试约人去去博物馆,结果被众人鄙视。希望以后有女朋友的话在闲暇之余也可以陪我去逛逛博物馆~~

收藏 没有帮助 作者保留权利

 
 
 
寻找灵感与启发。博物馆英文是museum,而muse就是激发人灵感的缪斯女神,所以museum可以理解为激发人灵感或给人以启发的地方。“博物馆”这个词是日本翻译的,感觉就是陈列物品的地方,丧失了英文原词的灵气。

收藏 没有帮助

 
 
知乎用户,我叫MM不算太。
「人」为什么要去博物馆我回答不上来,我只讲我自己为什么要去逛博物馆、为什么会沉浸其中:
对我来说,逛博物馆看陶罐和逛街看橱窗摆设的感觉是类似的,玻璃的后面是我触碰不到的世界。博物馆把我触碰不到的东西呈献给我,让我有梦可以做。

收藏 没有帮助

 
 
郭喜庆,我要做一个有逗逼气质的考古人
鱼尾酱知乎用户 赞同

首先,我的专业是历史,其次,我的方向是文博与考古,最后,我以后想从事有关博物馆学或者学文物保护的工作。
大家感受一下为什么我喜欢去博物馆。
只要去一个新的城市,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
另外,我觉得第一的答案太偏激。

 

我有一个同学,她喜欢去博物馆是因为离她家比较近……她觉得好玩……当然了,她喜欢考古……

转帖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国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